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VOC是常温下易于挥发的有机化合物,包括甲醛、甲苯、苯、二甲苯、乙醇类及酮类等各种物质,这些化学物质会侵害人的神经系统、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等。随着我国汽车销量的快速增长,车内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车内VOC主要来源于车内装饰材料.本文通过TDS-GC-MS方法检测了几种常用汽车内饰用原材料的VOC成分,对查找车内环境污染源进行了初步尝试。  相似文献   

2.
车内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改善研究是近些年来的一项重要热门环保题目,而座椅聚氨酯发泡是车内VOC的主要贡献材料之一。通过对不同厂家的座椅聚氨酯发泡更换聚醚配方前后样品的乙醛挥发性进行检测,对比分析聚醚配方在改善座椅聚氨酯发泡乙醛挥发性方面的作用,以明确聚醚配方所起的关键性作用,确定座椅聚氨酯发泡的VOC改善策略。  相似文献   

3.
由于整车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检测方法与零部件检测方法不同,当某车型内饰零部件全部满足企标要求时,整车VOC仍然不满足国标要求,通过拆解该车型座椅总成后,经过试验后整车VOC满足要求,进而得知座椅总成是整车VOC超标的主要贡献源,最终通过对座椅总成中发泡的改善,使得整车VOC满足国标要求。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真空去除汽车地毯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方法的测试对象和测试设备、工艺流程及主要工序、原理和VOC样品的测试分析过程,并通过试验对经过真空处理与否的样品的VOC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真空法处理能够有效降低汽车地毯的VOC浓度,可以推广使用到其他内饰材料和内饰零部件。  相似文献   

5.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与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对不同温度(25℃、65℃)条件零部件及整车(25℃、65℃)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散发特性进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高温下整车及零部件VOC散发量增加,不同VOC物质散发增加量存在差异,其中整车及零部件散发的VOC物质中醛类物质释放增加明显,最大增加倍数达28.9倍。  相似文献   

6.
采用2000 L袋子法作为零部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的试验方法,研究检测温度、零件材料种类、工艺、零件表面积及质量对零件VOC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温度提高可加速乘员舱内零部件VOC的挥发,同时环保材料的应用对整车VOC挥发的改善明显。最后,根据温度、材料种类、零件表面积等方面对车用材料的选择给出了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7.
主要介绍汽车所处环境对车内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影响,对车辆在不同静止时间、不同光照条件下车内VOC的不同进行对比研究,探索汽车所处环境对车内VOC的影响,从而更科学、客观地评价车内空气质量,对车内空气质量问题给出应对策略。对日常人们使用汽车的状态进行模拟,进行车内VOC数据测试,对比分析模拟测试方法与国标测试方法的差异,规范人们对车内VOC的正确认识,为提高车内空气质量研究提供经验。  相似文献   

8.
慧文 《汽车与配件》2014,(19):76-76
<正>艾仕得的绿色涂料产品旨在帮助汽车制造商提高生产效率、减少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排放、减少能源消耗、降低投资花费,同时保证车辆的高品质涂装。  相似文献   

9.
油漆师傅     
美国AIM条例中 关于汽车修补漆VOC限制 美国新的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条例,即所谓的AIM条例(Architec-tural and Industrial Maintenance CoatingsRules),指的是对建筑涂料和工业维护涂料实施管制的条例。所管制的重点是挥发性有机物含量(VOC)。这个条例是由美国环境保护署(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  相似文献   

10.
基于18款儿童座椅的挥发性有机物散发水平研究,对比分析了国内外品牌不同价格的儿童座椅的VOC散发水平。结果表明:不同国内外品牌、不同价位的儿童座椅的VOC散发量满足行业座椅限值的比例不到6%;儿童座椅的醛类物质控制的相对较好,主要超标物质为苯系物,特别是苯乙烯和二甲苯;国外品牌的儿童座椅的VOC超标比例仅稍微优于国内产品;1000元以上的儿童座椅的VOC超标比例相差不大,但是价位高的样品对醛类物质的控制更好。  相似文献   

11.
为降低某车型顶棚总成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中的苯乙烯和甲醛的挥发量,分析顶棚总成中各组成材料,采用袋式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与配置热脱附仪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TDS-GC/MS),逐一测试分析各组成材料的VOC挥发量,排查出各组成材料中苯乙烯和甲醛含量最高的材料,并改进该材料的VOC挥发性能,从而使顶棚总成满足VOC限值要求。实验结果表明,顶棚中的聚氨酯(PU)泡片造成了甲醛超出限值要求,顶棚背面的支架材料造成了苯乙烯超出限值要求,通过改进PU泡片和背面支架的原材料,顶棚总成达到了VOC的限值要求。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汽车PHC行李箱盖板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中甲醛散发量超标的问题,从行李箱盖板原材料角度分析了污染物来源。结果表明,是行李箱盖板原材料之一的蜂窝纸芯中使用的玉米淀粉胶导致了甲醛超标,通过优化蜂窝纸芯用胶粘剂,即将玉米淀粉胶更换为白乳胶后,PHC行李箱盖板的VOC性能满足了有关要求。  相似文献   

13.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近日宣布,已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水性涂装技术——"Aqua-tech"涂装系统。据悉,这一创新技术可将涂料中含有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以下称VO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以及涂装工序中能源消耗所带来的CO_2排放量控制在世界最低水平。  相似文献   

14.
采用GCMS与液相色谱仪对放置活性炭纤维毡的某试验车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活性炭纤维毡对整车VOC具有吸附效果,进一步对吸附效果的时效性进行研究,得知放置活性炭纤维毡第20天左右时VOC净化率达到最高,第50天左右时吸附与解吸速率达到平衡、饱和。通过此次活性炭纤维毡的对整车VOC净化效果的验证,为整车厂就车内空气质量的后处理技术提供了数据支持,为活性炭纤维毡产品的选择和使用提供了理论说明。  相似文献   

15.
采用GC-MS与HPLC对开启车载净化器前后的车内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此车载空气净化器对车内VOC具有净化效果,且甲醛净化效果最为显著。进一步对净化效果的时效性进行验证得知,车载空气净化器第10min时净化率趋近稳定,通过此次车载净化器净化车内VOC的效果验证,为主机厂开展车载空气净化器净化效果验证提供了一个可以借鉴和参考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为解决汽车软内饰零件VOC含量高、气味性大的问题,以地毯总成和顶衬总成为例,采用10 L袋子法、2 000 L袋子法分别在试验室及实际生产过程中对抽排风烘烤工艺降低汽车软内饰零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含量、改善气味性的可行性进行了研究。介绍了测试对象、测试设备、抽排风后处理的工艺流程和原理、样品的VOC测试分析过程,并对样品是否经过抽排风烘烤处理的VOC检测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抽排风烘烤工艺能够明显降低汽车地毯和顶衬的VOC含量、改善气味性,有效解决了汽车软内饰零件VOC含量高、气味性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1车内空气污染的种类及危害汽车车内空气污染主要有甲醛、苯、甲苯、二甲苯、TVOC(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丙酮等。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甲醛、苯和一氧化碳。甲醛可引起恶心、呕吐、咳嗽、胸闷、哮喘,甚至肺气肿;对孕妇和女性来说,可引起胎儿体质和智力发育下降。甚至流产,或者月经紊乱、染色体异常;对儿童来说,则会引起智力下降。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基于保护人类生存环境,现今汽车涂装的发展趋势变为低公害、无公害化。水性漆的最大优点是涂层质量堪与传统溶剂型漆相当,但VOC(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排放量小。其排放量约为溶剂型漆的三分之一,且是实现金属闪光漆低公害化的唯一途径。因此,采用水性漆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国际上对VOC排放量的要求越来越严。如1995年德国大  相似文献   

19.
大气环境污染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特别是大气污 染严重的发达国家的普遍关注。 VOC:挥发性有机化合物 面对如此严峻的现实,人类要么从此不再使用汽车, 要么使用“洁净”(即低排放或零排放)的汽车,或“洁 净”地使用汽车。 在保护大气环境这样的资源配置过程中,单靠市场 的调节并不能有效地完成,必须要辅之以政府政策的强 制干预。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的经验证明,在控制  相似文献   

20.
正截至2017年4月底,我国汽车保有量突破2亿辆。随着汽车保有量的不断攀升,汽车生产和维修过程中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已引起各方重视,VOCs污染的治理成为业内高度关注的话题。1 VOCs的定义及危害挥发性有机物英文缩写为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是指任何能参与大气光化学反应的有机化合物。VOCs对人体和环境均有危害。1VOC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