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城市交通》2006,4(2):I0001-I0001
香港政府实施土地储备和地铁建设的成功经验表明,城市土地储备与轨道变通建设相结合.建立长效和良性的轨道交通投融资机制.对于促进城市建设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前,国内大中城市正掀起轨道建设高潮,但轨道建设和运营耗资巨大,且国内轨道TOD开发成功经验较少,如何保障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是众多城市面临的难题。梳理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内涵,提出"TOD理念实现城市发展可持续"和"经营城市理念实现经济效益可持续"的策略。以佛山轨道2号线为例,提出"轨道引导以优化用地规划、盘活用地以带动城市发展、物业开发以反哺轨道建设和运营"三大核心策略推动轨道交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
彭文俊  邹楠 《交通与运输》2021,34(z1):102-106
在存量发展背景下,通过轨道交通引导城市高质量发展已经成为形成广泛共识.在剖析轨道交通引导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基础上,分析其深层次含义是构建以轨道为骨干的轨道城市空间形态,促进轨道交通以区域发展前景、城市空间形态、公共空间布局、其他交通方式的多维统一,需要从轨网规划、轨道近期建设规划到轨道实施落地的全链条规划设计体系支撑.以苏州工业园区规划实践为例,在区域协同方面,多前景分析园区城市发展的多种可能,前瞻性布局园区轨道网络;在城市空间方面,促进园区站枢纽与城市中心体系耦合;并在轨道规划建设实施过程中,探索了涵盖"规划——工程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阶段地下空间与交通一体化规划方法,为国内类似地区的轨道交通规划建设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4.
"轨道+物业"开发模式促进了城市土地集约化利用、为轨道交通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资金保障,在轨道交通行业已形成共识。轨道交通沿线土地综合开发是当前轨道交通企业采用的主要融资模式,是中国主要城市迫切需要推行的模式。阐述对"轨道+物业"开发的认识,对深圳市土地作价出资政策、开发模式、上盖物业与轨道交通建设衔接、持有优质物业等核心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探讨未来深圳市轨道交通上盖开发面临政策调整风险、土地资源稀缺、保障性住房建设等多种挑战。最后,提出积极走市场化路线参与城市更新、建设安居型可售人才房和保障房、实施走出去战略、"轨道+物业"开发经验输出等发展策略,以实现轨道交通建设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裴武  陈晖 《交通与运输》2021,37(5):62-65
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背景下,为构建适应市域一体化发展的轨道交通线网,创新提出借力区域轨道建设,市域轨道交通与周边城际轨道协同发展模式和线网方案。以典型节点城市嘉兴为例,首先,充分剖析城市空间发展方向与交通需求特征等因素;其次,详细分析轨道交通模式和网络布局方法,提出轨道交通协同发展的基本思路,进而提出轨道交通廊道布置要点,确定轨道廊道控制方案;最后,从空间适应性、交通服务性、交通协调性、发展引导性等角度论证线网规划的合理性及科学性。规划思路、论证方法可以为区域一体化发展背景下类似城市市域轨道交通线网规划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总结和交流我国轨道交通电气化先进技术的发展.提高我国电气化轨道交通的设计、建设、运营、维护技术水平.推动我国轨道支通电力及电气化的现代化建设,近日.由RT《轨道交通》杂志、RT轨道交通网主办,中国铁道学会支持的“第二届中国轨道交通电力及电气化发展论坛”在上海新国陌博览中心圆满召开。  相似文献   

7.
轨道大规模建设,为城市的更新和拓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南段自1997年开通运营至今,沿线的开发已经成为上海TOD模式的一个典范。就轨道建设和城市发展关系对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南段TOD进行实证分析,对指导轨道车站(中环线外)周边用地的规划和调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轨道大规模建设,为城市的更新和拓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南段自1997年开通运营至今,沿线的开发已经成为上海TOD模式的一个典范.就轨道建设和城市发展关系对上海轨道交通1号线南段TOD进行实证分析,对指导轨道车站(中环线外)周边用地的规划和调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轨道交通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种高效可靠的出行方式,不仅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也有益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交通一体化衔接是实现轨道交通良好运行服务效果的关键一环。以乌鲁木齐轨道交通2号线为例,从轨道站点现状分析、功能定位及策略、衔接设施规模预测及衔接方案布局等方面进行研究,对国内正在建设发展轨道交通的城市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
吴爽 《城市交通》2007,5(3):20-23,13
新一轮申报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与以往申报的城市相比,在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交通结构与需求、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均有所不同.介绍了轨道交通建设现行的国家政策法规,总结了拟建轨道交通城市必要的申报材料与申报流程,在分析新一轮拟建轨道交通城市共性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些城市在进行轨道交通规划时应注意的问题,提出应遵循"量力而行、规范管理、稳步发展"的方针,准确把握城市发展特征,多层次多方面进行系统的分析,得出适合城市特点的、科学合理的轨道交通建设方案.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计划2011-2015年在中心区新建八号线北延段、十一号线、十三号线等线路,如何做好轨道交通施工期间的交通疏解工作,尽量减少对道路通行能力的影响,确保轨道交通建设的顺利进行,是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以现状交通为基础,通过模型测试,分析轨道交通施工对城市交通的影响,根据影响程度,相应提出路网容量改善、区域交通分流、交通需求管理、施工工法优化等具体的交通疏解对策,并对交通疏解效果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2.
轨道交通作为城市交通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的社会活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东京轨道交通系统为对象,分析其轨道交通系统的组成部分,阐述东京轨道交通网络的发展历程。并结合太原市实际情况,总结东京轨道交通发展特点和启示,希望对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研究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轨道交通进行概括分析,指出轨道交通综合评价的重要意义,同时运用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将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分为五个准则层,并建立了合理的评价指标体系。借此,就权重的确定、隶属度的计算、模糊评价矩阵的确定等提出了新的方法,建立了改进的AHP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模型,从而确定了城市轨道交通的各方面要素对城市轨道交通发展的影响,为城市轨道交通的规划和建设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4.
宛岩  严挺 《交通标准化》2011,(24):112-115
分析当前国内城市轨道交通施工期间面临的主要交通问题,研究城市单向交通应用及实施的效果,提出了在当前城市轨道交通建设期间实施单向交通缓解城区交通压力的措施和方法,并以宁波轨道1号线鼓楼站施工为例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在分析当前轨道交通工程建设安全现状基础之上,提出了利用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管理系统进行数据采集和整理的新方法;运用改进的动态规划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计算出轨道交通工程建设的最优化工期。该改进的算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轨道交通工程建设成本,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预拌混凝土需求量大,质量要求高.文章基于南京宁和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实际,从原材料质量、配合比设计、混凝土生产过程以及施工质量等几个方面提出了城市轨道交通预拌混凝土质量控制的措施,可供类似工程混凝土施工参考.  相似文献   

17.
王强  马瑛 《轨道交通》2008,(6):60-63
传输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正常运行必须的信息传输载体和基础网络。本文针对目前几种专用通信有线传输系统技术方案进行探讨研究,并对其技术经济。网络结构、自愈保护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以供轨道交通监控系统建设参考。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建设轨道交通逐渐成为各大城市大力发展公共交通的首要选择。然而,轨道交通建设投资大、工期长、工程复杂,施工建设期间对城市交通的影响也十分显著。本文首先提出了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交通影响的三级分区划分,然后论述了轨道交通建设对不同分区的交通影响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应的应对措施,为缓解轨道交通建设对城市交通的影响程度提供了一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9.
高德辉 《交通标准化》2013,(23):118-121
为缓解城市道路交通日益拥挤的问题,克服因轨道交通系统建设的高昂费用而使地方政府面临的财政难题,可以利用既有铁路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分析目前我国既有铁路未能参与城市轨道交通的原因,并根据目前我国铁路枢纽内部部分既有铁路运输能力富裕的实际情况,借鉴国外经验,分析利用既有铁路发展城市快速轨道交通的技术可行性和经济可行性问题.  相似文献   

20.
深圳BRT系统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江  孙烨垚 《交通标准化》2006,(12):135-138
世界上许多城市部面临着城市交通拥挤的问题。这严重地制约了城市的发展。深圳市修建巴士快速公交系统EBRT(Bus Rapid Transit)是实现公交优先战略的一项重要措施。在近期内深圳地铁还无法形成网络采满足现阶段城市交通的巨大需求的情况下,BRT系统的投资少,建设周期短,而性能接近轨道交通的特点,必然能起到缓解近期交通拥堵、培养未来轨道运输客流、塑造合理的城市交通布局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