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广东金马大桥牵索挂篮施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马大桥主桥系2×223 m独塔斜拉桥与2×60 m的T构刚接成协作体系,共同组成了(60+283+283+60)m=686 m的主桥跨度.斜拉桥最大双悬臂为对称223 m,斜拉桥主桥为实体边主梁断面,梁高2 m,横隔梁间距为4 m,梁上拉索间距为8 m.施工期间主梁无纵向预应力束,采用牵索式挂篮悬臂浇筑.一个8 m标准节段混凝土重量为360 t,挂篮结构重量为185 t.T构为双箱单室截面,同样采用挂篮悬臂浇注法施工,节段长度分别为3 m和4.34 m两种.介绍了主桥施工采用的牵索挂篮构造及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2.
该桥全长767.3m,长沙岸联为85 m 140m 85m 42m连续刚构,沅陵岸联为9×42m连续梁.主墩高52.4m,桥高60.46m.连续刚构沅陵岸搭配42m顶推连续梁,利用顶推悬臂段解决河中架设50m高支架现浇边跨合拢段的困难.预应力体系有新的突破,纵向预应力省内首次采用国产φs5平行钢丝大吨位3000 kN及2000 kN,XM一15一19和XM15—12型群锚;横向预应力首次应用DXM体系7φs5无粘结预应力筋.  相似文献   

3.
湛江海湾大桥全长3 981.19m,主桥为双塔双索面斜拉桥.主墩承台长48.4m,宽30.3m,厚6.5m.砼标号为C30,共8 047m3.以湛江海湾大桥承台大体积混凝土温度控制为基础,介绍了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方法和有关经验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安庆铁路长江大桥设计   总被引:6,自引:6,他引:0  
安庆铁路长江大桥是宁安城际铁路与阜景铁路共同跨越长江的通道,大桥全长2 996.8 m,主桥跨度布置为(101.5+188.5+580+217.5+159.5+116) m,为六跨连续钢桁梁斜拉桥.主梁采用3片主桁构造,桁高15 m,节间距14.5 m,桥面为正交异性板钢桥面.桥塔高210 m,桥塔基础采用37根φ3.0 m钻孔摩擦桩基础,桩长分别为108 m、113 m.斜拉索采用平行钢丝索,空间三索面扇形布置.主梁采用双悬臂安装、跨中合龙.静、动力计算分析表明大桥具有较高的刚度和良好的列车走行性.  相似文献   

5.
郑机 《桥梁建设》2005,(Z1):41-44
东海大桥70 m非通航孔箱梁采用整体预制、架设技术.70 m箱梁高4.0 m,宽15.25 m,重达2 000 t,介绍对该单箱单室梁体陆地移动、运输方案的研究.选用的安全、高效、经济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东海大桥70 m箱梁移运难题.  相似文献   

6.
一、控制车速 雾天视野不佳,这是发生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雾天驾驶首要的注意事项就是控制车速,尽量不要以超过1 00km的时速行车.当能见度小于500m大于200m时,时速不要超过80km;小于200m大于100m时,时速不要超过60km;小于100m大于50m时,时速不要超过40km;在30m以内时,时速应控制在20km以下;在10m左右时,时速应控制在5km以下.  相似文献   

7.
湛江海湾大桥主桥全长840m,为60m+120m+480m+120m+60m混合梁斜拉桥.简要介绍湛江海湾大桥超大型承台有底套箱的设计思路.其主要设计原则为(1)尽量利用现有材料;(2)尽量使施工操作方便;(3)尽量增大套箱的整体刚度.  相似文献   

8.
淞浦大桥位于哈尔滨市松花江上,为独塔双索面叠合梁斜拉桥,跨径布置为268m+208m(144.7m+63.3m)=476m.该文结合哈尔滨淞浦大桥设计及施工过程,对主塔的结构构造、计算及施工方案作重点介绍.其内容可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9.
矮寨特大桥为吉茶高速公路的控制性工程.桥位距吉首市区约20 km,跨越德夯大峡谷.桥位紧邻德夯苗族文化风景区,自然环境优美,地形条件复杂,桥面设计标高与地面高差达330 m左右,山谷两侧悬崖距离从900 m到1 300 m之间变化.推荐方案为262 m+1 146 m+124 m的钢桁加劲梁单跨悬索桥,桥梁两端直接与隧道相连,锚碇分别采用重力式锚碇和隧道式锚碇.介绍了大桥方案设计、抗风及岩石力学研究的阶段成果.  相似文献   

10.
济南凤凰黄河大桥位于济南市东北部,工程全长约6683 m,其中跨黄河段桥梁长3788 m,跨南水北调及邯胶铁路联络线桥长1323 m.结合地理位置、建设条件、景观等各方面因素,主桥采用70 m+168 m+428 m+428 m+168 m+70 m三塔组合梁自锚式悬索桥,水中引桥采用等高连续组合梁桥,跨大堤引桥采用变高连续组合梁桥,其它桥梁均采用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桥.项目于2018年10月开工,预计于2021年10月建成通车.  相似文献   

11.
Class-A曲面在汽车车身外形设计上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提高汽车车身外观质量,采用CATIA V5 Class—A曲面功能对汽车车身外表面进行了设计。介绍了与Class—A曲面建模有关的概念和CATIAV5软件Class—A曲面造型功能的使用方法,论述了Class—A曲面的技术要求与生成方法。最后以某车型的发动机罩外板为例,说明如何采用CATIAV5软件的Class—A曲面造型功能进行车身外形设计。  相似文献   

12.
改性沥青新型磨耗层在高等级路面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材料、适用范围、形成机理、经济分析、施工5个方面,介绍了改性沥青新型磨耗层在高等级路面上的应用,并通过试验路的观察表明,改性沥青新型磨耗层具有快速排水、增加摩阻力、愈合原路面微裂缝和较强抗磨耗的功能,是处置高等级路面上常有的龟裂、网裂、脱皮、露骨、抗磨系数不足、渗水等病害的具有推广价值的新型施工工艺.  相似文献   

13.
应用地表热量平衡方程,考虑太阳短波辐射、大气和地面的长波辐射、潜热、感燕传输等能量之间的平衡,并考虑水汽、气溶胶、浮尘以及云等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吸收和散射,建立了一种较实用的道面温度预报模型.对北京市回龙观站和大羊坊北桥站2011年夏季及冬季对道面温度和自动气象站的常规气象要素观测进行模拟分析,并与该时段内所测到的道面温度进行对比.结果表明:两站道面温度的预测值与实测值的相关系数均在0.90左右,雨雪天时相关系数较小.这表明该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报水平,且对夏季和冬季不同天气条件下道面温度预报结果均较好,可以运用于高速公路路面状况的实际预报中.  相似文献   

14.
针对粉土路基边坡的坡面冲刷破坏和分层滑移破坏特征,提出一种融合玄武岩纤维加筋与聚丙烯酰胺固化作用,并集植草、抗冲刷、增稳多种功效的粉土路基坡面复合面层护坡技术。根据复合面层中不同面层的防护机制,开展对应面层材料的直剪试验、淋滤质量损失试验、渗透试验和毛细水上升试验,通过讨论面层材料中玄武岩纤维加筋量、筋长、聚丙烯酰胺掺量的变化与对应面层材料剪切变形、剪切强度、质量损失比、渗透系数、入渗量的关系规律,从材料角度分析获得玄武岩纤维的相对经济掺量、筋长与聚丙烯酰胺的相对经济配比及其对应材料指标。试验结果表明:复合面层材料相对粉土强度提高80%~150%,抗冲刷性能提高约200%,抗渗性提高约3个数量级;面层材料相对经济的配合比大致为玄武岩纤维筋长12 mm、掺量0.4%,聚丙烯酰胺掺量1%;面层材料大幅改善了原粉土的强度、变形性能、抗冲刷性与抗渗性,3层复合面层材料将减少入渗、削弱侵蚀、提高强度3种功能融为一体。  相似文献   

15.
介绍处理客车表面接缝的几种方法、所需材料、材料性能要求、使用工艺及操作要点。  相似文献   

16.
吉奥米(GEOMET)--新的表面处理工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环保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国内刚流行的达克罗工艺就已经显现出不足。新开发的吉奥米工艺与达克罗工艺非常相似,但因不含六价铬符合环保要求而在国外得到初步应用,今后可能彻底取代达克罗工艺。  相似文献   

17.
关于桥面表面排水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桥面排水不畅会降低桥梁的通行能力,影响行车安全。在一定的行车速度下,车轮胎面与路面间积水达到某一厚度值,会导致车轮发生“飘滑现象”。为了保障行车安全,桥梁排水系统应有足够的排水能力,确保桥面过水断面在行车道内的水深不至于引起车轮飘滑。就桥面行车道内过水断面水深的控制要求、连续坡桥和平桥的桥面排水系统设计和验算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人探讨。  相似文献   

18.
周伟 《驾驶园》2007,(5):57
石子路面摩擦力很小,汽车在上面行驶,遇到意外情况需要紧急刹车时,很容易发生侧滑,非常危险. 为此,我们在石子路面上行车时,一定要注意慢行,集中精力,谨慎驾驶,尽量在公路中央行驶,缓慢加油,平稳加速,遇到会车、转弯和需要刹车时,更要注意进一步降低速度,多使用点刹车.  相似文献   

19.
桥面排水不畅会降低桥梁的通行能力,影响行车安全.在一定的行车速度下,车轮胎面与路面间积水达到某一厚度值,会导致车轮发生"飘滑现象".为了保障行车安全,桥梁排水系统应有足够的排水能力,确保桥面过水断面在行车道内的水深不至于引起车轮飘滑.就桥面行车道内过水断面水深的控制要求、连续坡桥和平桥的桥面排水系统设计和验算方法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20.
娄奕红  罗旗帜 《公路》2002,(12):51-54
提出了用有限元-无界元耦合的方法进行基坑开挖时地表沉陷变形分析,为了模拟实际受力状态,在挡土结构与土相接触的界面上设置了一种有厚度的接触面单元,它可以与土体的弹塑性模型相衔接,能合理地反映接触面及其邻近区域剪切破坏带中的变形性状,结合工程实例,计算结果表明,本文方法能反映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