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二)电子控制电动式转向装置(EPS)故障速查 1.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在车上的布置 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在车上的布置.根据车型不同而有所差异.现以日本铃木公司奥拓汽车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EPS)在车上的布置为例,说明其结构形式,如图16所示。  相似文献   

2.
电力动力转向装置的转向系是以电动机为动力转向助力动力源的新型电动动力转向装置.由电子控制,其型式有:电子控制液压式整体转阀动力转向装置(PPS)和电动式动力转向装置(EPS)两种,其结构与故障速查的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3.
日本三菱公司的电子控制电动式动力转向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燕 《汽车电器》2005,(1):29-31
详细介绍日本三菱公司米尼卡轿车采用的电子控制电动式动力转向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以及系统的检修方法,并给出三菱公司米尼卡轿车电子控制电动式动力转向系统故障码。  相似文献   

4.
LS400轿车电控液压动力转向系统检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电控动力转向系统能自动调节各种不同车速下转向助力的大小,在低速行驶时,驾驶员只需用较小的操纵力就能灵活地转向,从而克服低速行驶时较大的转向阻力矩;在高速行驶时,系统会自动减小转向助力,从而提高转向安全性和稳定性。这种电子控制的动力转向系统,按其动力源的种类可分为电控液压式动力转向系统和电控电动式动力转向系统两种。凌志LS400轿车的电控动力转向系统为液压式动力转向系统,英文为Progressive Power Steering(PPS)。  相似文献   

5.
新款锐志乘用车装备的是目前较新型的电动转向装置。现代汽车的动力转向,有液压式和电动式两种类型,绝大多数汽车采用液压动力转向。由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具有一系列的优点,所以在现代汽车上使用日益增多。电动助力转向有两种基本形式,即电液转向系统和电动助力转向系统。锐志乘用车电动转向助力系统由电机提供动力。该电动转向的结构比较复杂,技术含量较高。本文对该系统的结构及基本原理及其常见故障进行分析,希望对同行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汽车转向技术的昨天,今天和明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汽车转向系统的发展历史作了概要回顾,其中介绍了机械式转向机构、液压动力转向机构、电子控制液压动力转向机构和电动式动力转向机构的基本构成和实例,并展望了今后转向系统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周泉 《汽车电器》2001,(4):58-61
5 三菱电机公司的电动式助力转向系统 5.1 概述 三菱电机公司从80年代初期开发出电动式助力转向系统(以下简称电动式PS),并实现了商品化,到1988年实现了批量生产,目前主要为轻型车用,其方框图如图32所示.与油压助力转向系统相比,电动式PS可以降低油耗,改善在汽车上的装配性,但应用于质量较重汽车、轿车等级以上的电动式PS还没有进入大批量生产阶段,其原因之一是:提高电动机的输出功率时,转向系统的转动惯量与摩擦力矩增大,操作感觉变差.下面对此稍加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8.
现代汽车的助力转向系统,有液压式和电动式两种类型,绝大多数汽车采用液压助力转向.卡罗拉轿车装备的是目前较先进的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简称"EPS".由于电动助力转向系统具有提升全车的经济性、使汽车转向控制更加灵活、控制响应快和结构简单等一系列优点,所以在现代汽车上越来越多地使用.  相似文献   

9.
周泉 《汽车电器》2001,(5):60-62
6电动式助力转向系统的功率组件 电动式助力转向系统的构成如图43所示,根据转向盘上的操纵输入状况,得用转向操纵传感器输出2种电压信号;一是与产生的力矩成正比的电压信号,另一个是与转向器转速成正比的电压信号  相似文献   

10.
李蓉 《川汽科技》2000,(2):12-14
本文主要介绍动力转向系统的组成、类型和特点,简述了现阶段世界上最新的电动式动力转向系统的组成和特点。  相似文献   

11.
针对某微型车的前悬架转向系统,利用ADAMS/Car模块进行双轮反向跳动和转向的耦合试验,分析了运动特性和弹性运动特性参数,为整车的操纵稳定性和平顺性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Electro-hydraulic braking system for autonomous vehicles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Reducing the number of traffic accidents is a declared target of most governments. Since dependence on driver reaction is the main cause of road accidents, it would be advisable to replace the human factor in some driving-related tasks with automated solutions. To automate a vehicle, it is necessary to control the actuators of a car, i.e., the steering wheel, accelerator, and brake.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n electro-hydraulic braking system consisting of a pump and various valves, allowing the control computer to stop the car. It is assembled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original circuit for the sake of robustness and to permit the two systems to halt the car independently. This system was developed for installation in a commercial Citroën C3 Pluriel of the AUTOPIA program. Various tests were carried out to verify its correct operation, and an experiment showing the integration of the system into the longitudinal control of the car is described.  相似文献   

13.
S形转向运动无碳小车的改进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S形转向运动无碳小车初始设计中存在的转向和重物下落不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改进,最终实现了无碳小车具有所要求的S形转向运动轨迹。论文首先介绍了对无碳小车的设计和要求,然后给出了初始设计过程中的理论分析和驱动部分、转向机构、载物架、车身四个部分的设计方法,分析了初始设计中出现的问题原因并给出了改进设计方案,制作出改进后样车,实验验证了改进方案的合理性,最后总结了设计S形转向无碳小车设计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4.
为了减少转向节作为安全件在客户使用过程中发生疲劳及冲击断裂的风险,文章对轿车用转向节设计验证方法进行研究,采用台架疲劳试验和台架冲击试验的方法对某轿车用转向节进行了验讧。通过试验,加强了样件薄弱处的设计并对不合格样件进行了整改。经批量市场考验,通过台架疲劳及冲击验证的转向节在客户使用过程中减少了断裂的风险,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具有非常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汽车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人们对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有了更高的要求。文章采用ADAMS软件,介绍了基于轿车EPS(电动助力转向系统)的机电一体化动力学仿真方法,并通过联合仿真试验研究了EPS对操纵稳定性的影响。从试验结果可以看出,装有EPS的汽车横摆角速度和车身侧倾角都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从而提高了汽车的操纵稳定性,满足了人们对汽车行驶安全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汽车夜间行驶的安全性,对汽车前照灯的动态性能进行研究是很有意义的。以汽车的前轮转向角、车速为基础,以汽车的停车视距为依据,建立了汽车前照灯系统水平转角的动态数学模型,得出了车灯转角与前轮转向角、汽车车速之间的关系,并通过Matlab/Simulink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取得了良好的预期效果,对汽车主动安全系统的进一步完善有着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随着汽车碰撞安全法规的不断完善和广大消费者对汽车安全的日益重视,在开发微型轿车时,汽车生产商不能仅局限于符合国家被动安全法规,而应进一步提高安全性能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提高自身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介绍了正面碰撞微型轿车乘员约束系统(配置安全气囊)设计开发的一般方法。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SUV车型的前悬架响应慢,进行了前悬架的仿真优化分析,通过抬高转向器安装硬点位置可以优化前悬架侧倾转向和平跳转向的特性,减小不足转向度,提升整车响应特性,然后进行客观测试来对比指标变化,最后得出结论通过加高转向器安装硬点可以提升整车转向响应。  相似文献   

19.
基于MATLAB汽车动力学仿真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影响汽车行驶安全的各方面因素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和研究,建立车体6个自由度加上前轮转向系统1个自由度的汽车数学模型;该汽车数学模型不需引入很多的人为假设;可以实现给定汽车前轮转角,也可以不给定前轮转角;不依赖需要复杂测定的侧向力函数及相关模型参数;考虑了轮胎的滚动特性。利用MATLAB语言开发了一个模块化的仿真软件,该软件能够满足所建模型的校验和在特殊工况下的仿真研究;也可以进一步完善该软件使之服务于汽车运行的其他方面的仿真研究。  相似文献   

20.
转向前桥在汽车上一个非常重要的功能就是实现汽车转向,而转向角是决定转向前桥性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本文解决了在桥总成装配线快速调整某转向前桥转向角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