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堤路结合项目独有的特点,结合南安市"两溪一湾"项目,对堤路结合项目中的关键技术要点进行研究。提出了堤路布线原则,并对堤路与西气东输管道交叉、堤路与高速公路交叉、堤路压实度标准统一、堤路纵段协调等方面的处理提出了思路和建议,能够为道路设计中同类项目的堤路结合难点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平齐线增建二线及落坡工程粉砂土路堤的设计与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平齐线增建第二线及落坡工程粉砂土路堤设计、施工及运营效果的分析总结 ,结合当地土质、气象特点 ,提出提速改造工程粉砂土路堤的设计、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广泛收集大量相关资料、水下测量、工程补勘及室内试验,结合岸坡稳定的各种工况,循序渐进地反复试算,综合评价南宁市堤路园工程西园段路堤加载对岸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认为,本工程场地是稳定的;现有的钢筋砼堤也是稳定的;该段路堤加载对岸坡不产生新的稳定性问题.西园段堤路园中的道路采用填土方案是可行的.该研究为江南堤路园工程西园段的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并为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通过广泛收集大量相关资料、水下测量、工程补勘及室内试验,结合岸坡稳定的各种工况,循序渐进地反复试算,综合评价南宁市堤路园工程西园段路堤加载对岸坡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认为,本工程场地是稳定的;现有的钢筋砼堤也是稳定的;该段路堤加载对岸坡不产生新的稳定性问题。西园段堤路园中的道路采用填土方案是可行的。该研究为江南堤路园工程西园段的建设提供决策依据,并为设计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堤路拼接工程中,既要考虑到新老路堤的变形协调性,又要不影响到老堤的防洪作用,因此合理的台阶尺寸选择非常重要。通过有限元模拟,分析了不同尺寸拼接台阶对于堤路拼接质量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设置拼接台阶能够有效改善拼接处的剪应力分布情况,缓解坡脚的应力集中,使新老路基更加有效衔接,但过大的台阶尺寸也会降低拼接质量,应控制开挖台阶尺寸。合理的台阶尺寸应同时考虑拼接处与两侧路基的变形协调性,同时也应考虑对既有老堤稳定性的影响。综合考虑各不同断面设置方案的数值模拟结果,确定最优的拼接台阶尺寸为0.8×1.85m。研究结果将为堤路结合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借鉴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福州市已完成和正在建设中的闽江下游北港北岸防洪工程 ,闽江下游北港南岸建新防洪堤工程和闽江下游南港桔园洲防洪堤工程等 3个防洪工程的建设情况 ,以及结合福州市所进行的城市环境建设 :堤路结合、风光景点、经济发展亮点、桥梁飞架、新区建设等  相似文献   

7.
结合黄河贯孟堤堤顶道路PCI和RDI的检测评价结果,分析了进行维修养护的必要性和采用水泥就地冷再生技术进行路面基层施工的基本方案。分析了旧路铣刨料的级配特性,提出了通过增加一定比例的新集料来改善旧路铣刨料级配组成的方法,进行了水泥就地冷再生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依托新乡市贯孟堤防汛路维修改造工程的试验段施工,总结了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的施工工艺和施工效果。同时对水泥就地冷再生基层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与同等厚度新铺水泥石灰碎石灰土基层相比,可节约工程造价约40%,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8.
该文从城市综合发展的视角,剖析了现代城市发展理念对城市道路系统整合设计的要求,结合本人在"东莞市虎门镇长堤路市政工程"工程实践,论述了道路设计中对交通、沿线的土地利用、生态、环保、景观旅游、减灾防灾等城市系统多重问题的考虑和对策。  相似文献   

9.
针对湖南省某高速公路红砂土路堤长期动力变形问题,利用动三轴试验,测试了不同含水率、围压和动应力下红砂土试样的动力变形参数,根据ε_a—lgN曲线走势特征,将试样分为稳定型、破坏型2类,随后探讨了不同类型试样的动剪切应变发展规律,获取了可用于鉴别红砂土长期动力稳定性的动剪切应变门槛值,并根据围压和含水率给出了预测动剪切应变门槛值的经验方程,最后通过有限元计算,将不同轴重下路堤产生的动剪切应变值与相应门槛值进行了比较,探讨了该红砂土路堤的长期动力稳定性。结果表明:当红砂土路堤处于最优含水率状态时,各级轴载下的动剪切应变均低于门槛值,长期动力稳定性较好;而当路堤处于饱和状态时,超载20%、40%、60%情况下路堤动剪切应变均超过了门槛值,路床以下1 m范围的路堤可能产生较大的永久变形,易导致路面开裂等病害。研究成果可供红砂土路堤设计及稳定性评价参考。  相似文献   

10.
在旧路加宽改造工程实施之前,必须进行先期的方案试验研究.通常可采用软弱地基处理、基底清淤换填、旧路路堤台阶开挖、土工合成材料加筋垫层和加筋土路堤、土工织物防渗和排水、改良土高强路堤和轻质路堤、铺设土工合成材料防裂层或增大加铺层厚度等工程技术措施.结合西宝(西安~宝鸡)公路加宽改造工程的实际,提出旧路加宽综合处治方案设计时的几点考虑.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柱式塔斜拉桥在塔柱横向尺寸受限情况下的塔梁墩结合段设计难题,以沪武高速公路罗埠河大桥为依托,通过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的方法,对一种宽墩窄塔的塔梁墩结合段构造设计与受力性能进行研究。研究了宽墩窄塔的柱式塔与主梁结合段的合理构造及相应设计方法,并对这种新型构造进行了受力分析。结果表明,通过在结合段内设置合理的连接横梁和过渡构造,宽墩窄塔结合段可形成合理的构造形式,满足局部传力的要求;通过纵桥向设置刚度过渡段,增加主梁高度,配合横向弧形过渡结构,提高主梁和宽墩之间的刚度连接,使得主梁的内力可以直接传递至宽墩,降低对窄塔的影响;研究提出的宽墩窄塔塔梁墩结合段的传力可靠,应力传递平顺,应力状态均处于合理范围。形成的宽墩窄塔结合段构造形式及其设计方法可为类似在塔柱横桥向尺寸受限情况下的结合段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公路隧道供配电系统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实际工程中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经验进行简要分析,并就公路隧道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供设计、施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3.
针对公路隧道供配电系统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结合实际工程中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施工及运营管理经验进行简要分析,并就公路隧道供配电系统的设计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供设计、施工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城市新区建设得到了迅速发展,新区桥梁群的景观规划设计应该与新区的总体规划设计同时进行。桥梁群景观应结合区域规划、交通功能、人文景观等,从总体景观规划设计、主体结构景观设计、桥上附属景观设计等方面考虑。以雄安新区容东某片区为项目背景,介绍了新区桥梁群景观规划设计主要考虑因素、主要规划设计内容,以及设计实施路径的实现,总结和探讨了城市新区桥梁群景观设计的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15.
连续长大下坡路段避险车道设计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改善连续长大下坡路段的交通安全状况,规范避险车道设计的相关参数,在基于实地调查、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避险车道的涵义及其设置目的和工作原理,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避险车道在连续长大下坡路段上设置的必要性,并对连续长大下坡路段的交通事故特性进行分析并归纳总结。运用数学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提出对避险车道位置的选取,几何参数、结构参数的取值以及附属设施等的技术参数设计指标,从而为连续长大下坡路段避险车道的设计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6.
根据模块化、组合化及专业化运输的指导思想,运用工程分析与计算、优化设计等方法,对挂车平台进行了通用化及模块化设计,实现了其异地模块化运输及组装,能够适应多种用途上装设备的需求,使用方便,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可维修性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更全面正确地了解快速路设计在不同间距出入口组合设置条件下,在不同的交通流量下对快速路通行能力的影响,文章通过对厦门市仙岳路的运行状况分析,总结主要影响因素及问题所在,对快速路设计中要重点做好的出入口位置、间距、组合形式及交通影响分析等进行研究探讨,并通过VISSIM仿真模拟不同间距出入口在不同交通流量下的运行速度。结果表明:交通流量的大小比出入口间距组合对快速路通行能力的影响更大;快速路出入口间距设置对主线通行能力的影响与相交道路交通服务水平及通行能力密切相关;出入口加减速车道及辅助车道的设置对通行能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该文详细介绍了青岛海湾大桥接线工程的工程概况、技术标准、总体设计及立交与匝道的设置,工程设计中体现了在满足交通功能的前提下,近远期结合,充分利用现状和考虑城市景观环境的需要,因地制宜确定立交方案,降低工程投资的设计思想。  相似文献   

19.
地下道路出入口设计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提出了地下道路出入口布置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比较了直接式和平行式变速车道、分离式和整合式分流合流布置形式的优缺点和适用条件,分析了不同情况下出入口视距设计保障和过渡段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20.
该文介绍了跨浦阳江大桥三跨(55m+62.8m+55m)下承式钢管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系杆拱桥,用平板驳船与汽车吊组合,替代钢缆索吊或水上大型吊装船吊装钢管拱,并介绍了船车组合、稳定设计、拱管吊装所采取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