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覃辉 《铁道勘察》2001,(2):18-21
通过推导测边后方交会的坐标计算及角度检核公式及交会点的点位误差椭圆计算公式,分析交会点位置与点位误差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外方位元素误差对点位误差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正直、交向摄影的点位方差-协方差公式,推导出了由外方位元素误差引起的点位方差--协方差公式,并用误差椭圆分析了外方位元素误差对点位误差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3.
刘冬初 《铁路航测》1996,(3):12-14,20
本文给出了n边交会定点精度和点位误差椭圆的通用公式。  相似文献   

4.
极坐标法测量精度评定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刘成龙 《铁道学报》1996,18(3):99-104
本文是在同时考虑极坐标法测量误差和控制点点位误差综合影响下,推导单测站和双测站极坐标精密定位点点位精度的计算公式,从而解决极坐标法测量全面合理的精度评定问题。  相似文献   

5.
介绍在高层建筑物变形监测中用任意两平高基准点置镜,后视任意两平高基准点,三维方向交会建筑物上的同一点,从而获得交会点三维坐标精度,并立体分析交会点的变形情况。  相似文献   

6.
本文将交会点的三维坐标作为一个整体求解,未经线性化过程而直接导出了符合最小二乘原理的解,提高了交会点的空间位精度,并改善了平面坐标的可靠程度。  相似文献   

7.
基于三次样条曲线的铁路既有曲线整正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逆向工程中曲线重构理论的分析,三次样条曲线拟合铁路既有曲线平面线形时的拟合误差主要来自数学模型产生的拟合误差和既有曲线变形产生的拟合误差。既有曲线参数对拟合误差影响的分析结果表明:数学模型产生的既有曲线曲率、一阶导数和点位拟合误差随既有曲线半径的增大而减小,三者的最大值随着既有曲线缓和曲线长度的增大有先降后增的趋势,既有曲线的总转角对三者的影响较小,可忽略不计。既有曲线变形产生的既有曲线点位拟合误差近似等于既有曲线的变形量。在此基础上,提出1种能够得到既有曲线上任意一点拨距量的整正方法,并利用VC++6.0软件编制相关计算程序,且用实例验证了此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8.
轨道精调中后方交会点三维严密平差方法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研究目的:目前采用的自由设站后方交会点三维坐标计算,是把平面和高程坐标分开分别进行的,这在理论上存在一定的不严密性.针对这一问题,本文在介绍无砟轨道精调方法的基础上,就精调中自由测站后方交会点三维坐标计算问题进行研究. 研究结论:以全站仪自由设站三维后方交会的斜距、水平方向和天顶距为原始观测值,推导了三维后方交会点坐标严密平差计算的数学模型,并通过实验数据验证了模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提高了自由测站后方交会点三维坐标计算的精度,有利于高速铁路轨道平顺性的提高,可在无砟轨道精调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针对隧道GPS控制网的布测特点,提出了利用“全球大地水准面推算平移参数”,将WGS-84坐标转换为国家实用坐标系和采用“直接投影法”计算隧道施工坐标以及利用“拟合法GPS高程改化,从而解决了GPS定位成果和常规测量成果间的三维坐标转换问题,另外,通过对垂线偏差性质的分析和研究,不仅找出了垂线偏差对隧道贯通误差的影响规律和切实可行的解决对策,而且,还提出了“依据两端洞口坐标传算起点的点位误差和定向边坐标方位角误差估算贯通误差影响值”和“依据点位坐标协方差阵推导控制网测量误差对贯通误差影响值”,这两种估算公式可分别用于隧道GPS控制网的设计阶段和控制网施测后的验后估算。  相似文献   

10.
以德大新建铁路工程GPS-CPI控制网实测数据为基础,研究GPS-CPI工程控制网的数据处理方法;基于TGO软件按观测时段实现基线处理与质量检核,采用CosaGPS软件实现网平差处理及精度分析。通过对整网的数值分析,结果表明:铁路工程GPS-CPI控制网中,各CPI控制点的平面点位精度在x方向上优于0.75 cm,y方向上优于0.70 cm,点位精度优于0.90 cm;基线方位角中误差优于0.94″,约束平差后的最弱边长相对精度为3.60×10-6,取得了满意结果。  相似文献   

11.
利用GAMIT/GLOBK软件进行GNSS数据高精度解算的时效受限于IGS最终精密星历(IGS)的发布。为提高时效,探讨不同星历对不同基线距GNSS网络坐标解算精度的影响。基于GAMIT软件,采用IGS发布的最终精密卫星星历(IGS)和快速卫星星历(IGR),对不同基线距(20~1000 km)的GNSS网络进行坐标解算。结果表明,利用最终精密星历解算GNSS点的坐标精度随着基线距的增加而减小,水平向坐标误差保持在5 mm以内,中短基线网(20~200 km)垂向误差在1 cm以内,长基线网(200~1000 km)垂向误差超过2 cm;利用快速卫星星历解算短基线GNSS网(20~100 km)的点位水平向误差在5 mm以内,中长基线GNSS网(60~200 km)点位水平向精度保持在1 cm以内,长基线GNSS网点位水平向精度超过1 cm。上述结果表明,在GAMIT/GLOBK软件中,利用快速卫星星历解算中-短基线距GNSS网,可以满足三维坐标精度需求为1 cm的工程。  相似文献   

12.
CPⅢ平面网必要点位精度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研究目的:在考虑CPⅢ网的观测网形以及网中观测值的必要观测精度的前提下,对CPⅢ标准网以及改进网的必要点位精度进行仿真计算.通过误差理论分析,探讨CPⅢ点在2种网形下的合理点位精度,并进一步推算CPⅢ标准网以及改进网2次测量CPⅢ点X、Y方向坐标较差的合理允许误差.研究结论:采用边角网精度估算的方法,推算CPⅢ控制网的必要点位精度.认为改进CPⅢ网的交互强度虽比标准的CPⅢ网好,但其点位精度却比标准的CPⅢ网差,在横向精度方面差异更大.对标准CPⅢ网而言,其合理的可重复性测量精度应≤±1.5 mm,2次测量CPⅢ点X、Y方向坐标较差的允许值应≤±3.0 mm;对改进的CPⅢ网而言,其合理的可重复性测量精度应≤±2.0 mm,2次测量CPⅢ点X、Y方向坐标较差的允许值应≤±4.0 mm.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盾构隧道管片背后存在空洞时管片空间受力特征及承载力变化情况,基于扩展有限元原理,采用载荷-结构计算方法,以长沙轨道交通2号线为研究背景,建立隧道衬砌三维计算模型,分别对衬砌结构16点位和2点位背后存在空洞时衬砌结构空间受力特征进行分析比较,根据分析结果,再对衬砌结构2点位背后存在空洞时衬砌结构极限承载力变化情况、开裂形态进行模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衬砌结构16点位和2点位背后分别存在沿环向20°,30°和40°范围空洞时,空洞处衬砌应力集中明显,但均未出现开裂现象;随着荷载的增大,管片开裂主要位于管片环8点位和2点位方向,8点位处表现为内侧纵向开裂,2点位处表现外侧环向开裂;空洞的存在明显降低了衬砌结构的极限承载力,当衬砌结构2点位背后存在沿环向40°空洞时,衬砌极限承载力下降了30.68%。该研究可为隧道衬砌裂缝诱因分析、衬砌病害防治与修复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14.
针对地铁竖井联系测量精度不高的问题,提出在地铁竖井联系测量中采用悬镜照准标志并结合后方交会法。从理论和实测两方面,对竖井联系测量的原有方法(双井定向联系测量)与悬镜法结合后方交会的新方法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钢丝加可旋转棱镜的悬镜法进行竖井联系测量,不仅操作上更加简单,且点位精度比常规导线法点位精度提高近3倍,使联系测量点位精度大大提高;地上联系测量采用后方交会,每个投点保证被观测3次,大大提高联系测量的投点精度,保证了每个投点的点位中误差小于1 mm;减小了对施工进程的干扰,有力保证了各施工环节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15.
高精度GPS工程控制网天线高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GPS接收机天线的基本结构和天线高的量取方法,从基线向量、闭合差、大地高、点位坐标等方面,阐述了天线高误差对平差计算造成的影响,说明在高精度GPS测量中要重视天线高问题,并探讨了天线高粗差探测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桥梁水平位移监测中,基于当前高铁桥梁不规则线型增多的情况,针对传统精度分析方法只能掌握监测点沿桥梁中轴线垂直方向的偏差且是基于简易误差传播理论,而施工监测中需掌握沿某特定方向的精度。因此,结合跨淮河某桥梁,创新采用误差椭圆理论对小角法、角度交会法、距离交会等监测方法进行精度评定,结果认为小角法对于曲线桥梁适用性较差,而后方交会和极坐标组合方法能够产生较小的误差椭圆和点位精度,期望结论对相关桥梁工程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7.
通过误差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提出无砟轨道铺轨基桩控制网的布网新方法。按照五等导线测量的精度要求布设基桩控制网,对基桩控制网的三种布网方案进行精度分析。试验结果显示:按照现行规范的精度要求,基桩控制网附合导线两端必须附合到线路控制网CPⅡ上。若将CPⅢ附合导线同时连接到CPⅠ和CPⅡ控制点上,原始数据误差对基桩控制网的点位误差影响非常大。试验结论对我国客运专线无砟轨道的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利用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并按照信号设备配线图设计原理,由计算机控制数字量I/O设备,驱动输出端口指定点位,采集接收端口全部点位,实现对道岔、信号机、轨道及其他信号设备配线的自动检测。  相似文献   

19.
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施工平面控制网优化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本文通过对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施工平面控制网设计的研究,提出平面控制网的布网方法、精度设计准则。研究方法:采用仿真实验的方法,通过误差理论分析,反演推算各级控制网精度,研究控制网的布网方法和精度设计准则。研究结果:提出了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平面控制网的布网方法及精度设计准则。研究结论:客运专线无砟轨道施工平面控制网的坐标投影长度变形限定值应不大于10 mm/km;控制网沿线路应不大于5 km布设1对相距1 km左右且相互通视的GPS点,在GPS点之间布设近似直伸附和导线,导线边长400~600 m;任意3个相邻控制基桩点位误差引起的角度中误差应不大于8″。  相似文献   

20.
无砟轨道精调中CPⅢ网点稳定性检测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无砟轨道施工控制测量技术,特别是其中的无砟轨道精调已成为无砟轨道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无砟轨道精调时,在进行后方交会点的三维平差之前,需对参与后方交会的CPⅢ网点的稳定性进行检测,剔除点位发生变动的CPⅢ网点。如何进行CPⅢ网点的稳定性检测,研究CPⅢ网点的稳定性判断方法及其可行性并制定合理的判断标准,对确保无砟轨道的高精度铺设很有必要。研究结论:提出了利用前期CPIR平面和高程控制网平差后提供的资料,和无砟轨道精调时由全站仪自由设站实测数据计算的每2个CPⅢ网点间的实测距离和实测高差,与已知距离和已知高差比较,进行CPⅢ网点稳定性检测的方法,理论分析与试验结果证明,该方法是正确的和可行的,可在工程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