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目的:JQ450架桥机是针对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研制开发的特种施工设备,整机采用多支腿结构型式,同步起吊取梁作业方式.本文针对该设备特点及在实际应用中的要点,介绍JQ450架桥机的技术参数及在广珠线架梁和过孔的作业程序、支撑要求,总结该设备的性能,为城际铁路架梁施工提供参考和启示.研究结论:JQ450架桥机整机的多支腿结构适应多种变跨梁的需要,且转换方便,施工效率高.起重小车同步起吊取梁作业方式,减少了对运梁车的占用时间,提高了运梁车运梁效率,起重小车大横移梁,满足了双线三箱以下的落梁,无需墩台移梁,降低了劳动强度.整机采用轮轨纵移,运行平稳.通过使用验证,该架桥机作业效率高、结构合理,成功解决了多箱梁体架设的难题.  相似文献   

2.
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正线线间距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目的:由广东省单独投资建设并负责运营管理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城际轨道交通网,运行车辆选用与地铁A型车外形尺寸相同的城际动车组,但运行速度大大高于一般地铁,现行有关轨道交通方面的设计规范均不能完全适用于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项目。为了使工程设计既能实现运营速度目标,保证运营安全,又尽量节省工程投资,因此需要对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正线线间距进行研究确定。研究结论:珠三角城际轨道交通正线直线地段最小线间距可按下列标准采用:设计速度为140km/h及以下时采用3.8m,160km/h时采用4.0m,200km/h时采用4.2m。曲线两端直线地段的线间距为3.8m时,曲线地段应加宽线间距;曲线两端直线地段的线间距≥4m时,曲线地段线间距可不再加宽。  相似文献   

3.
珠江三角洲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广州至佛山段项目18标段盾构区间即南洲站~沥滘站盾构区间隧道右线长2 350.430 m,左线长度为2 350.433 m。本区间最小曲线半径为350 m,最大纵坡为29‰。结合工程实例,总结盾构施工中防止喷涌、刀具磨损及不均匀沉降等在施工中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4.
试车线作为新车和检修后的列车进行系统动态调试及性能试验的线路,用于保障列车的安全和可靠运营.针对城际轨道交通的特点,对比分析了国有干线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试车线的功能需求.结合试车线工程实际条件,从测试功能、设备配置、设计规范等方面对城际轨道交通试车线的设计进行了探讨.城际轨道交通试车线的设计应根据现场条件进行布置,有条...  相似文献   

5.
轨道交通标准梁工点设计过程繁琐,耗时费力且容易出错。为编制专用软件实现标准梁工点的自动化设计,利用参数化设计理念,节段法创建标准梁通用三维参数化模型,并附加工点实例化参数。通过设定梁跨曲线布置参数进行梁跨布置,自动化计算标准梁的工点梁重、梁长及制梁、架梁参数,创建标准梁工点实例化模型,并组装生成全桥BIM模型。经过多个国内外城市及城际轨道交通项目的成功应用表明:本方法适用性强,自动化程度高,计算结果准确,可显著提高轨道交通桥梁的设计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6.
以城市道路采用连续刚构上跨城际铁路为研究对象,拟采用城际铁路路基变形控制指标为评价标准,定性分析净高、基坑开挖对城际铁路安全性的影响;采用Midas GTS NX建立三维有限元计算模型,计算得出90+170+90m转体刚构各施工阶段城际铁路路基横向与竖向位移累积变形曲线,定量分析转体墩各施工阶段对城际铁路变形的影响。结果分析表明,转体刚构各施工阶段对城际铁路路基工后沉降及轨道平顺性影响较小,满足城际铁路变形控制指标要求。研究成果可为城市道路上跨高铁工程安全性影响提供借鉴,为类似工程施工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研究目的:新建铁路广州至珠海(含中山至江门)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工程是我国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城际快速轨道交通工程,其中容桂水道主桥(108+2×185+115)m连续刚构为国内最大跨度的无砟轨道桥梁结构。由于无砟轨道桥梁结构对后期收缩徐变变形要求非常高,在自然环境下,影响桥梁徐变的因素很多,各个因素之间互相影响,机理复杂。探讨其变化规律极其重要。研究结论:通过实验研究得出适当地增大张拉预应力时的混凝土龄期和适当地增大控制二期恒载加载时间,可以有效地减少结构的后期徐变变形。当温度一定、湿度增加时,跨中上拱位移减小;当湿度一定、温度增加时,跨中上拱位移增加。  相似文献   

8.
随着中国近海经济地区及中国桥梁建设技术的快速发展,跨江跨海大桥建设日益增多,比起陆地桥梁建设,海上施工有诸多不便,盐雾腐蚀、台风季的狂风暴雨、浪高汹涌等自然因素造成施工条件特别恶劣,设置通航孔也造成桥跨纵坡加大,且一般跨海桥跨度都比较大,大跨度桥能减少墩柱数量,节约建设成本。本次近海桥根据喂梁方式不同,采用先简支后连续设计,且桥墩为单墩独柱,根据桥梁设计要求,架桥机前主支腿需要站立在桥墩中心,不能设立墩旁支架,架桥机要具备自助架设墩顶预制节段的功能,针对此种实际工程的要求,我们研制出DP150/50型节段拼装架桥机,两主支腿采用循环站位,设备在舟山市岱山县鱼山大桥节段梁架设施工中成功应用。该架桥机的成功应用为今后类似节段拼装架桥机及节段桥设计提供坚实的理论依据及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9.
本设计源于京津城际轨道交通新建工程的永定新河特大桥40m简支箱梁,二期恒载按照158kN/m进行计算。双线、直曲线,列车设计时速按照350km/h设计。介绍该梁的设计分析。  相似文献   

10.
对TLJ900型架桥机架梁各工序用时进行分析研究,在人、机磨合,操作人员已达到熟练操作的程度后,架设1孔箱梁需用时6 h,加上等待浆体强度时间2 h,即8 h可完成1孔箱梁的架设。箱梁运距和架桥机架梁循环时间是影响架梁工效的主要因素,当运梁循环时间小于架梁循环时间时,架梁工效只受架桥机架梁循环时间制约;当运梁循环时间大于架梁循环时间时,架梁工效只受运梁循环时间制约,即受箱梁运距制约。根据石太线Z9标线路实际情况分析,箱梁的运距8 km是一个分界点。若在无隧道,且连续有特大桥、大桥架设的地段,应优先选用该型架桥机。线路设计时尽量使32 m梁和24 m梁集中,以减少变跨次数。箱梁的运距宜在10 km以内。  相似文献   

11.
针对青岛蓝色硅谷城际轨道交通工程(R1线)大田路车辆基地的工艺设计,从运用设施、检修设施概况,工艺设计,设计创新及优化等方面,阐述了大田路车辆基地工艺设计情况及确定过程,并实现了设计创新。  相似文献   

12.
研究目的:新开河特大桥处在天津市区范围内,全长5 330.37 m,除了跨越一些大的立交采用较大跨度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之外,其他大部分桥跨则采用梁跨为20 m、24 m或32 m的预应力混凝土简支箱梁。其特殊的地理环境要求在结构形式上既要满足受力要求又要实用、美观,箱梁腹板斜率的选择是实现结构美观的重要因素之一。研究方法:以京津城际轨道交通新开河特大桥32 m简支箱梁为例,对箱梁腹板不同斜率的截面的受力情况进行计算、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斜腹板箱梁截面内顶板承受拉力和弯矩,腹板斜率越大,产生的拉力就越大。结合配筋计算,京津城际轨道交通的新开河特大桥的简支箱梁采用了腹板斜率3∶1的横截面结构。研究结论:预应力混凝土箱型梁腹板的斜率选择,既要考虑它与整个桥梁的和谐统一,又要充分考虑与所处环境的协调,更要对所选择的截面进行详实计算和分析,从而找出既满足受力要求又实用、美观的合理截面。  相似文献   

13.
设计时速200 km城际铁路采用160 m下承式简支钢桁梁上跨贵广、南广及广茂铁路,对主桥总体布置、主桁构造、桥面系及下部结构进行介绍,利用Midas/Civil建立空间有限元模型,对该简支钢桁梁结构进行静力分析、动力特性计算以及施工方案设计,各项计算结果均满足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4.
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北京环线特大桥跨五环路主桥为双线铁路桥,跨越北京五环路主路及辅路,五环路两侧管线密布,为满足五环路通车要求,本桥采用(80+128+80)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跨越,全联长290.9m;本梁采用变截面箱梁,三向预应力体系,采用挂篮悬臂灌筑施工。连续梁具有整体性好、刚度大、梁缝少、变形小、轨道平顺度高等优点,有利于高速行车,是非常适合于客运专线的一种桥梁结构型式。该桥是京津城际轨道交通工程中跨度最大的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针对该桥梁部的结构设计技术问题以及设计概况进行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随着国内建筑行业"标准化"、"工厂化"、"装配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大型预制构件已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工程实体中。在此大环境下,上海轨道交通尝试将双U异型节段连续梁桥形式运用到轨交建设中,17号线10标项目节段拼装连续梁桥,截面为U型与箱型结合的复合变截面形式,每座桥三跨一联,该节段梁采用短线法预制、悬臂平衡法进行拼装。本文主要介绍了双U箱型复合变截面节段梁桥节段拼装施工技术,从节段梁运输、拼装方式的选择,架桥机形式的选择及功能设计,悬臂平衡拼装线形控制技术等方面做了详细的介绍,工程顺利实施并获得了参建各方一致好评,该综合技术具备一定的先进性和可推广性。  相似文献   

16.
城际铁路尽头式折返车站的站前设计过程中,为减少地下车站隧道的设置长度,控制和优化工程建设投资,将城际铁路尽头式折返站的折返线路长度控制在较小范围,难以满足站后专业的信号设备布置要求。通过动车组的制动相关参数、地面控车设备的相关参数,结合现有的相关技术条件,采用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与加速度和位移的关系、车载ATP的相关逻辑等方法,研究城际铁路尽头式折返线信号机、应答器、车挡、轨道电路等信号设备的技术标准,分析城际铁路尽头式折返线信号设备布置的问题,结合工程实践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17.
以丹阳市齐梁路上跨沪宁城际铁路、京沪铁路立交工程第七联(30+35+35)m连续钢箱梁采用拖拉施工为例,通过设计的整体支架体系,使卷扬机、滑轮组形成的施力系统与连续钢箱梁结构优点结合,研发了一整套连续钢箱梁跨铁路拖拉施工技术。该技术解决了现有连续钢箱梁顶推施工速度慢,增加临时辅助墩对铁路运营安全影响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铁道通信信号》2010,(6):86-87
铁道部于2010年3月28日~30日在北京对新建长沙至株洲、湘潭城际铁路初步设计进行了审查。本线为客运专线,全长约99km,沿途设21个车站,其中无配线车站13个,设计年度近期2020年,远期2030年,最大坡度30‰,动车组运行时速200km,股道有效长450m,部分650m,桥隧比例84%。全线设置调度集中系统(CTC)、计算机联锁设备,采用CTCS-2级列控系统,各站设置有线通信网及GSM—R无线通信系统,总工期4年。  相似文献   

19.
为保证桥梁施工期间邻近高铁的运营安全,降低施工对高铁运营的影响,以南京宁和城际轨道交通工程跨板桥河钢桁梁桥为背景,介绍桥位处受河道、汛期、管线、地质条件及高铁等多因素影响条件下桥梁主要施工技术。采用全回转钻机施工深富水层嵌岩钻孔桩,避免了对既有高铁桥梁基础的扰动;采用侧位膺架法平行带纵坡拼装钢桁梁,利用自锚式千斤顶台车顶推就位,避免了施工时对高铁进行施工封锁。  相似文献   

20.
南京地铁宁天城际轨道交通工程全长45.2 km,其中高架区间全长约34 km,占全线总里程的75%。通过全面介绍葛长区间标准跨桥梁和重点桥梁桥式设计方案,为城市轨道交通高架区间桥梁标准跨梁型、墩型选择,小角度跨越市政道路,高架区间正线与出入段线合设和分设等设计常见问题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