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华汽摩配》2006,(1):60-60
一、企业文化和品牌的概念理解 (一)关于企业文化的解释有多种定义,学术界很难达成共识。有一种说法是这样的:企业文化是企业微观意识形态和行为方式的总和,包含企业核心价值观、企业经营管理理念、企业精神、企业形象和企业传统等内容。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企业文化主要是指企业所形成的确定其行为方式的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发展中,逐步形成和建设起来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种经济和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企业文化包括企业哲学、企业精神、企业目标、企业形象、企业制度、企业管理、企业道德、企业素质、企业秩序等。更有甚者说:“企业文化是少数人强加给多数人的,并被多数人认可和实践的思想方法、意志品质和行为准则。”  相似文献   

2.
基于期望间距的车辆跟驰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以“期望间距”为基准参理,考虑驾驶员的心理和生理因素,建立了车辆跟驰模型,为研究驾驶行为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车辆生产一致性管理是根据工信部工产业〔2010〕第109号《公告》,于2010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一种强制性管理办法。按照该《公告》附件《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生产一致性监督管理办法》的定义,车辆生产一致性指实际生产销售的产品的有关技术参数、配置和性能指标与《公告》批准的车辆产品、用于试验的车辆样品、产品《合格证》及出厂车辆上传信息中的有关技术参数、配置和性能指标一致。车辆生产一致性管理目的很明确,就是规范车辆生产企业行为,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  相似文献   

4.
微观交通仿真中的车道变换模型   总被引:24,自引:3,他引:24  
将车道变换行为分为强制性车道变换和任意性车道变换两种类型,分析了两种车道变换类型的各种常见情形,建立了描述车辆车道变换意图的产生、车道变换可行性分析以及车道变换的实施等行为的车道变换模型。此外,作为一种特殊的车道变换行为,还建立了反映车辆在拥挤状态下的挤车变道行为的挤车变道模型。  相似文献   

5.
车距控制     
《经济导报》2006,(3):19-20
改善车辆安全的一种途径是减少道路事故的发生。日本汽车制造企业Nissan开发了以一种电子系统,可帮助驾驶,员控制和其他车辆以及和前车的距离。  相似文献   

6.
基于神经网络的车辆跟驰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车辆跟驰是一种难以操作的驾驶行为,驾驶员必须同时考虑许多因素。本文应用神经网络模拟无车道变换行为的单一车道车辆跟驰行为(加、减速,不动作)。神经网络的自学习特点,使得神经网络模型能把驾驶员周围的各种信息并行结合起来产生可靠的模拟结果。  相似文献   

7.
车辆产生静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尤其在冬季气候干燥时更容易产生。由于车辆轮胎是橡胶制品,静电无法通过这个“绝缘体”进入地下。一旦人体接触有静电的地方,虽说静电对身体没有危害,但冷不丁被其放电“电”一下,会使人心理产生一种无名的“恐惧”。千万不可轻视小小的静电,如果车辆恰好停在一些危险地段,如石油液化气、天然气泄漏处,或者车辆漏油时,瞬间的静电就会成为火种,从而酿成大祸。  相似文献   

8.
利用车辆行驶过程中的卫星定位数据,可以计算和识别诸如超速和不按规定路线行驶等违规驾驶行为。准确有效的识别结果,能够为道路运输行业管理部门和运输企业实现动态安全管理提供充分可靠的管理依据。针对已有的违规驾驶行为辨识算法在抗数据噪声干扰方面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带抗噪声的违规驾驶行为辨识的方法。该方法结合预定行驶路线的地理坐标信息和分段限速值等基准判定数据,通过比较车辆当前行驶位置的卫星定位坐标与预定行驶路线最近坐标的球面距离值等,来判断和统计是否发生不按规定路线行驶的行为。通过比较车辆实时行驶速度、当前路段限速值和违规阈值等参数来判断和统计是否发生违规超速的行为。结合道路运输企业营运车辆实际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大量车辆卫星定位数据,对所提出的辨识方法进行了试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与已有算法相比,本方法对于因漂移产生的卫星定位数据噪声有更强的抗干扰性,能够提高对不按规定路线行驶以及违规超速行为的识别准确率。  相似文献   

9.
公路网车辆行为时间价值计算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总结国内外对车辆行为时间价值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车辆行为时间价值计算方法--车型分类法.首先,对公路网上的车辆,按照其经济属性、社会属性和车型3个标准进行组合分类.然后,构建虚拟路网,并对各类型车辆的路径选择行为进行选择性偏好问卷调查,通过调查得到每类车辆选择各条路线的比例.最后,利用路线选择比例,通过建立交通方式选择数学模型,反算车辆广义费用,进而确定车辆的行为时间价值.车辆行为时间价值的计算对于确定车辆的广义费用,分析车辆路径选择行为具有重要意义,是交通流分配的关键环节,并且是交通流分析与预测的前提.  相似文献   

10.
被喻为“中国铅酸电池之乡”的浙江长兴县,有一个鲜明而又普遍的景象:那就是电池企业普遍在工厂门口树大广告牌。广告牌成为企业所在地的标志。而在长兴县城里,电池广告牌却难见踪迹。让人感到惊奇的是,从2008年起,在县城商业繁华路段与车辆密集、交通枢纽的地方,出现了“泰能电池”巨大的广告牌,给人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  相似文献   

11.
1概述车辆自动跑偏是指车辆直线行驶时,驾驶员松开转向盘后,自动偏离直线运动的异常现象。车辆自动跑偏虽然在我国现在的标准中没有明确的限定,但作为一种明显的可感觉到的异常现象是不允许的。一般在车辆生产厂家的整车出厂技术条件(企业标准)中都有这样的规定:不应有车辆跑编的现象。当然,由于零件加工、安装调整及道路的原因,一点跑偏都不存在的车辆是没有的,但跑偏量的大小是判定车辆性能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国外不少汽车生产厂家都有自己的不同车型的自动跑偏量限制,以达到与该车型相称的整车性能质量等级要求。2车辆…  相似文献   

12.
强制维护、定期检测是我国道路运输车辆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其目的是消除营运车辆故障隐患、确保车辆良好的技术状况,保障行车安全。但目前营运车辆二级维护送检集中在少数维修企业(占整车维修企业总量的11%),难免存在维护作业漏保、失保、以修代保、维护作业项目不到位等现象;个别维修企业送检员存在代送检行为,造成无法确切追溯车辆维护责任主体,这些都不利于提高车辆维护质量,影  相似文献   

13.
上下客行为是常见的人车交互交通行为,但随意地在路边或者禁停区域上下客,不但容易干扰道路交通秩序,还可能造成人员伤亡的恶性交通安全事故,需要及时检出以便疏导管理。受益于智慧灯杆的开发和部署,全路段的上下客行为检测成为可能。设计了一种基于智慧灯杆监控视频的人车交互行为模型HVIB(Human-Vehicle Interaction Behavior)及上下客行为识别方法,实现路边停车和上下客行为的检测。人车交互行为模型HVIB由车辆运动状态检测模块和人车关系检测模块组成。在车辆运动状态检测模块中,利用YOLOv4(You Only Look Once,Version 4)目标检测模型和SORT(Simple Online and Realtime Tracking)跟踪算法输出高置信度目标信息,并抽取车辆时空位置特征表达。在人车关系检测模块中,结合人与车辆的空间位置变化和相对运动方向,形成人车关系的时空特征表达。通过计算视频中人车时空位置特征,基于车辆运动状态判别函数和人车关系判别函数输出车辆运动状态和人车关系类别,并依据不同人车交互行为的定义,可以实现上下客行为识别。使用真实城市交通场景视频数据,对多种天气条件(晴天、阴天、雨天)下的不同人车行为进行了识别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可以全天候工作,其中在白天多种天气条件下,停车和上下客行为的检测准确率能达到90%和87%以上,夜晚正常天气条件下分别为82.5%和77.5%;同时,检测速度在每秒30帧以上,满足实际应用的实时性要求。  相似文献   

14.
让所要变更车道内行驶的车辆或者行人先行“让”是指减速、停车等行为,更不可随意改变行驶方向。突出一个“让”字,以不对被让车辆的行驶速度、方向产生影响为原则。  相似文献   

15.
多年来,用户对运输车辆过高的经济效益期望值使得“超载”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一种久治不愈的顽疾,更糟糕的是这种趋势一直在引导或逼迫生产企业不断提高车辆的承载能力以适应其需求。挂车(尤其是半挂车)作为道路运输的主要运载工具,“超载”已成为其主要卖点。谁的车不具备“超  相似文献   

16.
针对动态环境下无人自动驾驶车辆控制的非线性、时变的特点,提出并设计了一种基于行为融合的无人驾驶车辆的智能控制策略。根据车辆行驶基于模糊逻辑方法设计了一系列的基本行为模式,用模糊控制的方法分别建立各行为模式控制器,进而对车辆的方向和速度进行控制。在行为选择机制设计中,对常用的行为竞争和行为融合2种方法进行分析比较后,提出限制各行为模式的使用范围,通过各行为的控制和融合,既达到有效避障,又能完成行驶目标的目的。通过几种典型障碍物环境下的避障仿真实验,结果显示设计达到了预期效果。  相似文献   

17.
《专用汽车》2010,(9):45-45
斯堪尼亚近期向中国市场推出了一款名为“黑匣子”的车队管理系统,以帮助中国的物流和运输企业通过获取和分析与车辆及驾驶员相关的绩效数据,随时掌握车辆的性能与业务进度,有效实施对驾驶员、车辆和运输的管理,提升物流运输的运营经济性。  相似文献   

18.
树立“三种意识”,打牢思想基础。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并支配着行为。预防车辆事故,首先要从思想上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一是强化纪律意识。纪律是约束行为是否正确的标准和依据,是规范行为活动的基本准则。驾驶员头脑里经常装着国家的交通法规、部队的车辆管理规章制度及有关规定等,才能增强工作的法规性,自觉维护纪律的严肃性。二是强化预防意识。预防工作是杜绝交通事故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车辆装备管理是汽车部队一项基础性、经常性管理工作,是提升部队战斗力的重要保障。随着我军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发展,部队车辆装备管理机制的不断完善。车辆装备的管理水平和综合保障能力有了明显提升,然而,用“能打仗、打胜仗”的标准来衡量,当前,部队车辆装备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0.
徐润 《专用汽车》2011,(2):27-29
2010年,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集车辆)扩张的脚步终于停了下来。3月,新上任的总经理李贵平接手的是一个旗下有24家公司的、全球产能最大的专用汽车生产企业。他自感“诚惶诚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