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0 毫秒
1.
以贵州省沿河至德江高速公路二标龙家岩滑坡为研究对象,对该滑坡治理全过程中动态设计过程进行分析及研究。结果表明,滑坡治理是一个动态复杂的系统过程,为了避免地质信息隐蔽性和影响因素多样性所导致的前期勘察工作不足及设计方案不合理,应采用动态设计法对滑坡治理全过程进行控制。总结了龙家岩滑坡勘察设计及施工工作中的不足,提出了相应处治措施。滑坡监测是动态设计的核心,快速决策及变更设计是动态设计的关键性技术,基于动态设计法过程控制能实现滑坡最优化的治理效果。  相似文献   

2.
叙大铁路佘家坡隧道洞口滑坡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叙大铁路佘家坡隧道洞口滑坡为一牵引式滑坡,严重威胁着佘家坡隧道的安全。在治理滑坡的过程中,通过滑坡成因及稳定性的分析,设计中采用了滑坡坡脚回填反压、滑坡下部设置抗滑桩、滑坡中部高陡边坡设置锚杆框架梁护坡和滑坡外侧设置环形截水沟,引排地表水等综合治理措施,有效地增加了滑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山区修建高速公路时,由于地质情况复杂容易引发滑坡,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乃至人员伤亡,因此滑坡处置方案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重视。该文以云南省东南部某高速公路巨型滑坡治理工程为例,分析巨型滑坡形成的过程和原因,再结合地形地质和坡面开挖前后的状态,反演试算确定滑坡稳定性分析参数,最后根据设计坡面剩余下滑力的计算结果拟定了综合治理措施。工后监测资料表明:采取的综合工程治理措施可行、可靠和有效。  相似文献   

4.
刘齐军 《中外公路》2012,32(4):59-62
针对贵州省思南至剑河高速公路石阡互通A匝道斜坡高填方软土地基滑坡,分析其成因及稳定性。对滑坡深层位移进行监测,确定滑动面。依据监测结果,对滑坡采用换土填石、抗滑桩支挡和排水等技术措施进行综合治理。结果证明:该治理措施十分有效,可为山区高速公路类似工程监测、设计、治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含软弱夹层的顺层陡坡率岩质边坡的失稳机制分析及治理是公路工程中的难点问题,针对某高速公路中岩质路堑边坡滑坡,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边坡滑坡的过程进行反演、基于强度折减理论对该滑坡的治理措施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 表明:边坡开挖产生的陡坡率引起卸荷拉张裂隙发育,进而导致前缘岩体崩塌是滑坡诱发阶段,后缘岩体沿顺层软弱夹层滑动是滑坡的发展阶段;滑坡治理设计的卸载、坡脚锚固及前缘反压等措施有效,可为类似含软弱夹层的顺层陡坡率滑坡治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滑坡岩土工程监测技术作为一种保证施工安全及检测治理效果的手段,越来越受到广大岩土工作者的重视.详细介绍了监测技术在某滑坡治理过程中的应用,有效保证了该滑坡治理过程的安全,也证明了该滑坡的治理设计措施是安全可靠的.  相似文献   

7.
骡坪隧道洞口山体边坡因暴雨影响出现裂缝,沿隧道顶上方横向贯通发生滑坡,通过地质勘探研究工程地质条件,分析滑坡变形特征及变形原因,使用勘查数据进行滑坡稳定性分析,并确定了治理措施。结果表明:斜坡治理前,天然工况和降雨工况下滑坡的安全系数分别为1.167,1.025;采用削坡、坡体注浆、锚索框架等治理措施后,山体滑坡在天然工况和降雨工况下的安全系数分别为1.360,1.210,降低了边坡地下水位,减小了渗水压力,改善了边坡稳定条件,提高了边坡稳定性,达到设计安全要求。  相似文献   

8.
向家坡滑坡的动态治理与滑坡结构剖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于贵 《路基工程》2010,(4):262-264
向家坡滑坡属大型复杂滑坡,自1998年至2003年间历经多次整治,均未达到预期效果。2004年滑坡发生变形后,再次进行勘察设计和工程整治。文中通过对滑坡的结构和地下水作用进行分析、研究,剖析了这一大型复杂滑坡的坡体结构,并提出了治理工程措施,取得了成功。  相似文献   

9.
滑坡灾害是山区公路的常见病害,致使公路设施遭受损失,严重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云南省昭通市柿凤公路K18处滑坡规模大,地形地质情况复杂,治理非常困难。结合地质详勘资料,对该滑坡成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处治设计措施,可供类似地区滑坡处治设计与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0.
张青波 《路基工程》2016,(6):212-217
以某高速铁路车站路堑边坡滑坡整治工程为依托,对滑坡成因、发展及治理措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滑坡产生是多种不利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滑动面参数的试验值偏大,设计时应采用反算值;坡脚回填反压配合截排水措施可有效控制滑坡体进一步变形;给出了采用双排抗滑桩进行支挡,放缓坡率进行清方减载,加强防护,完善防排水,制定监测方案的综合治理体系,治理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1.
燕官公路K102滑坡变形特征及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K102滑坡位于青海省燕官公路,为一大型堆积层老滑坡,具多级、多条的滑动特征,属牵引式滑坡。文中主要对老滑坡中局部复活的滑体即#1,#2滑坡的变形特征及其机理进行分析,阐明两个滑坡均具浅、中和深三层滑带,有多级滑坡后缘,滑体物质含水量较高,为高含水地段滑坡。最后提出了整治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2.
刘凯  李群 《路基工程》2019,(2):139-143
针对云南某高速公路路堤滑坡,从地形、地质、地下水和人为因素等方面分析了该滑坡形成的原因及稳定性,并对该滑坡的基本特征提出了4个治理方案进行比选。考虑路堤填料料源较少,在节约造价和不新增取土场的前提下,根据滑坡地形,从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弃土反压,同时做好截、排水措施,达到了滑坡治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以滴水岩滑坡为例,对其环境地质条件、类型、性质,滑坡形成机制,以及在汶川大地震作用下滴水岩滑坡复活变形的机理进行分析。地震对滑坡的影响主要是使滑坡体内部发生局部的不利重新组合。为整治滑坡提出了综合措施,保证了工程安全。基于地震与滑坡关系的复杂性,建议针对铁路等国家基础设施酌情提高抗震设防等级。  相似文献   

14.
兰州市某滑坡为一巨型切层岩石老滑坡,规模较大,具多级、多条和多次滑动的特征。对滑坡的成因、特征、安全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将滑坡分为前后两级分别采取防治措施。根据滑坡具体情况,决定采用普通抗滑桩、预应力锚索抗滑桩、锚索框架、截排水沟、陷穴回填等措施进行防治,以确保滑体的稳定。  相似文献   

15.
邱洪 《路基工程》2012,(3):173-176
结合三峡库区重庆市开县渠口镇滑坡的工程实例,分析了滑坡的基本特征、影响因素,计算并分析了滑坡的稳定性,提出了该滑坡的治理措施。结果表明,滑坡在三峡水库蓄水前整体是稳定的;在三峡水库蓄水后,滑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考虑库水位和暴雨时,处于基本或不稳定状态;该滑坡按两期进行分期治理,一期工程为滑坡监测、排水、封闭裂隙与灌浆护岸相结合,二期工程为抗滑桩、削坡减载与回填反压相结合。  相似文献   

16.
周训华 《路基工程》2011,(5):178-180,183
贵州山区高速公路建设中出现的滑坡主要有破碎岩体滑坡、堆积体滑坡、基岩顺层滑坡、填方路基滑坡等。介绍了不同地质条件下工程建设产生的滑坡类型、规模及影响,分析了滑坡的诱发因素,阐述了勘察设计过程中的重点和难点,以及采取的处治措施等。  相似文献   

17.
赵杰  廖小平 《路基工程》2012,(6):122-126
介绍了箭丰尾滑坡灾害,分析了箭丰尾所在区域的地质环境。根据滑坡发生、发展和前期治理过程以及滑坡的动态变形监测的结果:工程活动是触发箭丰尾山体滑坡的主因,地下水活动及强降水为诱因。针对滑坡的病害特征进行稳定性分析和滑坡推力计算,遵循“一次根治,不留后患”的原则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措施,后期的监测结果显示坡体已稳定。  相似文献   

18.
重庆市万州区上海大道末端滑坡近期由于后缘修建路堤而回填加载,发生变形破坏,对前缘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准确判断该滑坡的稳定性,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对该滑坡的成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天然和暴雨两种工况下的稳定性进行了评价,得出:滑坡在天然状态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在暴雨条件下处于不稳定状态,地质灾害危险性大。对此,提出了回填反压、完善截排水系统、裂缝回填等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9.
刘博峰  梁玺  周坤 《路基工程》2021,(2):231-236
针对湖北省谷城至竹溪高速公路ZK174+730~ZK175+110段修建期间边坡出现滑坡,结合地质调绘及勘察,查清了滑坡的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了滑坡的变形发育破坏特征和成因机理。通过稳定性计算表明:该边坡在天然状态下处于稳定状态,在降雨状态下为不稳定状态;采取治理措施后,保证了该边坡的稳定。  相似文献   

20.
思南东互通管理区滑坡发生后,进行了多种手段的地质勘察工作,但勘察结果似有多处矛盾,难以对这一危害巨大的滑坡做出准确定性和评价。对此,全面分析了该滑坡的变形机理,指出看似矛盾的数据其实是该滑坡变形过程和机理的真实反映,是掌握该滑坡特点的基础资料。分析结果证明:在分析滑坡变形机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治理滑坡的措施,治理结果表明,治理措施取得了明显效果。研究成果对同类型滑坡的勘察评价及治理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