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舰船电子装备的的数量、种类和功能不断增加,舰船电子装备的电磁兼容性故障成为一个突出问题,文章针对这个问题,分别从电磁干扰的起因、诊断思路、模型、电磁兼容性故障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建设性建议,对提高舰船电子装备的复杂电磁环境适应性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2.
舰船装备应急抢修虚拟维修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修船》2019,(1):37-39
舰船是海军重要战略装备,应急抢修作为舰船装备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证装备的战斗状态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对船机电系统和设备的工作原理、工作状态、结构特点和性能进行了深入、详细地研究分析的基础上,以某型舰船中的部分机电设备为对象,研制了设备所在环境虚拟现实、设备维修过程演示模块制作、设备维修过程模拟操作模块制作、维修工艺信息化处理、设备典型故障维修模块制作以及虚拟维修管理系统。该研究对舰船装备的使用训练和维修保障具有重要的军事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修船》2019,(5):55-58
专业技术能力是舰船装备保障行业承制单位资格审查的重要方面。文章针对当前舰船装备维修保障行业承制单位资格审查工作的政策要求和突出问题,结合舰船装备技术保障工作实际,设计了舰船装备维修保障行业承制单位专业技术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并分析了实施舰船装备保障企业专业技术能力审查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4.
海上作战的探测器灵敏度越来越高,舰船要想在执行作战任务时不被发现,就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隐蔽性能。舰船的辐射噪声是导致其暴露的主要原因,因此,研究舰船的噪声特性非常重要。大量试验表明,船舶的噪声有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推进电机的转动。本文重点研究船舶推进电机噪声的特点,结合小波分析算法,研究了一种船舶推进电机的降噪工艺,对于改善舰船的噪声性能,提高隐身特性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舰船武器装备环境适应性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阐述了环境对武器装备的影响,通过舰船装备所面临的各种气候环境和机械环境要求的分析,以及这些环境对装备影响的研究,分析了造成舰船装备环境适应性差的原因,提出了改进建议,进一步强调了开展武器装备环境适应性研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现有的舰船装备多源监测数据存储系统,存在着存储资源利用率较低的问题。为此提出并设计了物联网环境下舰船装备多源监测数据存储系统。舰船装备多源监测数据存储系统硬件设计主要包括主控芯片选型、存储器设计以及缓存服务器设计;软件设计包括数据读取模块、数据写入模块以及存储节点管理模块。通过系统硬件与软件的设计,实现了物联网环境下舰船装备多源监测数据存储系统的运行。实验结果显示,相较于现有的舰船装备多源监测数据存储系统,设计的舰船装备多源监测数据存储系统极大地提升了存储资源利用率,充分说明设计的舰船装备多源监测数据存储系统具备更好的存储性能。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舰船图像的识别能力和传输能力,需要进行舰船图像的高精度压缩处理,提出一种改进向量量化算法的舰船图像高精度压缩方法。对舰船图像采用LGB算法进行量化编码,对编码后的舰船图像进行向量量化误差补偿,结合小波降噪方法进行舰船图像的降噪处理,采用误差补偿编码的方法对舰船图像的噪点进行信息增强处理,提高舰船图像的识别能力,结合邻近像素点的结构重组方法,实现舰船图像的高精度压缩。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方法进行舰船图像高精度压缩,提高了对舰船图像的识别能力,图像压缩后的输出峰值信噪比较高,说明压缩的精度较高,性能较好。  相似文献   

8.
舰船装备修理合同优化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舰船装备维修费是舰船装备全寿命周期费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所占比例有日益增加的趋势,因而作为决定舰船装备修理价格关键因素的舰船装备修理合同的优化问题必须予以重视.从舰船装备修理合同的基本概念入手,分析舰船修理合同优化的主要内容,并对合同优化的环境建设提出建议,旨在通过合同的优化,提高舰船装备修理经费的军事经济效益和舰船保障能力.  相似文献   

9.
舰船人机工程在舰船战斗力中的地位与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刘权  龚三 《船舶》1999,(4):44-47
舰船装备是一个典型的、庞大的、复杂的人机系统。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装备在舰船的系统或设备越来越先进、越来越复杂,因而对操作使用人员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但是,人的生理或心理上的能力是有限度的,不能随着舰船装置技术的发展而无限度地提高,这就出现了人与舰船装备之间的差距,也就是所谓的舰船人机工程问题。要解决这一矛盾和问题,必须将人机工程学的是方法全面系统地引入到舰船装置的设计与制造之中,通过提高包含舰员  相似文献   

10.
舰船装备综合保障技术浅谈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舰船综合保障水平决定了舰船武器装备能否发挥出作战性能.随着舰船装备的日益发展和新技术、新材料的应用,其维修保养的复杂程度在增加,同时费用也在不断提高.为了推动综合保障观念的普及,特将目前舰船综合保障技术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了整理和归纳,以期能促进相关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1.
舰船电磁兼容性评估指标体系及评估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舰船科学技术》2014,(7):103-107
舰船上装备大量的电子信息系统和武器,电磁环境十分复杂,舰船电磁兼容问题十分突出。研究建立舰船电磁兼容性评估指标体系,开展舰船电磁兼容性量化评估,对提高舰船电磁兼容性,充分发挥其作战性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分析国内外舰船电磁兼容性评估指标的基础上,研究建立了包含五大类19项指标的舰船电磁兼容性评估指标体系,运用提出的多层次加权求和综合方法对舰船电磁兼容性进行计算和验证,对舰船电磁兼容性能进行量化评估,为准确掌握舰船电磁兼容性状态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2.
舰船装备保障性工程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介绍舰船装备保障性工程的定义和内涵,分析舰船装备全寿期各阶段保障性工程的任务和工作内容,提出实施保障性工程的6个步骤及开展舰船装备保障性工程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程顶层设计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新技术的引入极大地提高了现代舰船武器装备的作战性能,但技术复杂程度的提高也带来保障性问题,制约了作战效能发挥和装备发展。本文根据我国舰船装备全寿期研制的特点,结合装备保障性发展的最新理论,初步开展了舰船装备保障性顶层设计研究;在对舰船装备保障性研究涉及到的基本概念进行界定后,从装备采办策略与工程方法2个角度提出适合我...  相似文献   

14.
舰船用若干先进功能材料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先进的功能材料应用在舰船上可明显地提高船舶装备的性能,甚至赋予装备以全新的性能;因此功能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对海军装备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综合评述了吸收雷达滤材料、消声与减振材料和水声换能材料的发展现状及其在舰船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舰船装备的发展与电磁环境效应要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舰船装备的发展,使未来的电磁环境更加复杂和恶劣.迫切需要开展舰船电磁环境效应(E3)的研究工作,在论述了海军舰船装备发展的基础上,提出电磁环境效应要求的内容及电磁兼容性研究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中国修船》2019,(6):43-45
随着舰船装备的信息化和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维修技术要求越来越高,维修难度相应地也越来越大,伴随着各类新型舰船的相继入役,未来几年将迎来各类新型舰船等级修理的高峰。文章围绕新型舰船首次等级维修工程,从管理特点、管理对策方面阐述如何加强新型舰船首次等级维修的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舰船装备综合保障工作的目的和作用,以及对舰船装备开展综合保障工作提出的基本思路和工作内容。  相似文献   

18.
海军实力是各国整体军事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世界舰船装备技术的不断发展,深化舰船装备标准化工作,实现技术的统一管理,已成为各国海军促进装备技术进步、增强国际竞争力的有效手段。文章系统研究了美国、英国、德国、俄罗斯和日本等国的海军舰船标准化组织机构、标准化管理职责、标准体系框架、标准化工作流程及军民融合标准化工作机制,总结各国海军标准化工作中的先进经验,以期为我国海军舰船装备标准化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在分析国内舰船柴油机性能试验现状基础上,提出了舰船柴油机性能验证试验与性能鉴定试验的一体化策略;研究了重点试验项目总体技术层面的考核要素,以及试验准备、安全管理和装备保障要求、旨在为提升舰船柴油机整机性能试验能力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由于舰船服役的特殊环境,导致舰船装备运行故障频繁、服役寿命缩短并且维护成本增大。对比、分析了电弧喷涂、超音速火焰喷涂和等离子喷涂3种热喷涂金属涂层技术的优点和缺点,指出超音速火焰喷涂金属涂层技术适用于舰船建造阶段的大面积喷涂。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影响金属涂层耐蚀性、附着力、孔隙率的因素,介绍了目前金属涂层在舰船上的应用状况。最后,结合舰船对金属涂层的要求,提出了开展满足大面积喷涂施工的超音速火焰喷涂装备技术集成研究的必要性和工作内容,着重强调了采用封闭再处理技术可有效降低金属涂层孔隙率,进一步提高金属涂层在工况中的环境适应性,以满足金属涂层在舰船上大规模应用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