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该文通过对上海地区海塘现状、地质条件、滩涂特点等因素的分析,论述了海塘按允许越浪标准建设的适应性和优越性,并对上海地区今后按允许越浪标准进行海塘建设需重点关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上海崇明环岛沿线海塘达标工程建设过程中,临近G40长江大桥桥墩处施工时需对桥梁进行影响分析及桥墩保护。为此,采用PLAXIS有限元软件分析了海塘达标改造施工对桥梁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加固改造措施。  相似文献   

3.
施震余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5):145-148,M0015,M0016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前缘,海塘分处长江口及杭州湾北岸。随着沿江沿海经济、社会和产业发展,加上全球气候变化、海平面上升等海塘前沿水情、工情发生了较大变化,原有的设计标准不能满足规划的要求。故上海市水务局启动了新一轮的海塘达标建设。现以浦东某段海塘工程达标为例,梳理了海塘达标的基本思路,总结了海塘达标建设中加高墙顶高程、保滩促淤削弱外海来波及坡面加糙等三项基本措施,并分析了其对降低堤顶高程的敏感性。其成果可为海塘达标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为给崇明岛海塘达标工程提供设计波浪要素并深入研究波浪情况,采用MIKE 21模型,考虑实际水底地形、波浪折射、浅化、反射、破碎等条件下,模拟工程区域内的波高分布情况。结果表明:MIKE 21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波浪生成和传播过程,模型在上海崇明地区应用是合适的;分析崇明岛区域波浪的变化分布情况,为海塘达标工程提供波浪要素,并从波浪分布的角度给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海塘是沿海城市安全第一生命线,其功能相对单一,主要为挡潮防浪。海塘消浪平台兼做观景平台是一种有意义的尝试,在保证海塘其原有功能的基础上,赋予其新功能。海塘因其滨海亲水的特点,兼做观景平台有其独特的优势。研究表明,海塘消浪平台兼做观景平台是可行的,但须加强管理养护。其内容可以为有景观需求的海塘达标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上海市海塘建设历史、现状 ,着重突出了近几年海塘达标建设 ,包括护岸工程和保滩工程。分析了海塘工程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从海塘工程管理体制改革、行政执法、海塘基础工作、生态海塘建设、海塘信息化建设等方面 ,展望了今后的海塘工程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堤防结构定期维修加固是预防安全隐患,确保堤防设施安全运行的重要手段。结合双向碳纤维网格在上海堤防设施维修加固工程的首次应用实例,介绍了碳纤维网格加固方法,分析了碳纤维网格加固系统在堤防维修加固工程中的适用性和先进性,探究了碳纤维网格受弯加固原理,推导了受弯承载力计算公式并验证了公式的正确性,为类似堤防维修加固工程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该文主要用浙江省海塘技术规定中的方法计算了断面复杂的混合式海堤的波浪爬高以及越浪量,并通过计算波浪爬高和越浪量来确定海堤的堤顶高程;结合实际工程中遇到的断面比较复杂的海堤,用不同方法进行计算,并对得出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最后通过模型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对于复杂的混合式断面,现行规范规定的波浪爬高的计算方法不够完善,计算得到的结果往往偏大,而对越浪量的计算也有很大的局限性,最好通过断面波浪模型试验来分析验证。  相似文献   

9.
以上海市奉贤区某海堤达标工程为实例,介绍了加宽消浪平台的达标结构断面方案设计。通过方案对比分析,论证了案例项目采用加宽消浪平台方案的合理性,并总结了加宽消浪平台方案的适用条件,可为上海沿海一线海堤达标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以广东省肇庆市长利涌堤防加固工程为实例,介绍了软土地区堤防加固方案的设计,分析了设计及施工过程中的要点,为今后同类工程的设计及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青草沙过江管隧道工程长距离穿越长江江底后在长兴岛工作井进洞,盾构进洞时覆土达到33m,且存在长兴岛地质复杂、承压水水头高等问题,盾构进洞存在较大风险。该文叙述了盾构水中进洞的施工工艺,并针对青草沙过江管隧道的特点,提出进洞施工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以紧邻外海的双鱼岛填海工程游艇别墅项目船闸工程为例,从设计的角度对船闸围堰的总体布置、结构形式以及防渗技术进行重点研究.结合围堰所处的深厚淤泥地质条件,从结构安全、经济合理、拆除便利、就地取材等方面综合考虑,选取2种断面型式综合比较,推荐采用抛石挤淤堤+堤后防渗墙的方案,丰富了围堰的结构设计类型,并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马驰 《路基工程》2021,(5):170-174
依托某填海场地基坑工程,分析预留基坑的难点,提出了基坑和海堤相结合的新型围护形式。通过工程分析、有限元计算,对预留基坑的结构形式、受力、变形特点及施工时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式海堤、预留基坑方案合理、可行;节约了工期和造价,且能更有效地利用地下空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顶管法已成为城市管线建设和改造的主要手段,特别在沿江、沿海地区进行顶管施工不可避免地要穿越海堤,施工期确保海堤安全,保证其结构稳定性及防洪御潮功能是非常关键的。为保证海堤工程安全,顶管施工应对工程进行现场沉降监测,分析海堤产生沉降的原因,过大的沉降要研究海堤的加固补救措施,提出适用的施工方案对其进行加固补救,对比加固前后的沉降数据,验证加固措施的可行性。研究成果对类似的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江海直达船首部砰击引起的鞭击振动进行了仿真分析,采用瞬态动力学模态分析法,计算过程中考虑附连水的作用。分析参数有砰击压力峰值和连续砰击次数,对比分析仿真结果,得出不同压力峰值和连续砰击次数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16.
提出了基于自动深度学习(AutoDL)算法和多目标优化算法的结合可实现数据驱动的姿态偏差控制指导,用于盾构掘进姿态的预测与控制,以解决现有盾构掘进姿态预测中所面临的执行难度高、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可用于自动精准地预测盾构掘进姿态随着工程进展的动态变化趋势,并针对盾构机施工状态执行多目标优化算法,快速自动搜寻最优策略,实时调整合适的盾构操作参数,减少对于现场操作人员经验和主观判断的依赖。以上海市天然气主干管网崇明岛-长兴岛-浦东新区五号沟LNG站管道工程隧道A线工程为例,展示该算法框架的优越性。研究结果有助于降低深度学习进入盾构智能控制领域的门槛,推动智能盾构发展。  相似文献   

17.
挡土墙是一种保证路基与边坡土体稳定的构造物,它的作用是防止路基边坡土体发生位移与崩塌,对挡土墙安全性的研究是工程设计的基础性工作之一。对此,以仰斜式挡土墙为例,结合工程实践建立了分析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挡土墙高度、基础埋深和墙顶填土高度的因素影响。采用理正深基坑6.0软件计算,并对计算结果进行敏感度指标分析;最后总结仰斜式重力挡土墙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18.
徐国建 《城市道桥与防洪》2020,(2):203-205,M0022
针对市政给水等工程中出现的高填方区域,部分挡墙的设计高度超过12 m,甚至达到20~30 m,其自身的稳定、安全在工程设计中至关重要。鉴于实际工程建设中诸多因素的制约和影响,结合山东省某山地净水厂工程实例,围绕生态加筋土挡墙的设计与应用,以传统重力式挡墙为对照,从结构特点、稳定性、经济性、生态性及施工难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分析研究,并总结了生态加筋土挡墙在高填方给水工程中应用的优势,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9.
以某工程立交D、F匝道小半径连续钢箱梁弯桥为例,该桥平面为不规则曲线,介绍其构造特点及空间计算分析方法,采用梁单元及空间板壳单元建模对支反力及强度、刚度等计算并对比分析,供同类桥梁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20.
玻璃纤维(GFRP)筋作为一种新型材料代替钢筋应用到盾构工作井洞门区地下连续墙围护结构中与普通钢筋混凝土地下连续墙相比有其特殊性。该文主要介绍了上海长江隧道工程长兴岛工作井监理工程师在含玻璃纤维筋的地下连续墙的施工过程中的质量与安全控制要点,为提高类似工程的监理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