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平原区高速公路合理降低路堤填筑高度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通过工程实例对平原区低路堤设计方案进行比较论证,论述低路堤设计的必要性、可行性及存在的问题,以体现高速公路建设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2.
为降低平原区高等级公路的路基高度,采用了下挖通道集水净化渗滤系统技术.阐述了下挖通道集水净化渗滤系统的组成,并提出了3种设计方案.分析了通道集水净化渗滤系统设计的主要关键问题,并将其运用于具体的工程实践当中.工程实践表明,采用该技术可以较好地解决平原区高等级公路下挖通道的排水问题,为类似工程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3.
平原区高速公路路基高度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设计角度以实例对高、低路基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分析高、低路基的优劣。在寻找平原区高速公路路基高度较高原因的同时,从设计、管理等方面阐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平原区低等级公路特点、交通特性分析,结合平原区低等级公路交通事故特性以及事故发生成因分析,从交通安全保障工程措施和安全辅助措施两方面出发,通过对平原区低等级公路3种主要安全隐患类型的研究,给出平原区低等级公路安全解决对策,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某平原区低等级公路,提出进行安全改善建议措施和优化整治方案.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大广高速公路深州至大名段项目工程为依托,介绍了渗透排水技术在下挖通道排水系统中的研究及应用情况。该排水技术方案的提出解决了目前在华北平原地区高速公路建设采用低路堤设计方案中存在的制约性难题,为低路基高速公路在平原区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渗透排水技术通过在大广高速的应用,产生了巨大的经济、社会、环保效益,对类似工程建设具有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6.
平原区公路衔接点是近年来出现在平原区公路的交通事故多发点之一。在调查几百公里平原区公路的基础上,对平原区公路衔接点的特性进行了分析。公路衔接点由平原区改扩建公路而形成,兼有路段和交叉口的双重特点,有交叉型和过渡型两种形式。以实际调研中遇到的两个典型路段为例,针对该种路段的特性,对其交通事故多发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提高其安全性的措施和建议。交叉型公路衔接点可以采用信号控制和非信号控制两种方案,过渡型公路衔接点可以采用多种工程方法改善其安全特性。  相似文献   

7.
从设计角度以实例对高、低路基设计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分析高、低路基的优劣.在寻找平原区高速公路路基高度较高原因的同时,从设计、管理等方面阐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京珠高速公路排水系统设计与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张业红 《公路》2002,(3):41-45
系统介绍了实体工程路基路面排水系统设计方案,给出了通过工程试验优化设计的方法和过程,对如何进一步优化排水设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新疆生态环境脆弱,荒漠平原区山前冲洪积扇横坡较大,自然灾害频发,整体式路基由于路幅宽度较宽对环境影响较大,通过对路基断面的调整选择分离式路基,可避免大填大挖,减少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避免次生灾害发生,同时可降低工程造价。分离式路基后期改扩建如何加宽,是高速公路分离式路基建设当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根据新疆荒漠平原区地形、地貌的特点,提出了高速公路在荒漠平原区采用分离式路基的路幅间距以及后期改扩建的加宽方式。  相似文献   

10.
结合实例,采用一些常用的事故分析方法,对今年来发生在平原区高速公路的交通事故进行事故特性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以某一典型路段为例,为平原区高速公路的改扩建工程提出改进措施,从而达到消除安全隐患,提高行车安全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