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微表处混合料路用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毅 《中外公路》2011,31(2):213-216
通过室内试验,评价了不同剂量的SBS胶乳和SBS+SBR胶乳对乳化沥青蒸发残留沥青三大指标以及微表处沥青混合料抗磨耗性能、高温抗车辙性能和低温抗裂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SBS+SBR复配改性大大提高了混合料的各项使用性能.将其作为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预防性养护措施,可以防止车辙病害的发生、提高路面的平整度、摩擦系数和...  相似文献   

2.
结合均匀试验设计和沥青组分调节理论,研究了沥青再生剂配方,并对老化沥青三大指标的改善效果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均匀试验设计减少了工作量,得出了配方组分对再生剂的影响规律,减少了人为经验影响,推荐的配方对老化沥青的改善效果优于市场材料。  相似文献   

3.
《公路》2020,(2)
为了研究氧化石墨烯(GO)改性沥青结(混)合料的老化性能与机理,基于室内试验模拟沥青结(混)合料热氧老化过程,通过黏度试验、三大指标试验、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和低温弯曲试验测试并分析基质及GO改性沥青结(混)料的老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GO的加入可减缓热氧老化对沥青三大指标的影响,即GO可提高沥青结合料的抗老化性能,GO的加入可显著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但对低温抗裂性有微弱不利影响。添加GO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老化后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还减缓了老化对其低温抗裂性能的影响,说明GO改性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回收沥青对再生沥青路用性能的影响,将回收沥青按照0%、10%、20%、30%、40%的不同比例加入到原样沥青中,制备再生沥青。之后分别进行沥青常规三大指标试验及Superpave体系下的DSR试验及BBR试验。试验表明:随着回收沥青掺量的增加,再生沥青的软化点、车辙因子和破坏温度均升高,当回收沥青的掺量达到30%时,再生沥青的高温性能有了明显提升;再生沥青的疲劳性能和低温稳定性随着回收沥青掺量比例的提升而逐渐降低,当回收沥青的掺量大于30%时,再生沥青的低温性能和疲劳性能均不能满足规范中的要求;综合本文的研究结果,建议回收沥青的掺量小于30%。  相似文献   

5.
特立尼达湖沥青(Trinidad Lake Asphalt,简称TLA)作为天然沥青中的一种,其性能稳定,应用广泛,但对TLA改性沥青的评价体系尚不完善,首先,考察不同的基质沥青、不同掺量的TLA改性沥青进行了TLA改性沥青的针入度、延度、软化点等常规指标试验,然后,考察粉胶比对常规指标的影响以及掺量对粘度的影响,最后,通过DSR及BBR试验了解TLA掺量对改性沥青性能的影响,以此探索TLA改性沥青的评价指标,研究结果表明:沥青的常规三大指标和粘度指标已不适用于TLA改性沥青的评价,车辙因子呈现逐渐上升的趋势,随TLA湖沥青掺量的增加,沥青的低温性能整体上逐渐减小,PG分级指标能够较好地评价TLA改性沥青性能。  相似文献   

6.
EC120温拌改性沥青性能评价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基质沥青和掺加EC120温拌改性剂的沥青进行对比试验分析,从常规试验、三大指标试验、粘温关系试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和弯曲梁流变试验5个方面综合评价了EC120温拌改性沥青的作用效果.研究表明:EC120温拌改性剂的合理掺量为沥青质量的3.5%,掺入3.5%温拌改性剂的沥青的135 ℃粘度降低近50%,而温度在60 ℃时的粘度要比基质沥青的大5倍多,在路面使用温度下的车辙因子G·/sinδ提高9~10倍,掺入3.5%温拌改性剂的沥青混合料拌和与压实温度比普通沥青混合料的施工温度要降低20~30 ℃.因此,EC120温拌改性剂是一种能有效降低沥青施工粘度、提高沥青高温稳定性的外加剂,同时又是一种节能、环保的材料.  相似文献   

7.
张祖棠  赵亮 《中南公路工程》2012,(1):161-166,186
采用2种不同等级的粉煤灰,按不同的掺量加入到沥青中,通过研究掺加粉煤灰后的沥青的化学性质、粘附性、三大指标、低温性能的变化,探索粉煤灰对沥青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粉煤灰在沥青中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分散,作为无机粉状填料与沥青形成了一种复合材料——粉煤灰沥青胶浆,而不是对沥青进行了改性,且3种典型级配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试验结果也表明,将粉煤灰作改性剂的观点多有不妥。同时发现,掺加粉煤灰后,传统沥青延度指标已经不能科学反应其塑性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8.
张祖棠  赵亮 《公路》2012,(4):199-206
采用两种不同等级的粉煤灰,按不同的掺量加入到沥青中,通过研究掺加粉煤灰后的沥青的化学性质、黏附性、三大指标、低温性能的变化,以探索粉煤灰对沥青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粉煤灰在沥青中仅是物理意义上的分散,作为无机粉状填料与沥青形成了一种复合材料———粉煤灰沥青胶浆,而不是对沥青进行了改性,且3种典型级配沥青混合料高温性能的试验结果也表明,将粉煤灰作改性剂的观点多有不妥。同时发现,掺加粉煤灰后,传统沥青延度指标已经不能科学反映其塑性变形能力。  相似文献   

9.
潘学政  吴敏慧  吴霞 《公路》2012,(9):202-206
高渗透型橡胶乳化沥青由基质沥青与废旧轮胎热解沥青混合并掺入适量的渗透性溶剂组合而成.介绍了高渗透型乳化沥青透层材料室内试验的基本原理、操作过程及试验研究成果,并对其试验数据进行详细分析和各项指标测定,提出了配置高渗透型乳化沥青材料的组成比例和相关指标技术要求.对实现资源循环利用,保护环境和提高透层油施工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鉴于中国的现行规范都是根据沥青薄膜试验后沥青三大指标的变化来确定沥青的老化程度,通过对不同时间、不同温度的沥青薄膜试验进行研究,分析了沥青在老化过程中基本指标和组分的变化规律,提出了对沥青薄膜试验(TFOT,163℃,5h)的改进方法,为沥青老化的评价提供了新的判定指标。  相似文献   

11.
采用常见的3种沥青混合料,旨在通过室内车辙试验,分析不同试件空隙率对车辙试验结果的影响程度,探讨了不同空隙率试件试验结果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大量车辙试验,对比不同孔隙率试件车辙试验结果,发现孔隙率变化会对试验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同时,在室内车辙试验的基础上,对不同空隙率、不同轮载作用次数下车辙深度进行回归分析,建立了标准试验条件下,混合料车辙深度的空隙率效应模型(VEM)。分析表明,以7%作为基准空隙率可以得到与实际更为接近的预估车辙深度。该模型可预估不同空隙率混合料在不同轮载作用次数下的车辙深度,也可对不同空隙率试件在不同轮载作用次数下的车辙深度进行转化。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分析SAK温拌沥青混合料的使用性能,该文介绍了对其常规路用性能的检测情况,对其降温速率、节能、废气等进行了检测分析。检测结果表明,温拌沥青混合料与热拌沥青混合料的路用性能相当,且温拌沥青混合料能减少压实功,有良好的密水性、保温性、节能性和环保性。  相似文献   

13.
该文结合沥青路面损坏的实际情况,调整了路面损坏的分类方式。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行路面状况指标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沥青路面破损换算的修正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结合料性质与应力吸收层沥青混合料性能之间的相关关系,该文分别对六种不同沥青及其对应混合料所作的试验研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结合料性质对应力吸收层沥青混合料疲劳性能存在显著影响。其中,60℃粘度、软化点及针入度三项指标与应力吸收层混合料疲劳性能之间存在较好的相关性,可作为选择应力吸收层用沥青结合料的关键指标。  相似文献   

15.
超薄层沥青混凝土SAC-10矿料级配比较试验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针对超薄层沥青混凝土SAC-10,拟定了6条级配曲线,分别采用美国工程兵旋转击实仪(GTM)与标准马歇尔击实进行比较试验,测试试件的力学指标与体积指标,并进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及分析表明:中断级配SAC-10是半开式粗集料断级配,这种半开式级配(含大于4.75mm颗粒占70%或65%)的特点是油石比的取值范围在4.0%~6.0%,沥青混合料的GTM试验中的GSI和GSF两个指标都符合规定,它的高温抗永久形变能力明显高于完全断级配,可用于超薄罩面层。  相似文献   

16.
吴为东 《路基工程》2017,(2):130-134
采用不同胶粉掺量、胶粉细度、拌和温度、拌和时间制备橡胶沥青,并测试橡胶沥青的针入度、软化点、延度、弹性恢复、粘度等指标,研究制备条件对橡胶沥青性能影响;同时,采用四组分法和红外光谱分析了橡胶沥青的微观结构。结果表明:橡胶沥青宜采用由货车轮胎磨细得到的20目胶粉,生产温度可为180℃~200℃,发育时间宜为60分钟,胶粉掺量应根据项目要求确定,但最低掺量不宜小于18%;根据对橡胶沥青微观结构分析结果,胶粉与基质沥青未发生复杂化学反应,橡胶沥青性能的提高主要源于胶粉与基质沥青混溶后的物理状态改变。  相似文献   

17.
基于直道足尺车辙试验的沥青路面重载轴载换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车辙现已成为沥青路面一个严重问题,车辙也将发展成为沥青路面设计指标之一,故需建立起与其相对应的轴载换算公式。通过对3种典型的沥青路面结构进行直线式加速加载足尺试验,对不同重载作用下路面车辙随荷载作用次数的变化关系进行分析,得到了车辙预估方程,进而用等形变法建立了基于路面车辙等效的重载轴载换算公式。实验证明,利用该这个公式,再通过车辙预估方程计算的车辙与直道实测车辙数据拟合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18.
当沥青面层和基层之间的界面条件从理想的连续状态过渡为滑动状态或半连续半滑动状态时,沥青层底部的弯拉应力和应变将可能成为控制性指标,将有可能在荷载作用下早于基层首先发生弯拉开裂,并逐渐向上扩展,成为破坏的根源。为了使沥青路面能够在实际工程中得到更好的应用,有必要对这种界面特性进行分析。通过介绍沥青路面破坏的内在因素,对沥青路面结构层界面进行效应分析,并提出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9.
该文通过对多孔沥青混凝土的原材料技术要求、级配要求、设计指标的全面介绍,重点提出了高粘度沥青、多孔混凝土级配范围和建议的混合料设计指标。  相似文献   

20.
泡沫沥青混合料的可储存特性对其应用、生产与施工有着重要意义。选择3种储存条件,对3种级配混合料的储存稳定性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泡沫沥青含量较高的混合料,其较好的黏结性而使泡沫沥青混合料储存稳定性较好;短期密封储存可以对混合料强度和刚度有略微贡献;但对于含有水泥等活性填料的混合料,则恰恰相反,延迟成型的时间会造成强度和模量的降低;此外,级配偏细的泡沫沥青混合料,其性能具有相对较好的储存稳定性;泡沫沥青混合料可以进行不密封储存,比较干燥的泡沫沥青混合料,只要能够保证足够的重新拌和与压实用水,其力学性能仍能得以维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