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城市公交优先机制的动态博弈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建立基于完全信息条件下的静态博弈模型,验证了交通公共资源利用方面常出现的问题.为促进公共资源优化配置,避免公共资源悲剧的发生,以有限理性的复制动态和优化稳定策略分析为基础理论,建立动态博弈模型并进行求解,从而提出了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办法,为政府实行公交优先机制提供了有力论证. 相似文献
2.
3.
为解决悉尼自适应交通控制(SCATS)系统无法实现国内复杂交通环境下主动公交信号优先控制需求的问题,提出公交信号优先控制方法。首先,设计基于SCATS系统的公交信号优先系统,以及兼顾上下行双向公交信号优先请求的公交车辆信息采集检测器布设方法;其次,建立绿灯延长、插入相位、绿灯提前优先控制流程,确定不同优先方式主要参数的计算方法;最后,依托上海市延安路中运量公交系统重点工程进行实际应用,评估运行效果,结果表明在社会车辆车均延误影响较小的前提下,公交车辆延误降低12%以上。 相似文献
5.
一种城市公交查询的算法及其应用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分析了常用赋权有向图和城市公交网络的特点及其拓扑模型,认为用现有的数据结构表示公交网络比较困难,不适合用经典的最短路径算法来求解公交线路查询;作者提出利用数据库技术可以简单清晰的描述公交网络,并给出了公交网络的一种数据库结构;在此基础上,给出利用数据库的公交网络查询的算法;最后,通过一个实例证实了该算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6.
交通方式选择中心理因素影响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在交通出行方式的选择过程中,出行者会从时间、费用、环境及可选交通工具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来最终决定自己的出行方式,因而心理因素在交通方式选择过程中是极为重要的.本文提出心理出行时间的概念,并从量化的角度对出行者选择交通方式的心理因素进行了分析,进而指出城市公交发展过程中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本文指出了以出行距离为分界基础,以时间最省为准则的传统交通方式划分的缺点,提出基于广义出行成本的交通方式出行需求的经济学模型,分析了不同出行距离下出行者以广义成本最小化为准则的交通方式选择行为及由此决定的方式划分,总结了在交通规划四个阶段中交通需求管理(TDM)的具体措施,提出了优先发展公共交通在改善公交服务和调控交通方式的使用成本等有效途径,并对交通需求引导具体措施进行了灵敏度分析. 相似文献
8.
城市公交规划、管理工作迫切需要信息化技术给予定量的决策数据支持.公交出行分布数据通常基于居民出行调查获得,然而因其调查代价巨大不能作为常态化调查手段.短期的公交线网调整工作更依赖于现状的公交出行分布需求,本文由此提出了一种利用公交GPS和IC卡(含老年卡)数据推算现状公交出行分布的实用方法.当前在大城市常住人口使用IC卡作为公交支付手段已得到相当普及,采用基于车载GPS和乘客IC卡记录能够推断得到全日公交OD数据并用于公交出行量回归模型的标定.模型检验通过后,可结合人口数据和就业岗位资料用标定模型计算以投币作为主要付费方式的流动人口公交OD;叠加两部分OD得到完整的城市公交出行分布结果.该模型的有效性通过2010年郑州市综合交通调查实践得以验证,对其它城市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一种基于加权复杂网络的最优公交换乘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space P方法对公共汽车交通网络(公交网络)进行建模,得到一个无权的复杂网络模型,并简单分析了其统计特性.利用广度优先搜索算法得到需换乘两公交站点间的所有最少次数换乘方案.在此基础上,引入了网络点权,即站点的经纬度,进而得到网络的边权,即站点间的直线距离,把公交网络进一步建模成一个加权的复杂网络模型.结合得到的最少换乘次数方案,最终得到一种在保证换乘次数最少的基础上站间总直线距离也最短的换乘方案,并用杭州的实际数据验证了此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交通方式选择是公交出行需求预测的关键内容之一。文章在公交方式选择效用函数中加入起点和终点交通小区的交通可达性(考虑公交站点到达时间、站台数量、线路条数、发车频率等),对Logit模型进行改进,并用海口市居民出行调查数据对改进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改进模型划分结果更接近真实值。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保护城市环境,促进城市交通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实行公交优先战略,对公共交通运营管理实行全方位的改革,并引导公众合理使用小汽车。 相似文献
12.
���й�����ͨ������������ģ���о�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城市公共交通财政补贴是落实优先发展公共交通战略的关键环节之一,由于城市公共交通财政补贴测算涉及面广,构建具有可操作性的测算模型和完善测算方法是城市交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利用效用函数导出使用者乘坐公共交通的需求函数,建立使用者收入、企业经营成本和政府财政补贴之间的博弈模型,分析对公共交通使用者实行分类补贴的优势所在,并提出实际运用中具有可操作性的补贴测算模型。最后,文章结合北京市常规公交的调查数据进行案例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分类补贴的方法和补贴测算模型不仅能很好地满足使用者的公交出行需求,而且可以有效测算公交财政补贴金额,实现政府补贴的效用最大化,为城市公共交通补贴测算提供新的思路&;#61472;。 相似文献
13.
基础设施扩容为主的道路交通和轨道交通建设,成为目前各大城市普遍采取的治理城市交通拥堵的主要手段,由于轨道交通建设存在资金和建设时间持续问题,如何对有限的道路交通资源重新划分成为治堵工作的关键.本文以综合交通模型为基础,形成以地面公交路权优先为突破口的交通系统容量优化方法,提出交通系统人次容量定义,构建度量舒适性和可控性的评判标准,建立层次化的公交专用道布设方法,动态调整地面公交和小汽车的路网资源比,保障地面公交路权,达到小汽车和公交出行时耗的相对均衡,实现交通的个体最优向系统最优的转化,形成一条落实公交优先的新路径.最后以广州市为例,将容量分析技术应用到实际路网,提出以公交专用道方案为主的道路资源定量分配方案,落实公交优先,指导广州市交通发展. 相似文献
14.
在国家"公交优先"发展战略背景下,系统分析了中国大部分城市所采取的公交执行票价远低于成本票价的低票价政策,指出这种政策使得公交票价的制定与成本脱钩且长期不变,导致城市公交企业运营成本急剧攀升、企业经营难以为继、城市公共财政补贴不可持续、低票价对于客流吸引力逐渐减弱等一系列问题,进而引发公共交通服务质量难以有效提升。为构建可持续的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财税机制,从城市公共交通三个利益主体即乘客、企业、政府对于公共交通的相关诉求出发,系统性研究了公共交通服务质量、成本、票价、财政补贴间的相互关系,在此基础上研究构建了以服务质量为导向的成本、补贴、票价联动的框架体系,以便为我国城市公共交通运营财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化与机动化的快速推进,公交优先已经成为城市交通发展的一项基本战略,协调公交与城市形态、土地利用、道路网的关系十分重要。文章从公交体系、公交网络结构、公交客流强度等方面入手,详细阐述了不同规模的城市、不同的城市布局形态、不同的城市功能区公交优先的差别适应性和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智能公交系统入手,介绍了GPS在智能公交系统中的应用,提出了将GPS车辆定位技术应用到公交运营的实时信息采集中,对公交车辆运行状况和运营服务水平进行实时监督,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和公交运行稳定性.针对车辆“早点”与“晚点”的动态调度控制策略,对车辆运行过程进行实时调度控制,并建立动态控制的一个较为实用的模型. 相似文献
17.
在考虑影响城市公交系统方案优选的多种因素的基础上,构建了城市公交系统方案优选的指标体系.利用模糊物元理论,建立了公交系统方案优选评判模型.引入熵理论确定各指标的权重,通过计算各模糊物元与标准模糊物元之间的欧式贴近度值,对各方案进行优劣排序,从而得到最优方案,并结合实例进行应用.通过与模糊综合评判法比较,进一步验证了该模型的合理、简便和实用. 相似文献
18.
城市公交特有的公益性必然会使公交企业产生一定亏损:为此,国家及地方政府给予了相应补贴,但补贴方式和补贴额度历来是困扰地方政府的一大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本文在现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城市公交亏损的原因,提出了政府的补贴不仅要考虑政策性亏损,还应考虑企业的合理利润、企业绩效、企业的专项补贴、已发放或隐形补贴等因素。并给出了各要素的具体核算方法。本文的研究对政府实施具体的补贴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分析现有的公交优先通行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基于自动车辆监控的公交优先系统理念,即:提高公交车运行的准点率,尽量减少公交优先通行措施对其它交通方式的影响,以较低的工程造价达到或接近轨道交通的服务水平。在此基础上,构建了基于自动车辆监控的公交优先系统的结构框架并对其子系统进行了划分,给出了作为其应用条件的数学模型,并探讨了基于自动车辆监控的公交优先技术在智能公交领域的应用。最后用VISSIM软件对系统进行了模拟,并时模拟结果进行了时比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