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基于动态交通组织的高速公路可变信息标志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我国高速公路可变信息标志数量偏少、功能单一、信息组织不尽协调、布局不尽合理等问题,在分析高速公路可变信息标志研究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动态交通组织的思想,提出了可变信息标志信息发布要求,明确了可变信息标志的功能和信息发布内容,探讨了可变信息标志的设置位置和各型式的使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服务于路网诱导的可变信息板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可变信息板(VMS)是进行路网诱导的有效方式,而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还处于起步阶段。以工程实际为出发点,首先采用模糊聚类法进行诱导路网的选择研究;然后考虑驾驶员对VMS的反应,研究VMS的选型;再结合现有规范,从施工与认知性的角度,提出VMS版面设计中应该遵循的原则,并给出示例;最后考虑驾驶过程中驾驶员的认知性特点,采用State Prefer- ence方法的研究结论,提出了VMS的设置原则。研究结果及相关建议,对VMS在路网诱导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
陈光武  舒刚 《公路交通科技》2003,20(Z1):171-173
本文结合工程实践,依据相关标准,提出了一套公路LED可变信息标志光学性能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交通可变信息标志与静态标志的差异性、相似性和互补性分析及道路网和交通流信息需求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对交通可变信息标志与静态标志的协调设置进行了探讨,为二者的协调设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可变信息标志是最具代表性的一种公共交通信息服务手段,它发布的信息具有公众性。但目前大多数可变信息标志针对不同的用户和环境提供相同的信息,这反映了对交通信息用户的偏好及道路状况等不同的交通环境考虑得不够。为了能在不同的交通环境下提供相应的信息,使用户在车辆行驶过程中由可变信息标志得到必要的交通信息,以问卷的形式调查了驾驶员对VMS提供信息的偏好度,利用IPA分析了VMS发布内容,并由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改善方案。  相似文献   

6.
针对我国高速公路可变信息交通标志数量偏少、功能单一、版面信息组织欠佳、布局不尽合理等问题,立足于我国高速公路可变信息交通标志的应用现状及国内外关于高速公路可变信息交通标志的研究,明确了各种可变信息交通标志的功能和作用,提出了基于动态交通组织的思想的信息发布原则,并对可变信息标志的设置位置、支撑型式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可变信息标志(VMS)的网络级城市快速路交通诱导系统的设计方法。该系统是一个由“重要决策点图形式VMS”、“次要节点图文混合式VMS”、以及“地面一般道路VMS”三类VMS组成的VMS系统。文章在归纳VMS系统设计流程基础上,重点介绍了VMS的路网布局和功能设计、显示格式和显示技术的确定、VMS设立位置(前置距离)的确定、图形式VMS的面板设计和交通信息发布策略等关键技术,最后给出系统的应用实例,说明该新型交通诱导系统的应用效果。可供交通管理部门规划、设计城市快速路网交通诱导系统参考。  相似文献   

8.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交通拥堵已成为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实践表明可变信息标志(VMS)布设位置对于诱导拥堵路段上的交通流量、缓解交通拥堵、提高整个交通诱导系统的效率至关重要.在考虑道路交通流量、交通拥堵指数以及可变信息标志发布信息的衰减程度对VMS选址影响的基础上,考虑可替代路径的诱导比率、绕行时间以及布设VMS所需的成本对VMS选址的影响,然后综合VMS的效用和总成本2个因素,采用最大效用与最小成本之比的形式构建了VMS选址优化的双目标规划模型,分别采用传统的遗传算法和改进的遗传算法对构建的模型进行求解,最后以西安市南二环路为例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当设置4块VMS时效果最好,最优布设路段为10,13,15,17.与传统的遗传算法相比,改进的遗传算法陷入局部收敛的次数由21次减小到6次,且收敛速度更快;模型的最优解与现状VMS的布设情况相比函数适应度值更大,表明其布设效果更好,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一种新型城市快速路网交通诱导系统的研发和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新型的基于可变信息标志(VMS)的网络级城市快速路交通诱导系统的设计方法。该系统是一个由“重要决策点图形式VMS”、“次要节点图文混合式VMS”、以及“地面一般道路VMS”三类VMS组成的VMS系统。文章在归纳VMS系统设计流程基础上,重点介绍了VMS的路网布局和功能设计、显示格式和显示技术的确定、VMS设立位置(前置距离)的确定、图形式VMS的面板设计和交通信息发布策略等关键技术,最后给出系统的应用实例,说明该新型交通诱导系统的应用效果。可供交通管理部门规划、设计城市快速路网交通诱导系统参考。  相似文献   

10.
交通标志识别作为智能交通系统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已得到很大的发展,对人们日常行车安全将提供极大的帮助。但要实现普及还面临很多的难题,比如道路标志识别系统对应用环境的鲁棒性需要进一步加强,智能的处理方法较少,处理速度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11.
VMS交通可变信息标志与静态标志的协调设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VMS交通可变信息标志与静态标志的差异和互补性分析及道路网和交通流信息需求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对VMS交通可变信息标志与静态标志的协调设置进行了探讨,为二者的协调设置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可变情报板(Variable Message Signs,VMS)在实际应用中所出现的问题,从交通工程角度出发,分别论述了VMS同静态交通标志之间的协调设置、不同场合对VMS的具体技术要求、VMS的优化布局及评价、VMS的前置距离和对道路交通安全的影响等关键问题,以期获得对VMS应用的某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缓解事故条件下高速公路的拥堵情况,通过可变情报板的选址研究及诱导信息的及时发布实现交通流的合理分配,进一步提升交通系统效率.侧重研究可变情报板在事故条件下的使用场景,通过引入收益因子、覆盖矩阵等手段合理地刻画诱导信息对不同出行者的不同影响,进一步建立以可变情报板安装成本最小、事故未处理惩罚最小、事故处理收益最大为目标函数的选址模型.将事故条件下高速公路可变情报板选址问题建立为大规模混合整数规划模型,传统方法难以求得精确解.研究运用Benders分解方法将模型分解为主问题和子问题,以较高的求解效率得到模型的精确解.算例表明,基于事故条件下的高速公路可变情报板选址模型针对不同事故条件下的不同规模的路网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4.
针对门架式可变情报板道路节点数量阈值缺乏量化依据的问题,选取42名驾驶人对7块显示不同道路节点数量的门架式可变情报板开展了室内静态认知实验,分析了视认时间、理解时间、信息理解正确率、综合设计评分和信息量接受程度评分这5项指标与门架式可变情报板道路节点数量的关系.基于趋势分析和Welch's anova方法确定特征指标,构建了基于熵权法的TOPSIS综合评价模型,并通过计算特征指标综合评价指数进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道路节点数为2~8个时,驾驶人视认时间、理解时间、综合设计评分和信息量接受程度呈现显著差异变化(4项指标的差异性检验p值均为0.01),信息理解正确率没有显著性差异(p=0.13).熵权法确定特征指标对道路节点数量影响程度由大至小依次为视认时间(0.32)、信息量接受程度评分(0.31)、综合设计评分(0.26)和理解时间(0.12).依据TOPSIS综合评价结果并通过综合评价指数验证,最终确定门架式可变情报板道路节点数不宜超过4个.   相似文献   

15.
为了实现交通流在路网中的合理分配,可变信息板(VMS)通过发布动态交通信息来引导驾驶员选择最合理路径.通过构造基于陈述偏好调查(SP调查)的诱导信息下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的有序多分类Logit模型,分析各因素对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年龄、出行距离、可选路径、VMS信任度、改变路径频率对驾驶员路径选择行为的影响较大.在驾驶员个人属性中,年龄对驾驶员的路径选择行为影响最大;在出行属性中,驾驶员对出行距离和可选路径最为敏感;在对VMS的认知和服从属性中,驾驶员对VMS信任度越高,按照VMS诱导信息改变出行路径的概率越大;改变路径频率越高的驾驶员,越易改变出行路径.  相似文献   

16.
为提高高速公路施工区移动式可变信息标志设置的有效性,从认知心理的角度分析驾驶员对移动式可变信息标志的视认性.根据交通信息调查统计数据,分析驾驶员养护施工信息需求;基于驾驶员认知特性,建立高速公路施工区移动式可变信息标志的认知模型,推导出施工区移动式可变信息标志前置距离计算模型.研究结果表明,高速公路施工区移动式可变信息标志的最小安全前置距离约为330 m.  相似文献   

17.
可变信息标志,广泛应用于高速公路和城市交通监控系统,是现代化交通系统中重要的信息发布设备,对疏导交通、促进行车安全起着重要作用,故其质量问题至关重要。为了控制可变信息标志产品质量,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行业标准JT/T431-2000做了较为详细而严格的规定。通过可变信息标志检测工作中常见问题的总结和分析,指出了如发光二极管发光强度、色度性能、电气安全性能、环境适应性能等方面存在的常见问题,并就这些问题逐一进行了探讨,针对影响可变信息标志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加强可变信息标志质量控制的方法,供生产厂家、建设部门、管理单位参考。  相似文献   

18.
单面带槽非对称断面弹簧是利用钢材的抗压性能比抗拉性能好的特点,把弹簧设计成非对称断面,使弹簧断面中性轴上移至弹簧受拉压力的一面,从而减少了弹簧拉应力。由于单面槽变截面弹簧材料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合理利用,因此在弹簧刚度和应力相同的情况下,这种弹簧的质量是最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