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南海神庙以其1400余年的底蕴与厚重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作为海上丝绸之路发祥地之一,留下诸多遗迹、文献、民间传说和民俗活动,成为广州对外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改革开放以来,南海神庙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广州对外文化交流的靓丽名片.  相似文献   

2.
宋南海神东、西庙与广州海上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观点多以为南海神与海上丝路关系密切,但宋时南海神的升迁主要与保佑岭南一方平安有关.宋代南海神及其祠庙不仅为国家岳镇海渎祭祀的一部分,而且,在历次镇压广南东路起义中屡显奇功,卫国护城,降旱之甘霖,不断封号加爵.广州南海西庙、东莞、惠州等地南海庙相继建立,南海神崇拜日隆.而广州南海神东、西庙分别居广州城东和城西南,与对外贸易港口琵琶洲、广州城港近在咫尺,除官方祭祀外,中外商人与广大民众参与其间,南海神庇佑中外商人在南海航行中的作用更充分显现出来.每年祈风仪式与宴请外商之宴近在南海庙旁,南海庙成为中外交通贸易必要的部分.  相似文献   

3.
作为海洋国家,日本向来较为关注海上航线、海洋贸易等领域的研究。对于南海海上丝绸之路,日本学界已由早期的人物研究、航线测定等进而深入至对文化交流、文明碰撞、网络形成等问题的探讨。关注人群也由学术界扩大至整个社会,海上丝绸之路热潮至今未消。  相似文献   

4.
关于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上丝绸之路大约出现于公元前13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则是在公元前200年左右开始出现的.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标志着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结束.陆上丝绸之路与海上丝绸之路是古代中国连接外部世界的两大动脉,但两者在分布方式、运输方式、对科学技术的依赖程度、外来民族移居方式等方面都有许多不同.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内涵上有很大的不同,不能把两者等同起来.不过,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在精神层面及内在性质上有着共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南海神庙是我国古代海外交通贸易史上的一个重要遗址,几千年来,以其独特的地位见证着历史的沧桑.本文将其划分为神庙、官庙、文庙这三重意境进行梳理,在当代文化的语境下剖析了南海神庙出类拔萃的神韵和关.  相似文献   

6.
韩愈的《南海神广利王庙碑》记载了唐代广州刺史孔戡治理岭南的经验,以及唐代祭海的习俗.碑文还最早出现了“海事”一词.同时,碑文的结构安排巧妙,想象丰富奇特,语言精粹隽关.因此,韩愈碑不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还具有较高的文学价值.  相似文献   

7.
最近,对中国海上丝绸之路史的研究,西方学术界出现了“范式转变”的潮流。以往的研究,学者们沉溺于欧洲中心论或中国中心论的研究模式,常将中国与西方简单地二元对立。然而,当代学者正试图跳出这种旧的研究藩篱,不再将中国古代海洋视为边缘或次要的区域,而是将欧洲人视为众多外来者中的一个群体,从而探索西方是如何遵守和适应亚洲本已建立起来的成熟模式和惯例。这种新趋势,为开辟新的课题铺平了道路。如今,亚洲海洋史研究的范围非常宽广,如海洋考古、港口城市、航线、贸易和文化网络、移民、地方宗教信仰、海洋法、外交、海防、海盗和走私等,均有涉及。  相似文献   

8.
鸦片战争后至太平洋战争爆发之前的一个世纪里,港澳地区对外贸易与鸦片战争之前相比,出现了许多新局面。香港、澳门地区的对外贸易,推动了中国海外贸易的发展,续写了海上丝绸之路的新辉煌,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两个新支点。学术界关于此问题,做过下列研究工作:史料的整理与出版;香港转口港形成、转口贸易发展、贸易制度;近代澳门海上贸易的兴衰;港澳与鸦片、苦力贸易;港澳贸易区域及粤港澳贸易关系;贸易走私与管制;港澳对外贸易参与者研究;与港澳对外贸易有关服务业问题。  相似文献   

9.
广州自秦汉以来就是中国连接海外世界的重要枢纽,海外贸易的历史两千多年没有中断。早在20世纪初,便有学者开始关注并研究古代广州海外贸易历史。改革开放40年来,考古材料、传世文物愈加丰富,中外学术交流和跨学科合作日益频繁,文献共享率不断提高,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均推动了该领域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本文回顾、总结了近40年广州古代海外贸易历史研究的发展脉络、特点、关注点、主要成果及趋势。  相似文献   

10.
南海独特的地理位置造就了其独特的文化现象——南海神信仰.南海神信仰的文献记载、考古发现、民间传说和礼仪庆典,构成了南海是中国神圣领海的历史性证据的重要部分.南海神信仰是维护南海海权的文化力量.  相似文献   

11.
印尼廖内群岛的民丹岛古称长腰岛,是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18世纪来自中国的潮州与闽南的大量移民聚居民丹岛,种植甘蜜、胡椒并从事进出口行业,对民丹岛的开发做出了重要贡献。华人移民也促进了中国民间信仰在民丹岛的广泛传播。  相似文献   

12.
南海神庙是岭南文化海洋性特质和中西文化融合、创新的一个典范.从海洋文化视角审视南海神庙,南海神庙是广州海上丝路文化的集中体现,是海神民间崇拜的中心,蕴含着丰富的广州海洋民俗文化历史,是从大陆文化到海洋文化转折点的一个见证,具重要的海洋历史文化价值.继承和弘扬南海神庙所表现的传统文化,是广州海洋文化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3.
研究和探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必然涉及海洋运输航道安全问题,而现阶段紧密结合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进行航道安全研究的成果较少。在文献综述基础上,通过界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范围,明晰航道安全的研究对象,从战略物资进口通道角度切入,用详实的数据论证了海上丝绸之路承载着我国能源进口、对外贸易、国家安全等战略重任。立足当前国内外宏观形势,归类梳理了航道沿线宏观环境错综复杂、航道沿线国别之间协调合作机制欠佳、航道运输规划和管理水平有待提高和其他不可抗风险等四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并从坚持和平外交政策、尝试建立21世纪南海经济圈、积极构建地区沟通合作平台、力求掌握航道安全主动权等角度提出了针对性较强的意见建议,争取为建设安全、繁荣、互利共赢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开阔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根基,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重要支撑,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刻不容缓的战略任务之一.南海神文化见证了我国海洋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也为我国二十一世纪由大陆而海洋的经济发展奠定了厚重的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5.
16.
17.
文治教化是传统中国社会治理天下的主要方式,作为一个亦官亦民的祭祀场所,南海神庙在国家事务中扮演了文治教化的重要角色,它的忠君爱国和孝行天下思想对于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地方社会秩序的维护和独具特色的岭南民俗民风的形成和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学术争鸣有助于澄清历史事实.赵立人<南海神庙史实辨正>一文提出拙文<宋南海神东西庙与广州海上丝绸之路>的四点商榷意见,本人认为其观点有争论和商榷的必要.一、赵文忽视<市舶条>等外贸制度,混淆国内贸易管理机构"都税务"、"市务"与国外贸易市舶司的区别,其结论扶胥镇"在宋代为外贸港口"所用史料和解读有误;二、广州南海神西庙始建时间与北宋南海神不断显灵的背景有关,洪圣王庙既与"东祠"同文对比出现,自然为南海神西庙无疑,赵文判断西庙方位参照物互换,存在偏差;三、从宁宗开禧至南宋亡,广东海上丝路日趋式微的观点正确,赵文运用和解读史料不当.  相似文献   

19.
作为实体的南海神庙,每个人看到的都是一样的风景;作为多种精神的集合体,南海神庙在统治者、官员、文人、渔民和普通民众的世界里呈现出了不同的作用。这种作用也是不同群体各取所需的实用主义表现,分清这种功用,将更好的挖掘能屹立千年的南海神庙所包含的多重意义。  相似文献   

20.
为使港口和腹地在“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影响下能更好地整合资源,研究了海上丝 绸之路战略对港口腹地划分的具体影响。首先,分析了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在合作联盟、产业升级 与产业转移、制度创新、海上安全方面对港口-腹地互动发展的影响。然后,利用非集计理论, 从港口腹地划分方法本身的改进和海上丝绸之路战略对港口潜在发展影响两个方面,构建改进的 Logit 模型;在考虑港口本身条件的限制、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市场变化和政策等的影响下, 估算腹地货物在港口间的分配比率,辅助决策改善各路径上的通行能力。最后,利用算例证明 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分析了某腹地不同货物选择的运输方式和出海口,解释了港口对腹地竞争 的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