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论现代综合物流及其发展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综合物流是信息流、管理流、资金流和货物流“四流合一”的综合体系。现代综合物流将向着一体化、集约化、虚拟化的方向发展。 一、现代综合物流是“四流合一”的综合体系 1、信息流是现代综合物流的命脉 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物流的本质是货物按照人们的要求发生位置的移动,而信息、管理、资金就是推动货物流动的动力。因此,物流是信息流、管理流、资金流和货物流四位一体的有机联系、协调运动的综合体系。物流的这一本质特性,无论是在生产力极度  相似文献   

2.
莫道 《集装箱化》2004,(11):39-39
六流(Six Flows) 现代物流中的六流是指: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物流、人才流和技术流、在这六流中的核心是信息流和技术流。  相似文献   

3.
王鑫  宫明强  聂海 《集装箱化》2017,28(10):17-20
正现代化港口作为物流链的核心环节,已经实现从传统货物流到人才流、货物流、商业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的全面大流通,是货物、资金、技术、人才、信息的聚集点。大型国有港口企业有责任、有条件建设以港口为核心、集聚物流生产力要素的现代物流数据平台,整合码头、船公司、货运代理人(以下简称"货代")、船舶代理人(以下简称"船代")、场站、物流企业、海关及商检部门等相关单位  相似文献   

4.
赵伟 《水运管理》2003,(11):2-5
现代物流的形成和发展,是运输服务新理念的产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伴随着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日益完善和世界贸易的自由化,物流从原来的货物配送发展到集物质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的全方位服务,成为国际运输业中一种最为经济合理的综合服务模式。我国物流业在改革开放中获得了长足发展。目前,我国已建成由铁路、公路、水路、航空和管道5种运输方式组成的综合运输体系,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开始起步,配送中心稳步发展,现代物流技术的应用得到加强。有关资料显示,2002年,我国用于物流的费用已达到1.9万亿元人民币,整个中国第三方物流市…  相似文献   

5.
建设项目信息管理特征及其文件归档工作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管理学的角度看,现代工程建设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包括了物流管理、资金流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的复杂系统,需要依靠信息流对物流、资金流、人员流动进行管理与控制,信息流贯穿于整个工程项目的进行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正> 港口企业作为现代物流链上的一个重要节点,不仅是水陆两种运输方式的交汇点和转换点,而且是沟通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门户和通道。是集货物流、商贸流、信息流、资金流、人才流、管理流六流合一的综合性物流基地,它除了具备传统意义上的  相似文献   

7.
现代物流大背景下港口商务部门的职能定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现代物流大背景下,港口功能已从最早的简单换装向提供以信息为基础的全程化物流服务的区域及国际商贸物流基地发展。新形势下,作为现代物流链上重要节点的港口商务部门已被赋予了全新的职能,其基本职能的定位应从"商贸流、货物流、住处流、资金流、人才流、管理流"六流合一方面来进行诠释。  相似文献   

8.
海港发展的趋势与特点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全球性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快了中国第三代港口的形成,进而推动了现代港口物流业的发展。中国港口特别是海港正在发展成为商品流、资金流、技术流、信息流集成的现代物流中心。为适应物流市场  相似文献   

9.
魏然 《中国港口》2005,(3):51-52
一、港口向多功能的第三代港口转变综合物流时代的到来对于在全球物流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的港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加速了港口向第三代港口的演变。这种转变主要体现在:(1)从单一的中转节点向综合物流中心转变。由原来仅有的传统货流到货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的全面大流通  相似文献   

10.
传统货代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的若干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木益 《集装箱化》2001,(9):20-21,40
随着经济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贸易投资自由化趋势的飞速发展,物流管理在概念上、手段上有了新的突破;计算机在物流管理中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管理效率。现代物流的管理已超出了对物品流动的管理,是物流、信息流、资金流为一体的全方位管理,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了经济效率。综合起来,现代物流具备了如下特征:物流全球化,物流目标系统化,物流组织网络化,物流经营市场化,物流系统柔性化、信息化。  相似文献   

11.
陈华 《港工技术》2021,58(2):39-43
本文结合某港散货港区智慧港口规划项目,介绍了该港南作业区智能化项目的核心在于构建一套适应现代散杂货港口发展趋势、突破传统散货港口作业模式的全新港口智能化系统.本次规划将物联网、大数据技术、AI人工智能、5G等新型基础设施与生产业务融合,创新生产作业流程及资源配置,显著提高港口的作业运营能力、物流协同能力、口岸支持能力、...  相似文献   

12.
介绍港口散货码头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利用手持终端、GPRS无线网络、计算机网络、射频电子标签及读写器、视频抓拍、数据库等应用技术,记录车辆从进港审查、入港大门、空车衡重、装卸货、重车衡重、出港查验的全过程.通过实时采集货物的过程数据,达到港口货物管理的实时、高效、可追溯,防止货物流失,保证货物安全.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履行《国际海运固体散装货物规则》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海运固体散装货物规则》(《IMSBC规则》)即将于2011年1月1日生效。文中结合近年来发生在渤海海域的多起载运固体散装货物的船舶沉没事故教训,探讨了我国目前在固体散装货物海运相关作业和安全监管方面存在的问题,论述我国履行《IMSBC规则》的必要性,并分别从装货前检测、货物安全适运性申报、港口管理、船舶管理、现场监管等方面提出我国通过国内立法建立履行《IMSBC规则》机制的策略。  相似文献   

14.
港口物流信息化的发展策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港口在现代物流体系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其信息化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区域经济的发展。本文通过对青岛港现代物流与信息化现状的系统分析,提出了港口物流信息化管理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5.
包起帆 《水运工程》2014,(6):122-125
物流过程中,服务商和客户掌控的信息不对称是物流成本偏高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信息化提高透明度,消除信息不对称,这是未来物流发展的大势所趋。介绍了一种基于星地交互的物流跟踪与监控系统,通过集成应用卫星定位和通信、移动互联网、RFID等技术,打开了物流跟踪与监控的新局面。通过工业性实测和实际应用显示,该系统的卫星定位及通讯功能运行通畅、信息传输准确、可靠性好、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16.
基于超大型油船(VLCC),针对液货相关系统展开分析,完成以液货智能管理系统框架设计、液货和货舱监测报警系统集成设计、液货保护系统监测报警系统集成设计、辅助决策设计为四大关键技术的液货智能管理系统的设计研究。在智能船舶1.0的研究背景下,依托招商局能源公司VLCC实船安装的液货智能管理系统,通过对关键数据进行采集和监测分析,实现液货系统的预报警和报警功能,同时为船员提供对应辅助决策。该系统突破了常规油船液货控制及监测系统独立显示和报警的模式,实现了对液货系统状态的集成监测报警、智能管理及辅助决策功能,很大程度地提高了液货系统操作的安全性和便利性。  相似文献   

17.
货场作业是件杂货装卸作业的关键环节。为了提高装卸作业效率,结合件杂货码头货场装卸作业数据,对件杂货货场作业的货物种类、转场作业以及货物堆存期等进行分析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件杂货装卸作业中转场作业次数过多,货物堆存期过长,直接影响着件杂货装卸作业效率。提出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从RFID技术应用角度出发,提出了RFID技术与全球物流跟踪信息平台的融合,规划了全球物流跟踪信息平台的总体架构,分析了信息平台的主要功能,设计了信息平台的服务流程。客户能够从信息平台上查询到详细的物流信息,及时掌握货物的运输动态,为全球物流跟踪提供了可追溯性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19.
There have been many efforts to develop a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 in the Korean logistics industry. In spite of these efforts, there are many points which need improvement in the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 of which function is the electronic data communication without added value. This paper aims to describe some of the main problems and the successful factors which are being found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present EDI systems for clearing import/export container cargo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Singapore, Korea, and Japan. Following this, leaving legal issues aside, to suggest workable guidelines for designing a new efficient EDI system for container cargo logistics. As a result of the review, the following successful factors are drawn: (a) the planning, requirement analysis and design of EDI are critical, as it provides a framework for its implementation; (b) as the data of customs clearance are an integral part of a logistics EDI system, the inclusion of customs in the system design is essential; (c) the sharing system of cargo data as the framework of the logistics EDI is efficient for data interchange; (d) the EDI software for the user has been developed and provided by an EDI network operating company; and (e) to facilitat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rading partners and the transport sector, it is necessary to adopt a global message standard, such as EDIFACT.  相似文献   

20.
There have been many efforts to develop a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 in the Korean logistics industry. In spite of these efforts, there are many points which need improvement in the Logistics Information System, of which function is the electronic data communication without added value. This paper aims to describe some of the main problems and the successful factors which are being found in the evolution of the present EDI systems for clearing import/export container cargoe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Singapore, Korea, and Japan. Following this, leaving legal issues aside, to suggest workable guidelines for designing a new efficient EDI system for container cargo logistics. As a result of the review, the following successful factors are drawn: (a) the planning, requirement analysis and design of EDI are critical, as it provides a framework for its implementation; (b) as the data of customs clearance are an integral part of a logistics EDI system, the inclusion of customs in the system design is essential; (c) the sharing system of cargo data as the framework of the logistics EDI is efficient for data interchange; (d) the EDI software for the user has been developed and provided by an EDI network operating company; and (e) to facilitate communication between trading partners and the transport sector, it is necessary to adopt a global message standard, such as EDIFA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