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我国铁路运输事业的发展,铁路机车、车辆的种类日益增加,我们在工作中经常要对各种机车、车辆荷载,特别是长大货物车辆对桥梁的影响进行计算,因此有必要建立桥梁竖向荷载数据库以便于使用。  相似文献   

2.
在企业自备铁路车辆大量增加的情况下,如何加强车辆的检修管理已成为目前我国铁路出现的一个新问题,文章从自备车的购置,检修,过轨以及自备车辆的车号与标记的涂打,统计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3.
作者对发展我国大型货车的两种途径:提高轴重或增加轴数的利弊作了深入探讨,认为应以提高轴重为发展方向。文中着重论述车辆轴重提高到25t及23t后,这些车辆与轨道、桥粱的相互关系等问题。通过试验和数据分析,认为我国当前发25t及23t轴重货车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4.
刘军 《铁道车辆》2006,44(9):43-44
1问题的提出 为了满足铁路运输高速重载的需要,我国铁路货车大量装用了转8AG型、转8G型、转K2型、转K6型等交叉支撑型转向架。采用交叉支撑装置的目的是增加三大件式转向架的抗菱刚度、提高车辆的临界速度、改善转向架的横向动力学性能。这些转向架的投入运用,提高了车辆的运行品质和运行速度,减少了车辆维护工作量。但是,随着转向架运用时间和数量的增加,交叉支撑装置发生故障的数量逐渐增多。  相似文献   

5.
目前,转K2型提速货车转向架已作为一种比较成熟的车辆部件在我国铁路货车中得到广泛应用和推广,它能增加车体与转向架间的回转阻力,有效地抑制车体与转向架间的摇头蛇行,有利于提高车辆运行的平稳性,从而提高车辆的临界速度。根据铁道部统一部署,自2005年开始在全铁路进行既有货车提速改造,转K2型转向架为主型转向架。  相似文献   

6.
孟庆天 《铁道车辆》2004,42(12):24-25
随着车辆制造和检修数量的增加,轮对组装的数量也在相应增加,因此,轮对组装质量就成为车辆检修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将会直接影响车辆检修任务的完成,甚至会威胁到行车安全。  相似文献   

7.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发展战略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探讨了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发展战略,分析了国外城市轨道交通车辆的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城轨车辆的发展差距,并就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发展战略提出了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飞速发展,铁路运输任务也越来越重。铁路部门通过在现有线路上不断提高车辆运行速度来增加运输能力,适应日益增长的运输需求,因此对铁路车辆的检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9.
高速铁路车辆噪声标准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外高速铁路车辆噪声标准的介绍和分析,结合我国高速铁路车辆噪声标准的现状以及我国高速铁路车辆的噪声级,提出对于制定我国高速铁路车辆噪声标准的一点建议,并呼吁尽快完善我国铁路噪声标准体系。  相似文献   

10.
翟婉明 《铁道车辆》2002,40(3):10-13
为了满足我国铁路货物运输重载化发展应用需要,提出在《铁道车辆动力学性能评定和试验鉴定规范》中增加轮轨垂向力及车钩力评定标准的建议,并具体给出了轮轨垂向力和车钩力评定标准的建议方案,实施细则说明其增加依据。  相似文献   

11.
以轨道折角不平顺作为激振源,进行了车辆过桥的桥梁动力响应计算分析和轨道折角对车辆走行性影响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轨道折角不平顺时,桥梁结构的动位移对桥梁跨度的增加、车辆加速度及折角的变化均较为敏感;车辆运行速度的增加,使桥梁动位移和车辆加速度均有所增大,而轮轨力无明显变化;在相同轨道折角的情况下,空车比重车易产生较大的振动加速度。  相似文献   

12.
目的: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的设计及维修理念仍相对落后,应结合车辆基地建设的新理念和新思路,对后续城市轨道交通工程车辆基地的设计与建设,提出切实的优化实施建议。方法:结合我国城市轨道交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时代背景,深入分析了既有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存在的设施设备相对落后、车辆检修修程相对滞后、TOD(公交引导发展)一体化建设不同步等方面的问题。立足我国车辆基地建设经验,从车辆基地运营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国内外智能化、信息化的发展和轨道交通新技术应用,针对车辆基地的智能化、信息化、绿色节能、TOD一体化建设等关键点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高质量发展下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设计建议。结果及结论:车辆基地设计应顶层布局、高点定位,逐步构建智能化车辆基地,提升车辆基地人性化水平,促进车辆基地的绿色、节能,推进车辆基地TOD一体化建设。  相似文献   

13.
介绍了国外轻轨车辆发展情况,阐述了我国发展轻轨车辆的前景和开发这一市场的潜力,认为我国的轻轨车辆市场巨大,需要量可观,应给予足够的重视。  相似文献   

14.
高速车辆的防滑控制与滑行检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李培曙 《铁道车辆》1996,34(12):10-15
根据国外经验及我国实际情况,阐述了高速车辆的骨控制办法,并着重分析了高速车辆用防滑器应如何进行沿用地检测及防滑控制,指出高速车辆防滑器应具备的性能特点,初步提出我国高速车辆的骨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15.
为促进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造业的升级,国家计委早在1999年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国产化实施方案”中就明确了轨道车辆和信号系统是国产化重点系统。5年后的今天,本刊记者在由铁道部主持的微机控制直通式车辆制动系统技术鉴定会上了解到,在国家支持下,技术含量高、难度大、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城轨车辆制动技术取得了重要突破,其装备国产化率已接近100%,可喜可贺。为使读者较全面了解城轨车辆制动系统在国内的发展,特在本期“国产化”栏目中,集中报道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制动系统技术发展动态,其中包括铁道科学研究院和中国北车集团四方车辆研究所各自研制成功的城轨车辆制动系统两篇技术文章。我们希望国产化的车辆制动技术与装备能早日运用到城轨交通运营中去。此外,我们期待着由我国自行研制的城轨车辆交流传动系统也能早日问世。  相似文献   

16.
地铁车辆客室侧门安全性设计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国生产的地铁车辆,一般在每节车箱两侧对称共设6个或8个客室侧门。客室侧门的控制由司机在司机室内集中进行。车辆运行过程中,所有侧门处于关闭状态;车辆到站,司机打开车辆某一侧的车门供乘客上下车。因而,地铁车辆的客室侧门系统在设计上是否导向安全,直接关系到乘客的人身安全。在我国,地铁车辆运营时超载情况严重,致使其客室侧门的安全性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7.
随着铁路运输生产的发展,快速客货车辆运用了大量的新技术和新设备,现场急需具有快速车辆检修技能的技术人才。目前职业技术学校的教学内容远不能满足现场对人才的要求。车辆课教学应采取措施增加快速车辆检修的教学内容。  相似文献   

18.
基于标准地铁车辆条件,对供风系统的总风工作压力和初充风时间两个关键顶层参数的统型开展了分析。通过仿真计算,对比了不同总风工作压力下列车制动次数的差异,分析了车辆编组、城市海拔高度等因素对列车初充风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总风工作压力提高将有助于增加制动允许次数,当其从750~900 kPa提高到800~950 kPa后,紧急制动次数增加1次,最大常用制动次数增加2次;海拔高度的增加、系统空压机停机压力的提高和空压机标称排量的增大均会导致列车初充风时间延长,而车辆编组的增加也会导致初充风时间延长,初充风时间顶层参数的统型不可一概而论,应区分不同海拔高度、不同车辆编组因素,文章对标准地铁总风工作压力及初充风时间指标统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轮轨间滚动摩擦及其控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铁道车辆车轮与钢轨间的摩擦特征及粘着,阐述了影响粘着的诸因素,以及增加粘着以适应车辆高速运行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0.
车辆重心高度对动力学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铁路货物运输向重载化方向发展,车辆重心高度将产生大范围变化。我国铁路技术标准严格限制重车重心高度,当重心超过2000mm时,车辆要限速运行。在满载条件下,我国铁路现有的罐车实际重心高度普遍接近或高于2000mm。现以GQ70为例,采用SIMPACK仿真软件建立重车车辆模型,分析在不同运行工况下重心高度对车辆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速度越高,车辆重心高度对动力学性能的影响越大,当车辆重心高度在1800mm到2600mm范围内变化时,对横向动力学性能及安全性影响较大,对垂向及轮轨动力学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