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了深圳地铁2、11号线与广深港客运专线福田车站节点深南大道上立交桥钢箱梁的吊装施工方案,在已施工完毕的地下车站上通过吊车对立交桥进行了钢梁吊装施工。利用数值计算方法,对此吊装过程进行了计算分析,核算了主体结构不利位置的内力和变形,得到在主体结构上进行重载吊装对主体结构的影响结果,确保工程安全。  相似文献   

2.
重点解决了长期以来存在的钢筋混凝土箱形立交桥、车站旅客地道的沉降缝漏水难题,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该项技术可以在同类结构的沉降缝防水设计、施工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既有铁路站场内由于运输繁忙,顶进和长大箱形桥会遇到的一些特殊问题,如施工期间如何保证车站的正常运输组织,客运设备如何顺利过渡等,在铁路提速的背景下,本文通过对总结锡北路立交桥设计和施工上的一些特点,为城市道路立交桥设计提供一些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相似文献   

4.
长沙地铁芙蓉广场站受前期拆除立交桥引桥影响,导致主体施工进度滞后,严重影响盾构过站始发掘进,即使采用站外过站分体始发也要使盾构停机等待7个月,无法满足业主要求盾构在五一广场站吊出转场后当年还建立交桥要求,工期矛盾突出。采用先施工站台层方案,运用侧墙和中板一次浇筑工艺和早强混凝土及时为盾构提供接收条件。研发出曲线导轨滚轮整机过站实现了盾构过站与站台层平行施工。通过站台层中板配筋加强解决了盾构过站始发后再施工车站剩余主体难题。首次实现盾构始发掘进与车站主体工程平行施工,大大缩短建设工期。  相似文献   

5.
地铁工程的施工会对邻近建筑物的安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如何既保证周边建筑物的安全又不影响地面交通秩序是地铁行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北京地铁8号线安华桥车站施工为例,介绍了一套通过洞内长、短管结合注浆对地面立交桥的安全保护方案.经理论分析和工程实践验证,该方案能有效地保护地面立交桥的安全,可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立交桥与地铁车站共站位条件下地铁车站在施工全过程中的力学特性,探索站桥施工顺序对地铁车站结构变形及受力的影响。通过拟设标准工程案例,借助有限元软件建立较为精细的三维模型,明确不同施工顺序下车站结构力学特性的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先桥后站施工车站楼板竖向位移在每一跨内均表现为梁柱支座大跨中小,整体呈弓形的变化趋势,而先站后桥施工车站楼板位移表现为不同规律;先站后桥施工引起车站顶板及中板竖向位移较先桥后站有一定程度的升高,且中板增幅较顶板增幅大。站桥施工顺序对车站楼板横向弯矩影响较大,最大达到92.15%,发生在顶板侧墙处;纵向弯矩最大差异为55.05%,发生在顶板位置。先桥后站施工钢管柱水平位移及柱端弯矩大于钢筋混凝土柱,而先站后桥施工表现恰好相反。两种施工顺序下钢管柱与钢筋混凝土柱的轴力相差不大,最大的差异发生在钢管柱位置,仅为8.53%。  相似文献   

7.
超浅埋暗挖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结合深圳地铁一期工程竹—侨区间过侨城东路立交桥段地铁隧道的施工 ,重点论述在立交桥与地铁同期施工相互干扰的情况下 ,地铁隧道施工采用超前密排小管棚注浆预支护等施工技术 ,保证其顺利安全地通过立交桥群桩基础段。  相似文献   

8.
依托太原地铁2号线西涧河站与尖草坪立交桥共建工程,将模拟的列车振动荷载施加在地铁铁轨上,同时对地铁列车施加速度场,提取地铁车站与临近立交桥不同位置的速度,加速度及位移值进行振动响应特性分析。结果表明:地铁车站各断面上同一部位测点的振动响应变化规律相似,即地铁列车通过该测点时,其振动响应最剧烈;地铁列车通过监测断面时,该断面上地铁车站与立交桥的振动响应最明显;同一监测断面地铁车站有车行驶层梁、柱和底板的振动响应均大于无车行驶层,无车行驶层和有车行驶层底板的振动响应均最明显;同一监测断面立交桥承台顶的振动响应大于桥墩顶。  相似文献   

9.
介绍在京秦铁路提速改造中秦皇岛车站改造的施工过程 ,统筹规划 ,合理选定施工过渡方案 ,确保运营、施工两兼顾的车站改造过渡施工技术 ,其过渡模式对大型车站改造工程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介绍南京岔路口立交桥桩基施工中行之有效的岩溶地区桩基施工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介绍滨海立交桥土工格栅挡土墙的施工技术  相似文献   

12.
降低暗挖地铁车站施工风险的几个关键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以国内地铁车站的设计、施工为背景,对暗挖地铁车站的常规技术风险点进行较系统的总结,对如何降低暗挖车站的施工风险,着重从工法选择、断面形式选择、辅助施工措施等技术层面进行详细论述。  相似文献   

13.
深圳地铁5号线洪浪—兴东盾构区间下穿广深高速公路立交桥,立交桥为双幅桥梁,1.2 m钻孔灌注桩基础,桩底岩层为全风化花岗岩,桩基为摩擦桩,隧道结构边缘与桥桩外侧最小净距为1.6 m。本文通过理论计算分析了盾构施工期间对桥桩的影响,根据计算结果,提出盾构区间下穿立交桥的相关施工技术措施,并结合施工过程中采集的现场数据,进一步验证了计算结果的正确性及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以深圳地铁4号线二期工程大脑壳山隧道穿越的梅观立交桥施工为例,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确定对离地铁隧道较近的桩基采取地面大管幕支护与油阀管注浆技术,对桥梁桩基进行保护,避免因失水而导致桩基下沉,以确保隧道及立交桥的安全。简要介绍了施工过程中袖阀管注浆与管幕支护施工工艺和技术要点,以及施工效果评定。该施工技术可减少隧道施工对桥基周围土体的扰动,且确保了洞内施工安全。  相似文献   

15.
陇海线K1064 487立交桥是西北地区跨度最大的下穿铁路立交桥。为保证立交顶进施工的安全质量和进度,必须对施工设计、安全、质量和进度进行系统优化。文章针对施工中的技术特点和难点、对施工中的组织设计、安全、质量保证体系统的优化工作等进行了综合阐述。  相似文献   

16.
基于地下水对北京地铁工程施工的影响,分析 北京地铁现有施工堵水技术的优缺点,提出采用前进式 深孔注浆堵水技术进行地铁车站堵水。以北京地铁6 号 线常营站为背景,根据车站施工场区工程地质与水文地 质条件,部署详细的前进式注浆堵水专项方案和效果检 验方案,进行现场注浆堵水试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该技术在车站堵水试验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基本能满足 车站施工掌子面不带水作业的要求,值得推广。同时,为 北京地铁车站施工提出一种新的堵水加固方法。  相似文献   

17.
北京地铁西单车站是我国首次采用暗挖法施工的地铁车站,它的建成标志着我国地铁及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的重大发展。文章叙述了西单车站的设计和施工概况。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施工技术及施工组织两方面,对合肥市五时墩立交桥的施工进行了较全面的总结。  相似文献   

19.
胡永 《铁道建设》2007,(3):19-24
针对大岭公跨铁立交桥,介绍该立交桥的拆除施工情况,重点论述该立交桥拆除施工总体方案、防电棚安装、跨既有线梁体拆除、桥墩与盖梁拆除施工、既有线施工安全防护等,同时对该立交桥拆除施工中的注意事项进行了阐述。工程实践表明,该立交桥拆除施工方法合理,能满足工程的需要,对同类工程施工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随着近几年来各大城市地铁工程的不断建设,跨地铁施工的工程项目也越来越多。天津市外环津汉路立交桥部分桥梁为跨地铁施工,采用全护筒进行桩基施工,并由专门的监测单位进行实时监控,确保地铁能够安全运行。本文通过对外环津汉路立交桥跨地铁施工的总结分析,介绍跨地铁施工的施工技术要点及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