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明道轩  王涛  代昂 《路基工程》2021,(3):224-228
以鄂中某地区城市主干道膨胀土路堑边坡滑塌处治为背景,对滑塌过程、成因、处治措施进行了分析,并对自然和"干湿循环"后饱和状态的抗剪强度参数进行了边坡稳定性验算.结果表明:膨胀土边坡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做好"防水、排水"工作,快速开挖、及时防护的工序衔接至关重要;采用植生袋结合防水土工布对膨胀土边坡滑塌处治具有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孙晓鲲 《中外公路》2008,28(2):14-16
高速公路边坡景观具有双重作用,即路基边坡的护坡功能以及造景功能;主要作用表现在使高速公路的路基边坡免遭雨水的冲蚀而造成部分路基破损或塌陷,确保其功能的正常使用;同时又可以营造出"虽由人造,宛自天开"的景观效果.该文主要分析了高速公路边坡景观设计中应综合考虑的问题和具体内容,并就与其相对应的设计原则与方法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3.
该文在对公路边坡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及特点进行研究的基础上,研究了路线走向与边坡地层走向的关系、边坡外部形态、坡体结构和岩土体性质等因素对公路边坡地质灾害类型的影响,提出了以"影响因素叠加识别方法"为核心的山区公路边坡地质灾害类型快速识别方法。  相似文献   

4.
文章分析了锉刀岭边坡滑坡产生的机理,得到路堑滑坡的形成与演化过程是不利的地形地质、地下水、雨水和人类工程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岩质边坡的长期风化作用导致的边坡抗滑能力不足是重要原因.根据边坡实际特点进行了分区的稳定性分析,并根据稳定性的不同,分别采取深锚和浅锚的加固措施.该边坡加固施工后近1年的效果观察证明,文中提出的加固设计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5.
客土喷播防护技术的应用与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杨望涛  杜娟  杨钦伦 《公路》2006,(Z1):298-300
随着我国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高速公路边坡生态防护系统研究已日渐引起公路部门的重视,目前高速公路边坡防护的形式已由以往惯用的圬工防护向生态防护发展.作为定位为"具有南亚热带风情的生态路"的渝湛高速公路(粤境段),引进了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的边坡生态防护技术--客土喷播技术.对已在渝湛高速公路(粤境段)上实施的客土喷播方法,从机械设备、材料、施工工艺、平均喷播厚度与环境关系等各方面做了比较详尽的介绍,并通过对渝湛高速公路(粤境段)的立地条件,如土/岩的硬度和酸碱度、边坡高度及坡率等作了仔细的研究,提出了客土喷播施工方法的适用条件、植物种类选择等.  相似文献   

6.
《公路》2018,(12)
针对河北省太行山、燕山地区裸露岩体多且多处于干旱、贫瘠地区的现状,结合"雨水花园"理念进行裸露岩体植被快速覆盖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了3种植被覆盖技术,并形成3种雨水边坡,即十字交叉集水井雨水边坡、渗管式雨水边坡和砌石块渗水井雨水边坡,分别介绍了3种雨水边坡的技术内涵、特点、适用条件及成本预算。通过对3种雨水边坡工程的综合比较,为"两山地区"不同地理环境下裸露岩体生态恢复提供技术支持,实现健康平衡的生态边坡工程。  相似文献   

7.
针对"暂态"饱和-非饱和边坡的稳定性问题,推导考虑"暂态"水压力、孔隙水重力、软化与非饱和强度的边坡安全系数计算公式,开发可以自动搜索滑动面位置的"暂态"饱和-非饱和边坡稳定性分析程序,并采用该程序研究算例"暂态"饱和-非饱和边坡安全系数与失稳模式的演化规律,分析不同因素对边坡安全系数的影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提出的能同时考虑"暂态"水压力、孔隙水重力、软化与非饱和强度的改进瑞典圆弧法,可以有效解决"暂态"饱和-非饱和边坡稳定性分析的问题;边坡失稳模式由深层整体破坏转变为浅层局部破坏时,存在一个可以采用降雨入渗区深度定义的阈值;降雨入渗区深度小于该阈值时,边坡安全系数迅速降低,滑动面最大深度快速减小,边坡失稳模式表现为深层整体破坏;降雨入渗区深度大于该阈值时,边坡安全系数持续降低,滑动面最大深度缓慢增大,在边坡浅层形成一块滑动带,边坡失稳模式表现为浅层局部破坏;"暂态"水压力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有利有弊,孔隙水重力、软化对边坡稳定性不利,非饱和强度对边坡稳定性有利;不考虑"暂态"水压力的抗滑力矩与下滑力矩之比小于滑动面"暂态"水压力及滑体侧向"暂态"水压力引起的抗滑力矩与滑体侧向"暂态"水压力引起的下滑力矩之比时,"暂态"水压力对边坡稳定性有利,反之则不利。  相似文献   

8.
滇中红层地区边坡变形破坏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通过对边坡系统调查,结合岩土体介质特征,将"滇中红层"边坡岩体结构划分为硬质岩、软弱岩、软硬岩互层和堆积层(体)四类边坡,建立了各类边坡岩体结构的变形破坏模式,共12种。对应于不同的边坡破坏类型,采取有针对性的工程设计方案,有助于工程安全,节约投资。  相似文献   

9.
某项目共设计高边坡60处,其中超过50m的高边坡达到了27处,共长2 200m,而最高边坡为94m。为保证高边坡设计和运营安全,以工程比拟法和自然比拟法宏观定性为主、力学验算为辅,提出了黄土特高边坡的概念,首先在边坡设计理论不变的前提下,提出了大平台边坡设计方案,即利用大平台将特高边坡分为多段一般高边坡并将病害控制在平台之间的优化设计思路;其次提出了黄土边坡"护台不护坡"的防护方案;最后推荐了黄土特高边坡设计坡型、设计坡率及特高边坡稳定性的安全系数建议值,为今后黄土特高边坡设计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高路堑边坡的景观效果,为边坡景观设计提供依据,提出了路堑边坡景观敏感度的概念,并依据高宽比、边坡纵向长度、醒目程度,进行了敏感度分级.研究认为,环境优美路段的路堑边坡景观敏感度应低,而景观单调路段的边坡景观敏感度可以提高,还简单分析了边坡景观敏感度与边坡植被恢复的关系,给出了增加或减小景观敏感度的措施.  相似文献   

11.
刘品  龙森  吁燃 《路基工程》2018,(1):220-224
倾倒变形是河谷地区层状岩质边坡失稳的一种典型变形破坏方式,是西南地区高速公路建设中不可忽视的工程地质问题。针对惠罗高速公路罗甸互通施工过程中AK2+910.000~BK0+382.283段左侧边坡发生倾倒拉裂变形,通过地质结构分析及理论计算,进行了边坡倾倒变形机理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抗滑桩固脚+放缓边坡及加强边坡排水"的综合治理措施,治理工程实践表明,措施合理有效,边坡变形趋于稳定。  相似文献   

12.
基于现场监测的膨胀土边坡滑动破坏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为了研究膨胀土开挖边坡的破坏过程和特征,利用测斜仪进行了近1年的现场边坡变形跟踪观测,清晰而完整地观察到了膨胀土边坡变形随季节的演化历程,根据侧向位移状态过程曲线的特征位置,推测出了2个潜在滑动面,与地质调查的结果比较吻合,并由此构建了宁明膨胀土边坡半定量滑坡破坏模式.  相似文献   

13.
广西伶站服务区路堑边坡为薄层陡倾顺层结构边坡,减速车道路堑施工期间,该段边坡产生倾倒变形破坏,进而引发滑移.描述了该边坡的地质条件,阐述了软岩陡倾边坡倾倒变形过程特征,计算并分析了倾倒边坡的稳定性,提出了相应的处治方案,同时通过现场监测说明处治后边坡安全稳定性较好.  相似文献   

14.
在对边坡变形特征、变形破坏机制研究的基础上,建立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地质力学模型.应用简化的Bishop分析方法,以边坡潜在滑移面的最小安全系数为控制指标,对边坡的稳定性性能进行了研究.将该方法成功地应用于重庆渝万高速公路重庆段K116+500处边坡稳定性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对该边坡进行了支护设计.实践表明,应用的关于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及支护方案切实可行,经济合理,可为类似地质条件的边坡稳定性分析及支护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公路》2020,(2)
针对目前公路边坡失稳事故频发,安全评价问题日益突出,而传统的边坡可靠性分析方法大多不能同时处理具有模糊性和多态性的系统可靠性分析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多态模糊贝叶斯网络的桩锚支护边坡失稳可能性评价方法。该方法利用三角模糊子集描述根节点先验概率,用[0,1]模糊数描述节点故障状态,克服了传统贝叶斯网络过度依赖精确概率以及不能考虑节点中间故障状态的问题;依托某公路9级边坡,构建了桩锚支护边坡失稳多态模糊贝叶斯网络,并进行了失稳可能性评价。结果表明:多态模糊贝叶斯网络能够准确评价桩锚支护公路边坡不同失稳状态发生的可能性,且比传统贝叶斯网络更加贴合工程实际;针对根节点的模糊重要度分析结果可用于指导边坡失稳风险控制工作;实例边坡出现"严重"失稳事故的可能性较大,根节点"混凝土锚墩破坏"和"承压板或夹片破坏"对其失稳的影响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新理念在公路边坡防护设计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中国公路建设向山区延伸,边坡防护设计已成为公路设计的重中之重。传统的边坡防护设计及施工,大填大挖、破坏山体及自然植被的现象时有发生,存在先破坏、后恢复的不良现象,其结果往往是以牺牲自然植被或破坏山体自然景观的方式来换取边坡的稳定。新理念在边坡防护与加固设计时,提出了"坚持最大限度的保护、最小程度的破坏、最强力度的恢复"的设计原则,在充分结合边坡自然植被、坡体稳定、边坡病害类型等基础上采取多种措施,综合治理各类边坡,满足了边坡安全稳定及环保要求。笔者主要介绍了公路设计新理念在湖北神宜旅游公路边坡防护设计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以山东省蓬莱至栖霞高速公路工程为依托,介绍了工程建设过程中路堑边坡出现的几种滑塌和有滑坡隐患的边坡,研究了滑坡产生的原因、机理和病害治理的设计方案,明确了路堑边坡设计应综合考虑的多种因素和施工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提出需将"绿色公路"的设计理念应用到路堑边坡防护设计中。  相似文献   

18.
边坡参数反演是获取边坡强度参数的重要手段.与传统的安全系数及位移反分析不同,提出了基于滑动面深度的边坡参数反演方法.基于极限分析上限定理,利用拟静力方法,计算了地震力作用下边坡的外力功率与内能耗散表达式,并结合强度折减法,推导了简单边坡在地震力作用下的安全系数公式.利用优化算法得到边坡的最小安全系数后,可以求出边坡在地震力作用下临界滑动面的方程,得到边坡不同位置的滑动面深度.并利用滑动面深度对强度参数进行反演.计算结果表明,随着地震加速度的增大,边坡的滑动面深度逐渐增大.通过数值计算与工程实例的对比,证明新方法是有效可靠的.  相似文献   

19.
从山区公路边坡崩塌的类型与特征入手,以"油小线"工程为例,介绍了山区公路岩质边坡柔性防护与生态防护方案的选择依据,以及方案的具体实施。实际运用表明,边坡柔性防护与生态防护适应山区公路岩质边坡防护的需要,在防护工程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本文针对高速公路边坡生态修复成效"一年绿、三年黄"的现象,采用先进的生态在线监测系统,对边坡生态修复相关的土壤理化性质、水土流失、植物长势等重要因子进行长期跟踪观测,综合评价边坡生态修复成效。经研究,在生态修复初期,边坡修复成效受强降雨影响较大,随着生态修复成效的提升,坡度和立地条件对修复成效的影响逐渐减弱。因此,本文建议选用合适的施工工艺和植被组合类型,在强降雨量少的季节实施喷播作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