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1 毫秒
1.
国外快速公交系统运营要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国外现有的BRT系统来看,它构成的基本要素有公交专用道、车站站台、公交优先、专用车辆及车外售票等。  相似文献   

2.
从公交优先到BRT--昆明常规公交体系的发展与蜕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唐翀 《城市交通》2004,2(4):11-14
昆明实施的公交优先战略已初见成效,在目前仍有可能对机动化交通进行抑制的条件下,通过对原有公交专用道路和运营系统的改善,实现BRT系统,对城市可持续的现代化交通发展将有重大意义。介绍了昆明公交系统的特点,进一步提出要实现城市公交BRT系统所需改进的内容。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上海市中心城区公交专用道规模不断扩大,取得了良好的交通效益。公交专用道是公交优先的直接体现和重要标志,但是切实地提高公共交通的吸引力,需要从系统的角度对公交专用道系统进行全面综合的规划、设计和管理。系统性的公交专用道需要从如下几个方面体现公交优先。  相似文献   

4.
《黑龙江交通科技》2017,(12):181-182
在设置公交专用道的前提下,综合考虑了交叉口前公交站台以及信号灯配时的因素,提出了交叉口公交优先的车速引导方案,并采用该方案对常州BRT中B10线路的部分路段的日常运行车速进行了引导研究,结果表明:该车速引导系统的使用可有效提高公交车辆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5.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解决城市地面交通日益拥挤的主要方式,而公交优先又是实现这一解决方式的重要保证.本文主要从基本理论及空间设计上,并结合具体工程实例对公交优先及公交专用道系统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内容主要包括实施专用道的依据和条件、专用道断面的选择、专用道在交叉口的处理、专用道停靠站的设计等问题,希望本文能为城市道路的规划和设计师们在实际工作中能有所借鉴,为城市交通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6.
公交优先技术方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公共汽车专用道是实施公共交通优先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主要从空间设计上对公交专用道系统作了较为详细的描述,包括实施专用道的依据和条件、专用道的隔离、专用道在断面位置的选择、专用道在进出口道的处理、专用道公交停靠站的设计、专用道的标志;接着提出了专用道的管理对策;最后,对国内外公交优先信号控制方法作了分类简述。  相似文献   

7.
快速公交系统(BRT)作为一种可持续交通方式,体现着"公交优先"和"以人为本"的理念,BRT以其大容量、低耗能、快速、环保和乘坐舒适安全等特点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鉴于常规公交存在的一些问题,对BRT的系统进行了介绍,并对BRT系统在我国发展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做了分析,给出了我国实施BRT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公交优先作为我国城市交通发展的一项基本政策,正迅速在全国各城市得以推广实施。公共交通"通行权优先"是公交优先的关键。通过设置公交专用道,为公交车提供专用路权,可以避免公交车辆与其他车辆混行和相互干扰,能够有效提高公交车运行速度,增加公交服务可靠性,改善公交运行环境,是世界各城市普遍采用而行之有效的公交优先措施。公交专用道,作为保障地面公交在道路上优先通行的重要措施之一在国外已发展多年,并形成了各自的特色和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BRT是一种经济、高效、新型的以“公交优先”为核心思想的城市公共交通模式。通过对南昌市公交现状和公交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城市运用BRT的成功经验,对南昌市应尽快修建BRT的原因加以阐述,最后提出南昌市发展BRT的一些建议。对南昌市BRT系统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随着城市交通饱和度的增加,城市所面临的交通压力越来越大.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高公共交通的出行比例,将有利于缓解我国城市交通所面临的压力.公交专用道是实施路段公交优先通行的有效技术措施,临时性公交专用道是公交专用道新的设置方式,在保证公交优先的前提下,允许社会车辆在无公交情况下使用此车道.文中首先介绍了临时性公交专用...  相似文献   

11.
南京积极推进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实施,优化交通结构,提高公交对市民出行的吸引力。本文介绍了BRT的组成与基本元素,从中国城市的实际出发,阐述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绿色交通”的理念,提出了公交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介绍了BRT在省内城市常州、连云港的应用,针对南京快速公交现状与需求,提出BRT建设和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快速公交系统具有“现代化、高等级、低费用、大容量”的特点,指出在我国大中城市实施该系统的优势,并结合《长春市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项目,在对长春市公交运营现状及快速公交系统六个主要特征具体分析的基拙上指出长春市实现快速公交系统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在长春市的主干道上构建“两纵两横”的“井”字型的城市公交专用道网络框架,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专用车辆的选择、会交专用道的布设方案等,以期全面实现BRT系统.  相似文献   

13.
BRT 是一种介于城市轨道交通和地面公共汽车的快速公共交通系统,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国外有很多成功的案例。北京南中轴路BRT是我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快速公交系统,对我国BRT建设能够起到示范和引导作用。BRT智能公交系统的设计目标是:通过车站智能系统,路口交通信号优先系统,车载电子设备系统,智能调度系统,实现BRT场、站、道、中心设备的电子化、智能化;按照BRT的设计,调度、监控、指挥、服务的整体要求,采用网络、计算机、软件及系统集成技术,使BRT“人、车、道”有机结合,体现公共优势,实现智能化调度、自动化信息服务等BRT运营的目标;按照现代化公交企业管理的要求,设计能进行企业管理的信息管理及信息服务系统。  相似文献   

14.
中国快速公交系统发展简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过去6年中,中国有13个城市建设了长达350 km的快速公交(BRT)系统,发展速度超过了其他任何国家和地区.然而,无论是处于城市周边地区的BRT走廊,还是低需求量设计的中心地区走廊,这些BRT系统容量较小、客流需求处于中低水平.直到2010年2月广州市BRT开通后,这一情况才得以改变.从最早于1999年在昆明市实行的...  相似文献   

15.
智能交通系统是目前国内外公认的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费效比最显著的途径。作为国内城市交通系统最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公共交通系统,近年来开始出现了大量智能公共交通系统方面的应用尝试。本文对我国目前城市投入应用的智能公共交通系统(APTS)的应用状况进行了分析,并根据我国当前国情,分析了我国智能公交系统未来可能的应用方向,提出了对智能公共交通系统改进的技术趋势分析。  相似文献   

16.
对快速公交系统引导郑州城市发展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快速公交(BRT)作为一种可持续交通方式,体现着“公交优先”和“以人为本”的理念,BRT以其大容量、低耗能、快速、环保和乘坐舒适安全等特点成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本文以郑州市为例,鉴于常规公交存在的一些问题,分析了发展BRT系统的必要性,并对郑州BRT系统的构成和运营情况进行了介绍,预示着BRT系统在郑州得到成功实施;最后分析了BRT系统对郑州城市旅游业、房地产行业和商业的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17.
��۹�����ͨ��Ӫ����ģʽ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在“公共交通优先发展”已经成为共识的大背景下,各界都在努力探索如何实现这一理念。香港是世界上公共交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本文从几个方面介绍了其公共交通运营管理模式,希望对全国有学习和借鉴的价值。本文首先介绍了香港政府对铁路、巴士的监管机制,相关部门职责和监管方法,然后介绍了铁路和巴士的经营理念与运营模式,最后介绍了香港公交线网的制定原则和限制私家车的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18.
快速公交作为新的一种公共交通模式,具有速度快、容量大、建设周期短、造价低等诸多优点.在我国已有较多的城市正在规划和建设快速公交,本文通过对快速公交发展主要影响因素的适应性分析,并针对目前快速公交实践中问题的进行探讨,提出在大城市中应坚持发展快速公交,落实公交优先的政策,并指出成功的快速公交系统应系统地考虑其与常规公交等其他交通的协调以及对公交网络的优化,以提升整体公交系统的综合效率.  相似文献   

19.
在总结城市快速公交(Bus Rapid Transit,BRT)客运走廊发展现状的基础上,归纳了BRT客运走廊的判定方法,分析了BRT客运走廊的影响范围,并从城市发展、城市道路功能分类两方面对BRT客运走廊规划中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我国BRT客运走廊系统的规划提供参考.分析表明,BRT客运走廊规划中需要更加注重与沿线周边土地开发的关系,理清各种公交专用道类型对BRT客运走廊规划的影响,同时还应加强走廊内部各种交通方式与BRT系统的有机衔接,只有对走廊内所有的交通要素进行系统规划,才能发挥其最佳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