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e时代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汽车工业也正在走向全球制造、全球采购,作为企业管理基础的生产管理,必须随之发生变化。我国汽车工业必须加快进行产业调整和重组,从宏观上理顺产业关系,从微观上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于我国汽车制造企业来说,加强企业生产管理,提高企业生产管理水平,苦练内功,就是提高企业竞争优势与核心竞争力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专用汽车》2011,(11):64-64
在10月18日北京工程机械展会上,冀中能源石家庄煤矿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与韩国公司共同开发生产的新型SMJ系列高空作业车成为一大亮点。该车体积小、重量轻,可实现线控和遥控两种方式操作,操作灵活,安全可靠性高,与进口设备相比,性价比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3.
加入wTo后,中国汽车工业面临着很大的压力,但也有相对优势部分,那就是商用汽车。中重型载货汽车从生产规模、产品成本等方面均具有一定优势,基本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劳动力密集的某些改装车、专用车也具有一定的竞争力。农用车、微型车则更是具有中国市场特色的优势产品,这些产品在中国的汽车市场上已占据优势地位,产品档次也符合我国的消费水平,在有效保护期内,生产规模会进一步扩大,成本将进一步降低。因此,商用车将是中国汽车工业中相对生存能力较强的产品。但也必须看到,我国商用汽车的技术水平和质量档次不高,不能满足用户日益提高的要求,因此,同国外大厂商进行合资或合作以提高产品的技术水平是不可避免的。  相似文献   

4.
2007年10月,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新能源汽车生产准入管理规则》,这标志着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该项政策的出台,在一定程度上,将促进新能源汽车事业的健康发展,尤其是有利于骨干优势企业的研发与生产。  相似文献   

5.
诞生于1998年的浙江干禧工贸有限公司推出的“小飞哥”品牌,有着从整车到车架、控制器、充电器等零部件生产的优势。由于抢占市场先机并将时间优势推进到空间优势上,借助于市场需求急速膨胀的难得机遇,加上在全国各地投放广告获得的效应,“小飞哥”的品牌随同销量迅速上升而获得了众多经销商从认知到青睐的程度,由此写就了“小飞哥”2004~2006年辉煌鼎盛的年代,企业年产销量曾达到了令众多同行难以企及和羡慕不已的程度。  相似文献   

6.
李耕  刘杰 《轿车情报》2005,(3):88-89
轿车的优势在于操控、灵活、动力优势明显,但乘坐空间和储物空间会受到局限,而且在空间布置上缺少变化。而MPV在空间上则具有优势,它综合了轿车和商用车的优点,同时也是列这两种车型功能上的一种延伸。  相似文献   

7.
在中国,摩托车行业的繁荣期比汽车行业早到,上世纪90年代,中国就成为了世界第一摩托车生产大国,而汽车行业直到如今才开始在产销量上领跑世界。但是,汽车行业本身所具有技术、营销、管理上的优势,迫使中国摩托车行业必须向其学习。尤其是在今天,中国摩托车行业不仅在技术上,而且在营销、管理理念上已较大幅度落后于汽车行业。  相似文献   

8.
《轿车情报》2006,(9):30
备受关注的Wagon是马自达在中国生产的最高端车型。它在结构设计上,整体结构重心后移5%,使其前后轴的载荷颁布更赵于理想,再加上先进的电子装备的辅助,既传承了三厢车的优势,又具备优越于三厢车的良好操控性能。  相似文献   

9.
欧洲空客飞机制造公司Airbus近日宣布正在考虑在美国阿拉巴马州建厂,欧洲大众汽车公司也在考虑利用目前的汇率优势,在美国进行生产投资……如果把这些因素加上现行汇率提供的10%~40%的价格优势综合起来考虑,那么制造商们将会发现在低成本生产基地的名单上,美国赫然其首。[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高鹰 《当代汽车》2007,(5):30-31
随着各品牌高端SUV的加入,国产大切诺基在强烈的竞争中渐渐失去了优势。Jeep为了恢复旗下的品牌高端形象,同时为北京奔驰(原北京吉普,克莱斯与北汽的合资公司)生产奔驰E级轿车和克莱斯勒300C腾出产能,今年,Jeep车型将全部改为进口,此前在北京生产的老款大切诺基将停产。今年首先进入国内的是Grand Cherokee(大切诺基)4.7L、5.7L两款。与国产的上一代切诺基4700相比,新款在外形、动力和配置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编者按]  相似文献   

11.
为了了解有条件的自动驾驶中,年轻驾驶人的接管反应特性,分析视觉次任务(3×3箭头次任务和4×4箭头次任务)和接管请求时间(TTC为5 s和7 s)对不同接管时间的影响,基于驾驶仿真平台,设计了包含不同的视觉次任务和接管请求时间的自动驾驶接管场景,针对29名年轻驾驶人进行模拟驾驶试验。使用双因素方差分析来研究不同次任务与不同接管请求时间对接管时间的影响,以及使用Pearson相关性检验来分析不同接管时间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与无次任务相比,次任务会显著增加接管时间;不同的次任务对接管时间无影响,次任务与前方有障碍物时的接管请求时间对接管时间无交互作用;与前方无障碍物时的接管相比,前方有障碍物时的接管会显著减少接管反应时间;在驾驶人执行次任务的情况下,不同接管请求时间对转向反应时间和制动反应时间无影响;在前方有障碍物的接管中,驾驶人更倾向于采用制动加转向的组合操作来回避风险,且驾驶人接管回避操作中直接转向和制动加转向的组合操作的比例相同;接管反应时间与制动反应时间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Abstract

Path travel time estimation for buses is critical to public transit operation and passenger information system. State-of-the-art methods for estimating path travel time are usually focused on single vehicle with a limited number of road segments, thereby neglecting the interaction among multiple buses, boarding behavior, and traffic flow. This study models path travel time for buses considering link travel time and station dwell time. First, we fit link travel time to shifted lognormal distributions as in previous studies. Then, we propose a probabilistic model to capture interactions among buses in the bus bay as a first-in-first-out queue, with every bus sharing the same set of behaviors: queuing to enter the bus bay, loading/unloading passengers, and merging into traffic flow on the main road. Finally, path travel time distribution is estimated by statistically summarizing link travel time distributions and station dwell time distributions. The path travel time of a bus line in Hangzhou is analyzed to valid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oposed model. Results show that the model-based estimated path travel time distribution resembles the observed distribution well. Based on the calculation of path travel time, link travel time reliability is identified as the main factor affecting path travel time reliability.  相似文献   

13.
针对固定时长的预瞄时间无法真实反映驾驶人预瞄行为的问题,首先对自由流条件下的驾驶人视觉特性进行研究,得到直行路段驾驶人注视点多分布在车道中央、弯道路段驾驶人注视点多分布在内侧边缘线附近且视线近似与内侧边缘线相切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探究直行和弯道路段驾驶人预瞄时间的求解方法,并借助驾驶模拟器进行试验,获得了17位驾驶人的预瞄时间。由于预瞄时间的原始数据分布离散程度高,难以直观地体现其随道路线形的变化规律,因而对预瞄时间随道路线形的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利用分组求中位数的方法进行数据处理,最终构建预瞄时间关于道路线形的分段线性函数和非线性指数函数。最后,通过数值仿真研究不同类型的预瞄时间(固定时长的预瞄时间、分段线性函数预瞄时间及指数函数预瞄时间)对人-车-路闭环系统动力学特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驾驶人预瞄特性会对车辆的轨迹跟随和车道保持绩效产生重要影响;在闭环系统中使用随道路线形变化的预瞄时间可以显著提高车辆的轨迹跟随绩效,确保车辆在指定车道内行驶;驾驶人对道路环境的感知具有自适应性,通过其视觉特性可准确感知环境变化,并据此调整决策目标及其操纵特性。  相似文献   

14.
出行时间不确定性对出行者造成诸多负面影响,其中之一就是计划延误成本增加.向出行者提供交通信息可减少出行时间不确定性的负面影响,减少计划延误成本.为了估计其负面效应和出行时间信息的价值,研究了一个出行时间不确定性下的出发时间选择模型.假定在不同的出发时间下,出行时间分布的形式不同.模型中出行者可得到交通信息服务系统(A T IS)提供的基于平均出行状况的交通信息或基于当日出行状况的交通信息,同时他对得到的信息有自己的感知值,基于此感知预测出行时间并选择出发时间.用算例反映了出行时间不确定性、不同信息状况和信息预测的质量对出行者广义出行阻抗的影响.结果表明交通信息的收益不应该只表现为传统的出行时间节省,它还能减少约30% ~40% 的计划延误成本.   相似文献   

15.
针对现行规范中手工拌和确定微表处混合料可拌和时间的不足,研发了稀浆混合料拌和仪。采用手工拌和与机械拌和的方式进行了稀浆混合料的拌和试验,试验结果表明两种方式获得的可拌和时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机械拌和在试验结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上优于手工拌和,建议采用机械拌和时的微表处混合料可拌和时间应大于150 s。最后,利用拌和仪分析了集料的洁净程度、外加剂、水泥剂量、用水量等因素对微表处混合料可拌和时间的影响,得出细集料亚甲蓝值对拌和时间影响显著,应尽可能的降低细集料含泥量;Al2(SO4)3对拌和时间的延长存在最大有效剂量,需根据实际确定;水泥用量对不同混合料体系拌和时间影响不同;水量对混合料的拌和状态的调节有限。  相似文献   

16.
高速公路重大交通事故时空影响范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交通波理论和Greenshild流量—密度曲线,建立了事故状态下的交通分析模型。将事故的持续过程和消散过程分解为4个时区:扩展时区、稳定时区、启动时区和消解时区。考虑了对出入口采取限流和分流控制措施后,分流波对事故影响线运动的影响,得到了扩展时区、稳定时区与启动时区的时空影响范围。根据车流状态恢复初期,交通流特性将沿流量—密度曲线作非线性变化,达到稳定后作线性变化,推导了事故影响线消散时空影响范围,从而得到了事故全过程的解析解。结果显示:分流后事故空间影响范围将减小79.4%,从事故解除到恢复到事发前运行状态共需16 min。  相似文献   

17.
反应时间是停车视距的1个重要影响因素,现有的停车视距模型较少考虑公路隧道洞外环境对驾驶员反应时间的影响.为研究公路隧道接近段的反应时间分布特性,选取25名驾驶人开展在公路隧道洞外不同距洞口距离、测试时刻和植被面积占比等条件下的室内仿真试验.利用公路隧道反应时间测量试验平台采集驾驶人的反应时间,应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对数据...  相似文献   

18.
提出一个适用于多OD对网络的基于动态用户均衡的同时路径和出发时间选择模型,用一个非减的分段线性函数构建了隐含先进先出条件的路段走行时间函数,并按各个路径和出发时间方案的流量的平均值来计算该路段走行时间函数,使得给定一个OD对的总需求和理想到达时间,模型可以确定出行者的选择路径和出发时间方案,方案确定后,没有人能够通过单...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长江内河各航段复杂多变的航道环境对水路货物运输的影响,根据船舶AIS数据及三峡船闸过闸数据建立一种考虑不同月份、不同航段的船舶逆水而上、顺流而下2种情况的货运阻抗函数,并基于Matlab求解得到长江内河重要港口节点之间不同月份的时间阻抗矩阵.以2010年10月船舶签证数据为例,结合距离阻抗矩阵和时间阻抗矩阵,标定阻抗函数为幂函数和指数函数下的重力模型的参数,建立相应的货运分布模型.并在不同模型下分别预测了2012年10月货运量分布情况.对货运实际观测值和模型预测值结果进行货运距离分布(trip length distribution,TLD)方法检验.结果显示,以时间为阻抗指标的幂函数和指数函数重力模型预测结果的重合率(coincidence ratios,CR)值分别为0.83和0.86,比对应的以距离为阻抗指标的预测结果的CR值0.81和0.82要高,所建立的以时间阻抗模型更能反映长江内河货运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20.
在一个不确定性交通网络上,考虑不同风险厌恶程度出行者的出行时间受交通信息的影响,采用出行时间及对出行时间不确定性的偏爱程度建立期望效用函数,研究信息环境下与非信息环境下的期望出行时间,得到如下结论:(1)信息的提供将减少所有出行者的期望出行时间;(2)在信息环境下,风险厌恶程度高的出行者期望出行时间的减少比风险厌恶程度低的出行者期望出行时间减少更显著。并用算例对模型结论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