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10,13(8):I0015-I0017
轨道交通自动售检票(AFC)系统是集电子计算机技术、通信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智能卡技术、数据库技术、模式识别技术、传感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精密机械技术于一体的综合性IT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2.
浅析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电一体化技术是机械技术和电子技术于一体的简单结合。随着计算机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机电一体化技术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成为一门综合计算机与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传感检测技术、伺服传动技术和机械技术等交叉的系统技术。目前机电一体化技术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愈来愈多。  相似文献   

3.
高速铁路机车车辆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高速铁路机车车辆应普遍具有的牵引传动技术、复合制动技术、高性能转向架技术、车辆轻量化技术、外形的空气动力学设计技术、高速列车的控制、检测和诊断技术、车辆间密接式连接技术、车厢密封减噪及集便排污技术、高速列车倾摆技术、高速受电弓技术等十大关键技术进行分析,提出高速列车应进一步完善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4.
简要说明新建高速基础制动试验台的用途和技术特点,重点阐述测试技术特色,包括基于计算机网络的数据采集技术、无线测试技术、高温应变测试技术、振动与噪声测试技术、红外热成像测试技术等。  相似文献   

5.
为研究高速磁浮列车测速定位问题,从系统工程角度阐述测速定位问题的技术本质是车地时空关系的表达,功能目标是实现车地时空信息的实时获取与交互,重点在于信息层面而不是单纯的测速定位技术研究应用或系统构建。分析归纳了在技术选用和系统设计时需充分考虑的时空一致性、时空约束性和时空敏感性特征以及五方面具体特点;汇总了高速磁浮列车测速定位技术研究进展,包括感应环线技术、齿槽检测技术、车载多普勒雷达技术、脉宽编码检测技术、射频应答器技术、卫星导航技术以及光纤测量技术,并分别从原理、优缺点、适用性、应用情况等方面进行分析。鉴于目前的研究绝大多数集中于技术层面,从工程化角度出发展望了测速定位技术和系统的发展,认为雷达技术、通感一体化技术、基于惯导的组合测速定位技术以及摄像测量技术值得关注,以工程化为目标的系统研究、设计和优化还需深入进行,需要跟随技术发展对多种技术组合进行持续研究和试验,并应构建测速定位技术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针对目前的系统架构下不能充分支持时空信息共享的问题,给出了一种总线架构参考。  相似文献   

6.
以5G通信技术对既有调车防护技术整体升级和既有通信技术不足的弥补为出发点,首先以STP应用为基础分析了既有车地通信、调车作业安全防护技术现状;其次针对既有技术不足探讨了基于5G技术的调车作业安全防护技术,设计了基于5G技术的调车作业安全防护的分层架构,并介绍了相关关键技术要点;最后对基于5G技术的调车作业安全防护技术进...  相似文献   

7.
中国铁路智能运输系统的通用技术平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铁路智能运输系统通用技术平台的数据来源和共享需求,提出RITS通用技术平台的总体结构,并建立一套RITS通用技术平台的标准体系架构,阐述平台所涉及的关键技术,如接口和数据标准技术、信息融合技术、时空一体化数据挖掘技术、数据仓库技术等.  相似文献   

8.
铁路运输技术规章是铁路技术管理人员及现场作业人员工作的基本依据之一,铁路局集团公司技术规章体系的构建是指导集团公司开展技术规章管理工作的基础。为加强对专业部门、站段技术规章管理工作的指导,以中国铁路北京局集团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通过调研相关专业管理部门和专业站段对技术规章日常管理情况,分析在技术规章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以问题为导向,以技术规章体系构建原则为基础,研究技术规章体系构建方案,梳理需纳入到技术规章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为进一步提升铁路局集团公司技术规章管理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大功率GTO变流器的设计技术,包括主电路吸收电路技术、GTO门控技术、油冷却技术以及模块化结构技术,给出了研究结果以及这些技术在其他变流器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全球风力发电的发展状况,分析了我国风电整机研发技术现状以及与国外的差距,同时分析了我国风电技术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风机质量、技术同质化竞争等问题,并对整机研发技术新趋势,如大型化技术、新型传动链技术、新的控制技术等进行了技术展望。  相似文献   

11.
武广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工程施工工艺与设备配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目的:武广客运专线建设在我国铁路建设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其轨道工程应用了从德国引进的RHEDA 2000双块式无砟轨道系统技术,该技术对于我国还是一项新技术、新工艺,也需要使用新设备,目前没有一套系统成熟的施工技术,需我们在建设中边施工边总结以供今后借鉴。研究结果:根据武广客运专线工程实际,结合前期参与同德方技术交流和施工设备引进谈判的工作经历,提出了一套比较系统的施工方法,为武广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武广客运专线采用无砟轨道形式,对结构物工后沉降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结合工程实例,介绍武广客运专线路基过渡段填筑的材料选择和施工工艺,以高效、保质、低成本完成施工任务。  相似文献   

13.
刘勇 《铁道建筑技术》2008,(5):14-16,30
武广客运专线XXTJI标制枕场,在总体布置和方案上采用了新的施工理念,按照精细化、工厂化的思路规划和设计制枕场,以保证预制产品质量和工期。对本制枕场预制双块式轨枕的关键技术问题进行总结,提出客运专线制枕场建设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供今后铁路客运专线制枕场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4.
客运专线的设计咨询有利于优化设计方案,提高铁路设计质量和水平。就如何做好该项工作,提出一些有关工作内容和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15.
郑西客运专线渑池至灵宝段路基上采用了结构上具有高度整体性的双块式无碴轨道,其道床为现场混凝土浇筑。这种型式的无碴轨道具有便于施工、高平顺性、高稳定性、刚度均匀性好、结构耐久性强和少维修的特点。此文重点介绍双块式无碴轨道在郑西客运专线渑池至灵宝段路基上的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方法和施工注意事项。研究表明,该施工工艺和方法适用于工点类型多,结构复杂的路基。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客运专线施工中普遍存在的无砟轨道轨道板混凝土裂缝问题,以武广客运专线管内无砟轨道试验段及正线的施工为依托,对混凝土裂缝出现的机理、无砟轨道轨道板出现裂缝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内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刘为群 《中国铁路》2007,(10):15-18
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客运专线,给铁路勘察设计企业带来了发展机遇和挑战。为高标准、高质量完成客运专线勘察设计咨询任务,积极探索建立适应客运专线建设要求的科研与生产模式,取得了明显成效:全面更新设计理念,推进专业技术进步,积极改进勘察设计手段,加强科研制度建设,广泛开展科技交流。同时,大力培养科技创新人才,为完成客运专线的前期研究、系统设计和系统集成等任务提供技术支撑和人才保障。  相似文献   

18.
以合武客运专线I标特大桥、大桥、涵洞、隧道、连续梁耐久性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为例,介绍了耐久性混凝土原材料的选定、配合比的优化设计理念,阐述混凝土耐久性配合比试验过程及优化设计效果。  相似文献   

19.
研究目的:武广客运专线建设在我国铁路建设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其设备的投资与管理对于双块式无砟轨道工程的施工至关重要,因此需要研究。研究结果:通过分析武广客运专线无砟轨道工程的施工特点以及设备的需求情况,认为必须高度重视设备的投资与管理,并且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开展探索新的设备投资模式、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来完成科学合理的设备投资与管理,通过无砟轨道工程的施工增加人才技术储备,增强竞争能力,促进企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铁路客运专线技术新,标准高,工程庞大,系统复杂。经研究和论证,提出客运专线建设总体技术路线,分析了铁路客运专线在速度目标值、线路平纵段面、路基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轨道工程、站场等方面的主要技术特点,并围绕无砟轨道和高速道岔设计理论等方面的关键技术开展研究。通过采用CFG桩、预应力管桩等设计和工程措施,控制路基沉降,建立路基沉降变形精测系统网,定期观测与评估。对桥梁基础沉降与梁的徐变,采取基础沉降控制、预应力混凝土梁徐变变形控制和区域沉降地区的桥梁沉降控制等措施。隧道施工采用台阶法、交叉中隔壁法和双侧壁导坑法,衬砌采用复合式衬砌或整体式衬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