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刘杰 《交通与运输》2009,25(1):76-77
三、索桥 素(悬索、吊索、拉索)完全是受拉的。索桥,又叫吊桥、悬索桥,首创于中国。它以悬挂在两端桥塔上的缆索作为主要承重结构,桥面用吊索挂在缆索上,缆索在桥塔后面锚固在桥台上或基岩中。  相似文献   

2.
5月4日,上海交运大件物流有限公司成功承运竖立高过上海国际饭店、长达106米的化工塔,创造中国道路大件运输单件长度之最的新纪录。  相似文献   

3.
分析船舶尾气的成份特点和危害,提出了一种比较实用的船舶尾气清洁塔结构设计,阐述尾气清洁塔的工作过程。根据清洁塔的功能实现原理,提出产品设计中气流流动与喷淋结构、气流对流与白雾消除、喷淋动态控制和沉淀物的排放、余热利用回收设计等关键问题,展望了实际运行效果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广州猎德大桥主塔为“贝壳”状弧形三维曲面塔,就塔施工而言,其施工难度为国内乃至世界之最,塔的外观标准要求达到清水混凝土标准。经过多方共同努力、相互配合、不断试验和摸索,终于建成了业主和桥梁专家们一致认可的清水混凝土三维曲面塔。本文就这种三维曲面塔清水混凝土施工技术作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5.
斜拉桥塔梁同步施工控制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梁同步施工技术不拘泥过去先主塔后主梁的施工方法,采用塔梁同时施工,在多座斜拉桥中得到了验证。以绥芬河斜拉桥为例,对采用同步施工技术桥梁的成桥线型内力合理性以及经济效益合理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在斜拉索张拉过程中,由于主塔尚未完全施工完毕,塔根处的压应力储备较少,为确保施工过程中主塔的安全,在施工控制时必须对主塔两侧的斜拉索索力引起格外的注意,保证主塔两侧索力基本一致。绥芬河斜拉桥得益于塔梁同步施工技术安全顺利地实施了转体,成桥后的线型、内力合理。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江阴长江公路大桥塔基础钻孔桩的清孔施工中,二次清孔操作控制中的经验,使悬索桥塔基础质量得到了保障。  相似文献   

7.
大跨度塔梁固结斜拉桥的抗震性能通常弱于漂浮体系斜拉桥,由此造成的地震作用下结构受力状态较差,因此为确保塔梁固结斜拉桥在地震响应下的抗震性能,以主跨为150 m的塔梁固结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利用midas Civil 2021有限元软件建立塔梁固结斜拉桥全桥的空间动力分析模型,基于控制变量法进行塔梁固结斜拉桥抗震性能分析,分别研究支座屈服刚度、支座底部滑动摩擦系数以及结构阻尼比对斜拉桥固定墩墩底弯矩、桩基础弯矩以及支座最大滑动位移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支座屈服刚度和支座底部滑动摩擦的增大能够减小支座滑动位移,但是增大了桥墩底部和桩基础的弯矩,而结构阻尼比的增大能提高塔梁固结斜拉桥抗震性能,因此根据分析抗震设计参数组合取屈服刚度15 000 kN/m、摩擦系数0.03以及结构阻尼比0.05,能够提高塔梁固结斜拉桥抗震性能,也为类似工程抗震设计提供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8.
绥芬河斜拉桥就是采用塔梁同步施工的方法,对采用同步施工技术桥梁的成桥线型内力合理性以及经济效益合理性进行了分析;指出在斜拉索张拉过程中,由于主塔尚未完全施工完毕,塔根处的压应力储备较少,为确保施工过程中主塔的安全,在施工控制时必须对主塔两侧的斜拉索索力引起格外的注意,保证主塔两侧索力基本一致。绥芬河斜拉桥得益于塔梁同步施工技术安全顺利地实施了转体,成桥后的线型、内力合理。  相似文献   

9.
在斜拉桥主塔施工中,索道管准确、方便、快速定位是现场施工技术难点之一。详细叙述了在赤道几内亚Mbini大桥主塔上塔柱施工期间,采用空间定位技术对主塔索道管精确定位的过程。  相似文献   

10.
着重介绍了桥梁结构中,在塔梁、墩梁固结处,刚臂的形式及刚臂的简化计算模式。举例说明了在桥梁结构的计算中,考虑刚臂影响的重要性和经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1.
泉州宋元石构建筑在11至14世纪间由逐步积累而至极盛,形成了中国石建筑发展史上的一座高峰,其中尤其以石桥梁、楼阁武石塔为杰出代表.本文通过对宋以前闽中、闽南石桥梁与楼阁式石塔技术传播路线的梳理,深入解析泉州宋元石建筑形式、风格、技术的形成及演变过程.  相似文献   

12.
为了更好的保护砖石古塔,最大限度的保留古塔原有建筑和历史风貌,以彭州镇国寺白塔为实例,通过布置不同的隔震方案,分析不同方案下古塔的隔震性能,对比了罕遇地震作用下古塔隔震前后的顶点最大加速度、层间位移和剪力,并进行了隔震后古塔的抗风和抗倾覆验算.研究结果表明:古塔隔震方案宜采用选取尺寸较大的隔震支座,并将其沿隔震层外缘均匀布置;隔震后古塔在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响应显著降低,其中顶点最大加速度下降了80%,层间剪力下降了70%,有效提高了古塔的抗震安全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山西应县木塔测绘数据的分析,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尺度规律新的推定结果,进一步解释了每层各开间面阔的取值规律及木塔大尺度的比例关系.研究表明,山西应县木塔的尺度规律为模数制,基本模数为22.1cm,它控制了层高、每层通面阔和每层各开间面阔,使每层通面阔和每层各开间面阔的取值表现出简洁的递变规律.这一现象与日本飞鸟、奈良时期多重塔的规律相似,是我国唐宋时期古建筑存在模数制的一个重要例证。  相似文献   

14.
《中国慈善事业法律体系建构研究》课题组经过较长时间酝酿后,就中国慈善活动实施现状、中国慈善事业发展前景等问题,先后组织了两次较大规模的社会问卷调查.在两次问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运用数据统计分析等手段,就中国慈善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整体的发展态势进行了数据分析,并进行了相应的概括总结.认为造成中国慈善活动实施现状的重要原因是慈善事业法律体系的缺失,呼吁中国慈善事业法律体系的有效建构.  相似文献   

15.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私人资本主义发展曾有过一段繁荣期。1952年中国共产党基于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对私人资本主义展开了激烈的斗争。私人资本主义被工人阶级所领导的国家威力所压倒。从此中国私人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发生了重大转折,开始走向消亡。本文从历史的视角对中国私人资本主义历史命运的转折作了梳理。  相似文献   

16.
试将汉日语法对比研究放在对外汉语学科建设中来认识这项研究的实际意义。通过汉日语法对比研究,揭示汉日语法的共性和特性,从而深化对汉语本体的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融入对日汉语教学,使教学向更科学化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7.
比喻是我国人民最喜闻乐见的修辞方式,从比喻的历史演变中,可以发现文化对语言的巨大影响。可以说,比喻像一面多棱镜,折射出文化多姿多彩的身影。本文从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观念文化三个层面对此进行了管窥。  相似文献   

18.
汉语中词语的量较大,大部分都较容易翻译成外语,但是部分词语在对译时它们所蕴含的独特文化意蕴已经无法寻见,失去了它应有的味道,读来有种“食之无味”之感。本文简要阐述汉语词语的发展历史,阐明词语在汉语中的重要地位,并例举词语分析传统文化意蕴,论述词语的文化意蕴的研究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9.
荻生徂徕是日本江户时代最名的思想、学家和古辞家,同时还是一位出色的汉语教育家。他分析了汉语和日语语言系统的差别,提出从汉语语音教育着手,逐渐增加词汇量,通过大量阅读汉原的实践,最后能够如中国人一样阅读汉书籍。  相似文献   

20.
语言迁移理论兴起于上世纪50年代。已有的研究表明,汉语和英语是区别很大的两种语言,中国学生在英语写作中普遍受到汉语负迁移的影响。本文以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大三即将参加毕业实习的学生为对象,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写作中汉语句法层的负迁移。并通过分组分析,探讨了不同层次的学生受汉语负迁移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