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上海闵浦二桥为公轨两用独塔斜拉桥,索塔锚固区采用环向预应力箱形锚固体系。在环向预应力张拉施工中结合足尺寸模型试验测试结果以及国内已建成类似工程研究成果,通过引入附加伸长量,对实测伸长量偏大现象给出了合理解释,并总结了大吨位小半径预应力束张拉施工中需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针对混凝土索塔锚固区承载力准确计算及预应力设计难题,提出拓扑优化拉压杆模型,以龙川枫树坝大桥为背景,采用变密度拓扑优化法构建索塔锚固区拉压杆模型,分析索塔锚固区压杆和节点的承载力、计算环向预应力需求数量,建立索塔锚固区节段有限元模型进行预应力构造优化分析,确定预应力沿高度方向布置方式、预应力盲区设计及预应力配置数量,并对优化后的模型进行应力验算。结果表明:分散布束较集中布束产生的锚固区主拉应力更小;在导管处预应力盲区增加短束可均匀提高塔侧壁的预压应力;受材料泊松效应影响,索塔锚固区预应力钢筋必须适量配置;按提出的拉压杆模型及构造优化方式布置预应力钢束可较好满足索塔锚固区受力要求。  相似文献   

3.
王存国  刘兆丰  赵人达 《公路工程》2009,34(6):135-139,152
大跨度斜拉桥索塔常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强大拉索力和预应力共同作用下,索塔锚固区受力十分复杂。针对索塔锚固区的受力研究,对优化锚固区构造及优化预应力钢束布置有重要意义。运用有限元方法对索塔锚固区进行了空间应力分析,总结了锚固区受力特点,为设计和施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设计一种新型的斜拉桥索塔锚固区预应力锚固结构,避免采用常用环向预应力索塔锚固结构带来的局限性,在调查分析了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锚固区环向预应力损失的原理出发研究减少预应力损失的措施,提出了新型的低回缩环向预应力锚固结构方案.以韩家沱长江特大桥索塔锚固区为研究对象,设计了索塔低回缩环向预应力锚固结构和U形环向预应力锚团结构,并对这2种方案的有效预应力及预应力作用下索塔锚固区混凝土应力进行计算,结果表明,采用低回缩环向预应力锚固结构可显著减少预应力损失且有效应力沿程分布均匀,索塔锚固区的混凝土应力分布也更加均匀.  相似文献   

5.
斜拉桥索塔锚固区是典型的应力扰动区(D区),常规设计方法主要适用于符合平截面假定的规则区域(B区)而不适用于D区。拉压杆模型是对D区进行设计的有效方法,但难以在大量可能平衡的拉压杆结构中找到正确的模型。为解决索塔D区预应力配束问题,文中采用拓扑优化方法,根据拓扑优化构型建立拉压杆模型,通过该模型指导索塔锚固区预应力配束设计,并采用Abaqus建立三维有限元模型对配束的合理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拓扑优化建立拉压杆模型指导索塔锚固区预应力配束的方法可行。  相似文献   

6.
以重庆涪陵石板沟长江大桥索塔锚固区环向预应力试验工程为例,通过建立有限元模型对该桥索塔锚固区环向预应力进行理论分析,将该桥索塔锚固区预应力实际值与理论值进行比较,并分析结果,得出结论,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斜拉桥上塔柱拉索索塔锚固区应力集中,应力分布复杂,通过设置环向预应力以确保锚固区具有足够的水平承载能力和抗裂安全度。经过对南仓斜拉桥索塔U形预应力束施工各控制环节的分析研究,选择了最佳留孔材料,采用波纹管定位、真空辅助压浆工艺新技术,研究了环向预应力束的穿束、张拉等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8.
混凝土斜拉桥索塔、主梁常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强大的索力和预应力共同作用下,索塔、索梁锚固区受力十分复杂。针对索塔、索梁锚固区的受力状况进行研究,对优化锚固区细部构造及预应力钢束的布置均有重要意义。以一座独塔混凝土斜拉桥为例,运用有限元方法对索塔、索梁锚固区进行了空间应力分析,总结了锚固区的受力特点。  相似文献   

9.
文章应用大型通用有限元程序Ansys对梅溪河大桥箱形主塔进行了索塔锚固区应力分析,采用混凝土单元Solid65和杆单元Link8分别模拟塔体和环向预应力钢束,并按实际结构形状真实地建立了索塔锚固区的受力模型,根据索塔受力的实际工况,给出结构特征点处的应力值,为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通过义乌商博大桥索塔锚固区的节段足尺模型试验,研究了塔身预应力束的施工工艺,测试了索塔模型在环向预应力和斜拉索力作用下的应力和变形特征,确定了索塔锚固区的抗裂安全系数和孔道摩阻损失.研究结果表明,小半径环向预应力技术可以保证索塔在使用阶段的抗裂性能.  相似文献   

11.
无锡市清宁大桥主桥为主跨113m的矮塔斜拉桥,跨越京杭大运河,该桥为单索面、主梁为预应力混凝土单箱三室箱形梁,桥梁全宽30m。拉索为平行钢丝斜拉索、冷铸锚,主塔为钢筋混凝土结构,主塔锚固区采用钢锚箱的锚固方式。  相似文献   

12.
该文针对宁波甬江特大斜拉桥主塔锚固区环向预应力束张拉时实际生产量与理论生产量之间的误差大于6%这一现象,系统地分析了影响环向预应力束伸长量的各种因素,指出了环向预应力束伸长量的构成特点。对主塔施工中实测伸长量比理论伸长量偏大这一现象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邓娟红 《中南公路工程》2012,(4):210-214,220
预应力损失的合理确定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采用后张法的20m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板和30m预应力混凝土小箱梁张拉过程中纵向预应力损失实测,对其摩阻损失和锚固损失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金属波纹管的孔道摩阻系数和偏差系数与国内现行的公路桥规(JTGD62—2004)[1]和铁路桥规(TB10002.3—99)[2]规定一致;对于配置曲线(直线)预应力跨径≤30m(50m)的预应力混凝土梁,采用一端张拉比两端张拉更能减小预应力损失;采用PTI《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手册》和现行公路桥规(JTGI)62—2004)给出的锚固损失计算方法进行锚固损失分析,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4.
计算了混凝土收缩徐变损耗、混凝土弹塑性压缩损耗、钢束松弛损耗、垂向预应力筋的摩擦损耗以及锚固损耗值,完成了箱体梁垂向预应力筋损耗的现场测量分析.计算和检测成果比较显示,计算方法对箱体梁垂向预应力筋的损耗计算有效、适用和安全,对同类工程计算应用有技术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谭国湖 《中南公路工程》2011,(5):118-121,152
从后张预应力摩阻损失计算的基本原理出发,给出一种可有效测定摩擦系数肌局部偏差影响系数k和锚固端摩阻损失率的新方法。该方法以实测预应力筋伸长量和千斤顶张拉力为已知条件,通过非线性方程组的数值计算求解,得到待求的参数。该方法不需要使用应力传感器,不改变预应力筋的受力状态,仅用施工现场常用量具和设备就能进行测试,测试过程简单易行,对后张预应力体系的施工与检测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异形截面斜拉桥索塔锚固区节段足尺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7  
通过对哈尔滨绕城高速公路四方台松花江大桥索塔锚固区的节段足尺模型试验,研究了主塔预应力束的施工工艺,进行了索塔模型在环向预应力束及拉索作用下的应力和变形分析,确定了索塔锚固区的抗裂安全系数并对模型进行了计算机仿真分析;由其结果与试验实测值的比较,得到了一些有益的结论。研究的部分成果已应用于实桥结构,对主塔结构的优化设计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7.
长寿长江公路大桥索塔节段足尺模型试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研究小半径大吨位U形预应力钢束的孔道摩阻系数、钢束伸长值以及索塔锚固区的应力分布规律,以重庆长寿长江大桥索塔锚固区为研究对象,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进行了索塔锚固区节段的足尺模型试验.介绍了模型试验的内容、步骤、方法.通过测试分析得出了U形塑料波纹管孔道合理的摩阻系数和钢束伸长值.对索塔模型在U形预应力下以及斜拉索作用下的应力进行了量测与计算分析,指出了节段的应力分布规律,并将试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计算结果进行了比较.两者分布规律吻合较好,结果表明结构设计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8.
汉中市龙岗大桥主桥为三塔斜拉-自锚式悬索协作体系桥,跨径组合为25 m+90 m+2×162.5 m+90 m+25 m。主桥桥型以“鱼跃龙门”为构思主题,主塔采用“H”型空心薄壁塔身,钢筋混凝土结构;上塔柱拉索锚固区采用“井”字预应力钢筋来平衡拉索水平分力。介绍了主塔造型的景观构思,对桥塔结构特点、结构设计构造、整体计算和拉索锚固区局部应力分析结论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9.
吴进来 《交通科技》2012,(4):36-37,41
我国斜拉桥中大部分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索塔.索塔锚固区域结构受力复杂,是设计的关键.某大桥采用独斜塔,主、边跨非对称布置斜拉索结构.文中采用有限元方法对某大桥主塔锚固区进行了受力分析,以根据应力大小指导钢束配制.  相似文献   

20.
该文在分析目前国内现有部分斜拉桥斜拉索塔上锚固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部分斜拉桥斜拉索塔上锚固技术。文章较详细地阐述了该锚固技术的研究和设计,介绍了锚固工艺试验的检测结果及该技术在桥梁上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