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水泥路面板加铺沥青面层这种特定路面结构形式,原水泥板脱空检测评价方法已不适用,该文针对多处采用钻芯法确定的板底脱空位置提前进行跟踪观测,统计其路面表观病害、渗水状况、动力响应等特征,寻找规律,对脱空评价指标进行量化,提出一套适合水泥路面板加铺沥青面层后板底脱空的检测及评价方法,并在实际工程中应用。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共振碎石化技术在浙江衢州市的应用情况,阐述了共振原理、施工工艺流程、质量控制要点。该工程的实践经验得出:排水系统的设计和安装、水泥板切缝以及共振后碾压和交通管理等方面是施工质量控制的要点;路基稳定、水泥板基层和面层分离、水泥板材质和厚度均匀是实施水泥路面的共振碎石化施工、保证白改黑工程质量的先决条件.  相似文献   

3.
聚酯玻纤布在新、旧路面接缝处防治反射裂缝病害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205国道淮阴段主要路面面层与基层不同类形不同程度的水毁病害,采用局部面层或基层铣刨,补强基层、加铺面层的形式进行维修.为增强新旧基层之间的连接,以有效避免因基层收缩产生收缩裂缝,根据不同病害的情况,采取在半刚性基层和沥青混合料间加铺聚酯玻纤布或玻纤格栅的方法进行处理,防止反射裂缝产生和水破坏.就此对聚酯玻纤布性能及施工工艺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4.
针对西安高新区亚迪路路面网裂、车辙及沉陷等病害,根据道路检测报告,结合政府有关部门提出的缓堵保畅、治污减霾的工作要求,提出对亚迪路采用地聚合物注浆加固技术结合沥青面层现场热再生技术的养护方案,并对该方案的实施进行跟踪分析。分析表明:地聚合物加固技术结合沥青面层现场热再生技术的养护方案不仅可以实现"非开挖"式半刚性基层的补强加固,恢复沥青路面性能,且具有减少建筑垃圾、减小交通影响、降低造价的优势,并提出施工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及尚待完善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阿拉善沙漠区沥青混凝土路面因路基硫酸盐盐渍化发生横向隆起病害。根据病害实体特征,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路面横向隆起病害3D模型,分析了路面结构层厚度、弹性模量、路基盐胀作用等影响因素下路面结构的力学响应规律,路面结构受力对上述影响因素的参数敏感性及各因素共同作用下路面结构受力的最优及最不利组合。结果表明:路面隆起段中间位置出现最大拉应力和压力,在盐胀作用区域出现较大的应力分布;路面结构力学响应因素中,面层厚度、面层和基层弹性模量对路面隆起病害实体的受力影响显然弱于基层厚度对隆起结构受力的影响;隆起病害实体受力主要受控于基层厚度;面层应力普遍小于基层应力,在面层和基层抗拉强度比较接近的条件下,路基盐胀作用首先导致基层拉裂破坏,然后再发生面层拉裂破坏,即基层要先于面层发生拉裂破坏;基层、面层较厚的路面结构,基层受到的拉应力较小,不易产生基层的拉裂破坏,而基层、面层较薄的路面结构,基层受到的拉应力较大,易于产生基层的拉裂破坏。为了防止沙漠区沥青混凝土路面盐胀引起横向隆起病害,可通过设计优化,科学合理地选择路面结构厚度和模量,有效降低横向隆起引起各结构层的拉应力,避免路面结构进一步引发其他病害。  相似文献   

6.
通过采用钻芯和注浆开挖等方法对沥青路面结构层层间粘结现状进行调查,发现路面结构层层间非连续现象普遍存在,有病害位置层间粘结状况明显较无病害位置差,这在面层-基层层间与基层-底基层层间尤为明显。提出采用FWD弯沉盆参数对沥青路面结构层层间粘结状况进行评价,通过数值计算发现弯沉盆参数F1/F2值与路面面层-基层层间摩擦系数具有良好的相关关系,并采用数理统计的方法得到路面面层-基层层间粘结状况的评价标准。  相似文献   

7.
沥青路面唧浆病害一直是公路管养部门重点解决的技术难题.针对多年来陕西榆林地区广泛使用的沥青碎石面层加石灰稳定类基层路面结构,因抗渗性能较差等原因,导致路面出现唧浆的病害现象,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技术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8.
沥青路面唧浆病害一直是公路管养部门重点解决的技术难题。针对多年来陕西榆林地区广泛使用的沥青碎石面层加石灰稳定类基层路面结构,因抗渗性能较差等原因,导致路面出现唧浆的病害现象,分析其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技术处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实际工程为背景,介绍了现有农村公路的病害种类及特点,从公路设计、管理、养护和路基、基层、面层施工技术等方面对造成病害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对路面产生病害后的处治措施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干线公路沥青路面普遍采用二或三层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约34~54cm)加铺二至三层沥青面层(约10~18cm)的结构形式。但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问题一直未得到妥善解决,可以说反射裂缝是半刚性基层的"癌症"。薄层沥青面层(10cm左右),通常情况下在使用2~3年后出现反射裂缝; 5~8年后,裂缝、唧浆等病害迅速发展,导致结构性损坏,使用寿命一般在10年左右,就需进行结构性大修。结合滁州大道工程实践,采用填充式大粒径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关键技术,大幅提高干线公路沥青路面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1.
地质雷达检测道路路面裂缝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0引言 高速公路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病害是不可避免的.而许多病害如基层破碎、面层开裂、路基水毁以及沉陷等,又多始于面层之下的基层开裂.随着高速公路网络建设逐渐趋于完善,高速公路养护工作变得日益重要.若能通过快速无损检测及早发现存在于道路面层之下各结构层中的隐含裂缝,并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养护和治理,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车辙是高等级沥青路面的主要病害类型,基于蠕变率控制标准车辙预估模型,针对宿迁地区干线公路主要路面结构形式,以及不同类型面层材料进行了设计期内永久变形分析,研究得出了基层、底基层对于路面结构长期永久变形效应的敏感性影响及相应规律,同时,从面层永久变形角度考虑,提出了干线公路重载交通路段路面结构下面层的厚度阀值建议。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阿木古郎-甘珠尔庙公路工程(下称阿-甘线)水泥混凝土路面产生各种病害的调查研究后发现,水泥混凝土路面破损的原因从根本上来源于基层、面层的质量控制。文章从路基、基层、面层质量控制入手.结合水泥路面破坏的原因,分析了寒冷地区如何从源头上尽可能防止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的产生。  相似文献   

14.
首先评价了规范中轴载换算方法的不足之处,针对沥青路面结构的主要病害形式进行针对性的设计;其次通过对设再生面层的沥青路面结构型式进行调研,得出设再生面层路面结构的主要病害形式,提出以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和路表弯沉值为指标的轴载换算;最后通过荷载作用等效原则,进行轴载换算公式的理论推导,得出轴载换算系数。结果表明,采用以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和路表弯沉为指标的轴载换算系数与规范给定的换算系数较为接近,可近似采用规范中规定的轴载换算公式,而采用裂缝尖端应力强度因子的轴载换算系数较规范中规定的弯沉等效原则所得换算系数偏小。  相似文献   

15.
针对空气耦合式雷达,建立了路面雷达电磁波在沥青路面结构中传播的二维时域有限差分(2D-FDTD)方程,并进行了沥青路面面层中存在沥青剥落病害的路面雷达电磁波模拟。模拟结果表明:当沥青路面出现沥青剥落区域后,在路面雷达回波的面层界面和基层界面的正反射波中间出现一负反射波,沥青剥落位置决定着该负反射波将会出现在面层界面反射波和基层界面反射波之间的位置;并且随着沥青剥落区域的竖向厚度增加,该负反射波波幅增大。为利用路面雷达快速检测路面沥青剥落病害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李静  程耀辉  陈超纲  孙东根  秦卫 《公路》2006,(8):197-200
我国二、三级公路一般采用半刚性基层和较薄的沥青混凝土面层。半刚性基层承载能力强,但是容易产生裂缝,并会逐渐在沥青混凝土面层上形成反射裂缝。面层裂缝是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主要病害,也是引起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损坏的主要原因,二、三级公路面层较薄,反射裂缝更为严重。因此,研究半刚性基层的薄层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防治方法,对于提高低等级公路路面使用性能、延长公路使用寿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着重介绍“薄层沥青混凝土路面裂缝防治措施研究”科研项目的主要内容、观测结果和主要研究结论。  相似文献   

17.
广西国道G322桂林至全州段是广西区桂北重要的出口通道,全路段116km,原路面为水泥混凝土,2004年经路面大修加铺了40 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和5 cm沥青混凝土面层。经多年运营,部分路段出现路面抗滑性能差、车辙、裂缝等病害,为恢复路面面层使用功能,采用改性乳化沥青微表处技术进行修复,在工程应用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文章通过对国内几条高速公路使用状况调查,分析了裂缝及病害产生的原因,从而得出结论:(1)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主要承重层是半刚性基层,增厚沥青面层的厚度并不提高其承载力。(2)高速公路的沥青面层只起功能性的作用。(3)高速公路的沥青面层合理厚度为9~12cm,采用上述结论。每建1公里高速公路可节约30万元造价。  相似文献   

19.
依托二广高速集阿联络线大板至查白塔他拉段改扩建项目,采用外业实地调查与多功能道路综合检测车相结合的方法,对旧路面进行了全面的使用性能评价。调查与检测结果表明,全线右幅路面以及行车道病害严重,且龟裂、横缝、纵缝病害占主体,阿鲁科尔沁旗路面服务能力较低。针对既有路面存在的病害,结合钻芯取样的方法提出了合理的处治方案:对基层较完好的路段,按点病害处治措施进行处治后,直接加铺6cmAC-20C+4cmAC-13C面层;对路面出现连续病害、基层破碎较严重路段,按照强度和路表破损状况,分别采用7cmAC-25C+10cm乳化沥青冷再生柔性基层和7cmAC-25C+20cm水泥稳定碎石基层重铺处治后,再进行加铺处理。本研究可为同类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沥青路面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我国已建成通车高速公路约25000km,80%以上为沥青路面。一些高速公路沥青路面通车后不久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早期病害,本从沥青路面结构的底基层,基层施工入手。较全面地分析了半刚性底基层、基层和沥青面层施工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