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抗乳增片对大鼠乳腺增生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手术摘除卵巢后腹腔注射苯甲酸雌二醇造成大鼠乳腺增生模型。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抗乳增片治疗组的大鼠乳头红肿、增大均较轻;血清雌二醇水平较低,孕酮水平较高;凝血时间延长;血流变各项指标明显改善。结论抗乳增片对大鼠乳腺增生病有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大鼠的激素水平和改善血液流变性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索鞘内注射氯胺酮能否通过抑制小胶质细胞的活化而治疗神经病理性痛。方法利用大鼠脊神经结扎(spinal nerve ligation,SNL)神经病理性痛模型,并鞘内注射氯胺酮,应用von Frey行为测试观察对大鼠基础痛阈和SNL所诱导的神经病理性痛的影响;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对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结果鞘内注射氯胺酮能够降低SNL诱导的机械性痛觉增敏,但对正常大鼠的机械性基础痛阈没有显著影响。同时鞘内注射氯胺酮能抑制SNL所诱导的大鼠脊髓背角小胶质细胞的活化,结合荧光强度半定量检测,观察到鞘内注射氯胺酮可以降低SNL诱导的小胶质细胞活化特异性标记物OX-42的表达。结论氯胺酮治疗神经病理性痛的镇痛机理可能是通过抑制神经损伤后小胶质细胞的活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维甲酸致颌骨骨质疏松大鼠骨代谢变化和中药“双骨胶囊”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 6 0只 3月龄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二组 :正常组、模型组。模型组大鼠是以 85mg·kg-1·d-1维甲酸灌胃 15d复制模型 ,模型复制成功后进入治疗期。将模型组大鼠随机分为三组 :无措施组、双骨胶囊组和雌激素组。治疗 30d、6 0d后 ,取大鼠血、尿、下颌骨样本 ,观察治疗情况。结果 “双骨胶囊”治疗后 ,维甲酸所致颌骨骨质疏松大鼠的下颌骨骨小梁增宽 ,骨小梁之间间隔减少 ,骨髓腔缩小。骨小梁平均宽度增加 ,骨小梁平均间隔宽度减少。血清雌二醇水平显著升高 ,破骨细胞分泌的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活性降低 ,血清骨钙素含量升高 ,尿钙增加。结论 治疗骨质疏松的药物“双骨胶囊”不仅对全身骨起作用 ,对治疗颌骨骨丢失也有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慈菇消脂丸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中药慈菇消脂丸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NASH)的防治作用.方法 建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慈菇消脂丸高剂量组、慈菇消脂丸低剂量组、东宝肝泰阳性药物对照组,观察肝组织病理形态学的变化,检测肝组织中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一氧化氮(NO)的含量.免疫组化技术检测环氧合酶-2(COX-2)及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在肝脏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出现脂肪变性及不同程度的炎性细胞浸润,镜下可见肝细胞内大量脂滴.与正常组相比较,模型组大鼠肝组织内SOD活性显著降低,MDA、NO含量显著提高,COX-2、iNOS蛋白表达显著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模型组相比较,中药治疗组大鼠肝组织内SOD活性显著提高,MDA、 NO含量显著降低,COX-2、 iNOS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药慈菇消脂丸高剂量组作用亦较阳性药物对照组显著.结论 慈菇消脂丸对大鼠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具有明显的防治作用,其作用机制与改善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抑制脂质过氧化、抗炎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整肤治疗”对疼痛的疗效。方法 用点温计测量皮温 ,用电刺激和钾离子透入测量皮肤痛阈 ,按压桡动脉测量心率 ,以及用电刺激测量神经传导速度 ,观察治疗前后各指标的变化。结果 对 1 3例临床治疗有效的患者观察表明 ,“整肤区”皮肤温度和电刺激痛阈明显增加 ,其他指标未见明显变化。结论 “整肤治疗”对多种痛症有一定疗效 ,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单碘乙酸诱导的骨关节炎(OA)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3个实验组:对照组(CON组),模型组(OA组,OA+DMSO)和治疗组(CUR组,OA+DMSO+姜黄素)。采用单次注射单碘乙酸(MIA)于大鼠右侧膝关节腔建立大鼠膝关节OA模型,对照组注射相同体积的生理盐水。3 d后治疗组腹腔注射姜黄素进行治疗,模型组注射相同体积的DMSO。分别于治疗2周、3周后观察各组大鼠膝关节肿胀情况并进行后爪回缩实验;取膝关节软骨标本,于解剖显微镜下观察股骨髁和胫骨平台并进行Pelletier评分;制作关节软骨组织冰冻切片,并进行HE、甲苯胺蓝、番红O染色和Mankin评分。结果模型组软骨缺损严重、表面粗糙,滑膜增生硬化并伴有炎症改变,骨赘出现;治疗组关节软骨得到明显修复,软骨表面相对光滑,无明显增生及骨赘。模型组与治疗组Pelletier评分、Mankin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姜黄素具有减缓关节软骨退化,修复坏损的关节软骨,降低炎症的作用。本研究为姜黄素作为治疗膝骨关节炎潜在的临床药物提供了实验基础和依据。  相似文献   

7.
“双骨胶囊”治疗大鼠实验性骨质疏松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双骨胶囊”治疗骨质疏松的效果。方法  5~ 6月龄SD雌性大鼠 ,以维甲酸诱导骨质疏松模型后 ,给予含硼中药“双骨胶囊”进行治疗。用骨病理组织学、形态计量学等实验技术 ,观察“双骨胶囊”的治疗效果。结果 “双骨胶囊”治疗后 ,大鼠的平均骨小梁数 (6 1 0±0 88)、平均骨小梁宽 (75 74± 1 8 3 9)、骨小梁面积百分比 (2 4 0 1± 6 1 4)等指标增加 ,明显高于骨质疏松组 (4 3 3± 0 82 ,41 96± 1 1 6 9,1 6 1 6± 3 0 3 ;P <0 0 5 )。结论 “双骨胶囊”可增加骨量 ,对维甲酸诱导的大鼠骨质疏松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死亡相关蛋白激酶在乳腺癌进展过程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乳腺癌组织中死亡相关蛋白激酶(DAPK)的表达,探讨DAPK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2例乳腺增生、30例乳腺不典型增生、14例乳腺非浸润性癌及68例乳腺浸润性癌的DAPK表达水平。结果乳腺浸润性癌组织中DAPK的阳性表达率为42.6%,明显低于乳腺增生(92.9%)、乳腺不典型增生(73.3%)、乳腺非浸润性癌组织中的表达(71.4%,均为P<0.05);非浸润性癌和不典型增生组织中的DAPK阳性表达率为72.7%,亦低于乳腺增生组织(P<0.05),但是非浸润性癌和不典型增生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还发现DAPK阳性表达与乳腺癌的雌激素受体的表达、淋巴结转移、病理分级、组织分型等相关。结论DAPK表达降低对乳腺癌的演化和进展具有一定重要作用,可用于乳癌的早期诊断及靶向治疗。  相似文献   

9.
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观察其痛阈的变化及前列腺素(PGs)对其痛阈的影响。结果表明,腹腔注射STZ后第2周时,糖尿病组大鼠的伤害性爪回缩阈值(NPWT)显著降低,即已产生病过敏。第5周时给两组大鼠腹腔注射消炎痛,糖尿病痛过敏大鼠的NPWT明显升高,而皮内注射外源性PGE1、PGE2和PGD2后,它们使两组大鼠的NPWT均明显降低。上述结果提示PGs在大鼠糖尿病痛过敏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平消胶囊抗肿瘤作用的中药药理学基础。方法 研究了平消胶囊小、中、大剂量组 (0 .0 5 ,0 .1 5 ,0 .5 g·kg-1)对寒凝气滞高粘高凝大鼠模型血液流变性的影响和平消胶囊小、中、大剂量组 (0 .0 3 4,0 .1 ,0 .3 g·kg-1)对大鼠肠系膜微循环的影响。结果 平消胶囊可降低高粘高凝大鼠的血液粘度、血浆粘度和血栓指数 ,使大鼠肠系膜血管扩张血流加速 ,毛细血管开放数增加。结论 平消胶囊具有改善血液流变性和微循环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阿司匹林对衰老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采用皮下注射D-半乳糖生理盐水溶液制备衰老大鼠模型。不同剂量阿司匹林以及阳性治疗药物处理后,采用Morris水迷宫行为检测方法观察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果与未治疗的衰老模型大鼠相比,小、中剂量阿司匹林应用后,大鼠平均逃避潜伏期明显缩短,穿越站台的次数显著增加;而大剂量阿司匹林处理大鼠的逃避潜伏期和穿越站台次数均无明显变化。结论适当剂量的阿司匹林能够改善衰老模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而大剂量阿司匹林反而加剧衰老模型大鼠的精神症状。  相似文献   

12.
观察了交感传出在大鼠糖尿病痛过敏中的作用。先给大鼠腹腔注射6-羟多巴胺(6-OHDA)损毁交感节后神经元(SPGNs)末梢后,再给予链脲佐菌素(STZ)建立6-OHDA糖尿病大鼠模型。在连续6周的观察中,发现这组大鼠在行为上没有反常表现,它们的伤害性爪回缩阈值(NPWT)和甩尾反射潜伏期(TFU)也没有显著变化,而糖尿病组大鼠在腹腔注射STZ后,在行为上出现反常表现,实验至第1周时,TFL显著缩短,第2周时,NPWT明显降低。结果提示SPGNs在大鼠糖尿病痛过敏中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环加氧酶 (COX)抑制剂和前列腺素 (PG)受体阻断剂在糖尿病大鼠痛过敏中的作用。方法 给糖尿病痛过敏大鼠后爪背部皮下注射COX抑制剂消炎痛和meloxicam ,以及EP1型PG受体阻断剂SC 192 2 0 ,测定糖尿病痛过敏大鼠的伤害性爪回缩阈值 (NPWT)和热潜伏期 (TL)的变化。结果 经典的COX抑制剂消炎痛能长时间、显著缓解糖尿病大鼠的机械性痛过敏 ;选择性环加氧酶 2 (COX 2 )抑制剂meloxicam ,可短时间缓解糖尿病大鼠的机械性痛过敏和热痛过敏 ;选择性EP1型PG受体阻断剂SC 192 2 0能显著缓解糖尿病大鼠的机械性痛过敏和热痛过敏。结论 COX抑制剂和EP1型PG受体阻断剂能缓解糖尿病大鼠的痛过敏 ,提示PGs在糖尿病大鼠痛过敏的产生和维持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发放电对皮下注射福尔马林的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玻璃微电极细胞外记录法,观察了清醒完整大鼠海马神经元自发放电对皮下注射福尔马林的反应。结呆显示,在海马CA2/CA3区可记录到痛兴奋、痛抑制和非痛敏三种神经元。同侧前爪皮下注射福尔马林后,痛兴奋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显著增多,而痛抑制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显著减少,这种变化在给予福尔马林后30min左右达到最大值,在60min左右恢复到对照水平;但在给予福尔马林后,非痛敏神经元的自发放电无明显变化。以上实验结果提供了在福尔马林痛模型中,海马在痛感受或痛反应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的电生理证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胃反流 (DGR)引起大鼠胃黏膜损伤及癌变的发病机制。方法 健康成年雄性SD大鼠 (75只 )随机分为两组 :①DGR模型组 (5 5只 ) ,根据手术造模方式及反流量大小分为全反流组与部分反流组。②假手术对照组 (2 0只 )。采用pH监测仪测定胃液 pH ,用酶法测定胃液胆汁酸 (TBA) ,确定DGR模型成功。进行为期 3个月和 9个月胃黏膜损伤的动态观察。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不同病变胃黏膜组织PCNA、Bcl 2蛋白的表达。采用TUNEL技术观察胃黏膜细胞凋亡情况。结果 DGR模型大鼠胃液pH及TBA明显升高 (P <0 .0 1) ,证明DGR模型成功。模型大鼠病理改变出现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异型增生的动态演变过程。正常胃黏膜→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 ,增殖指数 (PI)、凋亡指数 (AI)均呈上升趋势 (P <0 .0 5 ) ,PI与AI呈正相关 (r=0 .6 8,0 .71)。从萎缩性胃炎→异型增生 ,PI仍显著增加 ,在异型增生时AI突然下降 ,AI/PI也明显降低 (P <0 .0 1) ,AI与PI呈负相关 (r=- 0 .5 7)。萎缩性胃炎及异型增生时PCNA、Bcl 2蛋白表达显著高于假手术对照组及浅表性胃炎组 (P <0 .0 5 ) ,萎缩性胃炎与异型增生之间PCNA、Bcl 2表达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细胞增殖与凋亡调节紊乱可能是十二指肠反流液造成胃黏膜损伤?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镓盐对维甲酸致骨质疏松大鼠模型骨代谢及血清中相关元素的影响。方法 用维甲酸建立大鼠骨质疏松模型后 ,实验分为 4组 :正常对照组、骨质疏松组、雌激素治疗组、氯化镓治疗组 ,治疗 2个月 ,观察治疗前后模型动物骨代谢及血清中相关元素的改变。结果 镓盐治疗后 ,大鼠平均骨小梁宽度、平均骨皮质厚度、骨小梁百分比均增加 ,TRAP和AKP活性降低接近正常组水平 ,血清镓含量明显升高 ,其他元素未见明显改变。结论 镓盐具有抑制破骨细胞、改善骨质疏松症的骨基质代谢状态、维持微量元素平衡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干髓术治疗乳磨牙牙髓炎术后尖周炎的出现是治疗失败的常见并发症。 1 996年以来 ,我们对乳磨牙牙髓病进行改良干髓糊剂治疗 ,现就该方法与常规干髓术治疗 1 34颗乳磨牙牙髓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分析。1 资料和方法选 1 998 6~ 2 0 0 0 6门诊患儿 1 1 8人 ,年龄 3~ 6岁 ,男 78人 ,女 40人。牙周组织正常、活髓、无叩痛或轻叩痛 ,临床诊断急、慢性牙髓炎 1 0 3例 ,牙髓部分坏死 31例 ,共 1 34颗患牙。分为两组 :治疗组 :5 9颗乳磨牙 ,急、慢性牙髓炎 48颗 ,牙髓部分坏死 1 1颗 ,应用改良干髓剂治疗。对照组 :75颗乳磨牙 ,急、慢性牙髓炎 …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电刺激大鼠中央杏仁核(CeA)对心脏伤害性感受的调节作用。方法选择成年雄性SD大鼠,以心包内注射辣椒素(CAP)诱发的大鼠背斜方肌肌电为指标,制备心脏痛动物模型;对照组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心包内注射生理盐水对照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心脏痛模型大鼠CeA内c-fos表达的变化;并利用电生理学方法观察电刺激CeA(强度分别为30μA和70μA)对心包内注射CAP引起的肌电(EMG)反应的影响。结果①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心包内注射辣椒素组CeA内c-fos表达量显著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正常对照组和心包内生理盐水对照组CeA内c-fos表达量则无统计学差异;②30μA电刺激CeA后,大鼠背斜方肌的EMG较对照组明显减弱,总放电率为对照组的(78.58±4.62)%(P<0.05);70μA电刺激后总放电率为对照组的(54.89±3.98)%(P<0.05)。结论大鼠中央杏仁核可能参与了大鼠心脏伤害性感受信息的传入,且具有下行抑制性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9.
用大鼠和家兔结扎冠脉法和乳鼠培养心肌细胞法,研究了绞股蓝总皂甙(GP)对心肌缺血的影响,结果表明GP对心肌缺血具有保护作用;按照Selye法制备大鼠心肌缺血/再灌心律失常,观察GP的影响。结果表明GP对心肌缺血/再灌心律失常具有对抗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用腹腔注射链尿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然后观察其体重、血糖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NCV)的变化,并以伤害性爪回缩反射和甩尾反射为痛指标测量痛阈。结果表明:腹腔注射STZ后,大鼠血糖升高(血糖>11.1mmol/L),体重增长迟缓,MNCV减慢;实验至第1周时,甩尾反射潜伏期(TFL)显著缩短,第2周时,伤害性爪回缩阈值(NPWT)明显降低。上述结果提示,大鼠已产生糖尿病,并处于痛过敏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