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5月30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与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联合发布了新的中国《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Ⅴ阶段)》(GBl7691—2005)排放标准,以取代即将完成排放任务的老国家标准GBl7691—2001《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Ⅰ、Ⅱ阶段)》。  相似文献   

2.
刘国卿 《汽车情报》2006,(31):10-11,29
环保是时代的主题,汽车排放与环境保护工作息息相关,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迅速增长,汽车使用中的废气排放是污染环境最主要问题,所以国家颁布了一系列的排放新标准,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5项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包括《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国Ⅱ、国Ⅳ阶段)》、《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曲轴箱污染物排放限值》、《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限值》、《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加速行驶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和《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定置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严格控制机动车污染排放,实施《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17691-2001)和《车用点燃式发动机及装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14762-2002)第二阶段排放限值,现公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肖献法 《运输车辆》2009,(9):107-107
据①GB18552.3-2005《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国Ⅳ阶段)》、②GB17691—2005《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国Ⅳ、国Ⅴ阶段)》、③GB14762--2008《重型车用汽油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国Ⅲ、国Ⅳ阶段)》,  相似文献   

5.
2005年4月27日,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五项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新标准:《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即中国轻型汽车Ⅲ、Ⅳ号排放标准)、《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曲轴箱污染物排放限值》、《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限值》和《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加速行驶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其中,轻型汽车Ⅲ号排放标准自2007年7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6.
1 在用汽车排放污染物的检测规范 2005年5月国家发布了GB18285-200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要求2005年7月1日开始实施。标准规定了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怠速和高怠速工况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同时规定了稳态工况法、瞬态工况法和简易瞬态工况法等三种简易工况测量方法,适用于装点燃式发动机的新生产车和在用车辆。在标准中对在用汽车排放监控明确规定: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  相似文献   

7.
2007年7月1日起,我国已实施“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国Ⅲ阶段)(GB18352.3-2005),2007年1月1日起,我国重型车提前实施“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17691-2005标准),这些都是强制性标准,必须执行。这一环保新政策的出台,无疑使众多重货企业面临一场“殊死考验”。  相似文献   

8.
点燃式发动机在用汽车排放测试之双怠速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标准GB 18285—200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规定了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是我国目前在这个领域里的权威性文件。该标准规定的测量方法包含了双怠速法和三种简易工况法。本文只讨论双怠速法。  相似文献   

9.
《时代汽车》2005,(5):61-61
新发布的五项排放标准包括: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即中国轻型汽车Ⅲ、Ⅳ号排放标准)、《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曲轴箱污染物排放限值》、《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限值》和《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加速行驶噪声限值及测量方法》。其中,Ⅳ号排放标;隹将于2010年7月1日实施,轻型汽车Ⅲ号排放标准自2007年7月1日起实施外,其他标准都将自今年7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10.
2005年4月15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颁布了<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GB18352.3-2005)和<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Ⅴ阶段)>(GB17691-2005).文件规定,从2008年1月1日起,未达到国Ⅲ排放标准的新车将不能销售、上牌.  相似文献   

11.
<正>为治理大气污染,国家质检总局、环保总局联合颁布了GB14621-2011《摩托车和轻便摩托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双怠速法)》、GB3847-2005《车用压燃式发动机及压燃式汽车排放烟度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和GB18285-200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放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等强制性国家标准。其中压燃式发动机汽车就是俗称的柴油车,点燃式发动机汽车就是俗称的汽油车。  相似文献   

12.
1概述我国为了有效地治理机动车尾气污染,先后制订了很多相关标准。《GB 18285—2005》、《GB 3847—2005》中分别提出了对装用点燃式发动机汽车和装用压燃式发动机汽车的污染物排放进行简易工况法检测的测量方法。而针对环保测试系统的设备、软件系统考核,国家环保总局于2006年1月颁布了最新的行业标准HJ/T 290—2006  相似文献   

13.
5、排气污染物测量 (1)排放测量仪器 (2)排放测量的标准体系 1)检验类别、方法与限值 ◆对于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放测试,应按照GB18285—200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的具体要求执行。通常的测试方法有:双怠速法:ASM稳态工况法:VMAS简易瞬态工况法:IM195瞬态工况法。  相似文献   

14.
基于频域加速理论的SCR耐久性开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前言 为了保护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机动车的排放法规日趋严格,根据GB17691-2005《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Ⅴ阶段)》,分别要求在2007年1月1日、2010年1月1日和2012年1月1日达到相当于欧洲Ⅲ、Ⅳ、Ⅴ阶段的中国Ⅲ、Ⅳ、Ⅴ阶段排放标准。北京在2008年7月1日起轻型汽油车以及公交、邮政和环卫车需要达到国Ⅳ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15.
一、重型载货汽车国Ⅲ标准推迟实施实属误解目前,行业普遍认为重型载货汽车国Ⅲ,排放标准实施时间由2008年1月1日推迟到2008年7月1日,其实理解有误。根据((车用压燃式、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与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l7691—2005)标准的要求,自2007年1月1日起执行重型载货汽车国Ⅲ标准新车型的型式核准,国Ⅱ标准的新车型不得予以型式核准,  相似文献   

16.
国家环保总局近日批准上海市从2003年3月1日起提前实施国家机动车排放标准第二阶段排放限值即上海市正式实施《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Ⅱ)》(GB18352.22001)和《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GB17691-  相似文献   

17.
由于总质量大于3500kg的M1车和设计车速大于25km/h的M2、M3、N1、N2和N3类装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已于2003年9月1日正式实施《车用压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第2阶段)》(即欧Ⅱ排放标准)(GB17691-2001)和《轻型汽车污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Ⅱ)》(即欧Ⅱ排  相似文献   

18.
排放新标准对汽车市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前,国家环保总局公布了机动车污染物排放五项新标准,涉及汽车的有:《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中国Ⅲ、Ⅳ阶段)》(即中国轻型汽车Ⅲ、Ⅳ号排放标准)、《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曲轴箱污染物排放限值》和《装用点燃式发动机重型汽车燃油蒸发污染物排放限值》。轻型汽车Ⅲ号相当于所谓欧Ⅲ排放标准自2007年7月1日起实施。  相似文献   

19.
国家标准GB 18285-2005《点燃式发动机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双怠速法及简易工况法)》既适用于新生产汽车,也适用于在用汽车。但是,气体燃料点燃式发动机汽车须满足下列三个条件方才适用本标准:(1)厂定最大总质量≤3500kg,即为轻型汽车;(2)为载客车辆;(3)包括驾驶员座位在内,座位数≤9。  相似文献   

20.
东风EQ1092FJ型载货汽车以及它的变型车和各类公交客车,现配置的发动机是E Q6100-1电喷汽油发动机。EQ6100-1电喷汽油发动机是在原EQ6100化油器式汽油机的基础上,研发改造的电控汽油喷射发动机;它具有空燃比闭环控制功能,排气系统配备三元催化器,能满足国家制定和颁发的G B14762-2002《车用点燃式发动机及装用点燃式发动机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等排放法规的环保型发动机。1电喷汽油发动机燃油系统E Q6100-1电喷汽油发动机燃油系统主要由燃油箱、电动油泵、燃油滤清器、燃油导轨、燃油压力调节器和喷油器等组成,其燃油系统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