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依据贵州省某顺层岩质滑坡治理工程实例,基于滑坡动态渐进破坏的本质,结合深层位移监测对该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变形破坏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边坡岩体内部泥质软弱夹层是影响顺层岩质边坡稳定性的控制性因素;高速公路建设对坡体前缘开挖切脚及强降雨作用下层面软化是导致边坡变形破坏的诱发因素;通过滑坡稳定性分析计算,对滑坡进行针对性治理设计。  相似文献   

2.
结合滑坡的工程地质特征及变形特征,对滑坡的成因机制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影响滑坡稳定性主要因素为软硬相间的顺向岩层面、降雨、河水侵蚀及地下水的影响。并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评价,为滑坡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以贵州省某高速公路滑坡为研究对象,对该滑坡变形破坏机理进行分析及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滑坡区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岩性软弱为滑坡的变形破坏基础原因,开挖切脚及降雨是诱发该滑坡的主要因素,施工工序的不合理未能有效抑制滑坡变形,各因素综合作用下使得滑坡变形持续发展,并牵引形成二级滑坡。结合深层位移监测曲线,实现了滑坡变形破坏的过程分析。  相似文献   

4.
以贵州省某顺层岩质滑坡为研究对象,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变形破坏机制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对坡体前缘开挖切脚是导致边坡变形破坏的诱发因素;滑动面特征为坡体后部沿岩层层面、前缘滑面反翘的折线形滑面;基于滑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及变形破坏机制分析,对滑坡治理制定了针对性处治措施,深层位移监测表明滑坡治理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5.
抚顺市西露天矿北帮南阳路路面出现多条裂缝,严重影响交通安全。为此,首先根据现场实际调查及地质钻探资料,对西露天矿北帮地质环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地形条件、大气降水及生活污水入渗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其次结合路面变形及建筑物变形规律,研究南阳路滑坡的变形特性;最后使用简布法与毕肖普法对地表变形严重的I-I'剖面进行了稳定性评价,并运用层次分析模型量化滑坡各影响因素的权值向量,引入到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了整体稳定性分析,从而对滑坡稳定性做出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抚顺市南阳路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6.
根据竹园滑坡工程地质条件,结合滑坡的变形特征,分析了滑坡的诱发因素,主要表现为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强降雨作用。采用FLAC3D软件对滑坡的变形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结果较好地解释了滑坡在连续强降雨作用下的实际变形,为滑坡坡治理方案选择和治理工程设计提供了地质依据和相关设计参数。  相似文献   

7.
经实测,花地公路滑坡为“特大型”中层推移式滑坡,地灾体危害大。文章在对花地滑坡的地质地貌条件及变形特征进行深入调查的基础上,依据地质勘探资料、设计成果,分析了影响滑坡稳定性的因素,采用传递系数法对花地滑坡在不同状态下的稳定性进行了计算和评价。研究表明:自重状态及自重+地震状态下,该滑坡基本稳定;在自重和暴雨状态下,该滑坡欠稳定,该成果对后期防治工程设计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工程区区域地质环境、滑坡所在山体基本地质条件研究,分析了该滑坡的成因机制,认为吊钟坝滑坡体的形成历史与钟坝河的发育过程紧密联系,特殊的岩性组合造就了该区特殊的河谷形态,并提供了广阔的第四系物质赋存空间,进而演化形成了现有的崩塌体空间形态和变形表象.在深入分析该滑坡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以地形地貌、变形迹象及物质组成差异性为依据,对该滑坡变形机理进行论述,重点评价影响堆积体稳定性的诱发因素.结果表明,堆积体滑坡的变形机制是受黏土层的控制,堆积体在地下水的长期作用下产生蠕滑-拉裂变形,并具有牵引式破坏的典型特征.最后采用极限平衡法分析了堆积体整体及局部的稳定性,稳定性计算结果表明,该滑坡整体基本稳定,暴雨工况下,可能存在小规模的变形破坏.  相似文献   

9.
某高速公路一顺层岩质滑坡的形成及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某高速公路开挖路基形成牵引式顺层岩质滑坡后,不恰当地采用放缓边坡进行处理,结果造成滑坡变形加剧,同时又遇持续降雨,在尚未来得及治理的情况下滑坡又向后、向两侧发展扩大近一倍,影响高速公路的建设。笔者从滑坡形成的不良地质环境、人居活动及降雨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分析滑坡的成因,根据变形迹象对滑坡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介绍采用支挡与截水、排水工程相结合的综合治理措施,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0.
针对海通沟滑坡整治项目,介绍了滑坡的基本特征和变形特征,分析了滑坡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等影响因素;结合工程地质调绘、钻探等勘察结果,分析了该滑坡的形成及演化机制。最后针对该滑坡的特点及成因,对其治理方案进行研究,择优推荐综合抗滑支挡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1.
袁磊  张安琪 《路基工程》2017,(6):205-208
通过对莲花村4组滑坡的变形特征以及岩性结构分析,判定该滑坡为古滑坡的局部残留体牵引式复活。对滑坡进行了稳定性验算,验算结果表明,在暴雨等不利因素情况下,滑坡变形会继续发展、加剧,滑坡前缘滑动的可能性大。  相似文献   

12.
针对贵州省道真至新寨高速公路和溪至流河渡段(K159+850~K160+080)在建设过程中线路旁出现的不稳定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通过工程地质调绘及钻探,查明了该滑坡体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根据其变形情况,对滑坡的成因、变形特征及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且对该滑坡进行了稳定性定量评价。经稳定性计算后,发现该滑坡在天然工况和降雨工况下稳定安全系数分别为1.037,0.925,在降雨的情况下滑坡处于不稳定状态。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工程治理措施,为治理该滑坡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分析含碎石粘性土边坡的变形破坏过程,以浙江省58省道K15+200滑坡为例,采用弹塑性有限元强度折减法和反分析方法,计算边坡的整体安全系数和分析该滑坡的稳定性以及变形破坏过程。结果表明,含碎石粘性土边坡的变形破坏主要是在降雨作用下边坡变形破坏过程中滑坡体各部位水平位移和竖向位移的不一致和塑性应变的不断发展引起的;采用弹塑性有限元算法可以更好地反映该类型滑坡所处的实际状态及滑坡的滑动过程。  相似文献   

14.
蒙特卡洛法在滑坡稳定性可靠度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陈伟  许强  王朝阳 《路基工程》2011,(4):135-137
通过分析滑坡稳定性分析中存在的问题,考虑滑坡岩土体的不确定因素,从概率的角度对影响滑坡稳定的各种参数的不确定性进行定量分析,从而得到坡体稳定的不确定性。采用蒙特卡洛法针对一工程实例进行了计算分析,得到了在不同工况下滑坡失稳的概率值,计算结果验证了方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罗敏 《路基工程》2019,(1):191-197
以青海省S101省道K359+881~+929段滑坡处治工程为例,分析高原堆积层斜坡的结构特征、稳定性因素对滑坡的控制效应和诱发模式。总结了目前各类滑坡防治措施对高寒地区滑坡的适宜性。结合地质综合分析和数值模拟,论述了斜坡的滑坡机理及时空演化过程。研究表明:青海省道K359+881~+929段堆积层斜坡受到岩土体性质、坡体结构及水热变化过程等因素的影响,在冻融作用下堆积体持续蠕动,暴雨入渗使堆积体沿基覆面整体滑动,形成浅、深两层滑坡。微型桩具有柔性变形卸载特性,是一类可以优先选择的寒区滑坡支挡措施。  相似文献   

16.
依托贵州省某高速公路陡坡填方路堤滑坡治理工程,对已竣工路肩墙在路基滑坡牵引下破坏垮塌的实际问题,在路肩位置采用仰斜式路肩墙与抗滑桩联合支挡结构进行治理;运用FLAC3D对桩墙联合支挡结构进行计算,分析治理后的边坡变形沉降、稳定性及其各部分受力特点。治理效果表明:桩墙联合支挡结构治理后边坡稳定性较好,变形、裂缝均在设计控制范围内。  相似文献   

17.
某高速公路隧道进口段位于古滑坡体上,隧道施工中滑坡体后缘出现了变形裂缝,对施工人员及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按工程勘察资料和现场地质条件调查结果,对滑坡体的变形失稳机理进行了分析;并通过施工过程中隧道仰坡以及滑坡体整体稳定性计算,得到古滑坡体的局部和整体稳定性。研究结果表明:仰坡后缘以及隧道的变形迹象是因刷坡过程中开挖了坡脚,仰坡出现大幅度变形造成的。施工过程中,仰坡段的稳定性差有可能发生失稳,隧道底板以下滑坡体稳定性未受到大的影响。在研究结果的基础上,制定了对滑坡的治理措施,效果较好,保障了安全。  相似文献   

18.
以会东县狮子山滑坡为依托,结合工程地质条件和变形破坏特征,分析了滑坡成因,并运用FLAC3D软件和传递系数法对滑坡稳定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滑坡主要为局部变形,且主要是滑坡中上部剪切变形较大,处于欠稳定状态;该滑坡在天然条件下处于基本稳定状态,但在暴雨条件下有发生失稳的可能。  相似文献   

19.
青石滑坡是三峡库区蓄水期间,库水位上升诱发的典型滑坡,库水入渗是滑坡险情产生的主导因素。根据滑坡的实际情况及变形趋势设计了应急监测方案,分区进行布控监测,从位移监测数据分析结果可知,滑坡体总体上属于牵引式变形趋势。A区变形牵引B区变形后,从而导致D区的变形,C区的次级变形区前期受B区变形及D区变形影响,后期影响D区变形。从变形演化趋势上,经过2个水文年的调整和适应后,变形量基本保持不变,虽滑坡体逐渐恢复到新的平衡状态,库水升降对滑坡体稳定性影响较小,滑坡体趋于稳定状态,但必须做好排水工程,以保安全。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丽江市玉龙县海立子村民小组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项目场地南东侧滑坡进行现场勘查、成因分析、稳定性计算,提出了对滑坡采取削方减载+锚索框格梁+护脚挡墙+截排水沟等综合治理措施.治理效果良好,提高了坡体稳定性,已经历了3个雨季,未发生变形滑移迹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