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中介绍了一种新的手伸及界面模板的开发方法。以CATIA知识工程的相关技术为基础,结合编程语言对CATIA进行二次开发得到手伸及界面模板。该模板利用参数化设计使驾驶室尺寸因子G自动随车型参数变化,通过编程来控制手伸及界面的自动选择,同时利用TXT文件来转换SAEJ287中的数据。该模板极大的提高了手伸及界面校核的效率,为设计人员提供了一套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文中介绍了一种新的手伸及界面模板的开发方法.以CATIA知识工程的相关技术为基础,结合编程语言对CATIA进行二次开发得到手伸及界面模板.该模板利用参数化设计使驾驶室尺寸因子G自动随车型参数变化,通过编程来控制手伸及界面的自动选择,同时利用TXT文件来转换SAE J287中的数据.该模板极大的提高了手伸及界面校核的效率,为设计人员提供了一套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阐述了利用UG创建手伸及界面的不足及如何运用CATIA创建符合SAE J 287标准且优于UG的驾驶员手伸及界面校核模板。  相似文献   

4.
考虑驾驶员系三点式安全带,根据运动学、驾驶舒适性和车辆安全性建立了基于铰链转动极限的4自由度手臂运动学模型,提出了雅克比奇异性的奇异表面的识别方法,并得出了系三点式安伞带驾驶员手伸及界面的解析解,利用可视化技术对驾驶员手伸及界面进行了可视化处理。  相似文献   

5.
根据中国人体尺寸和驾驶习惯,利用PATAC自主开发的HVI多功能试验评估系统,进行了中控屏区域的驾驶员手伸及性研究,得到了适用于本土汽车开发项目的手伸及区域限制面。通过与SAE J287标准的对比,文中舒适性区域标准能够真实反映中国区域客户需求,对本土整车开发中中控屏的合理布置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人体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回顾了一些关于人体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有应用意义的研究成果,如驾驶员眼椭圆、三维H点人体模型及驾驶员手伸及界面等。意在说明人体因素在汽车设计中的重要意义,进而提出人体工程学在汽车设计中的研究内容以及开展我国汽车人体工程学应用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汽车开发设计中人机工程主要研究使用者、作业者及A/S维护人员等的"人-车-环境"关系,力求整体"人-车-环境系统"的性能达到最优状态,从而给人创建安全、健康、舒适、高效的环境。本文介绍的手伸及性是人机工程中评价操作性的重要指标,是整车总布置设计的重要的一部分。为提高人机工程设计的实效性,基于SAE[1]-[2]和CATIA构建参数化模型,通过更新手伸及性相关的参数,以获取新的手伸及界面,从而有效提高整车开发质量,缩短总布置设计及校核的周期;同时为确保车辆开发设计所引用手伸及界面更符合本地化需求,提出一种评价手伸及性、量化分析并构建手伸及界面的全新理论。  相似文献   

8.
(上接2006-8期) 驾驶室悬架系统驾驶室悬架系统的作用主要是连接驾驶室与车架,同时衰减由车架传递给驾驶室的振动,进一步提高商用汽车的行驶舒适性,减轻了驾驶员的精神负担,提高了驾驶员的工作能力,提高了行  相似文献   

9.
驾驶员安全可靠性多因素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影响驾驶员安全可靠性的身心因素很多,研究中对22项指标进行分析,将有关指标合并,归纳为6种主因子:第一主因子相关变量5种,反映驾驶员的反应能力;第二主因子相关变量4种,反映中枢神经系统的平衡控制能力;第三主因子相关变量5种,反映驾驶员视觉功能;第四主因子相关变量4种,反映注意综合品质;第五主因子相关变量3种,反映驾驶员速度判断能力;第六主因子为驾驶员听觉能力。基于主因子分析进一步整合,建立驾驶员安全可靠性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驾驶员腰部的肌肉力、关节力等负载与驾驶舒适性密切相关,但难以直接测量。本文中建立了驾驶员肌肉骨骼生物力学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Matlab-OpenSim联合仿真的驾驶员与座椅界面接触力和摩擦力计算求解方法,并通过人椅接触压力测试和接触界面摩擦力与腰椎关节压力仿真对上述模型和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本文中提出的驾驶员肌肉骨骼生物力学模型和人椅界面接触负载的计算方法可有效解决行驶工况下驾驶员腰部负载的定量评估问题,对驾驶室空间布局和舒适性设计具有重要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对于驾驶员而言,人类工程学特性涉及到许多方面:易于进出驾驶室,驾驶室舒适性,驾驶员工作负荷,驾驶员视野,驾驶员安全性,驾驶室乘坐平顺性等。欧洲载货车制造商十分重视人类工程学特性对驾驶员的作用,近20年来,美国载货车制造商开始奋力追赶,并为用户作出了充分的补偿。  相似文献   

12.
一、序言汽车驾驶室的隔热防震消声密封问题是影响汽车质量的重要问题之一。红岩261军用越野汽车有一次在云南西双版纳试车,经测试,驾驶员座旁加油踏板处的温度高达76℃,驾驶室顶盖也高达驾驶员无法坚持工作。驾驶室闷热的原因是由于发动机罩、驾驶室的隔热不好、密封差、发动机放出的热气传散进室内。解决这个问题除了改进产品设计外,加上必要的隔热、防震、消声、密封材料也是途径之一。当前国外汽车驾驶室上普遍采用了泡沫塑  相似文献   

13.
本文提出了一种驾驶员手伸界面模板库的创建和调用方法。在CATIA V5环境下,利用其知识工程模块,结合简单的编程,创建参数化的且符合SAE标准的驾驶员手伸界面,并生成模板库。在以后的设计中调用模板,手伸界面可根据输入的总布置参数自动变化。该模板的创建和使用可大幅降低设计的重复性、提高效率,也为设计人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摘要:  相似文献   

14.
占建云  郑晋军 《汽车科技》2002,(5):18-20,23
每一款新车型的问世都离不开车身总布置设计和它的设计工具。车身总布置设计工具的归纳和研究对轿车车身总布置设计有重要意义,介绍了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工具人体模型、眼椭圆、头廓包络线、手伸及界面的最新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5.
山猫 《摩托车》2007,(6):52-53
春暖花开时节骑摩托车出门是一件惬意的事情,但骑行者可能会遇到风沙.狂风吹打着驾驶员的手和脸,让人防不胜防,严重时会带来意外伤害.这主要是因为这个时节气候还不很稳定的缘故。而且.我们国家有许多城镇、街道两侧都植有杨树.春天季节.漫天杨絮飞舞.摩托车不像汽车有驾驶室.驾驶员眼前飞扬的杨絮或灰尘除了能被吸入鼻腔外.还对人的视线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16.
随着我国汽车领域的蓬勃发展和汽车技术的日趋成熟,消费者逐步要求提高汽车产业中对汽车内部结构设计方面,而决定该设计的优良首先必须要确定好H点。H点是在汽车内部结构设计中的关键参考点,是汽车内部尤其是驾驶室设计的基准点。H点的位置决定了驾驶员身体各关节、视野手伸等部分在驾驶室中的位置,继而决定了驾驶员的操作舒适性、灵活性和安全性等。文章系统地总结了H点的含义,介绍了国内汽车领域H点的发展历程,简述现阶段最有代表性的H点的确定方法,并从人机工程学的角度出发,得出了未来H点的整体设计思路。整体的设计思路将多种H点的测量方法进行对比分析评价,综合定位H点的实际用途。  相似文献   

17.
每一款新车型的问世都离不开车身总布置设计和它的设计工具.车身总布置设计工具的归纳和研究对轿车车身总布置设计有重要意义.介绍了汽车车身总布置设计工具人体模型、眼椭圆、头廓包络线、手伸及界面的最新研究情况.  相似文献   

18.
新型全浮式驾驶室空气悬架在重型汽车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重型车技术的不断升级,如何提高驾驶员的乘坐舒适性、减轻驾驶员的疲劳强度、提高车辆的安全性已经成为设计者考虑的重要因素。目前,在欧洲重型汽车上已经广泛采用了包含空气弹簧的空气悬架和全四点振动悬置的新方法。本文介绍一种新的驾驶室悬架形式——新型全浮式驾驶室空气悬架,并通过仿真分析说明了这种新悬架的优势。与传统驾驶室悬架比较,该悬架不仅可有效提高驾驶员的乘坐舒适性,而且可提高驾驶室的碰撞安全性及减小驾驶室悬置点的动载荷。重型汽车悬架系统是一个复杂的⑸允许驾驶室有一定的倾斜(驾驶室在发动机上,货车独有的特…  相似文献   

19.
DFL4181A1采用环绕式仪表台驾驶室。人体工程学设计,操控方便,大大降低驾驶员的疲劳强度。环绕式仪表台驾驶室按其结构大致可分为:驾驶员操控区。乘客座椅区和卧铺休息区。  相似文献   

20.
为验证某款高顶驾驶室顶部强度和生存空间是否满足相关法规要求,对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和假人模型,进行了驾驶室顶部强度的试验仿真,获得了驾驶室变形情况和驾驶员生存空间变化情况。仿真结果和实车试验结果对比分析表明,两者吻合良好,且该高顶驾驶室能够满足GB 26512-2011顶部强度试验要求并能够保证驾驶员的生存空间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