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天津港将“厉行节约”作为一项长效管理机制, 杜绝铺张浪费,不断强化员工节俭意识,努力构建节约型港口。2005年上半年天津港全港综合能源单耗完成6.919 吨标煤/万吨吞吐量,比2004年同期下降2.19%,节约能源消耗1691 吨标煤。实现了能源消耗的增长幅度低于吞吐量的增长幅度。  相似文献   

2.
天津港将"厉行节约"作为一项长效管理机制,杜绝铺张浪费,不断强化员工节俭意识,努力构建节约型港口.2005年上半年天津港全港综合能源单耗完成6.919吨标煤/万吨吞吐量,比2004年同期下降2.19%,节约能源消耗1691吨标煤.实现了能源消耗的增长幅度低于吞吐量的增长幅度.  相似文献   

3.
2011年3月份,我国港口生产经营形势稳定,货物吞吐量、外贸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等主要指标同比均较快增长。一、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幅度大1.3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08320万吨,同比增长14.3%。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45463万吨,同比增长13.7%。内河港口完成62858万吨,同比增长15.7%。  相似文献   

4.
京生 《港口科技》2008,(1):43-44
2007年前11个月,无锡港共实现投资5.011亿元,提前完成了年度目标。 2007年年底,无锡港将完成投资5.5亿元,实现货物吞吐量1.32亿吨,首次突破1亿大关;实现集装箱吞吐量28.37万TEU,同比增长127%,增长幅度江苏省领先,无锡港将完成货物吞吐量1.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32万TEU,跨入了港口发展的新时代。  相似文献   

5.
随着天津“港口城市和北方经济中心”地位的确定,天津港已经被置于前所未有的战略地位。2004年全年完成货物吞吐量2.0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381万TEU,成为中国北方首个吞吐量突破2亿吨的港口,跻身世界港口十强行列。根据天津市“十一五”规划,到2010年天津港要完成吞吐量3亿吨,  相似文献   

6.
2011年2月份,我国港口生产经营形势稳定,货物吞吐量、外贸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等主要指标同比均较快增长。一、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幅度大1~2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136434万吨,同比增长14.9%。其中沿海港口完成94987万吨,同比增长13.9%。内河港口完成41447万吨,同比增长17.1%。  相似文献   

7.
一、2005年沿海散货运输市场回顾 1.市场概况 2005年1—10月,全国沿海主要港口完成吞吐量24亿吨,同比增长18.7%,其中沿海货物吞吐量完成13.8亿吨,同比增长18.5%。预计全年完成吞吐量28.5亿吨,其中沿海货物吞吐量完成16.4亿吨。  相似文献   

8.
2011年3月份,我国港口生产经营形势稳定,货物吞吐量、外贸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等主要指标同比均较快增长. 一、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长幅度大 1~3月份,全同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208320万吨,同比增长14.3%.其中沿海港口完成145463万吨,同比增长13.7%.内河港口完成62858万吨,同比增长15.7%.  相似文献   

9.
航运     
《中国海事》2011,(9):80-80
上海港货物和集装箱吞吐量屡创新高 据悉,上海港2011年上半年港口货物与集装箱吞吐量屡创新高,货物吞吐量35316.98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10.3%。其中,进港增长8.3%,出港增长14%,增幅高出整体水平3.7个百分点。在货物吞吐量上,1月上海港货物吞吐量6107.2万吨,4月达到6164.09万吨,5月为6494.732万吨,3次创下历史新高。  相似文献   

10.
叶智 《珠江水运》2008,(3):9-11
2007年广东省港口逐步向着大型化、深水化、专业化的方向发展,四大货种吞吐量约占全省总货物吞吐量的65%,港口货物吞吐量突破9亿吨大关,完成9.36亿吨,同比增长13.14%,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3.65亿吨,同比增长9.78%,集装箱吞吐量完成3798万TEU,同比增长18.96%。  相似文献   

11.
从天津港获悉,今年前三季度全港货物吞吐量为2.72亿吨,同比增长13.2%,为历史同期最高水平;月均货物吞吐量达3000万吨以上,相当于改革开放初期全年吞吐量的3倍。预计天津港今年全港货物吞吐量将完成3.5亿吨,到2010年将突破4亿吨大关。  相似文献   

12.
深圳港2007年集装箱又上台阶——吞吐量达2110.37万标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统计,2007年1月至12月,深圳全港货物吞吐量达19993.7万吨,同比增长13.6%,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1535413万吨,增长20.8%;集装箱吞吐量211o.37万标准箱,增长14.3%。全年进出港船舶29.84万艘次,同比增长13.95%,其中引领船舶靠离港24335艘次,增长713%。据初步测算,深圳港2008年货物吞吐量和集装箱吞吐量将达到2.18亿吨、2300万标准箱,同比将增长10%左右。  相似文献   

13.
港口是耗能大户,对港口企业实行能耗考核是很有必要,但是,以万吨吞吐量作为指标来考核港口企业的节能水平(考核单位是:吨标煤/万吨吞吐量,下称A指标),存在着一些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发展,该指标更加不切合港口的生产实际了。  相似文献   

14.
周敏 《中国港口》2004,(12):6-7
上世纪末以来,中国集装箱水运呈高速发展趋势,中国集装箱港口吞吐量年均增幅达30%。2003年,吞吐量达到4800万标准箱,跃居世界第一。2003年中国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33.0亿吨,比上年增长17.8%。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完成9.7亿吨,同比增长23.7%。上海港货物吞吐量突破3亿吨,位居世界第二大港,中国亿吨大港有8个。因此,中国港口行业的市场规模和市场增长率均位居世界前列。  相似文献   

15.
《水运文献信息》2004,(5):29-29
2003年,天津港吞吐量超过1.6亿吨。而今年确定的1.8亿吨吞吐量的目标,让天津港不得不寻找新的营销方式以确保港口吞吐量的持续攀升。  相似文献   

16.
我国钢产量从1996年突破1亿吨以来,已连续10年居世界第一,2004年钢产量达到2.73亿吨,占世界钢产量的26%。2003年我国进口铁矿石1.48亿吨,2004年进口2.08亿吨,从2003年开始超过日本的进口量,已成为世界第一的进口铁矿石大国。铁矿石已经成为我国外贸散货进出口中的最大货种,也是我国沿海主要港口接卸散货的主要品种,在港口的吞吐量中占有很大的份额。2004年我国沿海港口外贸进港金属矿石吞吐量为2.09亿吨占全国沿海外贸进港货物吞吐量的33.5%,全国规模以上港口金属矿石吞吐量达4.31亿吨,占总吞吐量的13.0%。我国进口铁矿石海运贸易量约占世界铁矿石海运贸易量的40%,在全球铁矿石运输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相似文献   

17.
11月份,我国港口生产继续保持良好的运转态势,截止30日,主要港口已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5.06亿吨,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5.20亿吨,与1999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19.6%和35.4%.其中,祖国大陆主要海港已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11.50亿吨,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4.80亿吨,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19.7%和35.6%.主要河港已累计完成货物吞吐量3.56亿吨,其中外贸货物吞吐量0.40亿吨,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19.5%和33.0%.祖国大陆主要集装箱港口累计完成吞吐量2053.09万TEU,与1999年同期相比,增长幅度高达36.8%,吞吐量突破2000万TEU大关,意味着又实现了一个历史性的里程碑.其中主要集装箱海港累计完成了吞吐量1863.05万TEU,主要集装箱河港累计先成了吞吐量190.04万TEU,与上年同期相比,分别增长了34.8%和83.3%.  相似文献   

18.
标点符号很有魅力,因为它蕴含着极为丰富的内涵。我们大陆的港口,在跨越千禧之年的门槛时,就以豪迈激越之情,浓墨重彩地画上一个完满的“句号”和一个潇洒的“惊叹号”。据统计快报初步显示,1999年12月份,我国主要海港和河港当月完成货物吞吐量9413.6万吨和2494.1万吨,与11月份相比,分别攀高了2.9个百分点和5.8个百分点;与1998年同期相比,累计增长幅度高达13.7%和11.1%。在外贸货物方面,截止1999午12月31日,全国主要海港和河港共完成吞吐量38305.5万吨和2577.2万吨,与1998年同期相比,累计增长幅度高达13.6%和19.7%。特别是国际集装箱生产,1999年一路凯歌,全国主要港口的吞吐量突破了1600万TEU大关,增长态势维持在37.9%的高  相似文献   

19.
2014年5月份,全国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外贸吞吐量、集装箱吞吐量等主要指标增速出现波动.据5月份快报统计,全国规模以上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93329万吨,同比增长I.O%,增速较4月份下降5.8个百分点。其中,沿海港口完成64394万吨,增长2.5%;内河港口完成28934万吨,下降2.1%。  相似文献   

20.
《航海》2008,(1):22-22
2007年山东沿海港口吞吐量突破5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000万标准箱。 据山东省交通厅有关人士介绍。山东沿海港口吞吐量近年来实现跨越式增长,全省沿海港口达到24处,万吨级以上深水泊位136个,总吞吐能力2.8亿吨。今年,全省沿海港口吞吐量突破5亿吨,集装箱吞灶量突破1000万标准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