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路面附着特性是影响车辆制动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实际中车辆行驶的路面往往是未知的或非典型的.为了改善车辆在未知路面行驶时的防抱死制动控制性能,提出了 一种瞬时车况路面附着特性识别方法.基于行车瞬时采样数据,结合典型路面的附着特性曲线,对未知路面附着特性的几个数据节点进行了估算.最终利用4组附着特性数据节点对未知路面附着...  相似文献   

2.
一般下穿框构路面大多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是采用结构铺装,即在框构底板上面加铺水泥混凝土板块。为此,提出新的设计理念,即以路面设计厚度确定框构内外的设计高程,这样可以有效地减少路面不均匀沉降,确保路面的整体性。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应依据道路与被交道路、铁路的斜交角度,分别采用不同的板块划分与路面接缝,使板块划分更为合理,板块受力更均匀。文章通过设计实例,充分论证路面板块划分的要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3.
路面的耐久性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问题之一,原材料是高速公路路面耐久性的重要影响因素,本文以在建中的某高速公路为例,研究通过控制路面施工材料来提高该地域高速公路路面的耐久性。  相似文献   

4.
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谯龙江 《铁道建筑》2006,(6):98-100
水泥混凝土路面已得到广泛应用,但路面仍因各种因素出现各类裂缝,影响路面的使用,降低路面使用寿命。文章分析了路面产生裂缝的诸多原因以及针对各种原因所采取的对策,为较好地控制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破坏情况,通过分析,提出了路面断板、错台是造成其破坏的主要原因,而断板与错台是由于地基、路基、构造物、垫层、底层、基层、混凝土路面强度、混凝土路面的切缝时间、构造要求等诸多环节处理不当所形成,同时提出了水泥混凝土路面断板、错台的防治措施和处理方法,以提高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质量及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6.
在沥青路面施工中,如何克服路面泛油以及路面与各检查井及雨水井的衔接对于我国沥青路面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结合路面施工现场实测数据,及工后养护对路面的影响,力求找到更有利的通车时间方案,希望能够为将来的路面泛油与各井口施工提供一个可行的参考和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水泥混凝土路面是目前公路、港口、机场、码头、铁路集装箱中心站等大型物流设施建设中广泛采用的高等级路面。然而,由于在设计、施工、养护等诸多环节的不当,致使混凝土路面产生裂缝,从而成为影响水泥混凝土路面发展的一个关键性技术问题。本文总结了工程实践经验,就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产生的原因和如何消除外界因素的不良影响,以及避免水泥混凝土路面裂缝的产生进行了探讨,并就出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8.
通过近年来所参加的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根据施工后沥青混凝土路面的使用性能和总体评价分析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病害—车辙的形成和防治做以简要分析,为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9.
基于轮胎和路面的接触研究现状,大多研究者都将轮胎与路面接触形式简化为点接触或者线接触形式。在重构三维路面谱的基础上,构建了三维轮胎和路面接触模型,为确定轮胎的接地面积,利用自主研发的压力作动器系统,在多次试验的基础上,得到标准载荷,标准胎压下的轮胎接地面积。然后,把轮胎与路面的面接触模型看作有限多个点接触的模型,每个点的刚度相同,分别采用重构三维路面谱的多点接触和任一剖面二维曲线对路面随机激励下的车路耦合系统进行了计算。最后,将点接触模型和三维面接触模型在随机路面和减速带路面工况下的垂向动力学响应进行仿真对比分析,发现所建立模型的车体响应要比点接触模型的响应小。  相似文献   

10.
为解决水泥混凝土路面修补材料存在的路面开放交通时间偏长和耐久性较差的问题,通过进一步实验、研究粉煤灰地聚合物混凝土制备、特性及机理,并将其应用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快速修补。实验后,粉煤灰地聚合物早期抗弯拉强度高,其力学强度、粘结强度均满足路面修补混凝土的技术要求,在路面快速修补材料中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