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易贤命 《中国水运》2009,(11):131-134
指出引江济汉通航工程的规划失误,一是不按自然条件和历史启示利用为开通江汉航线已基本复原的两沙运河,建成高等级生态航道引江济汉,却执意搞重复建设套取南水北调补偿资金,主张新开挖一条长67.2km的高渠输水通航,打乱水系与交通网络,要国家斥资70亿元,永久和临时占地5.5万亩,损害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二是不统筹兼顾全面改善汉江中下游的水环境,只对汉江下游的下段"局部"生态补水。应在付诸实施前通过效益审计,预测检验出存在的错误、缺陷,作到防错于未成、防患于未然。"为后代着想、对历史负责",应复原两沙运河,保护耕地、提高水资源利用综合效益,促进中部崛起。在湖北省中部打造一条融防洪、引清调水、交通、节约环保的高等级生态航道,造福湖北人民。  相似文献   

2.
从开发汉江水运潜力,提出南水北调中线"远期引江"采取从荆江引江入汉济黄。第一步,建设两沙运河从荆江引江入汉,经过长湖,扩挖长湖航线和江汉航线上段(西荆河航道),减少新建航道长度。同时,为开展引清调度改善汉江中下游水环境,沿干流反向提水入崔家营水库,推进航电结合梯级开发提高通航能力。第二步,修建鄂豫运河从唐东岗地经过方城地堑,将长江水不经丹江口水库直接送达方城去郑州接济黄河。这样,就在我国中原腹地构建除京杭大运河以外又一条纵贯南北的水运干线,利在千秋。  相似文献   

3.
用水流物理模型、遥控自航船模、水流数学模型和船舶操纵运动数学模型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引江济汉通航工程进口段平面布置及通航条件进行研究。首先阐述设计方案通航工程与长江交汇口、进口龙洲垸船闸下游航道及荆江大堤通航孔等各区域的通航条件,详细分析设计方案影响通航水流条件的各个因素,针对设计方案在通航水流条件上的不足,通过采取多种工程措施改善其通航水流条件,提出满足船舶安全航行的优化布置方案。  相似文献   

4.
对采用船舶操纵模拟器进行通航建筑物平面布置优化的方法进行了论证,建立了代表船舶的操纵运动数学模型,并根据国家规范对代表船舶的操纵性进行了率定。用船舶操纵模拟器对引江济汉通航工程与长江交汇口的平面设计方案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设计方案下代表船舶在交汇口的最大通航上限流量仅为15 000 m3/s,不满足设计要求。优化方案加大了上下游连接段的弯曲半径,进而提高了上下游航线的转弯半径,减小了航线上的横流,使船舶有足够的空间调顺船位。  相似文献   

5.
张芹  郭敏 《水运工程》2024,(6):107-113
针对引江补汉工程实施后丹江口—黄家港断面最小通航流量减少而引起水位下降的问题,进行了汉江丹江口—黄家港河段的综合整治工程研究。采用平面二维水流数学模型对工程河段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前后的航道通航水流条件进行模拟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实施综合整治工程可有效改善通航水流条件,解决了因最小通航流量减少、水位下降导致局部河段通航标准降低的难题,可为南水北调引江补汉工程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6.
胡鹏  裴金林  秦磊  郑力 《水运工程》2016,(6):144-148
引江济汉工程是从长江荆江河段引水至汉江兴隆段的大型输水工程,以补给汉江下游河段因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调水而减少的水量,年平均输水量37亿m3。工程取水将会对长江中游荆江河段产生影响。以三峡175 m试验性运行期(2008年以后)作为一般水文年,根据引江济汉工程设计取水流量,通过计算工程取水所引起的长江干流河道流量及水位的变化值,分析受影响河段航道条件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7.
通过野外实地监测,分析南通市引江调水对内河水位的影响过程及水位变化过程对水体氮素组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引江调水作用下城市带内河水深变化显著;城市内河中氮素污染负荷严重,氮素组成以氨氮为主,其次是硝酸盐氮;水文抬升(换入新水)后,水体氮素污染有所下降;水位稳定时段(换水前),氨氮有明显升高过程,导致水体氮素污染加重;外源和内源污染可能是造成内河氨氮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从交通运输部获悉,经过两个月试运行,2014年11月26日,新中国第一条运河——湖北江汉运河正式通航。江汉运河航道建设期名为引江济汉通航工程,全长67 km。船舶由长江中游沙市到汉江中游潜江,走江汉运河,67 km到达,比沿长江绕道武汉缩短水运里程681 km;船舶由沙市到汉口,走江汉运河,337  相似文献   

9.
谢红  刘本芹 《水运工程》2012,(7):135-139
根据引江济汉通航工程特点及船闸总体布置,按照《船闸输水系统设计规范》的要求,研究确定了高石碑船闸不设镇静段的短廊道集中输水系统形式,计算了输水阀门处廊道断面的面积及输水系统特征尺寸,并进行了输水水力计算。水力计算结果表明:设计的船闸输水系统输水水力特性达到了预期的目标,确定的输水阀门开启方式合理,采用的双明沟消能布置适合高石碑船闸没有帷墙的工程特点。  相似文献   

10.
长江航道狭窄、弯曲,船舶流量大,通航环境十分复杂;船舶定线制的实施,航宽一般为200米,船舶操纵水域十分有限;进江船舶日趋大型化、重载化、快速化,给船舶驾引人员提出更高的操纵要求。本文从船舶通航环境、海轮操作特性、驾引人员特性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海轮在长江安全航行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杨乾 《珠江水运》2023,(9):98-100
金鼓江疏港(钦海)大道南北向贯穿整个中马园区,玉垌根江大桥区段是作为连接玉垌根江南北两岸的重要一环,其施工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结合玉垌根江大桥区段施工作业计划方案及水域通航环境,从工程安全作业条件、水上通航安全秩序两个方面进行通航安全分析;再在此基础之上从安全的角度出发分别从施工期船舶通航组织方案、施工警示标志及照明、施工警戒等方面提出针对性的通航安全措施,以保障玉垌根江大桥区段施工通航安全。  相似文献   

12.
刘磊 《中国水运》2009,(7):53-54
通过对引江济巢工程的介绍,全面系统分析结合通航的必要性;对工程线路方案及经济效益作了充分的论证和分析,为引江济巢结合通航工程的顺利建设和实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在大型江渠交汇水域,水流运动特性复杂,船舶能否安全进出交汇口水域是引水工程通航建筑物设计需要解决的难点。文章利用大型船舶操纵模拟器,以水流与船舶操纵运动数学模型偶合计算为基础,对引江济汉工程江渠交汇水域通航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同时提出了交汇水域船舶的避让方式。  相似文献   

14.
南四湖-东平湖输水与航运结合工程是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和京杭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分析该段航道水文状况,并结合南水北调东线工程调水情况及梁济运河、柳长河防洪排涝功能,得出了该段航道的通航特征水位,为确定综合利用通航渠道的通航水位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本次论证研究通过广泛调查工程所在区域的河床、航道、港口、航运、水文、泥沙、船型以及与本专题相关的大型船舶工业企业情况,实测工程河段的航道地形、航迹线和流迹线,结合二维数值模拟研究,论证比较各线位方案对通航的影响,从通航角度对隧道方案与桥梁方案进行优劣对比,并提出过江隧道的设置埋深、桥梁方案的通航净空尺度以及通航技术要求,为广州市鱼珠~长洲岛过江通道工程设计、审批和建设提供技术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文中结合汉江丹江口至襄樊段航道整原型观测结果,从整治工程实施后航轴线走向变化、航道尺度的变化、通航条件的变化入手,对航道整治工程实施效果进行分析研究,为汉江下阶段及国内外同类河流航道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付文广 《中国水运》2014,(10):252-253
国家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大型船闸工程建设的发展,使得深井降水井在大型船闸基坑中的应用愈发普遍。为保证船闸施工的顺利进行,就必须对深井降水井的应用加以重视。笔者在此结合引江济汉通航工程龙洲垸船闸的工程实践,通过对深井降水井的应用进行分析探讨,仅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三角闸门因其具有能承受双向水头,并且能在动水时启闭,启闭力小,使用灵活等优点,使其在感潮河段的低水头中小型船闸上得到广泛应用。本文结合引江济汉通航工程龙洲垸船闸三角闸门的结构、结构计算以及闸门启闭机运行特点进行了介绍,为大型三角闸门在中高水头船闸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于刚 《珠江水运》2002,(8):31-32
鉴江是鉴江水系的主干航道,也是粤西地区最重要的河流之一。由于航道建设与维护的需要,粤西航道局于2001年在鉴江下游进行了船舶密度观测,完成了对通航船舶及客(货)运量的统计分析。 观测时段的选择 鉴江下游(黄坡至河口)河段长12公里,设一类航标。航道特点是航线短且分汊多,水流分散,淤积严重。目前航道可候潮通航300吨级海轮,平潮可航行200吨级以下货船。为平衡全年的统计资料,航道局将4个观测时段分别选择在2001年1月12日~18日、5月……  相似文献   

20.
龚国祥  郭敏  张芹 《中国水运》2007,(10):54-55
结合汉江丹江口、王甫洲枢纽坝下非恒定流特性分析,在对已有研究成果和丹江口至襄樊河段设计最低通航水位计算结果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受径流调节影响明显的河段设计最低通航水位确定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