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哈大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保护简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哈大线接触网保护的组成模块及各模块的工作原理 ,结合哈大线运行的实践经验 ,阐述哈大线接触网保护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哈大线电气化牵引供电系统自2001年正式开通运营以来,在分相处接触网曾发生多次烧损,造成接触网塌网,不仅给牵引供电接触网造成了损失,还严重干扰了运输秩序,给国家造成了严重损失。下面结合哈大线牵引供电特点,对事故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3.
哈大线电气化工程不仅引进德国的先进技术和材料设备,而且还消化吸收德国的施工组织管理经验.本文介绍哈大电化工程接触网程序化施工组织管理模式的主要内容和主要优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了哈大线电气化工程的牵引供电、接触网、远动系统以及技术软件的情况与体会。  相似文献   

5.
朱飞雄 《中国铁路》2003,(3):40-42,48
通过借鉴和消化吸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和施工管理经验,中铁电气化局在哈大线Re200C接触网施工中采用了许多新颖的技术和管理方法,本文介绍这些管理模式、施工特点、质量检测方法和施工允许偏差等。  相似文献   

6.
哈大线牵引供电设计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哈尔滨—大连电气化改造工程项目利用德国政府贷款,系统引进德国电气化铁路技术、设备和管理方式,这是我国铁路电气化建设的首例。作为引进项目,牵引供电系统的整体性、相关性.目的性和环境适用性等基本特征应融于或服从于哈大线铁路运输大系统之中。文中介绍了哈大线牵引供电系统设计对外部环境的适应和系统内部诸如供电规划、牵引变电所、接触网、SCADA和运营维修管理之间协调配合的一致性等内容。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哈大线电气化运营以来在运行方式、接触网、分段绝缘器方面存在的设计、施工和设备问题,并就运营管理提出了增加区间故障值班工区和对设备实行“动态修”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于孔峰 《电气化铁道》2003,(4):14-15,30
本文介绍了德国电气化铁道的维修规范,哈尔滨铁路局在哈大线运营实践中对其进行了修改与补充,制定了符合我国国情的“Re200C/Re100C接触网维修管理办法”,使日常维护工作有了指导性规范。  相似文献   

9.
介绍哈大线引进的Re200C(C表示China)接触网系统的主要技术特点,总结了试验段的施工方法。对存在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0.
广深线的接触网软横跨未采用张力补偿器,当温度骤降超过15℃时,其支持的接触线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由于上下部位定绳初始张力的增大使支柱的角钢弯曲,而哈大线Re200C接触网软横跨采用了张力补偿器保证了软横跨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1.
对哈大线接触网锚段关节的设计特点进行简要分析,提出了我国电气化铁路接触网锚段关节设计存在的问题和改造方案。通过论证后指出,我国既有线已采用的3跨、4跨锚段关节稍加改造,即可满足列车2 0 0km/h运行速度需要  相似文献   

12.
接触网在道岔处设计是接触网设计的重点和难点,电力机车或电动车组高速、安全、受流质量良好地通过道岔区一直是接触网设计追求的目标。本文对哈大线Re200C接触网在道岔处的设计方法、设计原则,平立面布置、悬挂支持装置、定位器选型等做了全面的介绍,为时速200 km以下既有线电气化改造和新建电气化线路的道岔区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随着我国高速度接触网的发展,跨线桥下传统的施工方法已极不适应高标准要求。本文通过秦沈线、哈大线的实践,总结浅析了新旧施工方法的技术原理并提出改进设想。  相似文献   

14.
哈大线220KV牵引变电所采用的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中德联合设计的哈大线220KV牵引变电所采用的新技术;综合自动化系统、回流柜、自动控制温度、湿度及压力系统、接触网的自检功能、全球定位系统以及220KV与25KV侧的钢结构。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哈大线牵引变电所当地综合自动化控制系统中变电所220 kV侧系统自动转换、接触网线路自动检测和变电所馈线反向电压自动检测3种自动控制功能,分析了其基本原理、工作过程及应用情况和取得的效益.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哈大线Re200C接触网定位装置的设计特点,施工方法,定位器的动态抬升,受力状况和定位器坡度的检测方法。并给出了在各种线路外轨超高的情况下Re200C接触网的定位器最大坡度值。  相似文献   

17.
通常情况下软横跨应用在行车速度不大于 16 0 km/ h的电化区段 ,本文结合广深线及哈大线 Re2 0 0 c接触网软横跨的结构特点 ,对影响软横跨稳定性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观点及解决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从哈大线接触网设备特点、供电原理入手,分析当电力机车途停于分相区时的救援组织措施,提出向分相区内送电的快速救援办法,并进行可行性研究,从而减少非正常情况对列车运行组织的影响,提高运输效率,确保运输及供电系统的绝对安全。  相似文献   

19.
2007年7月20日和9月18日京广线郑州铁路局管内先后发生两起接触悬挂非工作支接触线在软横跨定位处断线事故。这两起事故断线情形基本类似,均发生在接触线非工作支下锚通过软横跨时用夹环悬吊处。该悬吊方式在我国既有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中广泛采用,事故暴露出该设计方案存在安全隐患。本文对这两起断线故障进行原因分析,结合哈大线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设计提出改进方案。  相似文献   

20.
高金星 《西铁科技》2005,(4):4-6,10
1引言 随着我国铁路跨越式发展,近年来加紧了对提速区段的电气化改造。到目前为止,我国现有的电气化铁路接触网标准,只能适应120km/h以下的速度要求。对超过120km/h及以上的电气化接触网的有关标准尚未明确统一。兰武二线的设计时速为≤160km/h,主要是参考哈大线电气化改造中所引进的德国Re200型电气化技术标准。本文着重分析兰武二线电化改造中锚段关节的选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