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老残     
曾凡 《汽车生活》2009,(3):98-109
老了,旧了,残了,丢弃在一旁了,任由它随年月摧枯拉朽了。想到,氧化了,变质了,扭曲了,竟然又以另一身份重生了!  相似文献   

2.
《汽车杂志》2014,(4):6-6
“说完外观说发动机,说完发动机说变速箱,回到内饰看看配置,打火上路开一开,悬挂硬了软了,方向松了紧了,车身大了小了,一个套路下来,把一台车说了一遍,把你的感受写下来就好了。”  相似文献   

3.
你猜猜     
《汽车杂志》2013,(12):10-10
刚刚开完一场大会,发布了会议公报,我赶紧找来细看了一番,大意如下:会议高度评价了一大段,会议强调了一大段,会议指出了一大段,又指出了两大段,紧接着会议强调了一大段,又指出了十几段,最后会议强调和分析了两大段,号召大家继续奋斗、  相似文献   

4.
新世纪10年,中国专用汽车行业用奔跑的速度画出一条完美的上升曲线,并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由封闭到开放的蜕变:产业规模壮大了,产品品种丰富了,自主创新能力提高了,资本构成完善了,标准法规健全了,出口量增加了……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传统交通客流OD调查方法存在的不足,提出一种新的基于Google地图平台的交通调查方法,通过友好的操作界面平台,利用数据形式的标准化省去了后期大量的人工数据录入处理环节,同时避免了过去调查与统计空间分离的状况,大大提高了数据的可信性,节约了调查和数据录入费用,增强了趣味性,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强度,提高了精确度,具备广阔的使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离开草甸,车又驶进了山中,也只是转眼之间,天色就暗了下来,密密麻麻的雨点把头盔打得"噼噼啪啪"地响,路上也很快有了积水。换在平时,这点雨算不上什么,但现在是在川藏线上,尤其是即将接近以塌方而著称的通麦排龙天险,这雨可是一个危险的信号。好在老天只是给我们开了一个玩笑,雨很快就停了,湿淋淋的路面也渐渐干了起来。不下雨了,心里轻松了许多,一双眼睛也闲不住了,  相似文献   

7.
疯了,疯了,都疯了!房价疯了,猪肉疯了,股市疯了,油价也疯了。国际原油价格直往天上蹿,谁也无法预测它的顶点有多高。现在国内燃油价格无论如何上调都不算意外,但问题是我们还加得起油、用得起车吗?  相似文献   

8.
通过改进施工设备,优化施工工艺,成功地实施了重交通量下沥青路面的快速施工,提高了路面的整体抗拉强度,解决了沥青路面易产生基层干缩裂缝等技术难题,缩短了工期,降低了工程造价,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9.
春暖花开     
《世界汽车》2008,(3):10
"一年最好是春时,城外花舞谁人知."春天来了,虽然还未到农历二月,但大家都感受到了春天的暖意融融.不由想起了朱自清的<春>:"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相似文献   

10.
某火电厂身处粉煤灰滞销区,粉煤灰的处理不仅增加了经营成本,而且增加了灰场的安全风险。根据粉煤灰的特点,该火电厂对粉煤灰的成分进行了化验分析,并自主设计了湿法分选漂珠和磁珠的系统,丰富了粉煤灰的综合利用产品,打开了销售局面,扩大了销售半径,有效地解决了粉煤灰滞销的瓶颈。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美国城市道路分级的原理和方法。分级原理为:解析道路在出行路径中不同的功能层级,定义机动性和可达性两项定性指标用以描述道路功能属性。具体分级为主干路、次干路、集散路和地方路。对美国和我国城市道路分级方法进行了类比,阐述并分析存在的指标差异。最后,对当前我国城市道路规划设计实践中与道路分级相关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梳理,提出了观点和建议,并对机动性、可达性评价指标在道路规划设计中的运用,以及准快速路标准在中等规模城市的应用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2.
针对河流既可增强道路景观,又对两岸道路交通形成分隔的矛盾,结合河流及两岸道路的不同情况,介绍了沿河道路的两种布置形式.通过对影响沿河道路布置形式和交通组织方式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得出结论:布置于宽度较宽的大江、大河侧的沿河道路,宜采用两岸道路各自双向交通的"一河两路"形式;布置于宽度较窄的、连接处道路长度不满足交叉口最...  相似文献   

13.
结合实际项目经验,通过分析道路功能定位、交通需求、交通组织方式及城市主干路辅路的设置条件等,根据所建立的计算模型,在设计规范的基础上对城市主干路设置辅路的可能性条件和必要性条件进行了深入研究,以期为类似设计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城市道路是城市的动脉,其交通是否通畅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该文以贵阳市的城市道路改造为例。总结了通过对现状道路的改造,改善交通状况,从而提高道路的通行能力的实践经验,以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上海市域外围新城、主城扩区和新市镇的发展,城乡之间的界限日趋模糊,在出行特征、出行质量要求等方面,城乡结合地区的居民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差异日趋缩小,部分普通干线公路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城镇化交通出行需求。在新的国土空间规划及建设用地总量严控背景下,上海市城郊区域亟需优化普通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融合模式。通过梳理上海普通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的衔接现状,以问题为导向,聚焦现状衔接点位置不适宜、衔接点前后设施设计不匹配等问题,根据上海不同分区的交通特征,从布局衔接、功能衔接、标准衔接等方面讨论了普通干线公路与城市道路衔接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车辆噪声与城市道路路面平整度关系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主要研究了城市道路平整度可能对机动车辆噪声级产生的影响。采用IRI作为道路平整度的计量单位,并在上海的一些城市道路上组织了沥青路面和水泥路面两类试验。首先,在满足试验条件的道路上进行平整度的量测;其次,在试验道路的测点上采集车辆以特定速度驶过的最大噪声级。通过对试验数据的分析,发现车辆以相同速度行驶在平整度不同的城市道路上时,其噪声级是不同的,而且随着平整度指数的增加,机动车辆噪声级也呈上升趋势,因此城市道路平整度确实会对机动车辆噪声级产生影响。在20~50 km/h速度范围内,对于平整度相同的水泥路面和沥青路面,前者的车辆匀速行驶噪声要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7.
港口作为一个客货流基地、客货流枢纽及客货流节点,地理位置比较特殊,一般是多条道路的起点或终点,同时它又是大宗货物和客流的集散中心,与之关联的港区内外道路的交通特性有别于一般公路和城市道路,港区道路车辆的特殊性也对港区行车安全提高了要求,因此在港区道路、交通附属设施设计以及交通管理措施上要结合港区特性,提高道路行车安全性。  相似文献   

18.
支路是城市道路网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正如人体的毛细血管一样。通过对支路交通的功能分析,从面积密度及平均间距2个方面计算并提出大城市支路网的合理密度指标;从加强支路与其它道路的衔接、提高利用率、完善交通工程设施及加强运行管理4个方面提出相关对策,分为规划阶段加强对支路网的研究、三维一体的引导、完善设施及加强日常的养护管理等方面。研究成果将为支路的规划、建设及运营管理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9.
《公路交通科技》2007,24(10):118-122
针对在事故多发段判别时,平面交叉节点通处理为路段,平面交叉节点的安全重要性被弱化,判别精度受到了影响的问题;并针对路网事故多发段判别时,先判别事故严重的路,再判别其上事故多发段,忽略了整体事故不严重的路上个别事故多发的段点的问题。对路网中各种等级公路进行归一化处理;根据平面交叉节点行车安全特性,把公路划分为平面交叉节点路段和普通路段;平面交叉节点路段安全影响范围的确定;从而进行路网事故多发段判别。既提高了已有动态步长过滤法等对一条公路进行事故多发段判别的精度,又解决了不同等级、不同特征公路组成的路网在同一水平下的事故多发段判别;为路网安全管理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城市干道路段交通流速度-流量关系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城市干道交通流为间断流的特点,主要研究了城市干道交通流速度-流量关系。通过对实测数据的统计分析,分析城市干道路段速度与流量之间的关系,采用分段建模的方法,建立了城市干道速度-流量关系模型,对模型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可为通行能力、服务水平的研究以及交通仿真参数的修订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管理及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