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某城轨车辆用车钩缓冲装置为例,介绍了其结构组成,通过动力学仿真计算软件,建立了多编组列车模型,并进行列车的碰撞及坡道救援仿真分析,最终得到了车钩缓冲装置在碰撞及坡道救援过程中的作用力、缓冲器变形量及其变化规律。计算结果表明在碰撞过程中,碰撞连挂面的车钩力及缓冲器变形量最大,沿列车纵向向两端面不断减小,车钩缓冲器、压溃管、防爬器依次逐级吸收冲击能量;在坡道救援工况中,制动速度对车钩缓冲装置的动力学性能基本无影响,增加车辆载重,其制动过程中车钩作用力变大,缓冲器行程增大。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悬挂式空轨列车的项目背景,根据车辆参数与配置要求,设计开发了适用于悬挂式空轨列车的轻量化的车钩缓冲装置,利用仿真软件校核了静力学强度,计算了碰撞工况下的吸能特性;通过试验验证了钩缓装置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3.
为了满足大秦运煤专用线开行重载列车且不摘钩上翻车机连续翻转卸货的需要,1988年起我国开展了联锁式固定车钩(17型车钩)的研制.  相似文献   

4.
针对出口孟加拉国米轨动车组用MCA—PH型车钩的结构特点,设计了适用于机车对动车组进行调车、救援作业的转换车钩,并对转换车钩的关键零部件进行了仿真计算,对转换车钩进行了各项试验验证。  相似文献   

5.
针对重载列车在平直道路上纵向力的作用情况及各个力的特征进行研究,提供了不同工况下列车纵向车钩力的计算方法,计算了紧急制动工况下的车辆车钩力.建立了由车钩连接的3节货车多自由度动力学计算模型,并将之前仿真计算所得车钩力加载至动力学计算模型,对列车曲线通过安全性做了研究分析,对目前重载长大列车在紧急制动状态下的曲线通过性能有一定的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6.
针对中、俄口岸调车机车宽轨与窄轨转换过程中,车钩互换费时费力的问题,提出对宽轨机车车钩进行改造的方案,描述了对CA-3型车钩改造的方法,论证了车钩改造的可行性,阐明了改造后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地铁列车连挂冲击问题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计算仿真的方法,分析研究地铁列车在不同连挂速度下缓冲器容量与冲击加速度和车钩力之间的关系。提出地铁列车连挂车钩冲击力与连挂车辆数量无关;车钩峰值冲击力决定了缓冲器的容量;地铁列车没有必要追求过高的连挂速度;连挂速度应该在4km/h以下。  相似文献   

8.
1成果简介C63A敞车是为大秦铁路运煤专列推行单元列车运输方式,实现不摘钩上翻车机卸货的专用车辆。从95年以前我厂生产的C63A敞车在大秦线运营情况看,16#转动车钩的性能成为制约C63A整车质量的瓶颈。为满足铁路运输需要,保护C63A敞车独家产权,工厂领导下达了不容疑抗的指令一保证C63A敞车16#车钩“能转、互换、拉不断”。其中16#车钩能转、互换就落在二货车间大钩组的肩上,而车钩组装件达20多种,结构复杂,相互牵连,加之工艺手段不甚完善,组装稍有不慎,车钩的转动性能将受影响。本次成果介绍的就是敞车生产的关键一车钩缓…  相似文献   

9.
重载列车运行过程中过大的车钩纵向力一直是制约重载列车发展的瓶颈,空气制动不同步是产生列车纵向冲动的根源,导致车体挤压车钩形成车钩力。传统的经过制动特性试验采集车钩力的方法耗时耗力,为了经济地获取重载列车在不同线路上运行时车钩力的大小,将Newmark-β法应用于重载列车车钩纵向力的仿真分析中。由于列车纵向动力学方程是非常复杂的非线性方程,传统方法为了保证计算精度而采用大量迭代运算,耗时长效率低。基于增量思想改进Newmark-β法,通过引入预测解直接对非线性方程进行处理,然后对预测解进行校正,最终得到收敛的近似解。算例结果表明,改进算法在保证了计算精度的同时计算效率更高,更适用于长大编组重载列车车钩纵向力的仿真计算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利用Simpack动力学软件建立了客运列车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车钩间隙对200 km/h速度等级客车纵向冲动的影响.在车钩间隙从0~5 mm变化时,分别计算了没有纵向冲击时车体的纵向振动加速度、主振频率,及有纵向冲击时车体振动加速度和车钩缓冲器行程.计算结果表明:车钩间隙是车体受到纵向冲击后产生较大纵向振动加速度并持续振动的根源,车钩连挂间隙变小不仅可以降低车体的纵向加速度,还可以使纵向振动加速度的收敛性更好.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分析车辆在翻车机上翻卸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及对车辆强度进行的有限元仿真计算结果分析,对GB/T18818--2002《车翻车机和散装货物解冻库检测技术条件》的贯彻实施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2.
基于密接式车钩缓冲装置结构特点和作用原理,利用ADAMS软件对某地铁列车建立了列车纵向碰撞模型,进行了不同工况下的碰撞动力学仿真计算。结果表明,车钩缓冲装置能够较好地缓和、吸收列车碰撞过程中的冲击力,该模型为车钩缓冲装置的选型设计提供了快速有效的验证手段。  相似文献   

13.
运用仿真计算技术,提出了满足长客股份公司B型车平台要求的车钩吸能装置配置形式。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分析了17号车钩距轨面高度超限产生的原因,提出了解决措施和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三车翻车机的设计特点及应用有限单元法在方案设计阶段对其主钢结构进行的仿真分析和优化计算。  相似文献   

16.
应用铁路货车车钩托梁动载荷的实测数据和载荷谱对车钩托梁的疲劳寿命进行仿真分析,改进了车钩托梁结构,并验证了改进结构车钩托梁的疲劳寿命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根据柴田式车钩缓冲装置设计原理、安装结构,结合车钩缓冲装置的使用情况,提出了在柴田式车钩缓冲装置后方增加折叠式压溃吸能装置的方案。通过仿真计算分析,在钩缓装置后方安装折叠式压溃管之后,由于调车人员误操作导致车辆连挂速度超出规定的范围而引起的车辆受损情况将大大降低,提升了动车组的过载保护功能。  相似文献   

18.
以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车钩装置的高强度螺栓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整个车钩螺栓的三维装配模型。利用Abaqus软件建立了完整的、与实际相符的车钩螺栓接触非线性有限元仿真分析模型,并在模型中考虑了材料的弹塑性及接触非线性等因素。通过仿真分析获得了车钩螺栓的应力及应变大小,并分析比较了螺栓预紧力大小及金属垫片使用方案对车钩螺栓应力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CRH2型动车组高级修检修中柴田式前端车钩经常出现车钩高度超出允许范围的情况,严重影响列车连挂时的运行安全。文中通过分析车钩各部分对车钩高度调整的影响因素和车钩安装工艺流程,结合车钩部件间相互作用计算出车钩高度变化范围,为车钩高度调整提供了计算依据,并以此提出相应的工艺过程管控。  相似文献   

20.
分析了机车连挂仿真的动力学模型和求解方法,对重载机车连挂仿真计算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包括重载计算工况、缓冲器特性、车体变形、机车转向架、连挂数量、车钩间隙等因素.并且将连挂仿真计算结果和冲击试验结果进行对比和统计,分析连挂仿真计算结果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