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复杂多线换乘枢纽的设计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广州轨道交通3号线与已建轨道交通l号线体育西路站的分析和研究,试图在繁华而狭窄的城市中心,在运营功能定位非常复杂的情况下,通过对其换乘方式、途径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达到解决缓解原车站内拥挤的紧张局面、保证多线交会的最佳换乘方式及经济合理的目标。文章中介绍了相关设计思想、设计方案和技术特点。  相似文献   

2.
上海轨道交通线网的换乘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通过对上海市已投入运营的和部分在建的轨道交通线换乘条件的分析,归纳了轨道交通线间换乘以及轨道交通线与其他交通设施衔接方面的经验.对进一步搞好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提出了建议,如:优化线网结构,加强线网连接,合理确定换乘方式,搞好综合研究和建设大型枢纽等.  相似文献   

3.
上海轨道交通12、13号线与1号线在汉中路形成大型换乘枢纽.通过对节点区域12、13号线的线路走向的研究,提出优化的线路走向.推荐12号线走恒通路、13号线走长安路,与已建成的1号线形成"H"型换乘枢纽的方案.对推荐换乘枢纽提出了水平孔冻结加固、矿山法构筑穿越段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4.
武汉地铁连续同台换乘站研究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类比常见轨道交通换乘站设计方案,车站同台换乘模式具有较高的便捷性,受到设计者和广大乘客的喜爱,但该换乘模式无法解决反向换乘不便的问题。为满足乘客通过同站台完成各个分向换乘的需求,武汉地铁2、4号线采用了连续同站台换乘的新型模式。从武汉地铁2、4号线换乘站的设计思路出发,通过分析2014年度武汉轨道交通线网客流数据,结合换乘站的客流组织方案,对这种新型换乘设计思路的实用性进行研究与评价,以期为今后城市轨道交通换乘方案的选择和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本文选取北京城铁13号线望京西站进行研究,分析得出普通换乘站点多方式衔接换乘的特点,建立以轨道交通、公交车、出租车3种主要换乘方式,及私家车、自行车、步行3种附加交通方式为选择肢,构建基于出行目的、衔接距离双重因素最优的广义-Logit方式选择模型,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普通轨道交通站点多方式客流衔接换乘预测方法,通过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及对比验证,证明该方法能够客观和精确的预测轨道交通与衔接交通方式之间的换乘客流量,研究成果对未来轨道交通站点多方式换乘设施布设,客流交通组织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上海轨道交通3号线车站换乘情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上海市已建成的4条轨道交通线路存在着换乘难的问题.在调查上海3号线各车站换乘状况的基础上,分析了轨道交通线路间、轨道交通与地面公交以及个体交通之间存在的一些换乘问题,并分类说明了这些换乘问题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7.
结合上海轨道交通12号线工程中的部分换乘车站的设计实际,总结归纳了有预留节点的换乘车站的换乘方案,并分析了采用多种换乘方式的优点。详细介绍了4座无预留换乘节点换乘车站均只设置通道换乘的具体原因。分析了有无预留换乘条件对换乘站换乘方案设置的影响,并对车站是否应该预留换乘条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8.
上海轨道交通11号线愚园路站换乘通道实施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换乘通道的实施经常会面临既要实现换乘方便、快捷,同时又要尽量减少工程的实施难度,以保证施工进度;还要尽量不对道路交通、管线和周围环境造成影响.这一矛盾如何有效解决已成为车站换乘通道设计、施工考虑的重点.通过对轨道交通11号线愚园路站与2号线江苏路站换乘通道可实施性方案的研究,提出通过改造既有2号线风井结构实施两线换乘通道的方案.介绍了该方案的改造内容、改造步骤及实施难点.  相似文献   

9.
北京地铁白石桥南站换乘方案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白石桥南站为北京地铁9号线与6号线相交的换乘车站,通过对此换乘车站方案的分析和探讨,提出换乘车站的设计思路及一般设计原则。并重点对"侧—岛换乘方案"、"T形岛—岛换乘方案"及"L形岛—岛换乘方案"3种典型换乘形式进行比较分析,据此选择合理车站位置及换乘方式。另外,对白石桥南站6、9号线资源共享设计进行总结,提出几种资源共享的方式,阐述了车站采取资源共享的优势,指出换乘车站实施资源共享的合理性及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虹梅路综合交通枢纽由轨道交通9号线漕河泾开发区车站、中环宜山路下立交、9号线控制中心、公交枢纽站、社会停车库等共同组成。介绍了虹梅路综合交通枢纽的设计,包括总平面设计、立交的交叉节点设计、公交枢纽的交通组织设计、公交与轨道交通的换乘、地下社会停车库与轨道交通及公交车的换乘等。通过合理规划,实现了轨道交通与公交、社会车辆的快速便捷换乘,实现了综合交通枢纽的建设目标和功能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