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赵航 《时代汽车》2012,(1):26-29
2011年9月,中国汽车产业发展国际论坛在天津召开,本年度主题为“汽车社会与产业未来”。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论坛组委会主任赵航在论坛开幕式上发表题为“汽车社会不是简单的数量堆积”的演讲。  相似文献   

2.
据权威机构预测,目前中国家用轿车的保有量为489万辆,到2010年将增加2倍,达到1466万辆;到2020年这一数字再增加4倍,达到7200万辆。届时中国各种汽车的总保有量将达到1.15亿辆,是美国今天汽车总保有量的一半。而2010年、2015年和2020年家用轿车的市场需求量,分别是501万辆、913万辆和1584万辆。其后,中国将全面进入汽车社会。几乎不经意问,我们已经站在“汽车社会”的门槛上。一般认为,一个国家在拥有汽车的家庭达到10%~20%时开始进入汽车社会。而中国目前只有北京、深圳、广州、东莞4个城市才达到或接近这个水平。  相似文献   

3.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近年来,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快速发展,汽车社会、汽车时代已悄然来到我们每个人的身边,经济发达地区几乎家家都有部小汽车,有的甚至是几部车。人们在享受现在汽车工业文明的时候,随之带来的能源问题、环境问题、行车难停车难问题、交通安全问题等,也日益增多起来,并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成为政府主管部门和汽车企业必须研究、解决的一个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4.
近一年来,中国与欧盟就“中国出口汽车存在安全性隐患”、“中国对进口零部件征收关税过高”等问题摩擦不断,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为此,中国商务部长薄熙来与欧盟贸易委员曼德尔森曾举行过数次会谈未果。最近欧盟关于“中国汽车零部件进口机制”的争论又有新进展。3月30日,欧盟成员国已就我国汽车零部件进口机制,正式向欧盟委员会提交了“申诉”,如果在接下去的两个月内协商不成,欧盟委员会可能会向WTO投诉。  相似文献   

5.
艾伦 《专用汽车》2011,(9):29-31
2011年9月2-4日,以“汽车社会与产业未来”为年度主题的2011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隆重召开。包括各级政府领导、国内外企业集团高层、知名专家学者、新闻媒体等在内的700余位嘉宾齐聚一堂,以战略的视角、前瞻的思考,共同探寻汽车与社会协调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汽车与安全》2013,(10):1-1
从2001年立法准备算起,在苦等了12年后,中国汽车的消费者终于盼来了汽车三包。虽然8月底、9月初国内大批汽车厂商的“三包抢跑”,有些抢10月1日三包正式实施“正日子”的风头,但这还是一件对中国汽车产业、汽车消费和汽车社会,产生长期、深远影响的大事。  相似文献   

7.
《时代汽车》2011,(9):120-120
2011年9月2~4日,以“汽车社会与产业未来”为年度主题的2011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在天津滨海新区隆重召开。包括各级政府领导、国内外企业集团高层、知名专家学者、新闻媒体等在内的700余位嘉宾齐聚一堂,以战略的视角、前瞻的思考,其同探寻汽车与社会协调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一个产销量双超2000万辆、保有量达1.37亿辆的汽车大国,关乎汽车,关乎汽车社会,没有问题,是完全不可能的。然而,此间究竟有哪些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又实在缺少系统性疏理和相应的研究。汽车工业迅猛发展,汽车社会问题繁杂而突出,这就是目前中国汽车社会的现状。早在十年前,即2004年1月15日召开的"中国汽车产业的增长潜力与外部发展环境问题研讨会"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陈清泰说:“在汽车社会的脚步声越来越近的时候,我们依然茫然不知所措。从现在开始,我们就应当对未来10年、20年汽车大量进入社会所面临的形势有所觉醒和准备。”  相似文献   

9.
为贯彻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建设节约型、环境友好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大决策,目前,编制中国汽车“十一五”规划,业内颇为关注。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产业之一的汽车产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长足的进展,今年产量仍将保持500万辆以上,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但是不能不看到,我国的汽车产业发展还是以大量消耗资豫和牺牲环境为代价,还是建立在粗放经营的方式上。这种方式不符合我国建设节约型社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顾翔华 《时代汽车》2013,(10):36-39
谈起“汽车文化”,人们并不陌生,但是关于“汽车文化”的定义,以及如何繁荣汽车文化,还有待探讨。在此,就“繁荣汽车文化构建和谐汽车社会”谈一些个人观点,主要分三部分内容:一、关于文化;二、关于汽车文化;三、和谐汽车社会需要汽车文化。  相似文献   

11.
打造个性"小车"细分汽车市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超 《时代汽车》2006,(5):70-71
春暖花开,万类竞自由。小排量汽车亦不例外。随着“限小”解禁,小排量车迅速驶上长安街,驶过长江大桥,迎来了勃勃生机。各相关行业不失时机地针对小排量汽车的发展趋势展开了研讨,希望借助“解禁”之“东风”,掀起新一轮“小排量车”热潮。尤其是汽车经销商,更是铆足了劲儿,准备在小排量车的“春天”里大干一场。近日,本刊记者有幸参加了一个小排量汽车发展趋势研讨峰会,在会上深切地感受到了小排量车解禁带给汽车经销商的欣喜。  相似文献   

12.
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一直存在分散、规模小和技术含量低的特点。据统计, 2005年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总数为1670家,其中年销售额500万元以上的企业1515家左右,年销售收入大于10亿元的却只有38家。“十一五”计划中,“2010年前基本建成全球汽车零部件的制造业基地;2020年形成全球汽车零部件的制造业中心”战略目标的提出,使得中小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正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发改委中小企业司:建立公共技术服务平台,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在我国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各级政府更多关注的是大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企业的发展,而对中小企业采取的是“放开搞活”的政策。  相似文献   

13.
《时代汽车》2014,(2):24-26
我国城市管理,包括北京的公路建设,都面临着汽车时代的冲击。在这些方面,我们相关部门都没有做好准备,首先是思想上没有准备好。2000年10月,“鼓励轿车进入家庭”首次写进了“十五”计划纲要中,表明了国家以轿车启动消费、扩大内需的决心和信心。当年,我国汽车年产辆206万辆,其中轿车产量60万辆。哪想到今天的轿车产量达到1600万辆。当我们还在讨论的时候,汽车时代就来了。  相似文献   

14.
一年一度的“3·15”又来了,我们再次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汽车的质量、相关产品和相关服务上。综观2002年本刊的“车主访谈”栏目,所涉及的车型多种多样,包括客车、载货车、专用车等。虽然关注的车型不断变化,但我们关注的焦点却是不变的,希望通过我们深入第一线的调查,在企  相似文献   

15.
2007年5月28日-6月1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授权、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汽车应用与服务分会主办的“全国汽车维修领域首届双师认证培训班”。在山东德州成功开班。中国汽车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认证(AER)工作自开展以来,一直受到各界关注,特别在汽车维修职业教育领域引起了强烈反响。各地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十分希望通过参加AER培训和考评,切实提高自身的汽车维修专业技能水平,成长为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人才。“全国汽车维修领域首届双师认证培训班”的成功开班,将会对中国汽车维修职业教育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孔子云:五十而知天命。今年是中国汽车工业50年,天命之年,中阳汽车业备受关注,据中国统计信息网刊发的研究报告,今年一季度.按销售收入排名汽车制造业首次成为我国工业第五大支柱行业。羊年过半,汽车市场在中国共同遭遇“非典”疫情的背景下.行业特性表现得更加淋漓尽致。  相似文献   

17.
世达工具——随着近年中国汽车市场的迅猛增长,对于汽车行业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加,汽车人才的职业教育得到了社会各界越来越广泛的关注。2010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发布,明确提出未来10年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新蓝图。在我国目前汽车产业飞速发展、维修新技术层出不穷,社会需要大量掌握汽车维修新技术人才的背景下,丹纳赫工具(上海)有限公司作为中国手动工具第一品牌,本着“世达”服务中国的宗旨,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教育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8.
如果说十几年前,或者再迟一些的几年前,在中国安营扎寨的汽车零部件公司更专注于为整车配套。那么这几年,汽车保有量高速增长所酝酿的售后市场商机则成了零部件企业争相追逐的另一大领域。尤其是2005年后。按照“入世”协议中国汽车服务贸易的开放。使得早有准备的汽车零部件跨国企业纷纷从保税区迁出,相继成立贸易公司,摩拳擦掌地挺进汽车售后市场。  相似文献   

19.
2004年4月19日,“绿色柴油机推广计划”成立4周年庆典在北京隆重举行,该组织总结了过去4年在中国取得的重大成就,并展望了它们未来的发展规划。2000年3月,7家跨国汽车公司共同发起了“绿色柴油机推广计划”,主要成员是世界知名的汽车公司和石油公司,其宗旨是为各国的各级政府提  相似文献   

20.
2009年,我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1300万辆,首次成为世界第一大汽车生产国和消费国。由此,汽车产业界开始关注两个议题,一是如何转变发展方式,实现由汽车大国迈向产业强国;二是汽车与社会如何和谐发展。汽车社会已经逐渐成为汽车产业和汽车相关管理部门的重大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