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结合工程实例介绍了岩溶地区的地表形态,分析了岩溶地区公路建设对地下水环境破坏的形式,并根据地下水资料提出了合理的路线平、纵线形设计方案,旨在减小公路建设对水环境的破坏,保护岩溶地区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研究岩溶地区的公路建设,采用理论分析的方法,研究了岩溶地区的环境特点以及岩溶地区公路建设对水环境的影响。查明岩溶地区的地质分布、岩溶形态、中国地下水分布类型。最后,为满足岩溶地区公路建设的需要,提出了隐式坡顶截水沟、双孔及多孔涵洞,生态植草边沟等3个方面的公路防排水生态设计。研究结果可为岩溶地区公路建设防排水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岩溶路基随岩溶地区交通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而越来越普遍,如何评价岩溶路基稳定性成为岩溶区路基设计与施工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目前路基岩溶顶板稳定性分析的不完善性,考虑溶洞形成过程中岩溶顶板所具有的空间形态特征,首先,将路基下伏岩溶顶板简化为固支梁、抛物线拱、圆拱与固支双向板等承载模型,以此进行路基岩溶顶板稳定性分析,并采用结构力学分析理论分别建立不同模型的路基岩溶顶板抗弯最小安全厚度计算方法;其次,通过典型案例的影响因素敏感性分析,揭示岩溶顶板最小安全厚度随溶洞顶板矢高、跨度、岩石抗拉强度与上覆荷载的变化规律,探讨路基岩溶顶板破坏模式的控制性因素及其影响规律,确定岩溶路基稳定性分析的基本原则;然后,基于岩溶地区地质勘察信息提出路基岩溶顶板稳定性分析过程,建立考虑溶洞空间形态特征的路基岩溶顶板稳定性分析方法;最后,通过工程实例计算分析验证所提方法确定的路基岩溶顶板稳定性评价结果的合理性与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岩溶顶板按何种模式破坏不仅与破坏形式有关,还与溶洞形态及其矢高密切相关,石灰岩抗拉强度同样影响较大,工程设计与稳定性评价时应基于勘测数据分析各种破坏模式,以便使设计或评价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4.
在隧道施工中我们会经常遇到岩溶的地质现象,因为岩溶地区的特殊地质构造,容易引起涌水突泥、衬砌灾害、塌方灾害以及二衬破坏等病害现象,不但对工作以及行车人员产生威胁,还会破坏周围原有的地质环境。因此必须重视岩溶隧道的施工质量和岩溶地区的人文地质环境,岩溶隧道产生病害的原因以及处置方法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探讨了隧道岩溶病害治理的方法和施工技术,为岩溶地区营运隧道常见病害处置方法处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GIS在岩溶地区公路建设土地利用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光银  朱自强 《公路》2003,(9):123-126
在岩溶地区的公路建设中,受复杂地形地貌的影响,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占用耕地、破坏植被等环境问题,使得岩溶地区本来就脆弱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因此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将成为西部岩溶地区公路建设必须考虑的重要议题。本文结合岩溶地区公路建设实际情况,利用先进的GIS、RS技术,首先在对路线规划设计阶段土地占用的特点进行分析研究后,提出了基于3S技术的路线设计流程,然后对施工过程中的土地利用进行了分析探讨,最后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和GIS技术,对临时用地的适宜性进行评价分类,指导土地复垦。该模型的建立,可以减少岩溶地区公路设计及建设中许多主观因素的影响,从而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岩溶地区有限的土地资源,维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6.
岩溶是一种不良地质现象,岩溶会危害路基,若是溶洞顶板发生坍塌,就引起路基下沉,破坏公路行车安全;并且,若是岩溶地区的地面塌陷,也会降低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对路基施工质量造成破坏。通过研究基于某地公路岩溶区路基施工项目实例,针对岩溶地区公路路基施工设计提出新的决策,构建了岩溶区路基稳定性评价模型,能够优化设计施工决策,确保提升公路路基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岩溶桩基的应用随岩溶地区交通工程建设的快速发展而越来越普遍,如何评价桩端岩溶顶板稳定性成为岩溶桩基设计的关键问题之一,针对目前桩端岩溶顶板稳定性分析平面假设的不完善性,考虑溶蚀作用形成的溶洞所具有的空间形态特征进行岩溶桩基稳定性分析。首先,将基桩作用下的岩溶顶板分别简化为固支梁、抛物线拱、圆拱与固支双向板等承载模型,采用结构力学与双向板分析理论建立不同模型的桩端岩溶顶板抗弯最小安全厚度计算方法;其次,通过计算结果对比分析,揭示岩溶顶板最小安全厚度随矢高的变化规律;在分析岩溶顶板冲切破坏与剪切破坏形式的基础上,探讨桩端岩溶顶板破坏模式的控制因素及其影响规律,进而获得桩端荷载、石灰岩抗拉强度、溶洞跨度与矢高等因素对桩端岩溶顶板承载特性的影响规律;然后,基于溶洞钻孔探测所得地质勘查信息构建岩溶桩基稳定性分析流程,提出考虑溶洞空间形态特征的岩溶桩基稳定性分析方法;最后,通过工程案例具体分析桩端岩溶顶板最小安全厚度及其破坏模式随矢高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桩端岩溶顶板破坏模式不仅与溶洞跨度、桩径有关,而且与溶洞形态及其矢高也密切相关,此外,石灰岩抗拉强度对岩溶顶板稳定性的影响同样较大,详细全面的工程勘察资料能使桩端岩溶顶板稳定性分析结果更接近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8.
目前,大多数岩溶隧道围岩稳定性研究是基于Mohr-Coloumb线性破坏准则进行的,而Mohr-Coloumb破坏准则并不能较好地体现岩体的非线性破坏特征。文中利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模拟岩溶地区深埋隧道的开挖过程,调用Hoek-Brown本构模型,得到Hoek-Brown非线性破坏准则作用下岩溶隧道围岩安全系数的数值解,并对不同参数作用下围岩安全系数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顶部存在隐伏溶洞的深埋隧道围岩安全系数随隧道支护力、围岩抗压强度、地质强度指标GSI及m_i的增大而增大,随溶腔压力的增大而减小。  相似文献   

9.
董文 《路基工程》2001,(4):51-53
介绍岩溶发育地区铁路路基的特征,分析总结岩溶对路基的危害,针对不同的岩溶,因地制宜,提出了应采取的加固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广梧高速马安至河口段有2km多的桥梁位于岩溶发育地区,在进行桥梁基础设计时,针对不同的岩溶分布情况,采用了多种处理措施,成功完成了基础工程。本文以该项目为背景,总结岩溶地区桥梁基础的设计体会。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岩溶地区高速公路高架桥的桩基设计,总结了岩溶地区桩基的地质勘探原则、桩端溶洞顶板安全厚度计算以及不同地质情况下岩溶桩基的施工方案。  相似文献   

12.
岩溶地区公路修筑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解决岩溶地区公路建设面临的工程技术、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诸多难题,通过大量调研分析、室内外试验、理论分析和数值计算,对岩溶地区公路建设中地质勘察、基础稳定性评价、筑路材料资源利用、工程病害处治和岩溶环境保护等五大方面的关键技术进行系统研究.开发了隐伏溶洞顶板变形监测技术与装置,隐伏溶洞精细探测技术,建立岩溶地区公路工程综合勘察技术体系;提出含隐伏溶洞地基公路路基稳定性评价方法、桥基承载力确定新方法;揭示岩溶水作用下路基变形破坏机理,提出相应公路岩溶病害防治技术;研发了路面抗滑耐磨材料、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提出岩溶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公路路域植被变化规律,研发了岩溶水污染控制技术与处理设施等.  相似文献   

13.
在岩溶地区修建隧道时,隧道施工引起的地下水渗漏通常会破坏地表生态环境。根据隧址区环境特征和隧道特征等条件,选取相关指标并采用层次分析方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后,最终建立岩溶山区隧道工程地下水渗漏引起的环境负效应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可用于评价岩溶地区隧道施工过程中地下水渗漏引起的环境负效应程度。  相似文献   

14.
南吕梁山特长铁路隧道工程地质选线关键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南吕梁山隧道工程地质选线中,如何绕避采空区,优化穿煤段,并确保工程建设不破坏龙子祠泉域水环境,保证临汾市70万居民用水是关键问题。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通过对水文与工程地质综合勘察,查明测区的煤层与岩溶水环境等地质条件,创造性地提出隧道从煤层与采空区以下、龙子祠泉域饱和水位以上的地层中通过。施工实践证明,隧道工程地勘资料是准确的,地质选线是科学合理的。  相似文献   

15.
岩溶又称喀斯特(Karst),是指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以化学溶蚀作用为特征的综合地质作用以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地质现象,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地质现象,属不良地质范围。据统计,整个地球陆地上碳酸盐类岩分布面积约4000万km^2,我国的分布面积200万km^2,广东省碳酸盐岩出露地区面积约2.9万km^2,肇庆、韶关、清远、佛山、广州、深圳等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岩溶分布,但岩溶发育程度不均匀,以肇庆地区最为发育。广(州)肇(庆)高速公路、广(州)梧(州)高速公路、白云机场、广(州)清(远)高速公路、广(州)佛(山)高速公路等大型工程均不同程序地位于岩溶地区。  相似文献   

16.
岩溶地区桥桩工程的事故分析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结合桥梁工程实际,分析岩溶地区成桩常见的施工事故,提出加强岩溶地区的地质和地貌判断,寻找有利于岩溶地区成桩的施工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岩溶地区隧道开挖的过程中,爆破振动有可能会造成溶洞的坍塌,溶洞的坍塌又会对隧道的稳定性造成影响。爆破亦会使隧道与临近溶洞之间产生贯通裂隙,从而导致岩溶涌水,影响施工质量和进度。探讨和研究爆破开挖对岩溶地层产生的损伤和破坏机理,并对爆炸应力波在岩溶地层中的传播机理及岩溶地层爆破振动致塌机制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张俭 《公路》2002,(8):55-58
介绍粤北地区岩溶对公路的危害,结合多年的来的工程实践经验,就岩溶地区公路施工方法进行总结,对以后岩溶地区的公路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姚进  庄值政  张敬弦  安邦 《公路》2013,(8):62-66
以乌江特大桥岩溶地区4.0m大直径桩基施工为例,针对裂隙发育、地下水丰富、溶洞处治等不同情况,介绍了相应的施工工艺,保证了岩溶地区大直径桩基础施工的顺利进行。江边岩溶地区岩溶、裂隙较发育,江水容易和桩基连通,施工中的止水措施和对岩溶不良地质的处治是保证顺利成桩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秦育彬 《公路交通科技》2013,(6):172-174,177
以某岩溶隧道为研究对象,在对其发生突泥力学机理分析的基础上,采用FLAC有限拆分软件将距发生岩溶所在地10m里程分为4个模块进行仿真模拟,并分析对比其开挖不同里程时的破坏场特征、位移场特征和应力场特征。结果表明:当隧道顶板离岩溶的距离为2m时,其破坏形式、位移和应力都有明显的变化,从而可知该隧道顶板离岩溶的最小安全距离为2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