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6 毫秒
1.
结合项目实例,从基坑降水方案的设计优化、降水工艺、降水流程、降水运行、降水分区等方面进行研究,详细阐述了真空小深井降水施工技术在超大面积浅基坑万面的应用,为类似工程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
根据西安地铁北关车站施工要求,结合北关附近黄土地质情况,对地铁车站深大基坑施工降水进行理论计算,确定降水方案设计。施工过程中结合实际情况对降水效果进行了认真分析,确定了影响降水效果的因素和应采取的相关措施,不断修正降水方案,对以后类似工程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坑降水对周边环境影响是基坑开挖普遍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在复杂地质环境下的超深基坑开挖工程更为突出。本文结合珠江三角洲水资源配置项目,结合其工程水文地质条件,通过现场监测和理论分析手段,对工作井施工过程中和施工完成后周边地下水位、周边建筑物沉降进行监测,基于监测数据揭示工作井施工过程中水位变化、周边地表沉降规律,并对导致周边土体沉降突发的主要因素进行判别分析,最后给出降水引起周边建筑物沉降值的计算方法,以期为类似工程提供技术和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4.
研究目的:通过对西安地铁黄土隧道施工采取的施工方法和措施及通过F3地裂缝穿越施工竖井出现涌水的处治,总结出一套合理、安全可行的施工处理方法,确保竖井和地铁隧道施工安全,为类似工程积累经验。研究结论:通过采用竖井外施做旋喷桩技术,使地下水和地裂缝涌水绕旋喷桩隔水帷幕外通过,同时采用竖井内注浆加固堵水、井内降水、分部开挖、向下外插花管注浆、竖井底混凝土封底,超前引排地下水及隧道内降水等措施,有效克服了黄土地区富水夹砂地层竖井和隧道施工涌水的难题。  相似文献   

5.
北京地铁10号线奥森区间降水方案选择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水是地铁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安全施工的保障,结合北京地铁10号线奥森段降水工程实践,探讨了有多层地下水的情况下降水工程方案的选择,地下水监测及沉降监测等施工技术,可对类似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湿陷性黄土地区地铁车站深基坑降水施工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西安地铁2号线北关车站工程实例,重点介绍湿陷性黄土地区地铁车站深基坑降水措施以及降水半径、降水漏斗、渗透系数的合理选择,使基坑开挖过程中桩间无坍塌,最终达到无水作业,保证了基坑开挖速度、工期和开挖过程中的安全.  相似文献   

7.
深基坑施工中的深井井点降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登华 《铁道建筑》2002,(11):33-35
珠海明星大厦深基坑开挖施工中采用了深井井点降水作业,有效地支持了基坑开挖和地下层工程的施工,文中介绍了深井井点降水作业的施工方法、保证措施。  相似文献   

8.
研究目的:结合杭州地铁2~#线人民广场站深基坑降水的工程实践,采用三维渗流模型模拟基坑内外渗流场,选用有效的降水设计方案,保证基坑开挖期间安全,并对承压水降压风险和地面沉降进行分析,为类似工程积累宝贵的经验。研究结论:(1)降水工程的专业性强,地域性非常明显,类似工程经验非常重要;(2)钱塘江两岸分布着复杂深厚的第四纪松散沉积层,其间发育有多层厚度较大的孔隙承压含水层,各含水层之间发生强烈的水力联系,构成了一个复合含水层系统,具有极高的承压水位,大大加大了深基坑降水的难度;(3)在深基坑的降水设计中,必须将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和基坑的围护体系结合起来,选取合理的水文参数,进行详细的三维渗流分析,才能保证降水方案的合理、有效;(4)降水运行必须严格执行设计方案中的运行要求,尽可能减少承压水位降深,进而有效控制坑边路面沉降量,确保周围建筑物的安全;(5)实践证明,该方法正确、可靠,是复杂深厚第四纪松散沉积层地区承压水深基坑降水设计的良好手段。  相似文献   

9.
港珠澳大桥连接线拱北隧道陆域明挖段全长1 229.895 m,宽度20.7~32.6 m,深度26.7~1.9 m,为典型的狭长且深度差异大的基坑工程。针对基坑及周边环境特点,随着基坑深度的增加,依次采用拉森Ⅳ型钢板桩、SMW密插桩、600~1 200 mm地下连续墙等围护结构。通过对陆域明挖段典型断面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得出了基坑施工对围护结构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形式。监测结果表明,采用信息化施工的监测手段,能够及时解决发现的险情,确保基坑工程的安全。  相似文献   

10.
在深大基坑施工过程中,地下水是影响深大基坑稳定性较为关键的因素,若处理不当极易引发深大基坑施工安全事故。目前,富水地质的大型基坑工程的降水设计及工艺要求严格,应用较少,因此需进行深入研究。依托昆明轨道交通4号线火车北站深大基坑的工程实例,结合车站周边水文地质特征,设计坑内降水井降水、坑外布置备用井的降水方案,并采用VisualModflow数值模拟软件对基坑降水方案进行模拟验算。计算结果表明:该降水方案能够满足基坑降水要求,同时基坑降水引起周边地表沉降在允许安全范围以内。同时,经现场监测数据进一步验证,火车北站基坑开挖期间,地下水位变化较为稳定,周边地表沉降符合规范要求。该降水方案对类似深大基坑降水设计具有借鉴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北京地铁10号线角门西站明挖基坑深达30m,主体结构内有2层潜水,地质为砂卵石,透水性很好,每天涌水量达100000m3,施工降水难度很大。文章结合该工程降水施工实践,对工程地质和水文情况进行分析,提出降排水方案及配套的措施。并对方案执行情况及对实施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加以分析,制定解决方案,以期与同行探讨,供类似工程借鉴。  相似文献   

12.
针对西安地铁黄土地层深基坑降水的特殊性要求和特殊作用,在综合分析各种降水方案的基础上,选择坑外深管井降水方案,并对基坑涌水量计算公式和参数进行了比选。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在同一个地铁车站深基坑针对不同的区段给出了不同的降水井布置形式,取得了较好的降水效果。并指出了黄土地区降水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相似文献   

13.
结合常熟电厂东线取水隧道修复工程在江面进行深井降水的工程实例,详细介绍了深井构造、降水井布置、施工工艺及降水运行管理措施等,通过采取大吨位施工船舶、避开恶劣气候、降水井外侧施工大直径套管、加强降水监测等措施,克服了在江面进行深井降水作业停留时间长、潮汐及气候影响因素大、降水井止水困难等难题。实践表明,采用深井降水可降低隧道内外水压差、释放江底地层内可能存在的沼气、避免了抽出隧道内积水后在修复过程中再次出现流砂突涌现象,从而为后续冻结法临时封堵墙的施工奠定了基础。本项目江面深井降水的成功实践,可为今后类似工程的施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结合西安地铁二号线基坑施工情况,介绍了测斜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说明了基坑支护结构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对二号线的暗挖竖井围护桩土体进行侧向变形监测,并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以提前发现危险,预判工程的安全,防止工程事故的发生,并利用监测的结果指导施工,确保施工安全顺利.通过测斜技术在西安地铁二号线暗挖竖井中的具体应用,证实了测斜技术在基坑变形监测中具有良好的优越性,并提出如果采用综合测量手段,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相似文献   

15.
西安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规律FLAC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目的:西安是西北黄土地区第一个修建地铁的城市,地铁车站深基坑的开挖平面尺寸大、基坑暴露时间长、基坑变形控制等级高,西安又处于特殊的黄土地区,基坑壁岩土体主要为黄土及黄土状土,上部具有湿陷性,与国内外已开挖建成的地铁车站的城市的地质差异较大,车站深基坑围护设计可借鉴的经验较少。因此,急需开展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规律研究,为西安地铁其它车站深基坑围护结构设计与优化提供帮助。研究结论:以西安地铁2号线北大街车站深基坑工程为背景,建立了深基坑围护结构施工过程FLAC模拟计算模型,制定了车站深基坑施工监测方案,分析了围护桩的变形、钢支撑轴力变化和锚索受力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桩体位移是围护结构变形特性的直接反映,而钢支撑和锚索对深基坑变形有明显的限制作用。计算结果和监测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6.
黄土地区地铁车站深基坑变形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黄土地区地铁车站深基坑的工程环境和施工要求,制定深基坑围护和变形的监测方案,对变形规律进行现场监测,确保地铁车站的安全施工。重点分析围护桩体的水平变形、钢支撑轴力的变化规律、基坑周围地表沉降以及地下水位变化情况,为以后类似工程的信息化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某基坑桩锚支护结构监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长沙市某深基坑桩锚支护结构的特点及其周边环境,制定了有针对性的监测方案.重点对基坑深部水平位移、周边建筑沉降进行了跟踪监测.结果表明,深部水平位移随开挖深度表现出2种不同特性:浅部开挖时变形曲线近似呈直线形,最大位移在桩项.深部开挖时变形曲线近似呈抛物线形,最大位移在距桩顶5~7m处,变形还受锚索张拉情况等因素影响;建筑物的沉降表现出明显的时效性和空间效应,还与基坑开挖速度以及锚索设置时间等因素有关.监测信息为优化施工方案和合理组织施工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确保了基坑工程的施工质量以及施工期间周边建筑的安全,对类似工程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西安市地铁一号线沪河车站采用明挖法施工,基坑围护采用地下连续墙支护方案,同时作为基坑止水帷幕。根据该工程实践,详细介绍了地铁车站深基坑带止水帷幕的坑内降水的方案设计、施工方法、后期降水井处理,可为类似工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结合太原晋祠隧道主体明挖基坑标准段深13 m,地质上层为杂填土和黄土状土、下层为砂层、砂层自稳性差,基坑施工时确保围护结构自稳性是难点的实际情况,介绍了降水井和基坑围护施工工艺,并对降水井设计、施工和地面沉降结果进行了详细阐述,对类似工程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西安地铁一号线开远门站工程施工为例,详细介绍了在富水砂层中如何进行深基坑降水施工,重点说明了该工程深基坑降水的措施和效果,以期对今后类似地下工程的施工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