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为方便、准确地测试汽车安全带卷簧的扭矩性能,以高性能数据采集卡 PCI-8602 为核心开发了系统硬件;以 VC6.0 为开发环境,采用 MFC 多文档-视图结构和多线程技术设计了人机交互、数据采集与控制等软件功能模块;对软件功能和系统精度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测试精度达到 0.001 N·m;测试系统满足汽车安全带卷簧扭矩测试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2011年,Rock Shox推出的新款Revelation前叉一下子吸引了全球业界的目光,特别是其碳纤维材质的锥形叉肩和转向管设计。该款前叉还采用了全新的双回程双气簧避震系统,不仅上下压缩距离可达到近30mm,而且其行程也可自由调节。材质坚硬的32mm铝质竖管不但可配合20mm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板簧在重型牵引车上应用的可行性。采用正向设计方法设计等宽变厚板簧,卷耳采用变厚度弹性结构,卷耳与簧体采用螺栓机械连接,建立简化数学模型并辅助CAE分析。FRP板簧比变截面少片同静刚度钢板弹簧轻74%,动、静刚度比值为后者的3/5,摩擦力为后者的1/3。从台架试验结果看,FRP板簧寿命至少是少片钢板弹簧的2倍,分层断裂及簧体端部挤压-剪切撕裂是主要的失效模式。FRP板簧初期设计方法和台架验证方法可行,为后续改进工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重型汽车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新材料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伟  王岩 《汽车技术》2008,(2):53-56
针对重型汽车少片变截面钢板弹簧材料存在的问题,研制了少片簧用新材料50CrMnVA钢.介绍了50CrMnVA钢的试制过程及其性能,并对其进行了组织结构与强韧化机理分析.分析表明,该材料具有高强度、高塑性和优良的工艺性,可满足少片簧材料的各项性能要求.台架试验表明,50CrMnVA钢制少片簧的台架疲劳寿命是技术标准要求的数倍,最高达70万次以上;道路试验表明,50CrMnVA钢制少片簧可满足重型汽车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以某公司6×2牵引车后板簧的设计开发为平台,从主副簧刚度选择、少片簧截面的理论分析、匹配计算、模拟应力分析和台架试验等方面,阐述了主副结构少片钢板弹簧的设计过程。理论刚度值与台架试验误差值仅为1%,符合工程需要;钢板弹簧应力分布趋势与理论计算曲线相符,MATLAB模拟分析结果显示,主副簧根部应力较大,在理论要求范围之内;经过台架疲劳寿命试验和用户市场验证,主副结构的4+3少片簧满足设计使用要求,采用主副簧结构的少片钢板弹簧,降低了整车重量和成本,可靠性高,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6.
主、副簧井联组合的两级刚度复式钢板弹簧常用于中、重型载重汽车的悬架系统。本文较为详细地介绍了副簧下置式两级刚度复式钢板弹簧的设计方法,给出了计算公式和计算步骤。  相似文献   

7.
以某轻卡后板簧的设计开发为例,介绍副簧下置式少片簧结构特点,进行主副簧刚度分配、载荷分配及少片簧刚度、应力计算。经过台架疲劳试验及整车搭载可靠性试验,副簧下置式少片簧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8.
赵平堂 《汽车电器》2020,(2):11-12,15
本文介绍了电动车高压连接器最近设计的一些内接触结构。一类是双螺旋曲线结构、线簧结构、多孔耐磨结构、片簧接触结构、弹性插孔结构的线接触,另一类是多触点接触环、具有阵列凸点的镂空连接管、新型的圆柱形冠簧直接实现点接触,二者都以降低接触电阻,提高载流能力为目的。弹性高压插头则可以与插座直接形成线性接触,不需要冠簧等中介体。  相似文献   

9.
<正>Arbe发布车用级4D成像雷达测试版产品——Phoenix,该款新前端系统采用了Arbe芯片组专利技术,该产品可被用于各类自动驾驶车辆。Phoenix的图像清晰度比业内同类雷达清晰百倍,可提供卓越的实时动态、静态目标物分离,该技术属于业内首创。  相似文献   

10.
土方路基铺筑质量GPR反射波法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路基土含水量、压实度和材质均匀性是路基施工质量的主要控制指标。通过试验研究探地雷达(GPR)反射波法实现上述指标测量的关键问题。计算表明:不同粒径级配砂质土GPR实测介电常数都随含水量增大呈指数增大,两者关系可采用统一的Topp或Alharathi型计算式表示;路基土混合介电常数符合体积模型,可根据组成相份介电常数和体积比采用Looyenga公式求取;基于两个基本式换算得到的压实度公式可评价填筑层的压实程度;土层材质变化可表现为探测剖面波形特征的变化。应用实例证实了研究成果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1.
活塞环胀簧     
<正> 本发明是用于内燃机(或类似机械)活塞环内面的胀簧,它安装在活塞环槽内,可增加活塞环与周围缸壁的接触压力。 传统的活塞环只采用单层波纹形胀簧。为增加胀簧的表面比压,可以增加胀簧的厚度或缩小波纹的间距。但这两种方法都使胀簧的弹簧常数增加了,结果就达不到为保证比压所要求的“挠度容差”。此外,从制造上看,波纹形的单层胀簧,波峰高度总会有偏差,如果制  相似文献   

12.
大中型预应力结构使用的钢筋束(或钢丝束)锥形锚具的锚环中心都有一锥孔,这种锥孔锚环按材料和构造环式不同可归纳为以下三类:1.钢锚环;2.设加劲簧的钢锚环;3.混凝土孔壁锚环。关于这三类锚环的应力状态和计算方法分别推导如下。  相似文献   

13.
正重庆真有劲科技有限公司推出的迈跑中置动力系统,造型简洁的外观与自行车完美融合,采用锂电池和高速无刷电机,并配有独创专利技术的1:60减速机构,使其拥有强劲的动力输出,能耗低,扭矩大,提供给用户强大的扭矩输出(额定输出48 N·m)。采用同心同轴双向离合,无磁阻干扰,保证用户在使用人力骑  相似文献   

14.
<正>(上接2014年第8期)由主副簧结构I型的刚度曲线看到:1)由于板簧总成由2部分组成,整车在空载时仅有主簧起到支撑作用,因此,主簧刚度可以相对较小,在整车上的表现就是对振动的缓冲更加明显,即空载时的舒适性较好;2)当整车载荷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板簧总成的刚度变大,意味着可以承载更大载荷,即整车最大承载能力增加;3)刚度曲线实际上是由2段直线组成的折线,当板簧的刚度对整车舒适性表现比较敏感时,该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研究由汽车非簧载质量变化引起的汽车性能变化的仿真,运用Simulink软件对整车进行平顺性建模与仿真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首先介绍汽车平顺性研究以及汽车平顺性相关的内容,将整车简化为具有11个自由度的振动力学模型,根据已有的力学模型得到数学模型。运用软件Simulink搭建模型,在Simlink环境中搭建B级,C级路面随机激励模型,通过改变非簧载质量,得到不同情况下的悬架动挠度等一些汽车平顺性的评价参数。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舌簧式进、排气阀在车用空压机的应用,作者参看文献[1]资料,设计了一种进、排气两种卸荷方式都能使用的车用空压机卸荷阀。一、卸荷阀的结构如图1所示,该阀为独立整体,结构紧凑,易于加工制造,成本较低,安装使用方便(空压机生产厂可根据产品结构和缸盖空间选装进气卸荷或排气卸荷)。该阀经多次试验表明,动作灵活,工作可靠。该阀技术参数如下: 外形尺寸:φ35×65,mm  相似文献   

17.
一批刚下装配线的五十铃(ISUZU)NKR552LW轻型车在总装厂试车中发现个别车辆空载匀速行驶或制动情况下后板簧发生异响,而满载情况下不论是匀速或是制动都无此现象发生。后钢板弹簧结构与异响原因:该后簧系渐变刚度板簧。第一、二、三片为主簧片,第四、五片的副簧片。中心螺栓处各片问有145×65×1的尼龙垫片。经对具有此现象空载行驶的整车的后钢板簧的观察和拆卸后该板簧的结构分析知道:发生此现象的原因在于板簧第一片和第二片或者第二片和第三片之间存在着中心螺栓至片端部  相似文献   

18.
依维柯IVECO408(40·10)面包车后钢板弹簧总成原是用60×9—4片主簧和60×15—3片副簧组成的渐变刚性结构的总成。其特点,一是重量轻,二是以主簧开始与副簧接触到主、副簧全部接触期间,总成刚性是逐渐增加的。所以如在这期间增加乘坐者,对平顺性的影响不大,不象一般载重车主副簧总成分开装配那样,当副簧一接触到副簧支架时,刚性就突然增大,平顺性变化显著。此外,这种面包车的销售对象主要是意大利和欧洲等一类地区,道路平坦,但在我国使用,特别是旅游系统,一些国内外乘客却反映中、后排座位颠簸较大、平顺  相似文献   

19.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舒适性越来越成为广大汽车消费者的关注点,同时提高舒适性也成为各大车辆制造厂家研发设计的重要方向。介绍了汽车座椅坐垫悬簧的相关设计要点,通过坐垫悬簧的结构形式、材料、设计细节等方面来分析坐垫悬簧对人体舒适性的影响,找出基于舒适性的最佳的坐垫悬簧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20.
两级变刚度复式板簧结构复杂,是悬架系统建模仿真的难点.基于离散梁建模原理及特点,以7+9两级变刚度复式板簧为例,应用MATLAB进行参数可视化计算并创建建模输入文件,在ADAMS/Car中分别完成7片主簧和9片副簧的动力学模型创建及刚度特性分析.利用自创的离散梁装配法,在ADAMS/View中完成主、副板簧动力学模型装配,并对装配后模型的可行性进行仿真验证.结果 表明:基于MATLAB和ADAMS的离散梁装配法实现了两级变刚度复式板簧建模,并且可行、高效,为创建复杂板簧动力学模型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