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介绍了新研制的无石棉半金属制动片的配方,生产工艺,并与进口制动片的性能进行了比较,通过在半挂车SAF车桥上装用和试验,证明了该产品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  相似文献   

2.
正(上接2020年第1期)2对策措施2.1离合器摩擦材料改进离合器摩擦材料是一种高分子多元复合材料,是物理与化学复合体。它是由高分子粘结剂(树脂与橡胶)、增强纤维和摩擦性能调节剂三大类组成及其它配合剂构成,经一系列生产加工而制成的制品。摩擦材料的特点是具有良好的摩擦系数和耐磨损性能,同时具有一定的机械强度,能满足车辆或机械的传动与制动的性能要求。通过离合器厂家,进行大量对比试验,改善品离合器摩擦性能见表3:  相似文献   

3.
新型无石棉摩擦材料的开发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原生产设备生产出新一代环保型无石棉摩擦材料,保持成本不变,产品性能提高,其新材料达到企业检测标准。  相似文献   

4.
在汽车液力自动变速器及液力机械变速器的离合器结构中采用的油介质摩擦材料有:石棉编织品、石棉模制品、半金属型材料、柔性材料、粉末冶金以及纸基等多种材料。这些材料的摩擦性能示于图1。从60年代开始国外轿车自动变速器中前进档离合器片和制动带全部采用纸基摩擦材料。这种材料的最大优点是摩擦系数高,而且动静摩擦系数比较接近,使用寿命长,生产工艺比较简单,成本低  相似文献   

5.
对影响离合器传动片落料冲孔模使用寿命的因素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选择合理的冲裁间隙,应用W6Mo5Cr4V2高速钢,GW50钢结硬质合金作为模芯材料,并采用真空热处理强化工艺,使落材料冲孔模使用寿命提高20倍以上。  相似文献   

6.
摩托车离合器离合频繁,产生摩擦热量大,磨损快。为保证离合器在一定允许温度范围内正常工作和保持一定使用寿命,现广泛采用多片湿式摩擦离合器。在进行离合器弹簧设计时应有试验要求;在摩擦片结构设计时应注意对摩擦材料,心板材料、摩擦偶数等进行合理选择。  相似文献   

7.
金属陶瓷离合器从动盘的研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徐石安  陆际清 《汽车技术》1996,(10):9-12,36
使用金属陶瓷摩擦材料作为离合器从动秀摩擦面片相对于使用有机石棉片来说具有很多优点,金属陶瓷片其摩擦系数大,热稳定性好,在较高的工作温度下,比有机片更耐磨,阐述了金属陶瓷摩擦面从动盘设计参数的确定及结构设计特点,对试制的金属陶瓷从动盘总成做了台架试验和整车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金属陶瓷离合器具有良好的使用操作性能,接合平稳,变速器换档顺利,无颤抖现象。  相似文献   

8.
汽车制动器衬片"热膨胀"原因分析及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汽车制动器衬片的“热膨胀”问题,分析了产生“热膨胀”的主要原因,并对影响“热膨胀”的因素进行了试验及分析。提出了控制或减轻制动器衬片“热膨胀”的措施。通过试验表明,无石棉制动器衬片的摩擦磨损性能、热膨胀率均优于传统配方半金属基无石棉制动器衬片和传统工艺无石棉制动器衬片。  相似文献   

9.
本文探索了冲裁间隙,模具材料及热处理工艺对离合器传动片落料冲孔模使用寿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选择合理的冲裁间隙,应用W6Mo5Cr4V2高速钢,GW50钢结硬质合金作为模芯材料,并采用相应的真空热处理强化工艺,落料冲孔模使用寿命显著提高,是原模具的20倍以上。  相似文献   

10.
高速多片湿式离合器低带排转矩参数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发现高速湿式离合器在分离状态下易出现摩擦片与钢片之间的碰撞摩擦,由此引起离合器带排转矩的急剧增大,影响传动装置的工作效率和可靠性。因此,本文中以多片湿式离合器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湿式离合器油槽结构与工作参数优化设计模型,以离合器最高工作转速时的带排转矩最小为优化目标,采用基于带排转矩近似模型的优化设计方法,利用最优拉丁超立方试验设计法、椭圆基神经网络模型和多岛遗传算法分别对摩擦片油槽结构参数和离合器工作参数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对优化结果进行仿真和试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摩擦片油槽结构参数中油槽深度和油槽数量对带排转矩的负效应比较明显;离合器工作参数中摩擦副间隙对带排转矩的负效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1.
离合器作为发动机关键的性能件之一,其传递转矩能力的大小、传递转矩的可靠性及耐久性为离合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正常使用中,离合器由于工作条件恶劣,是摩托车维修中更换最频繁的零部件之一。为此,设计了一款离合器润滑结构,以最常用的摩托车立式发动机用CB款离合器为例,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结构调整,通过增加1条专门的油路,对离合器摩擦片和离合器片进行冷却和润滑,充分改善了发动机内离合器的工作条件,减小了离合器摩擦片的磨损,从而延长了离合器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2.
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起步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系统地分析了离合器接合各阶段的特点及其对起步品质评价指标的影响。以降低起步冲击度和减少离合器滑磨功为原则,提出了离合器接合的控制策略,并阐述了离合器接合量及接合速度的确定方法。采用该控制方法对桑塔纳2000样车进行了试验研究,证明了该方法能有效地提高车辆的起步品质。  相似文献   

13.
汽车摩擦材料的变革与非石棉摩擦材料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全球汽车摩擦材料的变革进程,分析了非石棉摩擦材料的特点、性能要求及其关键技术,简介了非石棉摩擦材料的类型、组分及制造工艺,展望了汽车非石棉摩擦材料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4.
针对湿式离合器起步结合过程的几个阶段的工作特点,建立离合器起步的分段控制策略,空行程阶段以一较大占空比快速接合,克服阻力阶段选择合适的初始占空比缩短克服阻力时间,速度增长阶段根据油门开度以及开度变化率的模糊推理和利用发动机转速差进行修正得出用于实时控制的占空比变化率。根据上述控制策略,设计带修正的模糊控制器。通过对控制策略的试验,结果表明实施针对各阶段工作特点的控制策略,起步过程能够在适应驾驶员起步意图的前提下,优化起步冲击度、滑磨功性能指标,同时提高了起步的灵敏度,保证了发动机的稳定运转。  相似文献   

15.
为了降低某商用车重量,提升其轻量化性能;对其导流罩使用轻量化材料,进行轻量化设计,在保证性能与标杆产品持平的前提下实现重量降低.标杆产品使用SMC,轻量化材料使用PDCPD.PDCPD材料刚度低于SMC材料,为保证产品刚度,首先以刚度目标为导向,使用仿真优化辅助产品结构设计,实现产品刚度性能达标.产品刚度性能达标后,局...  相似文献   

16.
为保证离合器具有良好的工作性能,要求作用在摩擦片上的正压力和摩擦因数在离合器使用过程中变化要小。在传统的摩擦离合器设计中,摩擦因数和正压力均为未知的待定量,即具有模糊性。对摩擦离合器的模糊优化,就是希望摩擦因数和正压力都尽量小些,这是一个没有明确边界的模糊目标。文中以此为目标建立离合器模糊优化设计的数学模型,使设计结果更接近于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17.
湿式摩擦离合器摩擦片热分析和油槽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多片湿式摩擦离合器的结构及摩擦片常用油槽型式。通过理论分析推导出了摩擦片表面温度的计算方法,并以某42t重型汽车液力机械变速器中的多片湿式摩擦离合器为例,进行了主、从动盘摩擦片表面温度的理论计算和ANSYS分析,验证了摩擦片表面温度计算方法的正确性。通过试验研究确定了合适的摩擦片表面油槽结构为双圆弧槽。  相似文献   

18.
离合器在工作过程中的摩擦表面温升是离合器传递扭矩的直接影响因素,研究离合器温升情况对于改善离合器控制和优化离合器设计都有着重要意义。但摩擦片工作表面封闭,表面温度往往难以准确测量,为解决离合器温度高精度测量的问题,使用国际上发展迅速的最新型分布式光纤传感技术,在设计的干式离合器摩擦特性测试台架上进行了测量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与传统的热电偶插入式测量相比,分布式光纤测温能够得到离合器摩擦接触面的温度沿半径方向上的温度分布,为离合器表面温度场分析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光纤测温能够实现在离合器系统内的各个部件的温度测温。通过对不同半径、不同工况、不同部件的温度变化情况的测量结果分析,离合器摩擦接触面的温度分布与半径有关,通常呈现半径越大温升越显著的特点;在单次接合分离的过程中,离合器摩擦片的2个摩擦接触表面的温升情况并不相同,靠近飞轮盘一侧的温度变化速率比靠近压盘一侧的要快。  相似文献   

19.
基于对某型号汽车离合器盖的结构工艺性分析,提出了一套合理有效的成形工艺。介绍了拉延成形工序中使用的拉深模模具的设计、结构和工作过程。该模具现已投人生产使用,工作流畅、可靠,制件质量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20.
文章针对手动挡汽车的加速踏板安全性能不良的现状,在不改变驾驶员操作习惯的基础上,对原有的离合器踏板和加速踏板提出了一个改进方案。该方案的思路是:利用摩擦片实现加速踏板的自锁,利用离合器与加速踏板的联动实现加速踏板的被动复位。改进后的加速踏板可以缩短紧急制动时间,减少紧急制动情况下驾车人误踩加速踏板的概率,使驾驶变得更安全、更省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