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高填方路基压实与路基路面病害的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全国范围来看,高填方路段路基、路面的病害是普遍现象。影响高填方路段路基、路面病害的因素很多,但路基施工时的压实质量肯定是一个重要因素。文中从分析路基压实与路基土体的强度和路基沉降之间的关系入手,探讨高填方路基压实对路基、路面病害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公路》2017,(2)
为了深入了解海砂回填路基的沉降变形规律,更好地利用海砂修筑路基,结合海砂工程特性,构建有限元模型,分析了软土地基条件下填筑速率、压实度、换填厚度及地下水位对海砂回填路基沉降变形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填筑速率对路基和土基均有影响,填筑速率越大,路基总沉降、工后沉降、差异沉降及土基沉降也越大;路基沉降与压实度大致呈线性关系,路基沉降量和差异沉降均随压实度的提高而减小,这说明增大压实度能够改善路基自身变形,提高路基承载力,减小不均匀沉降。与粉质黏土路基相比,海砂用作路基材料能够减小地下水的不利影响,减小沉降量,增强路基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3.
傅波  王桂尧 《中外公路》2006,26(3):39-41
路基的差异沉降是导致路面损坏的一个重要原因,而路基差异沉降不仅发生在半填半挖或新老路基结合处,在软土地基的固结沉降与高路堤临近边坡路肩部位压实度的差异、强降雨作用导致的高路堤边坡稳定性的降低及雨水入渗导致路基软化后行车荷载的反复循环作用均会导致差异沉降的形成与进一步发展,该文在分析这类差异沉降形成机理的同时,分析了不同类型差异沉降对路面开裂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高填方路堤差异沉降特性,本文以某高速路堤为例,采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就不同填方高度、不同路基土压实度和不同填筑材料对高填方路堤差异沉降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到主要结论如下:高填方路堤的最大沉降值出现在路堤中部;随着路堤填筑高度的增加,路基最大沉降值明显增大,且沉降的速率也随填筑高度的增加而增加;提高路基土的压实度,有利于路堤土差异沉降的改善,但改善程度非常有限;改善路堤填土的力学性质是减小路基压缩沉降非常有效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5.
冲击压实在安新高速公路扩建中的处治效果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降低新旧路基差异沉降,通过现场压实度、沉降、含水量等试验,分析了冲击压实对安新高速公路扩建工程中新地基的影响。结果表明:冲击压实增加了路基压实度,在压实10遍之前压实度增长较快,在15或20遍时获得最大压实度,且土体含水量对冲压效果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6.
主要阐述了冲击压实机在高速公路路基补强冲击碾压中的应用情况,对高速公路挖方路基和高填方路基进行冲击压实处理,并进行了大量的试验研究,通过冲击碾压补强处理,显著提高了路基的压实度、整体强度和承载力,加速了路基的下沉降,减少了路基的工后沉降,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拓宽路基由于压实度的不同,其水力特性存在差异。在大气作用下土体非饱和水力特性的差异会直接影响土体的应力状态差异,进而引发差异沉降。该文利用Geo-Studio有限元软件,将试验获得的不同压实度下的土水特征曲线和渗透系数输入到软件中。通过模拟广州地区长期降雨和蒸发条件,探讨了在降雨作用下新老路基差异沉降产生的因素以及影响大小,分析了降雨和蒸发过程中新老路基的含水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接近降雨入渗面处的新老路基孔隙水压力变化较大;差异沉降的大小与新老路基的渗透性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8.
应用快速拉格朗日有限差分法(Fast Lagrangian Analysis of Continua),分析不同压实度对黏性土与粉性土中高路堤的沉降变形的影响,从而确定合理的压实标准.针对拟定的4种路基压实标准进行数值分析,计算不同高度的路基的沉降变形,并提出路基沉降的拟合曲线公式.结果表明,对两种土质的路堤而言,在不同路基压实标准的条件下,路堤高度对路基变形的影响呈抛物线形关系,通过提出的回归公式,就可估出变形达到稳定时路堤的沉降量.不同的路堤填高应提出不同的路基压实标准,而且黏性土与粉性土应给出不同的压实标准.  相似文献   

9.
为确定压实度对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影响,借助有限元软件,系统分析90%,92%,94%,96%,以及98%5种路基压实状态下路面的沉降规律。结果表明,路基压实度从90%增加到98%,沉降减少近1倍,相同路基压实度下,路面上部的沉降要大于路面下部的沉降,路基沉降具有不均匀性,路基压实度越低,不均匀沉降就越剧烈。  相似文献   

10.
路基压实度不足会导致路基发生不均匀沉降,最终引发结构性病害,影响道路的使用性能。文中通过在某公路上设置压实度不足测试区域进行试验,得到测试区域与正常区域的基层顶面及路基顶面的动土压力、路面结构底层的动应变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欠压实区域基层顶面、路基顶面的动土压力偏大,面层底面动应变偏大,路基压实度下降对路基路面结构性能的影响较大;路基顶面的动土压力与车辆的轴重成线性正相关关系,车辆荷载作用位置路基顶面承受的动土压力最大,沿两侧逐渐衰减。  相似文献   

11.
郝伟  王选仓 《路基工程》2012,(6):118-121
通过土工离心模型试验,对填挖交界路基处不同的土工格栅加筋方案对于不均匀沉降的处治效果进行研究。通过测量填挖交界路基表面测点的沉降量和位移变化,分析土工格栅铺设的层数对填挖交界路基不均匀沉降和路基整体稳定性的改善作用,因此根据对比试验获得最佳的处治方案。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铺设两层土工格栅对填挖交界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效果要优于只铺设一层的,而铺设一层土工格栅对填挖交界路基不均匀沉降的效果要好于不铺设土工格栅的。  相似文献   

12.
邹建洲 《路基工程》2019,(5):145-148
为研究不同因素对软土路基沉降的影响,运用有限元软件建立软土路基截面数值模型,模拟分析了软土路基填方高度、填筑速率、排水桩间距及真空压力对路基竖向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①随着填方高度的增大,路基沉降不断增大,实际工程中填方高度不宜过大;②随着填筑速率的增大,软土路基沉降不断增加,填筑速率为0.5 m/7d最为理想;③路基的沉降时间随着排水桩间距的增加而逐渐增大,间距为1 m时路基沉降最快达到稳定状态;④随着真空压力的增大,软土路基沉降逐渐增大,真空压力选取80 kPa路基最为稳定。  相似文献   

13.
车竞 《路基工程》2014,(3):50-54
山区高填方路基应根据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及地质条件,形成针对性、综合性理念。通过广东省山区某在建高速公路,分析当前高填方路基主要填筑技术及工艺,提出综合利用填石路基、加筋土路基及高性能压路机补压等填筑方案和工艺,并进一步从稳定性及沉降方面研究对比各相关填筑方案。在四种方案中,“底部填石+中部加筋土路基+补强压实”方案,能满足山区高填方路基对稳定性和沉降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静荷载下新建高速公路强风化填料高填方路基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填方路基在施工及运行期的稳定性分析是高填方路基工程中的重要问题之一。高填方路基的沉降和稳定问题的解决与否,将成为山区高等级公路安全、快速行驶的关键。对于建造在平坦地面上的路堤,特别是高度小于20 m的路堤的性状,已经有了较清楚的认识,并根据它们的特点制订了相应的设计规范。但是,对于高度大于20 m的高路堤的特性认识还不够充分。因此,深入认识高填方路基的工程特性,确保高填方路基的稳定性成为山区高速公路建设急需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基于此,以新建高速公路强风化填料高填方路基为研究对象,在深入研究填料强度特性的基础上,对该高填方路基稳定性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原先采用强风化填料高填方路基稳定性不足,变更设计后稳定性满足要求,研究结果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决黄土地区高填方路基普遍出现的路基沉陷、路面开裂以及过大的工后沉降等病害,以国道109线十七沟-清水河段一级公路为例,提出了高填方路基的设计与施工方法,为黄土地区高填方路基的填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俞清荣 《路基工程》2011,(2):166-168
在高填方路基施工过程中,通过地基处理、沉降观测及选择路面施工时间等方法以避免产生纵向裂缝。而一旦纵向裂缝出现,应及时分析原因,结合边坡稳定分析、注浆和土工格栅等应急处置措施来有效地降低纵向裂缝对路基稳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王超 《路基工程》2019,(6):128-133
针对CFG桩加固铁路软弱地基的效果和变形特性,运用Midas数值分析软件建立二维全断面双线路基模型,分别对施工期地基加固前和加固后6种工况下的竖向位移进行计算。以地基沉降值、路堤沉降值和工后沉降值作为分析指标,说明了CFG桩加固软弱地基的优越性。由于梯形路基附加应力分布不同,沿路基宽度方向地基表面沉降呈“中心大两边小”的不均匀现象。地基压缩层和路堤填料层是地基加固前路基结构的变形关键区,路堤填料层是地基加固后路基结构的变形关键区。桩土之间由于力的分配不平衡存在差异沉降,桩-砂石垫层之间存在最大剪切应变。  相似文献   

18.
以京沪高速铁路京徐段(K01+450~K04+786.04)CFG桩复合地基上填方路基工程为依托,基于改进指数曲线法,在路基沉降观测数据的基础上,对该段路基沉降进行了预测分析。结果表明:在该区段内对沉降量级小、相对波动大的高铁路基沉降数据,结合三点法求解的指数曲线法拟合及预测具有很好的适用性;数据的初始时间点选取在路基填筑完成之后,选择2个月及以上作为时间间隔,有利于提高沉降预测的精度。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高铁高填方路基高速液压夯实施工参数,在沪昆高铁芷江段施工现场进行原位试验,测试了夯击能36 k N·m作用下路基的沉降和动应力,分析了动应力随夯击次数和深度的变化规律,沉降量与夯击次数的关系,确定了有效加固深度为1.75 m和最佳夯击次数为9击,并对其加固效果进行评价。试验结果表明:在夯击能36 k N·m累计9击作用下,路基压实度在1.75 m深度范围内都达到了95%,路基表面Evd平均提高了14%,K30平均提高了26.31%,CMV平均提高了18.63%,路基压实质量满足设计要求,高速液压夯实效果显著。建议对同种条件下的路基每填高1.75 m时,采用夯击能36 k N·m,累计作用9击对其进行加固。  相似文献   

20.
依托云南楚姚高速公路红层软岩高填方路堤工程,建立典型边坡断面模型,对路堤工后长期沉降进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路面最大沉降和最大不均匀沉降随压实度的增大呈现出减小的趋势,随着含水率的增加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因此,适当增大填料的压实度,使用非饱和(最优含水率)状态的填料,可以较好地控制高填方路堤的长期沉降,达到规范要求的质量控制标准。同时,进行高填方区域堆载预压,完成路基早期工后沉降,可减少通车后的长期沉降。堆载高度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成本和效益,根据填方高度和现场条件,选择合适的堆载高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