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综合考虑散货船设计面临的结构轻量化需求和纵向舱口围板趾端和舱口角隅容易产生裂纹的问题,以21万t散货船为例,提出一种连续的纵向舱口围板结构设计方案。结合HCSR规范,采用有限元分析方法,研究连续纵向舱口围板对整个主甲板区域重量以及对舱口角隅应力和疲劳的影响,结果表明,连续纵向舱口围板方案在散货船上是可行的,该方案可使整个甲板区减重41.54 t,而且舱口角隅处的应力水平和疲劳强度比传统方案有所改善,应力水平下降4.69%,疲劳寿命提高37.64%。与传统的不连续纵向舱口围板相比,连续纵向舱口围板设计方案可实现散货船结构轻量化,消除了舱口围板趾端疲劳裂纹隐患,降低了舱口角隅应力水平。  相似文献   

2.
某散货船舱口围肘板趾端开裂原因及节点优化方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普星 《船舶工程》2017,39(2):64-68
文章首先分析了某46 000 DWT散货船纵向舱口围端部肘板趾端开裂的原因,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节点优化方案;采用有限元直接计算的分析方法比较了修改前后节点的应力状况,并进行验证;提出了舱口围端部肘板修复时切割、装配和焊接的要求。研究结果为散货船舱口围板高应力区域的节点设计提供了理论和实船验证依据。  相似文献   

3.
正对于开启状态的侧拉式舱盖,船东一般不希望舱盖有任何部分超出船体。由于线型的限制,在目前的散货船设计中,NO.1舱的舱口通常尺寸较其它舱小,造成NO.1舱舱口与其它舱尺寸不同,此时需增设甲板下纵桁材,作为NO.1舱舱口纵向舱口围板的支持  相似文献   

4.
随着舱口围/舱口盖一体化管理技术推进的深入,主甲板舱口精度已难以满足一体化的精度要求,亟须提高对散货船货舱精度的管理。通过制定精细化、全流程和标准化管理措施,提高了舱口精度,实现了货舱精度与一体化精度的有效匹配。  相似文献   

5.
关于大型散货船舱口围趾端的疲劳寿命问题,综合考虑常用的解决方式和建造精度要求,以某180 000 DWT散货船为例,在满足疲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降低肘板的板厚,采用有限元计算方法,通过比较不同的结构设计细节对趾端疲劳结果的影响,最终确定合理参数的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6.
按照CSR BCOT规范(油船和散货船协调共同规范)对某单壳散货船的甲板舱口角隅和纵向舱口围板趾端进行疲劳强度评估及结构形式的多方案比较优化,同时介绍CSR BCOT规范相较之前的CSR-BC规范(散货船共同规范)对散货船甲板舱口角隅强度的影响,供其他结构设计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针对主甲板区域是油船和散货船疲劳评估的重点区域,而规范的疲劳评估方法较为繁琐的问题,针对油船和散货船主甲板区域主要承受纵向应力的疲劳节点,提出基于散货船和油船共同结构规范的疲劳强度简化评估方法,通过在设计初期对"船体梁疲劳剖面模数"或"许用应力集中系数"的控制,使得主甲板构件的疲劳强度能得到基本满足,实船算例验证表明,该方法合理实用,在设计初期可以采用此方法控制船体梁结构尺寸,以避免后期因详细疲劳计算结果不满足规范要求而引起船体构件尺寸等的大量修改。  相似文献   

8.
邱吉廷  吴嘉蒙 《船舶》2015,(Z1):50-56
对于船长小于150 m的散货船,协调版共同结构规范(CSR-H)及散货船共同结构规范(CSR-BC)对双层底主要支撑构件规定了描述性要求。通过力学原理分析规范要求的理论背景,并以某典型散货船为例,对比双层底主要支撑构件按规范描述性要求和有限元评估要求得到的结果差异。在此基础上,对CSR-H关于150 m以下主要支撑构件的描述性规定给出了修改建议,并结合交叉梁系的力学推导和数值计算等,对散货船的主要支撑构件的描述性要求进行建议和计算流程归纳,可指导设计初始阶段确定主要支撑构件的腹板厚度。  相似文献   

9.
《中国船检》2012,(1):I0003-I0003
IACS在2011年6月份颁布了URS21A.该要求适用于除散货船.矿砂船和兼用船以外船舶的钢质风雨密舱口盖和舱口围板,并将于2012年7月1日生效。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建造规范的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1100TEU集装箱船大开口甲板舱口围板进行了变形分析和评估,讨论在船体发生总纵弯曲时,舱口角隅应力集中发生的原因,通过对舱口围板的装焊技术的分析,对原有舱口围板装焊方法提出改进措施,仿真计算结果表明,新型装焊技术对舱口围板处应力分布和变形有极大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