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由于交通公路事业的的飞速发展,交通量日益增加。超载超重的状况引起高等级路面的早期破损,选择最合适的时间,采取预防性防护,提高路面养护质量,节约资金,增加效益,保持路面良好的服务状态和运营效率。  相似文献   

2.
曾诚春  杨占生 《中国水运》2006,6(11):115-116
从路面结构设计问题、现场施工质量控制、投入运营后超载车辆管理等方面,结合本人的工程实践,分析了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不考虑超载情况,为探求非均布动荷载作用下沥青路面的动态响应及破坏规律,采用层状体系理论,建立ANSYS 3-D有限元半刚性基层路面结构模型,施加非均布动荷载,并对粘弹性路面模型各层的动态力学响应及不同车速下路表弯沉的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水平应力的交变变化是使路面产生疲劳破坏的主要因素;当重载车辆车速在10~32 km/h之间时,路面的动态弯沉值显著大于静态弯沉值,对路面实际使用寿命的影响非常显著。  相似文献   

4.
文章以实际工程为例,首先对旧砼路面的检测方法进行了分析,然后对修复技术进行了讨论,完善路表面的使用效益,强化车辆的整体舒适程度,降低了超载车辆对于刚性路表面的直接破坏效益,补足了原路基再设计层面上的缺失。  相似文献   

5.
为治理集装箱运输超载的问题,保证内贸集装箱运输的安全,开发了集装箱轮胎吊超载报警装置.介绍了集装箱超载报警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称重报警主机的硬件结构和软件结构.该系统有效地实现了对集装箱超载的监控.  相似文献   

6.
通过梳理船舶超载在国内法律法规和国际公约中的要求,分析了目前大部分船员、航运公司及海事执法人员对船舶超载的理解和认识,研究了强制减载的法律性质,进而提出了当前海事管理机构在船舶超载治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期通过配套文件的出台来遏制船舶超载。  相似文献   

7.
刘涛生 《航海技术》2004,(Z1):131-133
此文分析了内河船舶超载的原因以及危害性,并对今年打击内河船舶超载统一行动中出现的问题和治理超载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8.
姚彪 《水运管理》2015,(2):21-24,36
从船舶超载的定义出发,分别引用国际公约和国内规范界定船舶超载的定义。在此基础上,分析船舶超载的危害以及海事管理机构对此类船舶的监管难点和监管现状,提出海事管理机构应加快形成现代海事监管方式、依托信息化促使海事监管手段多样化、建立船舶超载运输责任倒逼机制等对策。从源头上治理船舶超载,联合各单位打造责任链、编制安全网,形成多方联动、一致行动,从而树立海事执法的威严,为水上安全通航和人命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9.
船舶超载是海事管理机关监管治理船舶的重点,文章指出在处理船舶超载违章案件时,明确“船舶超载”的构成要件,对判断船舶是否超载,以及调查取证,适用法律追究当事人的行政责任等方面都是一个重要和必要的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0.
客渡船超载渡运会带来安全隐患。分析客渡船超载渡运的几个原因,从四个方面谈制止客渡船超载渡运。  相似文献   

11.
级配碎石过渡层能有效防止或减少半刚性基层反射裂缝,改善沥青路面排水条件,但级配碎石模量低,具有非线性应力应变特性,将其作为过渡层置于沥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会改变原路面结构应力状况。通过使用非线性路面设计程序,从沥青面层厚度、模量两个路面结构参数分析路表弯沉值、面层及半刚性基层层底拉应力、土基顶面压应变等控制指标。归纳总结沥青面层厚度以及回弹模量变化对路面各个结构层的拉、压、剪切等力学响应规律,对倒装结构组合设计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施工的工程实践,从沥青混凝土路面设计原理出发,基于沥青混凝土路面分层及结构类型,分析了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要点。结合沥青路面平整度的形成机理,从材料的管理、拌和、运输、摊铺、碾压等施工环节,提出了确保沥青路面平整度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沥青路面的不均匀性和沥青混合料的离析是路面早期损坏的一个重要原因。文中从沥青混合料的组成特点及其强度影响因素分析入手,通过深入分析路面施工过程中混合料离析的机理,提出行之有效的路面均匀性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4.
通过查阅大量国外文献,分别从交通量等级、连续级配沥青混凝土、沥青表处路面及乳化沥青稀浆封层等几个方面,介绍了津巴布韦沥青路面的材料技术要求和施工工艺,并与我国的沥青路面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津巴布韦等类似非洲国家的道路交通量非常小,所采用的路面结构主要以低等级路面为主。  相似文献   

15.
针对韶赣高速公路的工程特点,开展了组合式基层沥青砼路面的应用研究。通过全寿命成本分析的比较论证,发现组合式基层沥青砼路面在广东地区应用的实例极少。总结了组合式基层沥青砼路面及传统沥青混凝土、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缺点,并提出了组合式基层沥青砼路面结构方案。  相似文献   

16.
如何保证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平整度,提高路面工程的质量,是高等级公路建设中的难点、重点。分析影响路面平整度的因素,从基础处理、材料控制、施工工艺等方面提出改善路面平整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路面沥青在自然和车辆荷载的作用下会导致沥青中的油分含量降低,沥青质和胶质含量增加,稠度变大,脆度增加;室内试验表明,室内190℃高温烘箱老化36 h沥青与上海地区使用年限为3~5年的沥青性能类似,3.3%掺量的沥再生能够有效地恢复甚至改善老化沥青的基本性能。实体工程试验段说明,沥再生雾封层预防性养护技术能够有效防止路面病害的发展,维持路面良好的抗滑性能。  相似文献   

18.
基于传统疲劳强度理论,用修正系数的方法来估计裂缝扩展阶段的寿命没有任何的理论依据。提出两阶段方法预估沥青路面结构的疲劳寿命,运用有限元方法对沥青路面进行疲劳断裂分析,研究沥青路面裂缝的扩展规律。  相似文献   

19.
沥青混合料离析是沥青路面早期破坏的主要原因。运用管理学原理对离析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找到影响离析的主要因素,然后在实际工程中加以控制,从而减少路面结构的不均匀性,提高路面的质量和耐久性,防止路面早期破坏的产生。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半刚性基层沥青铺面应用于港区重载作用下的问题,结合港区作业荷载特点,借鉴近些年欧美国家热点研究的长寿命全厚式沥青铺面,研究全厚式沥青铺面引进港区重载作用下的道路与堆场铺面的适用性,分析国外应用情况及应用前景,试图解决目前港区沥青铺面存在的早期损坏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