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神经节苷脂M_1介导神经生长因子对运动神经元再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神经生长因子 (NGF)、神经节苷脂M1 (GM1 )及NGF和GM1 混合液对桥接面神经的硅胶管腔中面神经管状化移植再生的影响。方法 选择成年大白兔 40只 ,4只作正常对照 ,其余 3 6只随机分为A、B、C三组 ,将其双侧面神经下颊支与腮腺前缘相同平面造成 8mm长缺损 ,用 1 5mm的硅胶管进行桥接 ,然后作以下处理 :A组 ,左侧硅胶管内加入NGF ,右侧加入生理盐水 ;B组 ,左侧加入NGF +GM1 ,右侧加入NGF ;C组 ,左侧加入NGF +GM1 ,右侧加入GM1 。于术后 2 0周进行电生理及组织学观察。结果 A组左右侧神经传导速度差异无显著性 ;B、C两组左右侧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且两组左侧再生神经有髓纤维数目、直径、髓鞘厚度、轴突直径均高于对侧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但A组以上指标均无差异。光镜及电镜观察试验各组均有较明显的神经再生。结论 ①NGF能够促进运动神经元再生 ,但这种能力有限 ;②GM1 能够介导NGF促进运动神经元再生 ,表现出良好的生物学效应。  相似文献   

2.
尿激酶对胸膜成纤维细胞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胸膜成纤维细胞(FB)分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作用及尿激酶(UK)对其分泌作用的影响。方法取健康雄性SD大鼠胸膜,培养、纯化并鉴定FB。设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分为2个亚组:对照0组由不含胸膜FB的24个样本组成,加入无血清的RPMI 1640培养液;对照1组由24个胸膜FB样本组成,加入无血清的RPMI 1640培养液,培养24 h后,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上清液中TGF-β1的含量。实验组分为4个亚组,共24个样本,分别加入5 000(A组)1、0 000(B组)、20 000(C组)和30 000 IU/mL(D组)的UK,培养24 h后取上清液,测定TGF-β1的含量。结果胸膜FB分泌TGF-β1的量为(3035.655±394.975)ng/L;A、B、C、D组(5 000-30 000 IU/mLUK)对TGF-β1均有抑制作用,A组与B、C、D组之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B、C、D组之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对照0组未检测出TGF-β1。结论胸膜FB能分泌TGF-β1,UK能抑制其分泌。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提高大鼠胰岛细胞产量和纯度的最佳分离纯化方法。方法40只大鼠分为4组,每组10只。A组:Hanks液灌注 胶原酶V消化 Ficoll400梯度纯化;B组:组织剪碎研磨 筛网过滤;C组:胶原酶V灌注 Ficoll400梯度纯化;D组:胶原酶V灌注 筛网过滤。对用四种不同方法分离纯化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显示,A、B、C、D组收获量及纯度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组间多重比较显示,A组收获量均高于B、D组(P<0.05),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纯度与其他组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用胶原酶V或Hanks液灌注,Ficoll400梯度纯化法所收获胰岛细胞的产量和纯度较高,而且价格低廉,是一种较理想的胰岛细胞分离纯化方法。  相似文献   

4.
金纳多对抗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金纳多对抗脑出血后脑水肿形成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健康Wistar大鼠80只,雌雄不拘,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只。采用立体定向注射方法,用微量注射器在右侧尾状核部位,注入50μL生理盐水(A、B组)或等量自体血红蛋白(C、D组)。术后A、C组给予50 g/L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3 mL灌胃,B、D组给予等量羧甲基纤维素钠溶解均匀的金纳多(200 mg/kg)溶液灌胃,每日1次,持续3周。断头取脑,测定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值及血红素氧合酶-1(HO-1)阳性细胞数。结果除A、B组比较无明显差异外,其余各组间SOD、MDA含量及HO-1阳性细胞数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金纳多可以抑制血红蛋白所引起的脑水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大鼠心肌梗死后心肌营养素-1(CT-1)的表达,并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对其干预,探讨CT-1与心室重塑之间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Wistar雄性大鼠50只,10只作为假手术组(A组);40只作为心肌梗死组,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LAD)致心肌梗死24h后,分别随机抽取一半数量存活大鼠作为心肌梗死对照组(B组)及BMSC移植干预组(C组)。BMSC移植干预组(C组)通过尾静脉注射1mL BMSC细胞悬液于大鼠体内;A组、B组分别注射无血清培养液DMEM 1mL,6周后采用Real time PCR及免疫组化、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非梗死区CT-1的mRNA及蛋白表达量。结果 6周后,B组非梗死区心肌样本中,CT-1mRNA及蛋白表达量、左心质量指数,同A、C组相比均显著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非梗死区心肌中CT-1mRNA及其蛋白含量、左心室质量指数均较A组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C组以上指标则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能够抑制大鼠心肌梗死后CT-1mRNA及蛋白表达,从而改善心肌重构。  相似文献   

6.
氧化苦参碱对小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及细胞因子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中药氧化苦参碱 (Oxymatrine)对小鼠哮喘模型气道炎症及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4 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 (A组 )、哮喘模型组 (B组 )、地塞米松干预组 (C组 )和氧化苦参碱干预组 (D组 )。B、C、D组采用卵蛋白 (OVA)腹腔注射致敏与雾化吸入激发制作哮喘模型。致敏第 15天开始每次雾化激发前 1h给予腹腔注射地塞米松干预 (C组 )、氧化苦参碱治疗 (D组 ) ,连续 7d。在OVA激发结束后 2 4h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BALF)计数炎性细胞总数及嗜酸性粒细胞 (EOS)数目 ,并测定BALF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 4、5 (IL 4 ,IL 5 )和干扰素 γ(IFN γ)水平变化。结果 氧化苦参碱干预治疗能显著降低小鼠BALF中炎性细胞总数及EOS数量 ;BALF上清液中IFN γ水平明显升高 ,IL 4、IL 5水平显著下降。D组与A组、B组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C组与D组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氧化苦参碱能明显降低哮喘小鼠BALF中炎性细胞数量 ,影响细胞因子水平变化 ,从而改善哮喘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激光心肌血管重建术 (TMR)及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 (b FGF)对急性心肌缺血动物模型心肌再血管化的作用。方法 将 2 4只犬制成急性心肌缺血模型后 ,随机分为 A组 (单纯缺血 ,对照组 )、B组 (TMR组 )及 C组 (TMR b FGF组 )。分别于饲养 1周及 1月后测定血压、中心静脉压及心功能指标 (CO、LVEF)、心梗心肌重量 /左室重量 (AW/LVW)、光镜下单位面积梗塞区内的毛细血管数。结果  (1 )各组在麻醉后、缝扎即刻、1周、1月后血压、中心静脉压无明显差异。 (2 ) A组及 B组饲养 1周及 1月时 AW/LVW无明显差异 ,C组饲养 1月时的AW/L VW明显少于饲养 1周时 (P <0 .0 5)。并且 C组饲养 1周及 1月时的 AW/LVW低于 A组和 B组。 (3) C组光镜下单位面积梗塞区的毛细血管数明显多于 A组及 B组 (P <0 .0 5)。结论  TMR b FGF可以减少急性心肌梗死区域 ,使缺血心肌内毛细血管数明显增多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异丙酚对兔在体肝缺血再灌注损伤时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的影响。方法40只家兔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分别为缺血再灌注组(A组)、缺血再灌注加生理盐水2 mL/(kg.h)组(B组)、缺血再灌注加异丙酚8mg/(kg.h)组(C组)和假手术对照组(D组)。各组于再灌注后306、0 min测定肝组织和血浆中ET-1与NO水平以及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的水平,并进行肝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与D组比较,A、B、C组于再灌注后30 min及60 min时,肝组织和血浆中ET-1均呈上升,但C组的上升程度明显低于同时间点的A、B两组(P<0.01);同时肝组织和血清中NO呈下降,但C组的下降程度明显低于同时间点的A、B两组(P<0.01);血清ALT、AST均升高,但C组的升高程度明显低于同时间点的A、B两组(P<0.01);肝细胞形态学发生异常改变,C组的肝脏淤血明显较A、B两组轻,肝细胞变性坏死不明显。结论异丙酚通过保护肝窦内皮,降低机体内ET-1水平,提高NO水平,改善肝脏微循环障碍,对HIRI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比较低剂量米索前列醇及蓖麻油餐用于足月妊娠引产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有引产指征、无引产及米索前列醇使用禁忌症的单胎、头位、胎膜完整的足月妊娠妇女 63例 ,随机分为A组 (2 0例 ,米索前列醇 2 5μg) ,B组 (2 0例 ,米索前列醇 50 μg)和C组 (2 3例 ,蓖麻油餐 )。2 4h阴道后穹窿置药一次。结果 A、B、C三组引产成功率分别为 85 0 %、80 0 %、86 95% ,用药后临产的时间分别为 (2 96± 1 46)min、(30 8± 2 31 )min、(2 0 6± 1 0 1 )min。分娩方式、新生儿体重、宫颈评分 ,三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 (P >0 0 5)。B组第一产程和总产程较C组缩短 (P <0 .0 5) ,A组产时出血量较C组少 (P <0 0 5) ;宫缩过强羊水污染的发生率A组及C组较B组低。结论 低剂量米索前列醇用于足月妊娠引产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Celecoxib对大鼠术后腹腔粘连形成的预防效果及其机制.方法 80只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接受腹膜擦损术为A组,接受腹膜擦损术+40mg/(kg·d)Celecoxib为B组,接受腹膜擦损术+20mg/(kg·d)Celecoxib为C组,接受腹膜擦损术+透明质酸钠凝胶为H组,仅接受开、关腹操作的假手术为S组.各组随机半数大鼠于术后第8天和15天处死,肉眼评估大鼠一般情况和腹腔粘连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粘连组织VEGF和CD34.结果 5组大鼠术后粘连程度组间差别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B组、C组的粘连评分均明显小于H组、A组.VEGF蛋白表达量A组最强,次之分别为H组、C组、B组,S组最弱.CD_(34)表达量A组最强,次之分别为H组、C组、B组,S组最弱.结论 术后短期口服Celecoxib可有效预防大鼠术后腹腔粘连形成,效果优于透明质酸钠凝胶.机制可能与抑制COX-2活性后下调VEGF表达,抑制粘连组织新生血管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