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上海长江路越江隧道工程是规划中上海市中心城区18条越江通道之一,其规划线位位于外环隧道上游约2.5km处。长江路隧道主要功能定位是以地方性越江交通为主,客货兼顾,有效缓解外环隧道的交通压力。  相似文献   

2.
我国第一条双层双管越江隧道———上海复兴东路越江隧道建设又获重大进展 ,2 785m长的隧道地下主体结构于 2 0 0 4年 1月 1 7日全线贯通。复兴东路隧道计划于 2 0 0 4年 1 0月建成通车 ,届时 ,中国第一家“隧道博物馆”也将同时建成开放。复兴东路隧道将成为世界上首条投入运行的双层双管 6车道地下越江隧道 ,比同类单层隧道提高40 %的车辆通行能力。它是继打浦路隧道、延安东路隧道、外环线隧道和大连路隧道后 ,上海兴建的第五条越江隧道。复兴东路隧道西起复兴东路、光启路 ,东至浦东张杨路、崂山西路以东 ,工程全长 2 785m ,其中越江段…  相似文献   

3.
《隧道建设》2014,(7):678-678
<正>武汉地铁4号线越江隧道工程近日顺利贯通,这是继"万里长江第一隧"——武汉长江公路隧道、武汉地铁2号线越江隧道之后,武汉开通的第3条穿越长江江底的隧道。武汉地铁4号线二期越江隧道工程从武昌首义路站至汉阳黄金口站,是联系"武汉三镇"中汉阳区和武昌区最为重要的轨道交通线路。其中,右线全长3 003.39 m,左线全长2 993.86 m,在长江一桥上游1 500 m处穿越长江,盾构越江段1 470 m。武汉越江隧道工程均采用盾构施工技术。长江底地质条件复杂,在盾构施工中泥浆配合比非常关键。在此次施工中,中铁隧  相似文献   

4.
上海黄浦江下正在计划建设9座新的越江隧道。管线改造规划方案也往往成为影响越江隧道工程安全、工程投资、工程进度和工程方案的重要因素。结合正在建设的周家嘴路越江隧道工程,介绍了越江隧道工程市政管线改造方案,有关经验可供相关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5.
上海上中路越江隧道系由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设计,其规模与“荷兰绿色心脏”隧道并列世界第一。  相似文献   

6.
赣州市蓉江四路越江隧道总体方案设计过程中,对隧道、桥梁方案,从工程层面对工程地质风险、方案可靠性、可实施性和工程经济性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按综合效益最优的原则,确定采用暗挖隧道方案,并对越江隧道土建、防水排水、防灾疏散等设计及施工关键技术进行介绍。在地质条件适宜的条件下,蓉江四路越江隧道工程实践证明,采用水下隧道越江是较优及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上海市黄埔江第8条越江隧道——西藏南路公路隧道已于2005年11月25日正式开工。  相似文献   

8.
不同土层下南京长江隧道盾构施工参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根据南京长江隧道盾构穿越不同土层的特点,采用理论公式、数值计算、参考类似工程参数设定等方法,研究了切口水压、推进速度、影响开挖面稳定施工参数,泥水处理相关参数以及同步注浆施工参数。该研究方法可在类似的越江隧道及城市地铁施工中加以推广应用,该施工参数可作为类似越江隧道盾构施工时借鉴。  相似文献   

9.
周家嘴路越江隧道是2014年上海市首批四个BIM应用试点项目之一,也是国内首个全寿命期采用BIM技术的隧道工程项目。基于隧道工程特点,编制国内首个越江隧道BIM交付标准和行为标准,研究其管片自动化建模技术,进行碰撞检测、总体筹划、管线搬迁、交通组织和施工方案模拟等BIM应用,并研发了"基于BIM技术的隧道工程全寿命期协同管理平台"。其研究成果将提高周家嘴路越江隧道工程建设效率、减少失误、节省资源。  相似文献   

10.
《公路》2005,(3):92-92
为均衡黄浦江两岸交通流量,上海今年将进一步加快黄浦江越江工程建设,年内有四条越江隧道同时建设。  相似文献   

11.
该文结合工程前期研究和工程设计情况,对洲头咀越江隧道工程总体布置作了简要分析介绍,重点就影响隧道总体布局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论证,并综述了工程的主要技术特点和技术创新点。  相似文献   

12.
林志  陈杨 《公路》2007,(3):202-205
在隧道及地下工程的建设中面临着大而多的风险,尤其是越江隧道的建设更为突出,因此隧道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也越来越受到工程建设领域的关注。本文以规划中的重庆两江隧道为依托,采用风险分析方法中常用的专家打分法,对该工程采用钻爆法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实施风险分析与评估,并给出了相应的处置措施,希望能对该工程以及类似工程的实施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杨秀权 《隧道建设》2012,32(6):763-766,781
复杂地质条件下盾构隧道施工安全管理和风险防范贯穿于施工阶段的全过程,以武汉市轨道交通二号线越江隧道工程盾构区间隧道施工为例,从地质工作和环境调查、盾构选型及细节功能设计、施工方案制定和优化、风险管理、标准化作业、关键工序节点验收和内控等方面,阐述了复杂地质盾构隧道安全管理的重点和风险防范的对策,较详细地介绍了越江隧道施工过程中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4.
上海最近建成的翔殷路越江隧道已在2005年底正式通车,在建的上中路和西藏南路隧道也在按计划顺利施工,黄浦江底不久将形成“八龙过江”的雄姿。  相似文献   

15.
沉管法修建长江越江通道的可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跨越长江的越江通道方式选择中,除了桥梁之外,还有水底隧道。本文根据南京、武汉两城市环境状况及无景规划的要求,从河床断面、工程地质、河段水文、河床稳定性等几个方面分析了采用沉管法修建越江隧道的可行性,并论述了水底隧道的优越性。同时对长江水底隧道的修建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并介绍了南京、武汉两座沉管水底隧道方案研究的概况。  相似文献   

16.
0引言 随着城市的持续发展和市域高速公路的快速建设,城市外围对市中心区域的交通冲击日益加强.作为上海市中环南段的越江节点,上中路隧道工程的建设对贯通中环线主线,发挥中环线的系统功能有着重要作用.上中路越江隧道及周边道路规划见图1.上中路越江通道西起徐汇区上中路、龙川路交叉口东侧,与中环线南段上中路衔接:东至浦东新区华夏西路(规划)、公园大道交叉口西侧,与中环线南段华夏西路衔接,是连接浦东、浦西的交通枢纽[1].  相似文献   

17.
2004年9月29日,世界上首条双管双层越江隧道——上海复兴东路隧道正式通车。该隧道是连接黄浦江两岸的第5条公路隧道。隧道通车后可分流与之相邻的延安东路隧道和南浦大桥约15%的车流,并可缓解南外滩车辆过江的压力。  相似文献   

18.
林志  陈杨 《公路交通技术》2007,(1):142-144,149
隧道及地下工程建设面临着大而多的风险,尤其是越江隧道的建设更为突出。因此隧道工程项目风险管理也越来越受到工程建设领域的关注。以规划中的重庆两江隧道为依托,采用风险分析方法中常用的专家打分法,对该工程采用钻爆法可能遇到的风险因素实施风险分析与评估,并给出了相应的处置措施。希望能对该工程以及类似工程的实施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以军工路越江隧道浦东段工作井和PD1节段为背景,从地基加固、辅助降水、基坑开挖和支撑、信息化施工等方面,阐述了深基坑施工的基本技术。  相似文献   

20.
<正>2009年8月22日,南京长江隧道随着右线盾构机冲破最后一层加固区实现贯通。继左线隧道于今年5月20日胜利出洞,南京长江隧道工程迎来了隧道全线贯通,这标志着中国长江流域工程技术难度最大、地质条件最复杂、挑战风险最多的越江隧道成功攻克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