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针对双离合自动变速器车辆在大油门动力降挡时出现的离合器表面温度超温问题,着重对换挡各阶段对升温的影响进行了分析,介绍了几种减小大扭矩动力降档超温问题的标定策略,并进行了优化标定和实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通过所采取的标定方法可有效解决各种大扭矩动力降挡离合器热负荷超限问题,同时驾驶性获得了较大提升。  相似文献   

2.
从整车动力性、传动系耐久性和舒适性三个方面确定了搭载AMT的混合动力汽车模式切换与换挡品质的评价指标。基于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方法,建立了模式切换与换挡品质的客观评价模型。将客观评价模型的预测结果与主观评价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并分析了各个评价指标对客观评价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混合动力汽车模式切换与AMT换挡品质评价指标选择合理,所建立的评价模型与主观评价方法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能客观有效地评价混合动力汽车模式切换与AMT换挡品质。  相似文献   

3.
某单轴并联混合动力客车换挡规律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某单轴并联混合动力客车为对象,提出一种换挡规律逆向试验解析方法.根据假设的换挡参数,设计试验解析流程,进行实车测试,分析油门开度、车速、电池SOC、电机转矩、发动机转矩和电机与发动机合成输出转矩对换挡的影响,得知油门开度和车速是换挡参数.最后通过不同油门开度、不同路况和驾驶风格换挡测试,成功解析出换挡规律,验证了解析方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搭载双离合变速器(Dual Clutch Transmission,DCT)的P2.5构型并联型混合动力汽车,提出混合挡位的概念,并根据已有的试验数据建立发动机、驱动电机、动力电池和整车模型。以等效油耗最优作为衡量标准,设计两参数发散型和组合型换挡规律,组合型换挡规律在发动机大负荷时设计强制降挡功能以保证汽车动力需求得到满足。在设计的基于规则的能量管理策略的基础上,对模型进行NEDC工况高低电量出行仿真。比较两种换挡规律可知,设计的发散型换挡规律和组合型换挡规律均能保证动力性,其中组合型换挡规律相较于发散型换挡规律的经济性得到了改善。  相似文献   

5.
自动变速器在自动变换挡位时,动力传递不会中断.车速和发动机转速也不会立刻发生变化,所以换挡造成传动比突变时,必然会引起动力传动系统冲击,即换挡冲击。单向离合器在自动变速器中的作用是消除换挡时的降挡冲击,在消除换挡冲击的各种方法中.单向离合器是消除降挡冲击的最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自动变速器动力降挡过程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大多数车辆实际行驶时降挡过程中变速器的正向驱动转矩很小或为零,但当重型车满载爬坡时,往往须要进行动力降挡,为此,本文中对重型车动力不中断降挡控制进行研究。首先,建立动力传动系统模型,对降挡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提出自动变速器动力降挡过程控制方法;接着,以惯性相时涡轮轴角加速度恒定作为参考模型,制定自适应控制策略,以提高控制策略的鲁棒性;最后进行满载爬坡实车试验。结果表明,动力降挡过程控制能有效提高换挡品质和车辆驾驶性能。  相似文献   

7.
轻度混合动力AMT汽车动力性换挡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明  秦大同  刘振军 《汽车工程》2006,28(7):671-675
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分别建立发动机、ISG电动机和镍氢电池数值模型。综合考虑发动机节气门开度、车速、ISG电动机效率以及电池荷电状态对动力性换挡规律的影响,提出轻度混合动力AMT汽车动力性换挡规律及换挡控制方法。搭建轻度混合动力AMT传动系统试验台,并进行动力性换挡试验。结果表明,该换挡规律优于传统换挡规律。  相似文献   

8.
越野汽车AMT起步与换挡过程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越野汽车特点及行驶工况,建立了装备电控机械自动变速器的越野汽车起步与换挡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对其工作过程进行了分析。在空载与满载工况,按照不同油门和不同离合器结合速度进行了试验。为了满足平顺性,建立了以冲击度为约束条件的起步与换挡控制规律,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试验结果表明,以动态三参数对换挡过程进行控制可改善起步及换挡品质,满足平顺性要求。  相似文献   

9.
适应坡道行驶的多性能综合最优换挡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换挡规律坡道适应性问题,本文中研究了适应坡道行驶的有级自动变速汽车多性能综合最优换挡规律优化方法。首先,分析坡道对换挡的影响,提出可由不同节气门开度下各挡驱动力与不同坡度行驶阻力之间的关系确定挡位范围。其次,采用理想点与平方和线性加权法构造综合性能评价函数,以在体现驾驶员性能倾向的前提下实现整车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综合最优。然后,以综合性能评价函数最小为优化目标并考虑坡道行驶约束条件,提出基于遗传算法的坡道行驶多性能综合最优换挡规律优化方法。运用所提出的优化方法,制定了某5挡机械式自动变速器多性能综合最优坡道换挡规律。最后,在定油门定坡道、定油门变坡道、变油门定坡道循环工况、变油门变坡道循环工况下对考虑坡道和未考虑坡道的多性能综合最优换挡规律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在4种坡道行驶条件下,多性能综合最优坡道换挡规律均可消除非预期换挡,提高乘坐舒适性。在修改后的可变坡度高速公路循环工况下,使用多性能综合最优坡道换挡规律汽车的燃油经济性仅略低于使用常规换挡规律的汽车,降幅约为0.8%。进一步完成了定坡度动力性仿真,结果表明制定的多性能综合最优坡道换挡规律能够反映驾驶者的性能需求意图。  相似文献   

10.
不少开手动挡车型的驾驶员或是图省事或是因为新人上路不习惯于换挡,即便当车速提升到较高水平,车辆出现车速与转速不匹配的抖动时,还是维持原挡位不变。事实上这种低挡高速的做法让发动机负荷增大,对发动机的损害是极大的。有经验的老司机都表示,开车不能懒,要根据车速勤换挡。开车中还有一个普遍的误区对发动机损害较大,那就是升挡超车。其实当挡位较高时,发动机扭力反而较小,油门反应不灵敏,达不到想要的加速效果。正确的做法是,超车提速时主动降挡。对于自动挡车型来说,当驾驶员深踏油门时,行车电脑会自动做出判断,降挡以提供足够扭力超车。但前提是驾驶员要将油门踩得足够深。正确操作防止以下恶习对爱车的损害。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发动机悬置系统对汽车原地换挡振动的影响,建立了包含悬置系统的整车13自由度动力学模型,并利用模型计算得到了汽车原地换挡时整车的瞬态响应。把换挡时动力总成X向加速度幅值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了悬置刚度、下拉杆安装位置等参数对原地换挡时动力总成振动的影响。根据分析结果,结合动力总成刚体模态和解耦率的设计要求提出了改善汽车原地换挡振动的发动机悬置系统优化方法。结果表明:降低3个悬置的X向刚度,调整下拉杆Y、Z向安装位置可以有效改善动力总成在换挡时的振动。  相似文献   

12.
老车  建明 《汽车知识》2008,(11):24-31
既然是宝马,就先了解下它的驾驶感受吧,虽然它是一款十足的高级商务用车。对于7系的驾驶者来讲。这次最大最直观的变化是换挡把从方向盘后面移到了传统的位置,并且采用了与X5-样非常漂亮的换挡手柄,只不过在它的左边又增添了可以调节行驶模式的按键,共有超级运动、运动、普通和舒适四个模式供选择,分别具有不同的减震效果、换挡时机以及油门和转向响应等。另外,如果选择超级运动模式,动态稳定控制系统的介入时机还会延迟或不用,以满足那些总想做出漂移动作来的汽车极端分子们的需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中提出一种基于行驶安全性和乘坐舒适性的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辅助制动控制方法。首先通过对下坡路段车辆行驶特性的分析,选择了发动机辅助制动的接入时机;分析了发动机接入过程中起动电机与离合器的动态协调过程;接着为保持发动机接入过程中的车速稳定,提出了发动机辅助制动接入过程中驱动电机的协调控制;最后通过实车实验对所提出的策略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该策略不仅可以提高并联式混合动力汽车在下坡路段的行驶安全和传动系部件的使用寿命,而且可以明显改善乘员的乘坐舒适性。  相似文献   

14.
肖文颖 《汽车技术》2014,(5):30-34,61
介绍了整车纵向动力学的建模方法和换挡策略计算方法。通过仿真分析城市工况下各挡位的燃油消耗率,并从整车经济性角度对换挡曲线进行优化。针对城市工况下油门开度反复变化导致的频繁换挡现象,采用基于人工经验的模糊修正方法,根据油门开度变化率对换挡曲线进行修正。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频繁换挡次数,提高整车在城市工况下的驾驶性。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P2结构混合动力传动系统通过IMG电机和混动离合器对发动机的启动控制。建立了与发动机启动过程相关的关键物理模型和控制策略模型,并分析了模型物理参数和控制参数对启动性能的影响。通过仿真发现,发动机的启动转速、混动离合器的压力控制都会对发动机的启动时间和舒适性造成影响。在发动机启动过程中,对换挡离合器采用滑摩的控制方式来消除混动离合器压力与控制转矩不匹配时产生的冲击。通过对发动机转速的超调量进行监控,动态地自适应调整混动离合器的控制压力以保证控制效果的一致性。为了兼顾不同油门下对发动机启动过程的动力性和舒适性的要求,通过离合器压力控制,对小油门工况采用舒适型启动控制,对大油门工况采用动力型启动控制。整车的试验结果对离合器启动发动机的控制过程进行了验证,从启动时间和舒适性角度满足整车对启动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老车 《汽车知识》2009,(4):36-37
一般手动挡汽车换挡时,离合器在分离与接合之间存在动力传递暂时中断的现象。这在普通汽车上没有什么影响,但在争分夺秒的赛车上.如果离合器掌握不好动力跟不上,车速就会变慢,影响成绩.双离合变速器便能消除换挡离合时的动力传递停滞现象,可以更加平顺地换挡。  相似文献   

17.
《汽车知识》2010,(10):82-83
一般手动挡汽车换挡时,离合器在分离与接合之间存在动力传递暂时中断的现象。这在普通汽车上没有什么影响,但在争分夺秒的赛车上,如果离合器掌握不好、动力跟不上,车速就会变慢,影响成绩。双离合变速器便能消除换挡时的动力俜涕停滞现象.可以更加平顺地换挡。  相似文献   

18.
基于线性二次型最优控制和滑模控制的理论,提出了一种选换挡电机的位置最优控制方法,并将它应用于电动AMT汽车选换挡电机执行机构的控制上。仿真与实车试验结果都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减少电动AMT的换挡时间和动力中断,增强稳定性和鲁棒性,提高换挡品质,最终改善汽车的动力性和舒适性。  相似文献   

19.
根据换挡接合齿轮副的特性和车辆动力学原理,分析载货汽车AMT不分离离合器摘挡、挂挡过程及换挡前后的动力中断与恢复过程,并确定应用此技术的工况及其实现方法。将该技术应用于某重型载货汽车AMT中,得出应用该技术既能保证换挡的舒适性及缩短AMT换挡过程中动力中断时间,又能提高离合器使用寿命的结论。  相似文献   

20.
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换挡品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汽车动力传动系统的换挡品质控制。详细介绍了换挡品质控制的主油压控制、发动机断油控制方法。最后给出了换挡品质控制试验结果。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换挡品质控制措施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