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文章分析了双横臂扭杆弹簧前独立悬架,在给出正确的前轮定位参数后,如何保证定位参数的稳定性。通过对样车的悬架下横臂前悬高度的调整和试验论证,找到了解决扭杆弹簧刚度影响前轮定位稳定性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2.
设计了一种四轮独立转向、独立驱动的电动轿车独立悬架,该悬架采用双横臂、扭杆弹簧结构.将导向机构简化为几何模型,根据该几何模型在ADAMS软件中建立参数化模型,以车轮定位参数及汽车侧倾中心为评价目标,对悬架导向机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制造出的样机符合设计要求.提出了悬架扭杆弹簧的设计方法,并验证了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3.
本章分析了双横臂扭杆弹簧前独悬架,在给出正确的前轮定位参数后,如何保证定位参数的稳定性,通过对样车悬架下横臂前悬高度的调整和试验论证,找到了解决扭杆弹簧刚度影响前轮定位稳定性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4.
文中分析轮距变化引起轮胎磨损、操稳性变差的机理,提出解决措施.根据双横臂独立悬架运动学和动力学结构,推导出轮距变化的数学公式.计算实例悬架的轮距变化量,在软件ADAMS中建立简化的悬架模型,仿真分析和优化独立悬架的轮距变化量.  相似文献   

5.
双横臂扭杆悬架的特性分析及设计计算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采用复数法分析了双横臂扭杆悬架的运动特性,并建立了整套设计计算方法,其中包括主销内倾角、车轮外倾角、轮距、悬架中心和侧倾中心以及悬架刚度等参数随车轮载荷变化的关系特性。  相似文献   

6.
应用ADAMS软件,建立双横臂独立前悬架的多体运动学参数化模型,并对前轮定位参数变化特性进行了仿真分析。利用ADAMS软件,选择合理的参数变化曲线是双横臂独立悬架设计的必要手段,这种分析方法广泛应用于汽车产品开发流程中。  相似文献   

7.
针对双横臂前独立是架系统,分析了前轮定位参数的正确确定问题.通过对样车NHAQ1035QC的前轮定位参数的调整和试验论证,给出了正确的与双横臂独立悬架系统匹配良好的前轮定位参数.  相似文献   

8.
双横臂双扭杆悬架的特性与计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矢量投影的方法研究了一般双横臂独立悬架的导向杆件运动规律。推导了双横臂双扭杆独立悬架的刚度解析表达式,提出了设计计算此种悬架中的扭杆的原则与基本方法,并进行了实验验证。  相似文献   

9.
悬架采用双横臂式独立悬架结构,主要设计要点是四连杆硬点布置,只有最优的双横臂布置,才能得到最优的悬架系统,使整车在行驶过程中产生最小的轮胎磨损,提高整车的横向稳定性。文章在ADAMS View建立了独立悬架参数化模型,通过设定设计变量,设定目标函数,对目标值求最优解,最终仿真优化出最优的悬架硬点布置。通过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结果较初定的四连杆机构有很大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利用ADAMS建立了某轻型车完整的双横臂独立悬架运动学仿真模型,为反映车辆的真实行驶工况,对左、右车轮测试平台分别创建了随机激励。通过仿真分析,揭示了运动特性参数在悬架运动过程中的变化规律,并对原导向机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优化计算。结果表明,前轮定位参数在优化前、后的变化量较小,均在设计要求的范围内;轮距和前轮侧向滑移量的变化较大,优化后二者都在理想的范围内变动,达到了预期优化目标。  相似文献   

11.
蔡静  袁涌 《天津汽车》2011,(7):25-27
针对扭杆弹簧悬架的设计计算过程繁琐复杂及计算量大的问题,基于扭杆弹簧悬架设计的应用实际,按照布置形式与结构形式的不同进行了扭杆弹簧的设计计算,利用Matlab/GUI模块将设计过程程序化,建立出相应的GUI界面,使设计过程通用化。通过实例运行显示出Matlab软件界面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该方法可以方便地进行重复设计,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为了获得横梁位置、扭力梁长度、初始定位参数这几个因素对整车性能的影响,本文建立了一种简化了的扭力梁式悬架模型,并根据这一模型计算出扭力梁式悬架的定位参数及侧倾中心高度。根据定位参数和侧倾中心高度的变化趋势来合理地选择扭力梁式悬架的设计参数。结果表明,横梁位于扭力梁中部时,定位参数匹配较好;扭力梁长度增加时对侧倾中心高度影响明显;初始外倾角对车辆性能的影响更明显。结论可以为扭力梁式悬架的设计计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基于悬架扭杆弹簧,设计了双联偏置扭杆弹簧助力机构,解决了特种车辆大型渡板的翻转助力问题.在选择机构参数过程中,运用了优化设计方法,编写了优化计算程序.计算和实车试验结果均表明,在助力机构的作用下,单人可完成翻转大型渡板的工作.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汽车设计中,舒适性越来越受到重视,对汽车平顺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使汽车在行驶当中能够获得适当的操控性与舒适性,扭杆弹簧因此被用作汽车悬挂系统中的减振装置,利用弹簧的变形以吸收能量,缓解汽车在行驶时产生的振动和倾斜,在汽车上担负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文章分别介绍汽车悬挂扭杆弹簧的功用特点、结构原理,指出了适用车型,以及扭杆弹簧的加工制造和在车架上的装配要点。  相似文献   

15.
结合轿车扭杆式后桥的等效刚度力学模型、后悬架非对称橡胶衬套的变形耦合特性以及减振器、螺旋弹簧的力学模型,建立轿车扭杆式半独立后悬架的等效动力学模型。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和试验研究,通过对比表明仿真和试验的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6.
独立悬架-电动轮模块的双横臂悬架机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辛波  万钢  余卓平  周平 《汽车工程》2004,26(5):513-515,520
四轮驱动电动汽车采用由轮毂电机、转速传感器、制动盘和双横臂悬架机构组成的结构相同的独立悬架-电动轮模块,可大幅度减少零部件种类,降低制造成本。文中按空间机构理论导出了双横臂悬架导向机构运动分析与设计的基本公式,并研制成简明实用的视窗式分析与设计系统。提出了可完全消除附加转向干涉的非转向轮双横臂悬架导向机构。将这些研究成果具体应用于国内第一台四轮驱动燃料电池微型汽车概念平台“春晖一号”和样车“春晖二号”的研制,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7.
双横臂独立悬架线刚度的非图解法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迥立 《汽车工程》2006,28(8):747-749,782
引入悬架传递比,用非图解法推导双横臂独立悬架线刚度的计算公式,用实例计算并加以讨论。  相似文献   

18.
对某SUV车建立了刚柔耦合整车系统虚拟样机模型,进行了稳态转向特性仿真分析,发现该车具有先不足转向后过多转向的问题,并且中性转向点的侧向加速度值an偏小.通过对悬架刚度、稳定杆刚度的优化设计,解决了该车的过多转向问题,使之具有了适度的不足转向特性,并且使an达到了设计要求.最后对改进前后的方案进行了对比分析及试验验证,说明优化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相似文献   

19.
紧凑型扭杆弹簧悬架是普及型轿车中采用的一种主要的悬架结构形式。它属于纵臂式悬架,只能用于后轮,且不能用于转向轮,因此其定位参数只有车轮前束和外倾角两种。决定后轮定位参数的主要是与纵摆臂中制动鼓定位销轴空间有关的轴和孔的加工精度。对其几何模型和力学模型进行了分析,给出了该悬架车轮定位参数的计算方法,并以某车型为例进行了对比计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