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效的运输系统 2006年底,欧盟27国拥有近4910万总人口.从学童到领取抚恤金的老年人,他们中的大多数人都在使用运输系统上班、上学、购物或者休假旅游.2006年,欧盟27国居民人均日出行距离为34公里,乘坐客车的人均日出行距离为26公里.2006年底,每两名居民拥有近一辆小汽车.运输系统不断提高的机动性已成为欧盟27国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2.
大中城市居民出行强度的聚类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人均出行次数是居民出行强度的最直接反映,而人均出行次数与城市经济指标有着极大联系.目前对人均出行次数和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缺乏定量分析研究,本文通过研究经济指标与居民人均出行次数的关系来建立居民人均出行次数量化模型.通过对全国十五个大中城市的经济指标进行聚类分析,找到与居民出行强度相关性最大的4个典型指标:市区土地面积、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居民消费价格总指数、和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建立了居民出行次数与这些典型指标的回归模型,为同类城市的居民人均出行次数的预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优先发展城市公交运输系统是乌鲁木齐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的核心.通过对现状相关因素进行细致分析,有助于建立一个有吸引力、高效率的公交运输系统;通过对乌鲁木齐市城市公交运输的相关背景资料以及2006年居民出行的有关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给出了乌鲁木齐市城市公交运输系统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影响因素.最后,基于SWOT分析提出了乌鲁木齐市近期城市公交运输系统发展对策和建议,对进一步制定具体的城市公交运输系统改善措施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优先发展城市公交运输系统是乌鲁木齐城市交通发展战略的核心。通过对现状相关因素进行细致分析,有助于建立一个有吸引力、高效率的公交运输系统;通过对乌鲁木齐市城市公交运输的相关背景资料以及2006年居民出行的有关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给出了乌鲁木齐市城市公交运输系统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影响因素。最后,基于SWOT分析提出了乌鲁木齐市近期城市公交运输系统发展对策和建议,对进一步制定具体的城市公交运输系统改善措施和方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城市居民的公交出行特性与居民的出行目的、到目的地的距离、步行至公交站点的时间、乘坐公交车需要换乘的次数和拥有的私人交通工具密切相关。通过回归计算得到量化居民公交出行决策模型,能更好地把握城市居民出行的特性和公交现状之间的关系,为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的依据。在铜陵市居民公交出行调查的基础上,计算得到了模型的各个参数值,并进行了影响因素的显著性分析,该模型在城市公交出行决策分析上具有很好的适用性,也为城市居民的出行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6.
倪立 《交通与运输》2006,22(2):19-20
随着上海城市人口的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城市发展空间不得不向城郊扩展,一些新建住宅小区离市中心商务区的空间距离越来越远,人均出行距离从1995年的4.5公里/次到2004年6.9公里/次,城市的交通组织变得越来越困难。  相似文献   

7.
1960年,法国有1430万户家庭,4550万人口。公路网总长达100多万公里,其中8万公里为国道。但高速公路很少,只有225公里,即平均每百万居民4.9公里,或平均每百万辆四轮以上车辆28.5公里。当时,单从交通流量来看,交通的需求也非常有限,只有2700公里的公路每天的交通流量超过6000辆,相当于现在三车道高速公路每小时的流量。法国的铁路网十分发达,线路总长近4万公里,火车站约5000个(每100平方公里一个车站),客运量为120万(每千个居民拥有26个座位)。当时的国家统计没有记录步行和自行车,而且当时的航运事业尤其是国际航运尚不发达,除去这些方面,法国人每人每年的出行距离约为3700公里,即平均每天略高于10公里。地方的各种调查显示,步行和两轮车(自行车、摩托车等)在城市机动性中占主导成分,而公共交通优于小汽车占主导地位。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也在迅速提高,人口快速向大城市集中。经济转轨过程中,城市的经济职能不断加强,居民的经济、化活动更加频繁。城市人口的迅速增长以及城市社会经济活动的增强,往往使城市交通总量以2~3倍于人口增长的速度增长。城市土地的高强度开发和缺乏管理的郊区化,使得市民出行次数增多和出行距离增大。一些大城市的居民出行调查显示,从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中期,人均出行次数和出行距离增长了15%-30%。  相似文献   

9.
国外公共自行车起源于1965年,目前已形成了应用电子技术、信息集成、无线通讯和互联网技术的第三代公共自行车系统。国内公共自行车系统以杭州最为成熟,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一、发展历程2007年底,为解决居民出行"最后一公里"问题,杭州市委市政府决定发展公共自行车系统。该系统自2008年初开始建设,于2008年5月1日,全国首个公共自行车交通系统  相似文献   

10.
正日前,上海首条胶轮路轨全自动无人驾驶APM(旅客自动运输系统)——浦江线试运行,前来尝鲜的市民不少。据悉,APM浦江线主要服务于上海浦东新区浦江镇居民,缓解最后1公里出行难问题,全程共6座车站,耗时16分钟。至此,上海轨道交通全网络运营线路总长增至673公里,车站数增至395座。浦江线采用全自动胶轮路轨APM无人驾驶系统,是上海地铁首  相似文献   

11.
城市居民出行方式距离曲线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利用城市居民出行调查的数据建立居民出行方式距离曲线,研究城市居民出行的规律,一方面能够了解城市内在因素时市民出行决策的影响,另一方面,将建立的居民出行方式距离曲线用于交通方式划分,可以弥补常用交通方式划分方法的不足。  相似文献   

12.
正西宁曹家堡机场线是西宁市轨道交通远景规划线网中重要的一条市郊线。它连接了青海省省会西宁市中心城区及青藏高原区域中心机场曹家堡机场,建成后将有效改善城区居民至机场的出行方式,同时也将极大提升西宁曹家堡机场的客流吸引力。一、曹家堡机场线概况西宁曹家堡机场位于西宁市东南侧,距离西宁中心城区直线距离约29公里,机场东南侧为平安县城,直线距离约8公里(见图1)。  相似文献   

13.
对个体活动-出行行为的5个决策维度进行联合建模分析,包括连续型的通勤距离、离散型的日通勤出行方式和通勤出发时间、小汽车拥有和日非工作活动量.一方面,作为内生变量,这5个决策维度受到个体性别、收入、教育水平等社会经济属性影响;另一方面,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也通过可见的结构关系及不可见的相关关系得到证实.比如,通勤出行距离越长,出行者家庭小汽车的拥有量越大;通勤出行距离、公交出行方式的选择均对日非工作活动量有负面影响;当通勤者家庭拥有更多的小汽车或者通勤出行距离很长时,他们选择小汽车和公交车的概率更高.本文证实了个体活动-出行决策维度之间的复杂作用关系,证实了对多维活动-出行决策进行综合集成分析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4.
国内不同类型城市居民出行特征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收集大量国内城市的居民出行特征调查数据,对数据进行归纳整理,从出行次数、出行目的、出行方式结构、出行耗时等4个方面进行分析.通过对城市进行分类,找出不同类型城市的居民出行特征,分析产生这些特征的原因.对居民出行次数,按照人口规模分类,建立了不同人口规模城市的居民人均出行次数模型,通过建摸的方式找出不同人口规模城市的居民出行次数规律.  相似文献   

15.
人均出行次数是居民出行强度最直接的反映。以北京为例,分析城市交通和社会经济的互动关系,采用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人均出行次数的影响因素,运用因果关系图及系统流图剖析人均出行次数与其他因素的因果反馈关系,最后分析相关政策措施及系统可能行为模式。这项研究可为相关部门提供辅助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王涛 《交通标准化》2014,(15):61-63
为分析影响出行时间成本因素间的关系,界定了出行时间成本的概念,分析了影响出行时间成本变化的主要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构造出行时间成本模型.根据2014年北京市居民交通方式选择特性问卷调查数据,以“工资法”为计算原则,计算出了2014年北京市居民分方式、分目的的人均出行时间成本,并研究了不同出行方式下的出行时间成本的内在规律,为分析预测居民的出行决策、优化交通方式比例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提高行人过街交通管理水平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步行交通与人类生活密不可分。步行能够使个人与环境以及其他人直接接触,满足生活、工作、交往等各种需求。目前,我国居民的短途出行还是以步行和自行车为主。据调查,我国20世纪80年代人均出行次数为每天2.21人次;90年代人均出行次数为每天2.68人次,  相似文献   

18.
天津公交     
正精准对接市民出行需求解决8000户居民"出行难"为方便西青区文瑞家园、盛和嘉园居民出行,3月30日起,第三客运公司跃升里车队639路西线对运营线路走向进行了调整,增加了盛和嘉园站、文瑞家园站,调整华峰楼站为外环西路华峰楼站,方便了近8000户居民公交出行。为精准对接市民出行需求,保证公交安全顺畅通行、科学合理运营,第三客运公司在前期组织专业部门人员深入文瑞家园、盛和嘉园两个小区进行公交出行意愿征询,  相似文献   

19.
依靠公共交通开行"穿梭巴士"解决"最后一公里"出行问题,一是属于居住区形成后的补救措施,总有种种的不周全,难以照顾到方方面面;二是无法通至每户居民的家门口。许多居民希望公共交通车站离家越近越好,  相似文献   

20.
宣培 《交通与运输》2009,25(2):44-45
一、金融危机下对上海市民出行的预判 1.对居民出行率、全市出行总量的影响 居民出行率和经济社会活动有一定关系。传统意义上经济增长将促使人员出行率提高,但居民出行率按照世界各大城市经验值,会相对稳定。例如,上海市常住人口每日人均出行次数从1995年的1.87次提高剑2005年的2.21次,到2007年提高为2.25次。在上海经济保持12%年增幅时,人员出行率并未同步提高。因此,判断即使遭遇金融危机,居民出行率仍将保持相对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